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椒民歌童谣

唐朝名将侯君集

摘要:侯君集是唐朝初年赫赫有名的将领,他参与平灭土谷浑和高昌的战斗,并且取得胜利,奠定了唐朝对西域的统治基础,也使他成为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后来由于参与太子叛乱,被杀而唐太宗也因此而不愿再上凌烟阁。

关键字:土谷浑,高昌,叛乱

绪言:马上写

正文:

“侯君集,豳州三水人(今陕西旬邑北)也。性矫饰,好矜夸,玩弓矢而不能成其艺,乃以武勇自称。太宗在籓,引入幕府,数从征伐,累除左虞侯、车骑将军,封全椒县子。渐蒙恩遇,参预谋议。”《旧唐书》载:“性骄饰,好矜夸,玩弓矢而不能成其艺,乃以武有功,擢累左虞候、 车骑将军,封全椒县子。预诛隐太子尤力。王即位,拜左卫将军,进封潞国公,邑千户。贞观四年,迁兵部尚书,俄检校吏部尚书,参议朝政。”①,又《旧唐书》载:“建成、元吉之诛也,君集之策居多。太宗即位,迁左卫将军,以功进封潞国公,赐邑千户,寻拜右卫大将军。” 隋末战乱中,被秦王李世民引入秦王府中,他是极受信任的,并且多次跟着秦王(也就是李世民)征伐敌人,累军功封全椒县子。玄武门之变,侯君集之策居多。于是太宗即位后,立即封其为潞国公,赐邑千户,拜右卫大将军。《唐会要》载:九年九月二十四日。诏曰:褒贤昭德,昔王令典。旌善念功,有国彝训。吏部尚书上党县公长孙无忌;中书令临淄县侯房元龄;右武候大将军尉迟敬德;兵部尚书建平县男杜如晦;左卫将军全椒县子侯君集等。或夙预谟谋,绸缪帷幄,竭心倾恳,备申忠益;或早从任使,契阔戎麾,诚着艰难,绩宣内外,义冠终始,志坚金石,誓以山河,实允朝议。无忌封齐国公。元龄封邢国公。敬德封鄂国公。如晦封莱国公。君集封潞国公。其食邑各三千户。”贞观四年,又迁兵部尚书,参议朝政。可见其人乃李世民面前一得力助手,不然也不会这么得宠。

他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他在军事的卓越战绩,他在与敌人的战斗中所表现出来的智慧才能是他得宠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在唐对吐谷浑和高昌的发动的两次战役中,侯君集功不可没,使唐太宗龙颜大悦,全力提拔。

李靖伐吐谷浑,侯君集颇有建树,《新唐书》载“李靖讨吐谷浑,以君集为积石道行军总管。师次鄯州,议所向。君集曰:“王师已至,而贼不走险,天赞我也。若以精兵掩不备,彼不我虞,必有大利。若遁岨 山谷,克之实难。”靖然其计,简锐士,约赍深入,追其众于库山,大战,破之,进会大非川,平其国。”旧唐书也有记载,其内容大同小异:“九年三月,师次鄯州,君集言于靖曰:“大军已至,贼虏尚未走险,宜简精锐,长驱疾进,彼不我虞,必有大利。 若此策不行,潜遁必远,山障为阻,讨之实难。”靖然其计,乃简精锐,轻赍深入。道宗追及伏允之众于库山,破之。伏允轻兵入碛,以避官军。靖乃中分士马为两道并入, 靖与薛万均、李大亮趣北路,使侯君集、道宗趣南路。历破逻真谷,逾汉哭山,经途二千余里,行空虚之地。盛夏降霜,山多积雪,转战过星宿川,至于柏海,频与虏遇,皆大克获。北望积玉山,观河源之所出焉。乃旋师,与李靖会于大非川,平吐谷浑而还。”

在这次平定吐谷浑的战役中,由李靖挂帅,侯君集与任城王李道宗为副手。一路上侯君集进献不少奇计,都为李靖采纳,大破敌军于库山,又与李道宗自为一军,从南路挺进,历破逻真谷,逾汉哭山(估计是当地人起的名字,从前汉军肯定于此战死不少),经途二千余里,盛夏降霜,山多积雪,转战过星宿川,一路上数次与敌大战,每战必胜,获牛马无算,斩获颇丰。一直行军,直到北望积玉山,观黄河源头,然后凯旋,与李靖一军会于大非川,平定吐谷浑。由于侯君集在这次战役中的卓越军事才能,在贞观十一年,改封陈国公。同时受封的还有长孙无忌的人,侯君集行伍出身,入秦王府后才开始读书,聪颖异常,竟能典选举,定考课,出将为将,入则参政,为时人所叹美。书载:“十一年,与长孙无忌等俱受世封,授君集陈州刺史,改封陈国公。明年,拜吏部尚书,进位光禄大夫。君集出自行伍,素无学术,及被任遇,方始读书。典选举,定考课,出为将领,入参朝政,并有时誉。”

又此可见,侯君集的机谋不仅表现在军事方面,在其它方面也能够游刃有余,怪不得唐太宗那么宠爱他,换谁能不这样啊?

