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炮的意思是什么

炮 ①[pào]   ②[páo]   ③[bāo]  

①[ pào ]

1.口径在2厘米以上,能发射炮弹的重型射击武器,火力强,射程远种类很多,有迫击炮、榴弹炮、加农炮、高射炮等。也叫火炮。我国古代的炮最早是用机械发射石头的。火药发明后,改为用火药发射铁弹丸。

2.爆竹:鞭~。花~。

3.爆破土石等在凿眼里装上炸药后叫做炮。

②[ páo ]

1.炮制中药的一种方法,把生药放在热铁锅里炒,使它焦黄爆裂,如用这种方法炮制的姜叫炮姜。

2.烧;烤(食物)。

③[ bāo ]

1.烹调方法,用锅或铛在旺火上炒(牛羊肉片等),迅速搅拌:~羊肉。

2.烘焙:湿衣服搁在热炕上,一会儿就~干了。

组词

炮手 礼炮 炮口 鞭炮 炮烙 花炮 炮台 排炮 火炮 炮弹 炮艇 炮楼 放炮 瞎炮 ……

详见 百度汉语

二、松阳方言 “炮”是什么意思?

炮1 [páo ㄆㄠ]

[《广韵》薄交切,平肴,并。] 1.用烂泥涂裹食物置火中煨烤。《诗·小雅·瓠叶》:“有兔斯首,炮之燔之。” 孔颖达 疏:“并毛而炮之。”《礼记·礼运》:“以炮以燔,以亨以炙。” 郑玄 注:“炮,裹烧之也。” 2.指径将东西放在火中或带火的灰里煨熟。《风俗通·皇霸·三皇》引《礼含文嘉》:“ 燧人 始钻木取火

,炮生为熟,令人无复腹疾。” 宋 洪迈 《夷坚乙志·闽清异境》:“俄一人自外荷鉏至,架鉏於门上,趋近附火……袖中出芋十枚,炮熟,指其半与僧,自食其半。” 3.焚烧。《左传·昭公二十七年》:“令尹炮之,尽灭 郄氏 之族党。” 孔颖达 疏:“燔、炮、爇,皆是烧也。” 4.热;烫。 张逢春 《海兰》:“这炕烧的炮得慌,睡不着啊。” 5.中药制法的一种。把生药放在热铁锅里炒,使它焦黄爆裂。例:炮制。 宋 洪迈 《容斋四笔·雷公炮炙论》:“咳逆者,天雄炮过,以酒调一钱,匕服。” 6.通“ 庖 ”。厨师。参见“ 炮人 ”。 7.通“ 庖 ”。烹调。参见“ 炮牺 ”。

三、义理是什么意思

义理是合于一定的伦理道德的行事准则。指讲求儒家经义的学问。称 宋 以来之理学为义理之学。文辞相关吗,犹道理。

言辞、文章的含义和观点。宋后,称讲求儒家经义,探究名理的学问为“义理之学”。在易学术语中,指《周易》的文义、道理。即《周易》的哲学思想。

“义”指卦名、卦辞、爻辞的意义,含义; “理”指《易》的原理、道理。易义中包含有易理成分,易理是对易义的展示和发挥,易理体现了《易》的哲学思想。

扩展资料:

《易传》对《易经》进行注释和阐发,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系碑上》)、“二气感应以相与……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咸·彖》)、”刚柔相推而变在其中“(《系辞下》)、”生生之谓易“(《系辞下》)、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系辞下》)等关于宇宙根本规律的命题;

认为”易有太极,而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系辞上》)、即”易“为宇宙万物的本原和根本原则,还认为人必须”待时而动“”自强不息“, 要有”忧患“意识。

先秦指普邀皆宜的道理,汉晋指经义名理,宋以后指儒家的经义、名理。清代,将学问分为义理、辞章、考据兰方面。姚鼎《复秦小岘书》:“天下学向之事,有义理、文章、考据之分。”

四、意大利炮什么梗(那就是著名的意大利炮)

俄国人是战斗民族,狂放不羁的他们思路清奇,想到用年轻姑娘的名字来给多管火箭炮这种大杀器命名,亲昵地称其为“喀秋莎”;法兰西这个浪漫民族也不遑多让,他们用圣女贞德来给战舰命名,还把火力凶猛的野炮唤作“七五小姐”。 如果说“喀秋莎”是苏联红军在二战中的象征,那么“七五小姐”就是法国陆军在一战中的火力代言人。

“七五小姐”的诞生,是法国汲取普法战争惨痛失败教训的结果。法国在这场战争中遭遇惨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就装备而言,火炮性能落后是一个重要原因。

