一、室内养殖泥鳅怎么养 室内养泥鳅简单方法

1、准备一个不用而不破损的脸盆,规格大概20cm直径长15cm深。将脸盆放到水池水龙头底下装六七分满的清水。

2、到水稻田地里面去挖一些泥土,或者最好到池塘里面挖一些池塘泥土,将挖来的泥土倒入之前装水的脸盆中使得泥土有四五厘米深。

3、将买来的泥鳅放入脸盆中,一个脸盆最好养殖五至六条泥鳅。然后将脸盆放到水池中将水龙头打开,让水龙头能够滴水就行。之后再放一些泥鳅喜欢吃的食物如米糠,麦麸,剩余下来的米饭等就行了。

二、家里怎么养泥鳅

在家里水缸里养殖泥鳅时,需要在水缸底部铺上30厘米厚的泥塘土,再往水缸中注入在太阳下晾晒3-5天的自来水,然后把泥鳅放入水缸中,并且要将水缸放置在能够照射到阳光的地方,而且要每隔5-10天更换一次清水,避免泥鳅死亡。

三、室内泥鳅养殖技术 泥鳅养殖注意事项

1、室内泥鳅养殖技术 :

(1)泥鳅属温水性鱼类,生活在15—30℃范围内,最适24—27℃的水温范围,农家建池养泥鳅,投资少,收益快,简单易行。

(2)建池:在房前屋后,庭院周围,选择有水源、避风向阳的地方建池。池子一般由砖、石砌成,池深在1米左右为宜,池子砌好后,用水泥抹平,待干后放进肥泥0?5尺,注入清水1尺,即可放种。

(3)放种:池子砌好后,按每平方米放1—1?5斤计算投放鳅苗。苗可到市场上去购买或自己繁殖、捕捉;不管怎样,都应选择体壮无伤,大小均匀的鳅苗投放,并按三雌一雄的比例搭配。雌雄的鉴别方法,可观其外表:雄的头尖,胸鳍窄长,身体与尾端一样粗细,尾尖上翘鳍条基部有一骨质薄片;雌的头呈椭圆平型。雌鳅的产卵力极强,一条雌鳅初夏至初秋能产4000粒以上的卵,一般年产2—3次,产卵万粒以上。

(4)投食:由于泥鳅属杂食性鱼类,所以无论牛粪、米糠,或者麦、蝇蛆都可以作饵料投喂,一般日投三次即可。投喂量一般据采食情况自行确定。

(5)施肥:泥鳅的饲喂过程中,可以适当地补施些有机肥,但在施肥时,一定不能过多过频,并且要勤换池水,一般10—15天换水一次。

(6)捕获:要捕获泥鳅,首先要把池水放干,采取捕大留小的办法,以确保池内有一定数量的鳅苗,利于继养和高产。

2、 泥鳅养殖注意事项:

(1)泥鳅和黄鳝切莫混养一池,因为黄鳝要吞食泥鳅。养鳝池投放泥鳅的目的是避免黄鳝互相缠绕在一起。

(2)池的边缘壁一定要高出水面1.5尺左右,因泥鳅好动,以防窜逃。

(3)城市居民和没有条件建池的家庭,也可用缸、盆喂养。

(4)“夏至”是养殖投放的最佳期,要抓住时间投放种苗。

四、泥鳅怎么养在家里 如何在家里养泥鳅?

1、有条件的家庭。可在房前屋后、庭院天井中挖设水面积鱼池或放置水缸养殖泥鳅。养殖池或水缸的底部放上一层土,让泥鳅钻潜栖息,水深保持50厘米左右。每平方米放养1公斤仔鳅。

2、养殖过程中可投喂菜叶、水草、米饭、糠、豆饼、菜饼及丝蚯蚓、动物下脚、蚕蛹粉、鱼粉等动物性饵料。有条件的最好做成配合饵料并搅拦成块状投喂。养殖成鳅,不宜投喂太多的动物性饵料,因泥鳅吃得太多不易消化。

3、一天喂2次,早上6-7及下午1时投喂。日投喂量为鳅体重的7-8%。可根据泥鳅的吃食情况有所增减。最高投喂量可达鱼体重的15%。每隔10天,将下层泥上搅拌1次,以利于泥鳅天然饵料的生长。

4、每天要清除残饵,经常观察泥鳅吃食及活动情况,如发现泥鳅出现肠呼吸频繁,突然停食等反常现象,应立即换水。每10天换水1次。如发现病鳅,死鳅要及时捞取,以防鱼病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