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上古神仙列表

1、盘古氏:又称元始天王,一名,浮黎元始天尊。

2、三清:元始天尊、灵宝天尊 又名太上道君、道德天尊 又名太上老君(西游记里也称为太上道祖)。

3、六御:中央玉皇大帝 妻:王母娘娘,又称为西王母;北方北极中天紫微大帝;南方南极长生大帝,又名玉清真王,为元始天王九子;东方东极青华大帝太乙救苦天尊;西方太极天皇大帝〖手下:八大元帅,五极战神(天空战神,大地战神,人中战神, 北极战神和南极战神)〗;大地之母: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

4、五方五老:南方南极观音、东方崇恩圣帝、三岛十洲仙翁东华大帝君(即东王公,名”金蝉氏”,号木公)、北方北极玄灵斗姆元君(佛教中二十诸天的摩利支天)、中央黄极黄角大仙

5、中央天宫仙位表:

千里眼、顺风耳 、金童玉女、雷公 、电母(金光圣母) 、风伯 、雨师游奕灵官。

翊圣真君 、大力鬼王、 七仙女、 太白金星 、赤脚大仙、 广寒仙子嫦娥、 玉兔。

玉蟾 、吴刚、 天蓬元帅 、天佑元帅、 九天玄女、 十二金钗 、九曜星、日游神。

夜游神 、太阴星君 、太阳星君 武德星君 、佑圣真君 、托塔天王李靖、 金吒。

巨灵神 、天聋、 地哑 、月老、 左辅右弼 、二郎神杨戬 、文昌帝君、 萨真人。

太乙雷声应化天尊王善王灵官、 紫阳真人(张伯端)、三坛海会大神哪吒、木吒(行者惠岸)。

三官大帝: 天官、地官、水官。

四大天王: 增长天王、持国天王、多闻天王、广目天王。

四值功曹: 值年神李丙 、值月神黄承乙、 值日神周登 、值时神刘洪。

四大天师: 张道陵、许逊(字敬之,号许旌阳)、邱弘济、葛洪。

四方神:青龙孟章神君、白虎监兵神君、朱雀陵光神君、玄武执明神君。

四渎龙神:黄河、长江 、 淮河 、 济水河神。

四大元帅:关元帅 关羽、、温元帅 温琼,东岳大帝部将、赵元帅 即武财神赵公明,又名赵玄坛、温元帅 温琼,东岳大帝部将、马元帅 又名马天君,又称华光天王、华光大帝。

五方谒谛:金光揭谛、银头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摩诃揭谛

五炁真君:东方岁星木德真君、南方荧惑火德真君、西方太白金德真君、北方辰星水德真君、中央镇星土德真君。

五岳: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南岳衡山司天昭圣大帝、中岳嵩山中天崇圣大帝、北岳恒山安天玄圣大帝、西岳华山金天愿圣大帝 (五岳帝君:东岳帝君,名金虹氏,东华帝君弟。其它四岳帝君为东华帝君的四个儿子。) 及 碧霞元君。

五斗星君:东斗星君 、西斗星君 、中斗星君、南斗星君、北斗星君。

六丁:阴神玉女、丁卯神司马卿 、丁已神崔巨卿、 丁未神石叔通、丁酉神臧文公 、丁亥神张文通、 丁丑神赵子玉 。

六甲:阳神玉男、甲子神王文卿、甲戌神展子江 、甲申神扈文长 、甲午神卫玉卿 、 甲辰神孟非卿 、 甲寅神明文章。

南斗六星君:第一天府宫:司命星君、第二天相宫:司禄星君、第三天梁宫:延寿星君、第四天同宫:益算星君、第五天枢宫:度厄星君、第六天机宫:上生星君

北斗七星君:(《狮驼国》中的北天七皇)、北斗第一阳明贪狼星君、北斗第二阴精巨门星君、北斗第三真人禄存星君、北斗第四玄冥文曲星君、北斗第五丹元廉贞星君、北斗第六北极武曲星君、北斗第七天关破军星君。

【《狮驼国》中的北斗七星君为北斗星君的另一个称号:天枢、天璇、天玑 、天权、玉衡、开阳、摇光。 “天枢、天璇、天玑、天权”合起来又称为”斗魁”或”璇”,后三星组成斗柄,称”杓”】