在普法战争前,青铜前膛炮仍是炮兵的主流装备,英国虽然已经制造出了阿姆斯特朗后膛炮,却因可靠性不好,故障率高而一度被停用。但是普鲁士克虏伯公司利用其先进冶金技术,炼制出了适于制造后膛炮的炮钢,他们还发明了气密性极好的横楔式炮闩,从而制造出了性能优异的大口径线膛后装钢炮。

普法战争开始后,面对法军的青铜前膛野战炮,克虏伯的后膛炮表现出压倒性优势。拥有钢制膛线的普军FeldkanoneC/61野战炮在一般情况下每分钟可以发射6次,如果操炮士兵是训练有素的熟练炮手,那么射速还可以提高到每分钟10发。而法军的老式青铜野战炮每分钟最多只能发射2次。这意味着,在双方用相同数量的火炮进行对决时,普军在相同时间内投射的火力是法军的五倍,呈单向碾压之势,这种差距在两个工业技术相当的军队之间出现是非常罕见的,而法军恰是那个倒霉的受害者。

普鲁士FeldkanoneC/61这种6磅野战炮不仅火力投送密度远高于法军的火炮,其有效射程也达到3500米,相较于法军野战炮的2500米射程具有绝对优势。法军在承受普军炮火猛烈打击的同时,己方炮兵却无法压制敌方火力,对步兵提供掩护。在这种一边倒的战场形势下,往往不用普军步兵发起冲击,普鲁士的炮兵火力已经把对面的法军击垮了。

普法战争的惨败,让法国付出了皇帝被俘和五十亿法郎赔款的沉重代价,这个数额超过了甲午赔款和庚子赔款的总额;法国还割让洛林和阿尔萨斯,尤其让法国人感到羞辱是德皇居然在法国凡尔赛宫登基。这样致命的打击,使一向骄傲地以欧陆霸主自诩的高卢雄鸡痛彻心扉,痛定思痛后,他们做了全方位总结和反思,在武器装备方面,则决心研制一门可以压倒克虏伯火炮的野战炮。

在法国炮兵专家约瑟夫·艾伯特中校主持下,这种新式75毫米野战炮由施奈德公司于1897年研制成功,这就是75ABS1897式野炮。这门炮的诞生,在世界火炮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因为它使用了一项颠覆性技术--液压驻退复进机构,这一技术使75ABS1897成为世界上第一门管退炮。

在此之前,火炮的炮管与炮架是刚性连接的,火炮发射时的后座力会将炮身往后推离炮位,这就是架退炮,北洋水师定远舰和镇远舰上的主炮就是这种架退炮。这种火炮发射后,士兵要拼尽全力将沉重的火炮推回原位,对炮兵身体素质要求极高,更麻烦的是,火炮移位后,原来标定的瞄准射表参数全部无效,需要重新计算弹道诸元,火炮射速因此受到限制。75ABS1897的炮管与炮架则是柔性连接,火炮的后座力由驻退机构吸收,发射后,炮架仍在原地,无需重新装定诸元,射击精度得到保证,士兵体力也大大节省,射速更因此得到了革命性提高,平均每分钟可以发射十五次、最高可达恐怖的每分钟三十发。由于炮架不再需要承受巨大的后坐力,其重量得以减轻,火炮全重不到1.5吨,便于野战机动,可以伴随步兵进行火力支援,机动性和火力达到了难得的平衡。75ABS1897一出现就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野战炮,法军对它更是爱不释手,浪漫的法国人以“七五小姐”来表达他们对这种火炮的爱。

法国对这种新技术视如珍宝,进行了严格保密,但是他们的老对手德国人还是得到了消息。法国拥有的先进火炮,很可能抹平甚至逆转德国的炮兵技术优势,这个情报让德军非常焦虑,他们不惜一切手段,希望得到这项技术。

1894年 9月,法国爆出间谍案,法军总参谋部一名出生于阿尔萨斯的犹太裔军官德雷福斯,被指控向德国武官出卖军事机密,其中包括有关“七五小姐”的重要技术信息。1894年12月22日,德雷福斯被军事法庭判处终身监禁,并押往属圭亚那附近的魔鬼岛服刑,法国社会因此掀起了反犹浪潮。

但是一年后,案情发生逆转,1896 年3月,新任情报处长皮卡尔指控情报处副处长亨利诬陷德雷福斯,并指出真正的罪犯是亨利的朋友埃斯特哈齐,他要求将案件重审。然而1898 年1月,军事法庭经过秘密审讯后,宣布埃斯特哈齐无罪。这一审判结果激起了公众的愤怒。1月14日,大文豪左拉发表了致总统的公开信《我控诉》,要求重审德雷福斯案件的呼声成为一次社会运动,法国不同民众群体在这一案件上的尖锐对立,使法国社会被严重撕裂。最后亨利诬陷德雷福斯并伪造证据的真相败露,被捕后供认罪行,不久在狱中自杀,埃斯特哈齐逃往英国。

