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pd试验结果怎么看
直径小于4mm为阴性,5-9为弱阳性,10-19为阳性,大于等于20或虽小于20mm,但局部出现水泡和淋巴结炎为强阳性但阴性不能完全排除感染,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患有结核病的人也可能是阴性。
化验标准:
试验后72小时观察结果,以局部皮下硬结大小为准。
1,阴性:用(―)表示,无硬结或局部皮肤轻度发红或硬结平均直径小于5mm。
2,阳性:用(+)的多少表示。
(+):硬结平均直径5~9mm。
(++):硬结平均直径10~19mm。
3,强阳性:用(+)的多少表示。
(+++):硬结平均直径>20mm。
(++++):局部出现水泡坏死或淋巴管炎。
扩展资料:
结果解读
受试部位无红晕硬结为(-);受试部位有针眼大小的红点或稍有红肿,硬结直径<0.5cm为(±);受试部位红晕及硬结直径为0.5~0.9cm(+);受试部位红晕及硬结直径为1.0~1.9cm为(++);受试部位红晕及硬结直径≥2cm为(+++);除出现红晕硬结外,局部出现水疱及坏死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结核菌素试验
二、PPD试验是什么?
PPD试验:结核菌素试验。
结核菌素试验又称PPD试验,是指通过皮内注射结核菌素,并根据注射部位的皮肤状况诊断结核杆菌感染所致Ⅳ型超敏反应的皮内试验。
结核菌素是结核杆菌的菌体成分,包括纯蛋白衍生物(PPD)和旧结核菌素(OT)。该试验对诊断结核病和测定机体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有参考意义。
扩展资料:
临床意义:
1,用于诊断与鉴别诊断
结核菌素试验对青少年、儿童及老年人结核病的诊断和鉴别有重要作用,是较为重要的辅助检查方法
2,为接种卡介苗提供依据
如结核菌素试验阳性时,表明体内已感染过结核菌,无须再接种卡介苗。结核菌素试验阴性者为卡介苗的接种对象。
3,为测定免疫效果提供依据
一般在接种卡介苗3个月以后做结核菌素试验,了解机体对卡介苗是否产生免疫力。如结核菌素试验阳性,提示卡介苗接种成功,反之需重新再进行卡介苗接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结核菌素试验
三、什么是PPD试验
结核菌素试验又称PPD试验,是指通过皮内注射结核菌素,并根据注射部位的皮肤状况诊断结核杆菌感染所致Ⅳ型超敏反应的皮内试验。结核菌素是结核杆菌的菌体成分,包括纯蛋白衍生物(PPD)和旧结核菌素(OT)。该试验对诊断结核病和测定机体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有参考意义
常用皮内注射法,PPD的用量:第一次试验液为每0.1mL中含有0.0001mg。OT一般第一次使用1∶10万倍稀释液,以防发生严重的皮肤及全身反应。常规消毒后将试验液注射于前臂屈侧皮内,48~72小时观察结果,如48小时结果看不清,应以72小时的结果为准,注意局部有无硬结,不可单独以红晕为标准。
扩展资料:
临床意义
1、用于诊断与鉴别诊断
结核菌素试验对青少年、儿童及老年人结核病的诊断和鉴别有重要作用,是较为重要的辅助检查方法。
2、为接种卡介苗提供依据
如结核菌素试验阳性时,表明体内已感染过结核菌,无须再接种卡介苗。结核菌素试验阴性者为卡介苗的接种对象。
3、为测定免疫效果提供依据
一般在接种卡介苗3个月以后做结核菌素试验,了解机体对卡介苗是否产生免疫力。如结核菌素试验阳性,提示卡介苗接种成功,反之需重新再进行卡介苗接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结核菌素试验
四、ppd试验是什么
结核菌素试验又称PPD试验,是指通过皮内注射结核菌素,并根据注射部位的皮肤状况诊断结核杆菌感染所致Ⅳ型超敏反应的皮内试验。
结核菌素是结核杆菌的菌体成分,包括纯蛋白衍生物(PPD)和旧结核菌素(OT)。该试验对诊断结核病和测定机体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有参考意义。
常用皮内注射法,常规消毒后将试验液注射于前臂屈侧皮内,48~72小时观察结果,如48小时结果看不清,应以72小时的结果为准,注意局部有无硬结,不可单独以红晕为标准。
图为结核菌素试验诱发bazin硬红斑
扩展资料:
在学校的健康体检中,经常会遇到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PPD试验)是测定是否感染结核菌的一种传统方法,是结核病筛查的主要手段,也是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发展中国家优先使用的结核病筛查方法。
其中,PPD是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的缩写,是从结核杆菌培养、滤液中获得的活性物质,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对已受结核菌感染或曾接受过卡介苗免疫的机体,能引起特异的皮肤变态反应。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结核菌素试验
参考资料:人民健康网—学生体检,做结核菌素试验有必要吗
五、ppd试验的结果判断标准包括哪些?