八仙:铁拐李、汉钟离、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张果老。

增长天王手下八将: 庞刘荀毕、邓辛张陶,其全名为刘俊、荀雷吉、庞煜、毕宗远;邓伯温、辛汉臣、张元伯、陶元信(四目)。

二十八星宿:亢金龙、女土蝠、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斗木獬、牛金牛、氐土貉、虚日鼠、危月燕、室火猪、壁水、奎木狼、娄金狗、胃土彘、昴日鸡、毕月乌、觜火猴、参水猿、井木犴、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马、张月鹿、翼火蛇、轸水蚓。

地上天仙表 姜子牙(亦为东华帝君,估计是木公的接班人)

蓬莱三仙:福禄寿三星,福神天官大帝,另一说是西汉杨成,又一说中是唐阳城财神赵公明、(一说比干范蠡为文财神);寿星南极仙翁,女寿星:麻姑真武大帝,又名九天降魔祖师、玄武元帅。龟蛇二将(又名太玄水精黑灵尊神、太玄火精赤灵尊神) 小张太子与五大神龙黎山老母、镇元子

神霄派诸神:紫微北极大帝, 玉清真王(南极长生大帝)–元始天王第九子, 神霄八帝(多为道教虚构),玉清真王与神霄八帝合起来又称为神霄九宸大帝东极青华大帝、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黄帝)、九天雷祖大帝等。(太乙天帝、六天洞渊大帝、六波天主帝君、可韩真君、采访真君)。

九司三省与北极四圣:

九司:玉府判府真君、玉府左右待中、玉府左右仆谢、天雷上相、玉枢使相、斗枢上相、上清司命玉府右卿、五雷院使君、雷霆都司元命真君。

三省:雷霆泰省、雷霆玄省、雷霆都省。

北极四圣:天蓬元帅(猪八戒)手下天罡大圣、九天杀童大将(北斗第八星,又称天杀大神)、 雷使者等。天佑(猷)元帅, 翊圣元帅, 玄武元帅 真武大帝另有:五方雷王、五方雷霆大帝

阴曹地府

北阴酆都大帝

五方鬼帝:东方鬼帝蔡郁垒、神荼,治 桃止山鬼门关、西方鬼帝赵文和,王真人,治嶓冢山、北方鬼帝张衡、杨云,治罗酆山、南方鬼帝杜子仁,治 罗浮山、中央鬼帝周乞、稽康,治 抱犊山、罗酆六天(以下为宫名,六天为守宫神)、纣绝阴天宫、泰煞谅事宗天宫、明晨耐犯武城天宫、恬昭罪气天宫、宗灵七非天宫、敢司连宛屡天宫

十殿阎王:秦广王、楚江王、宋帝王、仵官王、阎罗王、平等王、泰山王、都市王、卞城王、转轮王。将、臣有:首席判官崔府君、钟魁、黑白无常、牛头马面、孟婆神。

6、上古神话诸神:混沌天神–较正式的说法,盘古为开天辟地之始神,但仍有部分传说中,混沌早于盘古而生。创世神 天吴、毕方、据比、竖亥、烛阴、女娲

上古四方天帝与辅神:太阳神炎帝与火神祝融共同治理天南一万二千里的地方、、少昊与水神共工建立天西一万二千里的地方、颛顼与海神禺强(又名冬神玄冥)治理天北一万二千里的地方、青帝伏羲与九河神女华胥霞

7、黄帝时代的诸神

陆吾、英招、离珠、金甲神(此神应是其它神的一种化身说,根据他我虚拟了狮驼国中的金甲雷神)蚩尤、风伯雨师、赤松子、力牧、神皇、风后、应龙、魃、夸父、大力神夸娥氏、大庭氏、五龙氏 ,炎帝(又称为神农氏),炎帝的女儿,女娃(后化身精卫鸟),瑶姬,在《狮驼国》中又名婉华仙子。

还有一个小女儿,其名不可考,(拙著《狮驼国》中为炎天圣母)少昊母为皇娥、长子春神句芒、次子秋神蓐收,颛顼的后代:四子:(虐鬼、魍魉、送穷鬼),后代:老童、太子长琴、黎、重、彭祖(孙) 帝后: 天上妻子:羲和、常羲 人间妻子(省略) ,女丑、羿 ,鲧 妻:女喜, 尧( 又名:放勋, 妻女), (舜姓姚,名重华,妻娥皇,女英), (禹,父鲧,妻”女娇”,又名涂山氏,系九尾白狐精)

8、西天灵山仙佛表

三世佛: 南无过去、现在、未来注:通常三世佛分横三世佛与竖三世佛。

竖三世佛: 过去佛的燃灯上古佛,加上现在世的释迦佛(原名:悉达多),以及未来世的弥勒佛。

横三世佛:中间是释迦牟尼佛,右有文殊菩萨,左立普贤菩萨;右边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两旁是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左边为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两旁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