1900年,法德两国参加了侵略中国的八国联军,“七五小姐”首次在实战中亮相,德军目睹了她的凶猛火力,受到了深深地震撼,并马上着手研制可以克制“七五小姐”的新式野战炮。但是直到五年后,才推出了第一门77毫米速射炮,然而这门炮的射速每分钟只有六至七发,性能上仍远不如“七五小姐”。

“七五小姐”的曝光,顿时引领了世界火炮发展潮流,形成了速射炮万能的理念,英俄等国开始研制自己的速射炮,美国、意大利、波兰、日本等国则纷纷引进技术进行仿制,法国借机大量出口,产销量达两万余门。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军右翼朝巴黎发动猛攻,却在马恩河遭到法军猛烈反击,从9月5日激战至12日,德军损失22万人后被迫撤退,德军企图以39天击败法国的“施里芬计划”破产。法军能在马恩河战役中击败德军,“七五小姐”交织出的炙烈火网发挥了关键作用。

然而,马恩河战役后,双方陷入对峙,战线静止,堑壕战成为主要作战形式,在这样的战场环境和作战模式下,“七五小姐”的优势不能发扬,劣势却显露无遗。这门炮的弹道平直低伸,无法攻击躲在壕沟中的德军以及隐蔽在反斜面后的德军炮兵,而德国炮兵的150毫米榴弹炮倚仗弯曲弹道和长射程可以打击法军堑壕。堑壕和铁丝网密布的战场使“七五小姐”的机动性受到限制,无法对德军实施抵近射击,处于单方面挨打的尴尬境地,法军炮兵再次落入下风,速射炮万能论被实战结果打破,法军不得不用大口径榴弹炮取代了“七五小姐”战场压制火力的地位。

“七五小姐”虽然被证明不适合用于阵地战,但在一战中,其野战机动性是最为优秀的,为了进一步发扬这一优势,法军还努力使其实现摩托化机动。当时的火炮大多由畜力拉动,但法国在一战前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种四驱卡车,在一战爆发后又推出了一种轻型火炮牵引车。这种自重4吨的35马力牵引车,专门用于牵引“七五小姐”这样的轻型火炮,使其可以迅速地部署到战场上的任何地方。

1915年,法国在火炮摩托化方面更进一步,将“七五小姐”装载于经过改装的美制杰弗里卡车上,由牵引变成了车载机动。后来法国开发出凯撒卡车炮,再次引领当代火炮发展的潮流,应该与当年在“七五小姐”摩托化改装过程得到经验和启发不无关系。

“七五小姐”与中国也有过交集,只是以前鲜为人知,直到被《亮剑》中李云龙的一声怒吼叫响了名头。攻打平安县城时,打红了眼的李云龙大喝一声“二营长!你他娘的意大利炮呢?给我拉上来!”这意大利炮,就是“七五小姐”,在中国的抗日战场上被国军称为“法七五”。

一战结束后,淘汰下来的“七五小姐”数量很大,被当做二手军火到处甩卖。虽然这是十九世纪的火炮,但在二十世纪前期,其性能仍很优秀,许多国家都有进口。1932年,当时的国民政府也购买了数十门,并对其性能很满意,一度计划自行生产,将其作为炮兵建设的主力装备来部署。当时的上海兵工厂虽然可以制造75毫米口径的野炮,但因管理落后、配套困难、资金缺乏等原因,产量很低,每月只能生产一门。一二八事变爆发后,这个厂被肢解撤迁,民国政府也就失去了生产这种规格火炮的能力,后来转向与德国合作,引进德式105毫米的火炮。事实上,“七五小姐”也确实不适合中国当年的国情,如此高的射速,需要消耗大量弹药,当时的国力根本无法承受这种消耗。

“七五小姐”在中国的数量虽然不多,但战场上多次出现它的身影,在1944年八月的豫湘桂战役中,就有一名西方记者目睹了这种火炮,他在战地日记中写到:“当发起进攻时,他们得到了两门大炮负责支援,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法国生产的75毫米炮。”显然,这种火炮就是“法七五”。

抗战时期,中国军队的装备并不统一,除了中央军外,地方部队都是各行其是,云南的滇军从钢盔到枪炮都是法式的,所以也装备了一部分“七五小姐”。至于将其称为“意大利炮”,应该是一部分意大利仿制的“七五小姐”流入了中国战场,也可能是意大利转卖给中国的二手“七五小姐”,因其来自意大利,或者炮身刻有意大利文,就被误以为是产自意大利。

由于当时国军严重缺乏火炮,数量稀少的“意大利炮”更是宝贵,在1944年五月的洛阳保卫战中,一位炮兵营长就因为丢失了几门“意大利炮”而被军事法庭枪毙,所以条件艰苦的八路军很难得到这种炮极其所配弹药,《亮剑》中关于“意大利炮”的情节,在真实的历史中出现的可能性很小。

历史上,法国在火炮的研制和创新方面一直独具特色,从拿破仑炮到“意大利炮”,再到当代的凯撒卡车炮,都开创了新的理念,引领了发展朝流,体现了一个军工强国的底蕴。

五、中国文化中的义理是什么意思?有什么蕴含意思?