侯君集一生最光辉的事迹,当属他独担重任,率唐军平灭高昌的壮举。通过这次战争,侯君集的事业发展到顶峰,但由于他在处理善后事务时犯了不该犯的错误,也导致他事业上开始走下坡路

高昌,就是汉朝时候的车师。距长安以西四千三百里,有三十一城,《唐会要》卷九十五载:“高昌,即汉车师前王之廷。后汉戊巳校尉之故地。汉时兴师西讨。军中羸惫者留居焉。地形高敞。故因名高昌。垒有八城。本皆中国人也。后魏时为郡。以阚伯周为太守。寻为沮渠无讳所夺。居数世。高昌灭之。以炖煌人张孟明为国王。国人杀之。共立马儒。又杀之。乃立其长史金城曲嘉为王。嘉自云河东人。世修职贡于中国。知文字书计。置官亦采中国之号。今王伯雅。即嘉之后世。”

这个国家先都交河,后移至高昌,是西域大国,胜兵万人,土壤肥沃,麦果丰饶,以葡萄酒知名。隋朝进入贡,封其王鞠伯雅为车师大守,弁国公。高祖武德三年,伯雅死,其子鞠文泰嗣位,遣使告哀,高祖派使臣前去祭吊,正式承认了其藩贡国地位。鞠文泰开始还很“孝敬”,经常贡献奇珍异兽白玉盘什么的,又上贡一对小狗,能曳马衔烛。“武德七年。献狗。雌雄各一。高六寸。长一尺余。中国有拂秣狗,自此始也。”②贞观四年,鞠文泰还亲身入朝,回去时获赏赐甚厚,大打秋风而回,其妻还被赐姓李,封常乐公主。《唐会要》有记载“贞观四年。其王文泰来朝。泰即伯雅子也。妻宇文氏。即隋炀帝所赐华容公主也。请入宗亲。诏赐姓李氏。封常乐公主。”。按理说鞠文泰亲朝天子,又获巨赏,应该安心臣服才是。但此人在朝贡时经过唐朝西边久经战争之地,见人民稀少,城邑空虚,就心中升起轻唐之念。渐渐地,鞠文泰把西域诸国经过高昌前往唐朝的商人和贡使都扣押起来,又暗中和突厥人勾结,攻打唐朝另外的西域属国伊吾。不久,竟胆大妄为,和突厥连兵进攻唐朝另一属国焉耆,拔克三城,尽掳男女而去。焉耆王上表告状,太宗大怒。贞观十三年,太宗谓其使曰:“高昌数年来。朝贡既略。无蕃臣之礼。今兹岁首。万国来朝。而文泰不至。我使人至彼。文泰云:鹰飞于天。雉窜于蒿。猫游于堂。鼠安于穴。各得其所。岂不快耶?明年当发兵以击尔国也”。贞观十四年,太宗命侯君集为交河道大总管,率左屯卫大将军薛万均等人将突厥等西域归附军数万人征讨。

当时,唐朝众大臣都以为行经沙漠,用兵万里,恐难取胜,而经高昌界处绝域,得之难守,不如不伐。太宗坚执不从,于是侯君集身负皇命,浩荡而来。

鞠文泰作梦也想不到唐朝会真的出兵,先前他常对左右讲:“我先前去唐朝贡见秦、陇之北,城邑萧条。假使唐兵攻伐,军队人数多,路上不能有足够的军需供给;如果兵发三万以下,我高昌力能制之。加之沙漠艰险,唐军即使能来也疲惫至极,我以逸待劳,不用忧虑啊。”当他真的听说了以后还是不以为然,“文泰闻王师将起,谓其国人曰:“唐国去此七千里,涉碛阔二千里,地无水草,冬风冻寒,夏风如焚。风之所吹,行人多死,当行百人不能得至,安能致大军乎?若顿兵于吾城下,二十日食必尽,自然鱼溃,乃接而虏之,何足忧也!”③等到听说唐军已到达碛口,这位西域名王竟惶骇无计,未见唐兵,竟活活吓死。其子鞠智盛嗣立。