(因都有如来在,所以本文中就不增加三世佛这个名词.西游原著里,提及了南无过去现在未来佛,本书中称之为三世佛。)

四大金刚:五台山秘魔岩神通广大泼法金刚、峨眉山凉洞法力无量胜至金刚、须弥山摩耳崖毗卢沙门大力金刚、昆仑山金岭不坏尊王永住金刚。

五方佛:东方不动(身)佛;南方宝生佛;中央毗卢遮那佛;西方阿弥陀佛;北方不空成就佛。

八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地藏王菩萨、灵吉菩萨、大势至菩萨、日光菩萨、月光菩萨

十大弟子:舍利弗智慧第一、目犍连神通第一、阿难陀多闻第一、 优波离持戒第一阿那律天眼第一、大迦叶头陀第一 、 富楼那说法第一 、迦旃延论议第一 罗、罗密行第一、须菩提解空第一。

十八罗汉:托塔罗汉、 探手罗汉 、 过江罗汉 、 芭蕉罗汉、 静座罗汉 、 骑象罗汉、看门罗汉 、 降龙罗汉、举钵罗汉 、 布袋罗汉 、长眉罗汉 、开心罗汉 、 喜庆罗汉、挖耳罗汉、笑狮罗汉 、伏虎罗汉 、沉思罗汉、骑鹿罗汉。

十八伽蓝:美音 、 梵音、 天鼓、叹妙、 叹美、摩妙、雷音、师子、 妙叹、梵响、 人音、佛奴、颂德、 广目、妙眼、彻听、 彻视、遍视。

二十诸天:日天(又名日宫天子)、大梵天、多闻天、金刚密迹、 鬼子母神、 月天 (又名月宫天子) 、帝释天 、 持国天、 大自在天、摩利支天、 (大)辩才天 、(大)功德天 、增长天、散脂大将 、婆竭龙王、 韦驮天(战神塞犍陀)、坚牢地神 、广目天、菩提树神、阎摩罗王。

扩展资料:

道教十品转通

天尊言:吾开法十圣之场。

一品转通,立能知一方中轻重事,位次别觉圣。

二品转通,得知世界有无吉凶事,位次得觉圣。

三品转通,能达知罪福一切宿命来往生处,果报由趣,位次正觉圣。

四品转通,能以心逆照未然福祸阴中事,位次通觉圣。

五品转通,普知十方无极世界一切缘运由趣休否事,位次大觉圣。 切缘运由趣休否事,位次大觉圣。

六品转通,通玄观知悉达十方界域众圣处所,只如指掌,分行散影,虚空无碍,位次妙觉圣。

七品转通,普知天地运趣机数,有无远近,悉无障碍,位次洞觉圣。

八品转通,身居立忘,形如日中景,一切观彻,位次观觉圣大圣。

九品转通,普能开明,放身中光明,普照十方一切,普见上下,明,普照十方一切,普见上下,无不洞达位次普明大圣。

十品转通,普观普察普明普照,无幽无冥,洞知天地,光显十方,湛然常存,位次洞明大觉至真大圣也。 斯行之业,皆从法而转入。

十通大圣,其德高妙,自非法之功莫能转焉。

十圣果缘乃从无量恒沙劫来,施功布德,备满天地,弘广十方,致得转位,入十圣之功德,备满天地,弘

广十方,致得转位,入十圣之功,妙通上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神仙

二、上古神仙实力排名是怎样的?

上古神仙实力排名有:黄帝、赤将子舆、火道真仙宁封子、赤松子等,这元灵无意中于西昆仑得到宇宙之初的造化神器,经过不知几世修行,元灵功德圆满,道法得成。

第五位:黄帝——众神之王

黄帝号轩辕,因他一统华夏,功劳极大,因此被诸神庇佑。黄帝曾拜过许多仙人为师,后来,黄帝让出帝位,为自己举办了盛大的葬礼。其实,黄帝本人并没有死,在他下葬之日,有神龙从空中浮现,来迎接黄帝升天。