我国规定以72小时为观察反应时间,48-96小时内皆可测量反应,记录方法是将测得的硬结横径毫米数×纵径毫米数表示,如有水泡、硬结、坏死和淋巴结炎时,应作记录。阴性反应无硬结或硬结平均直径<5mm者。阳性反应硬结平均直径在5mm或5mm以上者为阳性,5-9mm为一般阳性,10-19mm为中度阳性,20mm以上局部有水泡,出血、坏死及淋巴管炎者均为强阳性。
1、PPD试验的解释:结核菌素试验(也称为芒图试验、PPD试验),是基于Ⅳ型变态反应(见变态反应)原理的一种皮肤试验,用来检测机体有无感染过结核杆菌。凡感染过结核杆菌的机体,会产生相应的致敏淋巴细胞,具有对结核杆菌的识别能力。当再次遇到少量的结核杆菌或结核菌素时,致敏T淋巴细胞受相同抗原再次刺激会释放出多种可溶性淋巴因子,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巨噬细胞在局部集聚,导致浸润。约在48~72小时内,局部出现红肿硬节的阳性反应。若受试者未感染过结核杆菌,则注射局部无变态反应发生。
2、PPD实验的目的:
(1)为接种卡介苗提供依据,如结核菌素试验阳性时,表明体内已感染过结核菌,无需再接种卡介苗。阴性者是卡介苗的接种对象。
(2)为测定免疫效果提供依据:一般在接种卡介苗3个月以后,应做结核菌素试验,了解机体对卡介苗是否产生免疫力。假如结核菌素阳性,表示卡介苗接种成功,反之需重新再进行卡介苗接种。
(3)用于诊断与鉴别诊断:结核菌素试验对青少年儿童及老年人的结核病的诊断和鉴别有重要作用,是普遍运用的辅助检查手段。
六、ppd皮试结果是什么?
PPD试验结果的作用:
1,辅助诊断结核病。
2,卡介苗接种3个月后,了解机体对卡介苗的细胞免疫反应。
3,判断过敏体质患儿的预后。
PPD试验结果的表示:
1,测试结果通过硬结(明显突起的硬化区)的直径(垂直于手臂)来反映。
2,受试部位无红晕硬结为(-);受试部位有针眼大小的红点或稍有红肿,硬结直径小于0.5CM为(-),受试部位红晕及硬结直径为0.5~0.9cm(+)。
3,受试部位红晕及硬结直径为1.0~1.9cm为(++);受试部位红晕及硬结直径大于或等于2cm(+++);除出现红晕硬结外,局部出现水泡及坏死为(++++)。
扩展资料:
PPD试验注意事项:
1、检查前禁忌:发热和发烧时最好不要做试验,以免造成假阳性。
2、检查时要求:72小时后阴性反应及一般阳性反应(皮丘>5mm不超过10mm)者可恢复正常生活。强阳性可在医生的指导下给预防性治疗。如局部有水泡要注意保护创面,必要时用纱布覆盖。
3,检查后:注射部位不能用手抓、擦,也不能涂抹任何药物和花露水、风油精、肥皂等等。密切观察试验后反应,不良反应严重者应及时处理。试验后72小时准时到医院看反应结果。尽可能避免用激素类的药物。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结核菌纯化蛋白衍生物试验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PPD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