侯君集率军至柳谷,侦察兵报告说鞠文泰这几天就要下葬,共时高昌国人毕集。诸将要求趁发丧时起兵突袭。侯君集独表异议:“不可,天子以高昌骄慢无礼,使吾恭行天罚,今袭人于墟墓之间,非问罪之师!”于是全军整装,鼓行而进,类似拿破仑战场上那种双方光明正大的进击。这场战争侯君集是有备而来,故唐军轻松取胜,第一战,高昌大兵汇集于田地城,田地城城坚墙厚,高昌人起初还固城自守。侯君集围城而战,《旧唐书》记载:贼婴城自守,君集谕之,不行。”,既然敌人不愿投降,那只有通过战争来解决了,而侯君集军队携带了能制作威力巨大的撞城车和抛石机的工匠,《旧唐书》记载:“先是,大军之发也,上召山东善为攻城器械者,悉遣从军。君集遂刊木填隍,推撞车撞其睥睨,数丈颓穴,抛车石击其城中,其所当者无不糜碎,或张毡被,用障抛石,城上守陴者不复得立。遂拔之,虏其男女七千余口,仍进兵围其都城。”于是,巨石飞空,尖车推城,唐军很快就一攻而入,俘获田地城男女七千多口。初战告捷之后,接着,大军前行,直逼都城高昌。鞠智盛无奈,来信乞怜,表示“有罪于天子者,先王也。天罚所加,身已丧背。智盛袭位未几,不知所以愆阙,冀尚书哀怜。” 侯君集回书:“若能悔祸,宜束手军门!”鞠智盛还不肯出降,侯君集命人填其城壕,又大发抛石机,并树十丈高楼,于楼顶指挥抛石机落点,巨石纷下,高昌守兵顿成肉泥。早先答应和高昌里外为援的西突阙兵此时还影都没有,向已西逃千余里,哪还顾得上邻家。计穷之下,鞠智盛出城门出降。侯君集马上分派兵马,一时攻灭其余城池,平灭高昌,带着俘虏的高昌国王及将士、刻石勒功而还。这段历史见于《旧唐书》“智盛犹不出,因命士卒填其隍堑,发抛车以攻之。又为十丈高楼,俯视城内,有行人及飞石所中处,皆唱言之,人多入室避石。初,文泰与西突厥欲谷设约,有兵至,共为表里。及闻君集至,欲谷设惧而西走千余里,智盛失援,计无所出,遂开门出降。君集分兵略地,遂平其国,俘智盛及其将吏,刻石纪功而还。”此次远征,下高昌三郡、五县、二十二城,得人口三万七千七百,马四千三百,其国东西八百里,南北五百里。非常值得人玩味的是,《唐会要》卷九十五记载:“初。其国童谣曰:高昌兵马如霜雪,汉家兵马如日月。日月照霜雪,回首自消灭。文泰使人捕其首唱者,不能得。”不知道是真是假,也不知是何人所为,至今仍无法考证。唐太宗以高昌故地为西州,置安西都护府,留遣兵马镇守。“贞观十四年九月二十二日。侯君集平高昌国。于西州置安西都护府。治交河城。”④