群臣百官见了,纷纷抓住龙须,想跟着黄帝一起升天。怎料想抓的人太多,竟然把神龙的胡须给扯断了。不过,还是有一些人侥幸升天,做了神仙。

黄帝乃华夏之祖,众神之王,自称为云师,但是,在群仙之中,仅仅是第五位得传大道者。

第四位:赤将子舆——御风之仙

赤将子舆乃是黄帝时期的一位散仙,此人不求名利,几乎没有人知道他。此人有时候在山中采摘药草,有时候在集市上卖丝绳。

这赤将子舆与凡俗不同,他不吃五谷,而是吸风饮露,飞腾于风雨之间,逍遥天地,也不知道活了几千几万年。

第三位:马师皇——第一医仙

马师皇是黄帝时期的一位兽医,一般都是给马看病,后来有条龙生病了,特意从天上飞落下来找到马师皇。马师皇查看后,说自己也能治。于是就给龙喝了一碗汤药,结果龙立刻就好了。

此后就经常有龙飞来找马师皇看病。马师皇随手都能将他们治好。

龙族感念马师皇大恩,最终,群龙下界,一起将马师皇迎接上天。

这马师皇是有史记载中,最早一位以医道成仙者。

第二位:宁封子——火道真仙

宁封子为黄帝制陶。相传陶器便是由他创制。因为掌管制陶,宁封子对于控火非常熟练。在反复的陶冶中,宁封子逐步领悟了大道。

后来,宁封子聚集柴草,当众自焚。众人但见宁封子的身体随着焰火飞腾升降,不禁骇然色变。

当时人们在焰火中找到了宁封子的骸骨,将其安葬。可是,两百年后,许多人看到宁封子再次出现。原来,当年宁封子是通过自焚,告别家人,借火遁,得道飞升。

第一位:赤松子——炎帝之师

赤松子是神农的老师。神农向赤松子请教长生之道,赤松子就传授神农,如何服食水晶,延年益寿。

赤松子主管风雨,任何火焰都无法伤到赤松子分毫。

赤松子能随着风雨飘飞,神通广大,让人惊叹。赤松子还常常去昆仑山拜访诸仙,就连王母娘娘的房间,他也经常出入。神农的小女儿很敬仰赤松子,就跟随他修仙,后来与赤松子一起飞升离开。

扩展资料

本无父无母,不知何故的藏于一颗巨蛋中,弃于荒野。恰巧姬昌(即西伯侯)一次出巡,途经路过,发现巨蛋。正自好奇之际,突然一道雷电打落,将巨蛋劈开,一名小男婴就在蛋中呱呱大哭。

昌擅观天象占卦,合指一算,推测到此男婴出生奇特,将来必成大器,遂收其为第一百名养子,并见他出生跟雷电有关,因而给他取名“雷震子”。

三、古代神仙排名

一、神仙谱

创始元灵(他有4个徒弟,鸿钧老祖、混鲲祖师、女娲娘娘和陆压道君)

宇宙诞生之初,有一先天混元之元灵,灵窍初开,渐具神智。这元灵无意中于西昆仑得到宇宙之初的造化神器,经过不知几世修行,元灵功德圆满,道法得成。在漫长难耐的混沌宇宙中,创始元灵成为宇宙间唯一的一个“清醒者”,忍受着难以想象的孤独寂寞。仿佛,为了完成某种约定而神秘的使命,创始元灵利用造化神器的无上灵力,分别传授给四个徒弟一门修行的法门。老大鸿钧,修“玄清气”,老二混鲲,修“玄灵气”,老三女娲,修“玄空气”,老四陆压,修“玄明气”,合之则为“清灵空明”。后人分别尊其为鸿钧老祖、混鲲祖师、女娲娘娘和陆压道君。

1、鸿钧老祖

收有三大弟子:太上老君(道德天尊33重天),元始天尊<三清之首35重天>,通天教主 (灵宝天尊34重天)

(1)老子

即太上老君。他是鸿钧老祖的大弟子,掌管人教。曾三次下山帮助阐教力退截教众仙。也曾一气化三清,战败过通天教主。《西游记》中,他住在离恨天中,是三清教教主之一的太清圣地混元教祖——太上道祖,也称太上老君。玄都大法师是太上老君唯一弟子。

(2)元始天尊

鸿钧老祖的二弟子盘古,那一日盘古与一众师叔伯门人弟子们正玩耍作乐间,也不知抽的什么风,忽觉天地一片混沌,模糊难分,好生不爽,信手便是一斧头,就此开出一个天地来(这位真可谓猛人是也!),更使法术化做那山川大地,江河湖海。盘古不仅斧子使得好,更在鸿钧老祖所传的“玄清气”中,修出“玉玄清气”的境界,并一手创立出一个教派——名唤阐教,法力高强、出神入化。后世凡人感其开天辟地之功,皆尊盘古为元始天尊。(汗....盘古居然就是元始天尊) ,后来他成为三清教的主管——《西游记》中的玉清圣地先天教祖。