中国文化中的义理是指普遍皆宜的道理或讲求经义、探求名理的学问。 义理蕴含的意思有: 普遍皆宜的道理或讲求经义、探求名理的学问。

理学是北宋以后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理论表现。唐末农民大起义,摧毁了豪强地主的政治经济势力,经过五代十国短暂的战乱时期,北宋王朝重新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封建生产关系得到了某些调整,于是社会经济得以发展。

科学技术也有了重大成就。在此新的条件下,封建统治阶级需要一种能够维护统一的思想武器,理学便应运而生。理学又是中国古代哲学长期发展的结果,特别是批判佛、道哲学的直接产物。

唐中期以后,一些名儒举起批判佛教的旗帜,力图全面恢复儒家的权威。韩愈在《原道》中提出儒家道统说,认为仁义道德之中,道德是“虚位”,仁义是“定名”,道德自仁义出;实行仁义,才是道德的实际内容。

由此提出了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孟轲的儒家道统。李翱提出“复性说”,认为性善而情恶,只有消除情欲,才能恢复善性。这些思想,为理学的产生开了端绪。北宋以后,随着佛教理论的日益衰落,形成了广泛的新儒学运动。

范仲淹等政治改革家,努力提倡儒家学说;以欧阳修为代表的一些学者,主张从“本”上否定佛教。所谓“本”,就是儒家仁义学说。被称为宋初三先生的胡瑗、孙复、石介,开始从理论上进行探讨。

他们以儒家《周易》、《春秋》为依据,提倡道德性命之学,发展了韩愈的道统说。胡瑗提倡“明体达用”之学,把儒家经典作为治理天下国家的根据。孙复作《春秋尊王发微》,为统一的封建国家作论证。石介倡言:“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万世常行不可易之道也”。他们的思想揭开了理学的序幕。

扩展资料:

易学术语:

《易》的组成要素。指《周易》的文义、道理。即《周易》的哲学思想。

“义”指卦名、卦辞、爻辞的意义,含义; “理”指《易》的原理、道理。易义中包含有易理成分,易理是对易义的展示和发挥,易理体现了《易》的哲学思想。

也宣扬”天尊地卑“的等级观念以及”自天佑之,害无不利“的神灵思想。有人认为《易经》和《易传》反映朴素辩证法思想、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主义自然观,反映当时的政治思想,经济思想、道德伦理思想,社会进化历史观,《周易》义理经后世发挥而至为庞杂。

魏王弼以老庄玄学解说易理,宋程颐、朱熹以理学解说易理,张载以气学解说易理、杨简以心学解说易理等等。均以自己的见解主张发挥易理。其中不少已偏离《周易》原义。参见”义理派“、”义理学“条。

先秦指普邀皆宜的道理,汉晋指经义名理,宋以后指儒家的经义、名理。清代,将学问分为义理、辞章、考据兰方面。姚鼎《复秦小岘书》:“天下学向之事,有义理、文章、考据之分。”

六、义理巧克力和本命巧克力是神马?

就是爱情巧克力的意思也就是向其示爱的意思 本命巧克力中的本命是指本命天子的意思。意指向自己所爱的人送出巧克力示爱。用来送给真正的情人们的,叫做“本命巧克力”,和义理(人情)巧克力不同的是,义理(人情)巧克力专用来“言谢”。 外国在情人节时,恋人、朋友、家人等互相赠送卡片、花束、点心等。但日本的情人节,“只是女性赠送男性礼物”,“礼物基本上限定为巧克力”,这些特征都和其他国家不同。每年的2月14日,青年女子会送巧克力给青年男子。在日本,1个月之后的3月14日被称为“白色情人节”,习惯是男性送给女性礼物。代表性礼物有饼干、糖果等,情人节也有人送毛衣、领带、笔等等,不像情人节那样只限定为巧克力。据统计,目前赠送最多的是手工巧克力、生巧克力和进口名牌巧克力。手工巧克力位居榜首很好理解,当中毕竟凝聚了送礼者的一番心思,接受者对此也最受用。当然这是就“本命巧克力”而言,“义理巧克力”则相对简单些。至于白色情人节时的情人回赠,主要包括饰物、宴请、小点心、巧克力和鲜花等等。对“言谢”者的回赠,也相对简单些,有不少人干脆就免了,对此“言谢”者本人通常不大在意,因为该传达的信息已经传达到了。 希望能帮到楼主,不懂的,或解释的不清楚的地方请追问,觉得好的话顺手点一个采纳哦,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