虽立此平国大功,侯君集仍不免前辈平灭西域将领犯下的过错——私取宝物。” “又君集之破高昌,得金簟二甚精,御府所无,亦隐而不献,至时并得焉”⑤(隋唐佳话.卷上)。他属下战胜的将士得悉总管大拿高昌宝物,也纷纷效仿,竟来盗窃。侯君集上梁不正,也不敢阻挡,怕他们把自己也连带告出来,以致于高昌一国宝物被掠一空。大军回京,御史们早把弹劾奏章报上,功劳再大,赏罚应分,《旧唐书》载:“将士知之,亦竞来盗窃,君集恐发其事,不敢制。及京师,有司请推其罪,诏下狱”。于是迎接侯君集的不是红地毯和凯旋乐曲,而是国家大狱。还是中书侍郎岑文本有远见,认为功臣大将不能轻加屈辱,希望太宗以帝王之德,含弘为美,弃人之短,收人之长,使侯君集能悔过报效。《旧唐书》载: 中书侍郎岑文本以为,功臣大将不可轻加屈辱,上疏曰:君集等或位居辅佐,或职惟爪牙,并蒙拔擢,受将帅之任,不能正身奉法,以报陛下之恩。举措肆情,罪负盈积,实宜绳之刑典,以肃朝伦。但高昌昏迷,人神共弃,在 朝议者,以其地在遐荒,咸欲置之度外。唯陛下运独见之明,授决胜之略,君集等奉行 圣算,遂得指期平殄。若论事实,并是陛下之功,君集等有道路之劳,未足称其勋力。 而陛下天德弗宰,乃推功于将帅。露布初至,便降大恩,从征之人,皆沾涤荡。及其凯 旋,特蒙曲宴,又对万国,加之重赏。内外文武,咸欣陛下赏不逾时。而不经旬日,并 付大理,虽乃君集等自挂网罗,而在朝之人未知所犯,恐海内又疑陛下唯录其过,似遗其功。臣以下才,谬参近职,既有所见,不敢默然。臣闻古之人君,出师命将,克敌则 获重赏,不克则受严刑。是以赏其有功也,虽贪残淫纵,必蒙青紫之宠;当其有罪也,虽勤躬洁己,不免鈇钺之诛。故《周书》曰:“记人之功,忘人之过,宜为君者也。”昔汉贰师将军李广利损五万之师,糜亿万之费,经四年之劳,唯获骏马三十匹。虽斩宛王之首,而贪不爱卒,罪恶甚多。武帝为万里征伐,不录其过,遂封广利海西侯,食邑八千户。又校尉陈汤矫诏兴师,虽斩郅支单于,而汤素贪盗,所收康居财物,事多不法,为司隶所系。汤乃上疏曰:“与吏士共诛郅支,幸得擒灭。今司隶乃收系案验,是为郅支报仇也。”元帝赦其罪,封汤关内侯,赐黄金百斤。又晋龙骧将军王浚有平吴之功,而王浑等论浚违诏,不受节度,军人得孙皓宝物,并烧皓宫及船。浚上表曰:“今年平吴,诚为大庆,于臣之身,更为咎累。”武帝赦而不推,拜辅国大将军,封襄阳侯,赐绢万匹。近隋新义郡公韩擒虎平陈之日,纵士卒暴乱叔宝宫内,文帝亦不问罪,虽不进爵,拜擒虎上柱国,赐物八千段。由斯观之,将帅之臣,廉慎者寡,贪求者众,是以黄石公《军势》曰:“使智,使勇,使贪,使愚。故智者乐立其功,勇者好行其志,贪者邀趋其利,愚者不计其死。”是知前圣莫不收人之长,弃人之短,良为此也。臣又闻,夫天地之道,以覆载为先;帝王之德,以含弘为美。夫以区区汉武及历代诸帝,犹能宥广利等,况陛下天纵神武,振宏图以定六合,岂独正兹刑网,不行古人之事哉!伏惟圣怀,当自已有斟酌。臣今所以陈闻,非敢私君集等,庶以萤爝末光,增晖日月。倘陛下降雨露之泽,收雷电之威,录其微劳,忘其大过,使君集重升朝列,复预驱驰,虽非清贞之臣,犹是贪愚之将。斯则陛下圣德,虽屈法而德弥显;君集等愆过,虽蒙宥而过更彰。足使立功之士,因兹而皆劝;负罪之将,由斯而改节矣。”太宗很觉有理,下诏把侯君集放出。

侯君集立此殊勋,回京就被关进大狱,虽然日后放出,仍然终日怏怏不快。贞观十七年,多年一起共事的老哥们张亮出任洛州地方官,与侯君集道别,侯君集乘机激怒他说:“怎么,被排挤出京城了?”张亮不乐,答道:“当然是你背后排挤我,还能怨别人吗?” 侯君集闻言激起心中积恨:“我功平一国,回来就被天子谴怒,哪还有机会背后挤兑你!这种日子我过不下去了,你敢造反吗?我和你一起反了吧!”这段话见于《旧唐书》卷19:“十七年,张亮以太子詹事出为洛州都督,君集激怒亮曰:“何为见排?”亮曰:“是公见排,更欲谁冤!”君集曰:“我平一国,还触天子大嗔,何能抑排!”因攘袂曰:“郁郁不可活,公能反乎?当与公反耳。””张亮为人外忠内诈,一转身就把侯君集的话密告太宗。李世民毕竟大度君王,对张亮说:“卿与君集俱是功臣,君集独以语卿,无人闻见,若以属吏,君集必言无此。两人相证,事未可知⑥。”叫张亮不要声张,把此事压下,对待侯君集如初,不久命人图君集等二十四人像于凌烟阁。