所收门人弟子无数,其中尤以那“玉虚十二门人”为修行最圆通者,你道哪十二门人?分别是:

(1)文殊广法天尊(后入释成佛:文殊菩萨):洞府--五龙山云霄洞;徒弟--金吒;法宝--遁龙桩。

(2)普贤真人(后入释成佛:普贤菩萨):洞府--九宫山白鹤洞;徒弟--木吒 法宝--吴钩剑。

(3)慈航道人(后入释成佛:观音大士):洞府--普陀山落伽洞;徒弟--无;法宝--玉净瓶。

(4)惧留孙(后入释成佛:惧留孙佛):洞府--夹龙山飞云洞;徒弟--土行孙;法宝--捆仙绳。

(5)玉鼎真人:洞府--玉泉山金霞洞;徒弟--杨戬;法宝--斩仙剑。

(6)太乙真人:洞府--乾元山金光洞;徒弟--哪吒;法宝--九龙神火罩。

(7)赤精子:洞府--太华山云霄洞;法宝--阴阳镜。

(8)黄龙真人:洞府--二仙山麻姑洞;徒弟--无。

(9)广成子:洞府--九仙山桃源洞;徒弟--殷郊;法宝--番天印。

(10)道行天尊:洞府--金庭山玉屋洞;徒弟--韦护。

(11)清虚道德真君:洞府--青峰山紫阳洞;徒弟--黄天化。

(12)灵宝大法师:洞府--崆峒山元阳洞。

其他弟子还有:

(13)云中子:洞府--终南山玉柱洞;弟子雷震子。

(14)南极仙翁:洞府--昆仑山玉虚宫;徒弟--鹤童、鹿童

(16)白鹤童子:元始天尊身边的侍从

(16)姜子牙:《封神榜》中封神的)

(17)申公豹:因助纣为虐,和姜子牙作对,被元始天尊赶出师门,又拜在通天教主。

(3)通天教主

鸿钧老祖的三徒弟,掌管截教。他的门人弟子最多,但大多都是在滥竽充数。不过他也为上天做了不少的贡献。像玉帝手下的二十四星宿、雷公电母、普天星相几乎都是他的门人。通天教主听信众弟子的谗言,摆了下“诛仙”、“万仙”二阵,堵住了姜子牙的去路。后来多亏四大教主同心协力才破得此阵。他就是三清教的另一位教主——上清圣地通天教祖灵宝天尊。

2、混鲲祖师

混鲲祖师,修“玄灵气”,弟子无数,什么蟒牛蛇兽、蛟鹏狮猴……各种形象各异的生灵都来者不拒。最得意处是有两大弟子。大弟子名唤接引道人,二弟子名唤准提道人,端的也是仙心非凡、道行功深。两人一手创立了一门派别——名唤西方教,分任大、小教主。

(1)接引道人(如来佛祖)

大弟子接引道人学太上老君之法,元神化身于迦毗罗卫国的王子乔达摩-悉达多,做那转世苦修,这小王子乔达摩-悉达多却也是个仙心泛滥、天纵奇才之人。后来王子独自静坐于一棵菩提树下,竟豁然功法圆通,得悟大道,人皆称其为“佛”,又尊其为释迦牟尼尊者。这释迦牟尼自此仙心荡漾,竟创立出一门派别——名唤佛教。即接引道人修成金身,即如来佛主,属现在佛。后吞并西方教,成其佛教;

(2)准提道人(菩提老祖)

二弟子准提道人也就是书中所说的西方妙法祖菩提,其间不知与接引道人间发生了什么变故,却神秘消失,从此再不闻踪迹。多年后,有一天产石猴横空出世,得一来历神秘的菩提祖师传授一身惊人道法。西方教消失后,隐于西牛贺洲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以后自立道观修身养性,除了山中居民,没人知道他的住处。就是那如来,也不知道自己的师弟身在何方。更不知西牛贺洲还有仙人存在。

横三世佛指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主管西方极乐世界。他有两位胁侍,“大勇”大势至菩萨和“大悲”观世音菩萨;中央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主管中央娑婆世界,他有两位胁侍,“大智”文殊菩萨和“大行”普贤菩萨;东方琉璃世界的药师王佛,主管东方琉璃光世界,他有两位胁侍,日光普照菩萨和月光普照菩萨。

