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疫情什么情况可以解封
原则上在确保巩固防控成果,严防疫情反弹的同时,按照精准分级分区管控的原则,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解封条件:所在区域在最后一例病例确诊后14天内,区域内无本地新增确诊病例可解除封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第十七条国家建立传染病监测制度。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国家传染病监测规划和方案。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国家传染病监测规划和方案,制定本行政区域的传染病监测计划和工作方案。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传染病的发生、流行以及影响其发生、流行的因素,进行监测;对国外发生、国内尚未发生的传染病或者国内新发生的传染病,进行监测。
第十八条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传染病预防控制中履行下列职责:
(一)实施传染病预防控制规划、计划和方案;
(二)收集、分析和报告传染病监测信息,预测传染病的发生、流行趋势;
(三)开展对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处理及其效果评价;
(四)开展传染病实验室检测、诊断、病原学鉴定;
(五)实施免疫规划,负责预防性生物制品的使用管理;
(六)开展健康教育、咨询,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
(七)指导、培训下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开展传染病监测工作;
(八)开展传染病防治应用性研究和卫生评价,提供技术咨询。
二、疫情要达到什么条件才能解封?
需满足3个条件才能解封:
一、近14天区域内无新增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
二、区域内最后一名密切接触者自末次暴露超过14天,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三、解封前2天区域内所有人员完成一轮核酸筛查,结果均为阴性。
疫情期间注意事项:
1、正确佩戴口罩
戴口罩是比较实惠、有效和实用的防控措施。尤其是在乘坐电梯、食堂就餐、参加会议、就医、购物等场合或活动时必须正确佩戴口罩。如果外出需要佩戴口罩,尽量以医用外科口罩为主。如果是在高风险的地区工作,比如医院,尽量佩戴N95口罩,医务人员如果是密切接触新冠肺炎患者需要穿隔离服、戴护目镜等等。
2、少去人群密集场所
疫情时期要避免去疫情比较重的国家、城市或者是小区,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例如电影院、饭店、商场、洗浴中心、酒吧等等。
3、收快递做好个人防护
尽量减少从境外疫情高风险国家和地区邮购、快递物品,确需购买的,在签收时规范做好个人防护,收件后尽量避免参加聚集性活动。
4、勤洗手
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用一次性纸巾或干净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5、日常生活保持良好的生活状态
日常生活中要坚持做到饮食多样,睡眠充足。要坚持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态,不断提高自身免疫力,避免受到新冠病毒的侵袭。
6、遵守防疫规则
主动配合各类场所疫情防控相关要求,如测体温、登记信息、戴口罩等。配合健康问询,如实告知个人行踪和健康状况。提醒境外及外地来简亲友及时到社区报备,配合进行健康管理。
7、有症状早就医
关注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状况。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立即佩戴口罩,及时到医院就诊。
8、主动参加疫苗接种
全程接种新冠疫苗是预防控制新冠肺炎比较经济和有效的措施,更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请符合新冠疫苗接种条件的市民积极主动参与疫苗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