这二十四人乃唐朝开国元勋,地位显赫,《资治通鉴》载“戊申,上命图画功臣赵公长孙无忌、赵郡元王孝恭、莱成公杜如晦、郑文贞公魏征、梁公房玄龄、申公高士廉、鄂公尉迟敬德、卫公李靖、宋公萧瑀、褒忠壮公段志玄、夔公刘弘基、蒋忠公屈突通、郧节公殷开山、谯襄公柴绍、邳襄公长孙顺德、郧公张亮、陈公侯君集、郯襄公张公谨、卢公程知节、永兴文懿公虞世南、渝襄公刘政会、莒公唐俭、英公李世绩、胡壮公秦叔宝等于凌烟阁。

当时,太子李承干怕被李世民废掉,暗中准备谋反,又知道侯君集心怀怨望,就通过侯君集的女婿贺兰楚石(当时为东宫属官)与他牵线,两人数次密谋 。侯君集深知李承干气量劣弱不能成大事,但仍想借机旁图,就答应与李承干一起干,举手对太子说:“此好手,当为殿下用之!”

虽如此,毕竟谋反事大,侯君集常常夜中惊醒,一醒就再也睡不着觉,四转叹息。他的妻子很奇怪,劝他说:“您是国家大臣,怎么会这样?如有辜负国家之事,还是自首的好,肯定能保全性命。” 侯君集也不应声。

不久,太子李承干谋反事反,辞连侯君集。他那作为牵线人的女婿贺兰楚石为了活命,又诣阙上告岳父谋反的实情。对这么一个共事几十年的老功臣,太宗亲自审问,说:“我不欲令刀笔吏辱公,自己亲自问你案情。” 侯君集最初还狡辩,但太子、贺兰楚石等人证及书信等等物证俱在,最终辞穷服罪。太宗临朝,对百官讲,君集于国家未安之时有大功,我想活其一命。但谋反是封建社会不可饶恕的大罪,群臣争进,都讲:“君集之罪,天地所不容,必诛之以明大法。”太宗又回到私室,对跪伏于地的侯君集讲:“与公永别了,从今而后,以君之故,我不忍复上凌烟阁!”言毕,皇帝唏嘘泣下,痛哭不止。君集也自投于地,泣不能起。读各类唐朝史书,每读到这一点,都可感觉唐太宗的真性情感人之处,透过千年烟云,仍可想见李世民身为帝王之尊,当其时没有一丝矫饰做作,他肯定是回忆起这位勋臣与他自己年青时代的豪情友谊,想起连骑冲杀,攻城掠城的浴血艰难,加之故人病死被杀无数,至此廖廖,不能不凄然伤情。

按刑法,侯君集被斩于四达通衢。这位大将临刑之时,容色不改,对监刑将军说:“君集我怎能真反呢,是蹉跌至此啊!念我为唐家大将破灭二国(高昌国以及与李靖一起灭的吐谷浑),还是有微功可陈。为我对陛下讲一声,留下我一个儿子活着以守祭祀。”(谋反应诛满门)监斩官驰奏,特诏原其妻及一子,徒于岭南。

侯君集既诛,录其家,得二美人,容色绝代。太宗问其状,曰:"自尔已来,常食人乳而不饭。"

⑦隋唐嘉话.唐·刘餗

在全椒麦歌ktv怎么投诉服务员

顾客投诉

投诉类别

处理原则

顾客投诉类别

对KTV服务员态度的投诉

对异常事件的投诉

对KTV设备的投诉

对服务质量的投诉

对KTV服务员态度的投诉

1、乱怀疑客人取走KTV物品,或者误认为他们没有算清账 目就离开;

2、忘记或搞错了客人交代办理的事情;

3、待客人不主动、不热情;

4、未经客人同意闯入客人房间;

5、工作不主动;

6、不注意语言修养,冲撞客人;

7、不尊重客人的风俗习惯;

8、损坏、遗失客人的物品;

9、拿物品给客人不是“递”而是“扔”或“丢”给客人;

10、挖苦、辱骂客人;

对异常事件的投诉

所谓的异常事件,就是指像KTV突然断电、KTV用品不能及时供应等。这样的事情KTV很难控制,但是客人却希望KTV老板尽快解决。作为KTV服务员应尽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予以帮助解决。如果实在无能无力,应该尽早告诉客人。只要服务人员的态度通情达理,大部分客人是能谅解的。

