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差闭合差定义

高差闭合差,就是水准路线终端的水准点高程已知值与由起始水准点已知高程和所有测站高差之和得到的推算值之间的差值

什么是水准测量的高差闭合差?如何计算?

高差闭合差可以定义为:在控制测量中,实测高差的总和与理论高差的总和之间的差值,表示为:fh=∑h测-∑h理。

在外业时,可用该公式检验外业的质量,判断是否结束外业。三种水准路线计算高差闭合差所用的公式如下:

闭合水准路线、支水准路线:fh=∑a-∑b。

附合水准路线:fh=∑a-∑b-(H始-H终)。

以上公式比较抽象,若使高差闭合差这一概念具体化,必须从高差的概念入手,对公式进一步推导:

fh=∑h测-∑h理=(H终测-H始)-(H终理-H始)=H终测-H终理。

从公式可以看出,高差闭合差就是终点的实测高程与终点的理论高程的差值。

扩展资料

在高差闭合差的计算中:计算的高差闭合差要和容许值相比,若超出容许范围,则应返工重新测量每个测站的高差,在不超出容许值的情况下才可进行下一步骤—闭合差的调整。如:fh=-10mm小于fh容=8.26mm。

在闭合差的调整中:判断最后一个改正数是否与计算的高差闭合差大小相等、符号相反,否则不允许进行改正后的高程计算。如:最后一个改正数0.010m,与高差闭合差fh=-0.010m大小相等、符号相反。

在高程的计算中:判断改正后的终点高程是否等于理论值。如:改正后的终点高程为1520.838m,它等于终点6号点的已知高程1520.838 m,从而判断平差结果正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差闭合差

什么是高差闭合差?

高差闭合差,就是水准路线终端的水准点高程已知值与由起始水准点已知高程和所有测站高差之和得到的推算值之间的差值。即两点间的测量高差与两点间的理论高度之差。

水准测量外业工作之后,不可避免地存在高差闭合差,只有将高差闭合差科学分配,才能获得理想成果。所以消除高差闭合差是内业计算的一项主要内容。

高差闭合差调整的原则和方法是按与测段距离或测站数成正比的原则,反号分配到各实测高差中,即

V=一th×L/∑L或V,=一fh×H,/∑n ci - 5 - 8)

式中Ⅵ——第z段的高差改正数;

∑L、∑n——水准路线总长度与测站总数;L、ni-第z段的水准路线长与测站数。

如图微地形高差处理

扩展资料:

计算容许的高差闭合差

由于水准测量中仪器误差、观测误差以及外界的影响,使水准测量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误差,高差闭合差就是水准测量观测误差中各误差影响的综合反映。

计算方法:

1、支水准路线沿同一路线进行了往返观测,由于往返观测的方向相反,因此往测和返测的高差绝对值相同而符号相反。

即往测高差总和∑h往与返测高差总和∑h返的代数和在理论上应等于零,但由于测量中各种误差的影响,往测高差总和与返测高差总和的代数和不等于零,即有高差闭合差=∑h往+∑h返

2、闭合水准路线,因起点和终点均为同一点BM.A,构成一个闭合环,因此闭合水准路线所测得各测段高差的总和,理论上应等于零,即∑h理=0。

设闭合水准路线实际所测得各测段高差的总和为∑h测,其高差闭合差=∑h测-∑h理

3、附合水准路线,因起点A和终点B的高程HA、HB已知,两点之间的高差是固定值,附合水准路线实测的各测段高差总和与高差理论值之差即为附合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h测-(HB-HA)当高差闭合差在容许范围内时,可进行高差闭合差的分配。

分配原则是:对于闭合或附合水准路线,按与路线长度L或按路线测站数n成正比的原则,将高差闭合差反其符号进行分配。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词条--高差闭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