客人对KTV设备的投诉主要包括:空调、照明、音响、家具、电梯等等。即使KTV建立了一个各种设备的检查、维修、保养制度,也只能减少此类问题的发生,而不能保证消除所有设备潜在的问题。前厅服务人员受理客人有关设备的投诉时,最好的方法是立即去实地观察,然后根据情况,采取措施。事后,前厅服务人员应再次与客人电话联系,以确认客人的要求已得到了满足。

如KTV服务员没有按照原则提供服务,开房员分错了房间,行李无人帮助搬运,总机转接电话速度很慢,叫醒服务不准时等等,都属于对KTV服务质量的投诉。此类投诉,在KTV接待任务繁忙时,尤其容易发生。减少客人对服务态度与服务质量投诉的最好方法是加强对服务人员的培训。大多数服务人员不是有意对客人无礼,有些职工甚至是好心办坏事,他们往往事先未曾预料到自己的接待服务方式会使客人不满。因此,对他们进行有关对客人服务的态度、知识、技能的培训是非常重要的。

顾客投诉处理原则

①、尊重顾客的感觉

③、处理的时间越早,效果越好

②、不能与顾客争执

发生火警、打架斗殴该如何处理?

一、 当火警发生时,不论事态严重与否,都必须采取如下措施:

1) 保持镇静,不能惊慌失措、大喊大叫。

2) 第一现场员工必须稳住客人情绪。对客人讲:“各位贵宾,我们公司应急服务员正在扑灭火患,目前正得到控制,请诸位不要惊慌。”

3) 了解客人有无埋单,并知道消费情况。

4) 呼唤附近同事援助,帮助看好该区的客人动向,防止跑单。

5) 通知保安(附近的),说出火警发生的具体地点及火情。

6) 在安全的情况下,利用就近的灭火器,配合保安尽力将火扑灭。电器起火用“1211”型号灭火器或干粉灭火器;香烟未熄灭而引起的火灾,用“1211”型号灭火器;因漏电短路而引起的火灾,切记不能用水和泡沫液体型灭火器;一定要用“1211”干粉灭火器。

7) 关掉一切电源开关(含电器用具类)。

如果火势蔓延,必须配合保安、公司领导及同事引导客人按正确的安全通道撤离火警现场,以免客人受到损伤。

二、 客人打架、斗殴时,根据事态情况,酌情分级处理:

1) 第一时间通知就近的保安部工作人员,让他们第一时间赶到事发现场,并控制场面,防止事态扩大。

2) 详细了解争执原因,并尽快把事态经过商报主管、经理。由管理人员安排和协调。并视情况不同分级、分别处理。

3) 轻度冲突的处理方法(一般打架、争执):

如发现顾客之间发生轻度摩擦,应尽快加以劝阻,并以中间人的立场加以双方面的劝慰,避免事态升级。

4) 中度冲突的处理:

以最快的方法第一时间通知有关部门到现场,控制双方人员冲突的可能,并尽量将客人安排到相隔远些的位置。让保安留意客人行为,防止再度引发冲突。

5) 极度冲突的处理:

通过保安部门,尽量压制事态,如发生流血事件,则督促其迅速离开,并采取一些基本的急救措施。同时第一时间检查公司物品有无损坏,如有损坏,客人需照价赔偿,通知收银打单,主管埋单,确定客人的物品是否全部带齐离场。如有遗失,则上交所属部门经理处理,等候客人回来认领。

怎样处理对账单异议?

首先要了解顾客对账单的异议心态:

1.客人实际消费超过其承受的心理,想透过争执、挑剔来获取打折的优惠。

2.客人对最低消费、服务费、点歌费等费用的附加不很了解而产生异议。

3.也可能由于工作失误,错算或多算,或者在消费之前,对某些费用未向客人交代清楚,使客人产生受骗感。

4.因客人喝酒过多,或者不知道同行友人的额外消费,而产生争执。此时,买单的服务员应心平气和地站立一旁,聆听客人的意见,并判断其意图。

对顾客有账单异议如何处理:

1.服务人员要加强业务训练,尽量避免和减少顾客对相关服务内容提出异议的机会或可能。

2.若有客人对账单提出异议,领班应出面一一核实并解释账单,注意观察客人的态度,不要让顾客下不了台。核实后,顾客消费金额高,可以透过一定的折扣来满足顾客的心理需要。对这类问题的处理尽量不要往上呈报。

3.要遇上拒签账单或无理取闹的顾客,应该及时报告保安部门来处理。在处理这类问题时,要注意说话的态度语气和处理问题的技巧,要为客人留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