竖三世佛指过去佛燃灯古佛,现在释迦牟尼佛未来佛弥勒佛。

3、女娲娘娘

女娲娘娘,修“玄空气”,这女娲自来便是人首蛇身模样,生性孤僻,不多说话,但其胸怀广大,素有悲天悯人之抱负。在其师侄元始天尊一斧头凿出一个天地后,女娲娘娘怜宇宙造化苍生万物之意,于是用水和黄泥,仿照其小师弟陆压之样貌,捏了无数男女泥人,再吹一口气,往地上一放,竟都活了过来。后来人们感女娲造人之功德,尊其为女娲娘娘。

人类陷入了绝境。那悲天悯人的女娲娘娘炼烧红、黄、蓝、白、黑五彩灵石,以无上道法补天,并从一只深海万年巨龟身上砍下四条腿,作为支撑天地的四柱,天地终于重归宁静。但在女娲娘娘补天之时,竟有一块顽石,似是不甘做平庸的补天石,竟偷跑了出来,那就是后世之天产石猴孙悟空。

4、陆压道君

正所谓“鸿钧老祖第一仙,弟子盘古初开天。先有鸿钧后有天,陆压道君还在前。”那说的就是后来人的模样都是出自陆压道君。创始元灵四大弟子:鸿钧老祖、混鲲祖师、女娲娘娘和陆压道君,前三者道法功深、开宗立派功德着实开天辟地,偏是这最小的小师弟陆压道人,生性胡闹打混,从无一天正经,却无什么名声留下。其师侄太上老君、如来等,尚尊其为小师叔,知道者也尊其为陆压道君,小辈神仙之中,却是闻者渺渺了。陆压道人乃是离火之精。飞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上不朝火云三圣皇,中不理瑶池与天帝(彼时天庭似乎还非玉帝掌管)。不在三教中,不在极乐地。不归人王管,不服地府中。潇潇自在任我游,自自在在散圣仙。

二、妖魔鬼怪佛仙神

佛--佛教修炼的最高境界,是人类通过念佛或者说修禅达到涅盘,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由于脱离了身体的缘故,所以可以达到佛说的无苦的境界,是一种高级状态的灵体,这是佛的追求,佛追求的是”灭”。

仙--道家修炼的最高境界,是人类或者其他动物通过吸收天地灵气达到人道合一的境界,长生不死,永久驻世,青春长在。这是仙的追求,仙追求的是”天道”。

神--人死后的灵魂。

1、首先谈妖与怪。

这个词在西方常称为怪物,一般指容貌恐怖的动物或兽人,而在东方常合称称为妖怪,妖怪是一个笼统的贬义词,泛指一切有超能力或是法术的非神非仙非人非鬼的由动植物修炼的已经幻化出人形(有的未必幻化成人)的物体。

其中妖以动物修炼而成的居多,例如蛇妖,免妖;而怪以植物修炼而成的居多,比如树怪。但这也不是绝对的。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动植物们在修炼过程中如果一心向善悟道的话,是完全有资格修炼成仙的,妖与怪是动植物们修炼方向向邪恶这一面发展的不良结果,在修炼过程中(也就是未成妖怪或仙,但已有部分法力之前),这些动植物们常被称为精,比中免精,人参精等,比称妖怪略有善意,但也可一概称为妖怪(注意并非本质意义上的妖怪),妖怪白天晚上皆可活动。

2、其次谈谈魔

魔从狭义上来说和妖基本相同,但有两个区别,其一是魔在法力上是远比妖要强大的多的,一般的神仙都不一定是其对手,是资深的妖怪,且带有一点反政府性质。其二是魔有可能是仙和神误入邪道而堕落成的,妖则是动植物土生土长的。魔白天晚上皆可活动。

3、再谈谈鬼

很多人将鬼与妖,魔并谈,认为他们差不多,这是极其错误的!鬼为至阴之物,一般俗称为魂,言下之意就是阳寿尽了,阳间的躯体没了,只剩下了蒙胧的非实体的单元。鬼绝大多数由人死后,魂离体而化成,只能在阴间活动,如果回了阳间也只能在夜晚出来,由于人的阴阳平衡被打破,变成纯阴之体,自然多了一点超能力,但极其微弱。所以说鬼的力量很弱的。鬼的出路一般有三,其一是投胎转世为人或动植物,其二是在地狱里受苦,这两条最为常见,还有一条是尸解成神,一般来说是人在阳间或多行善事,或修道,或受高人指点,或受敕封,但却没有机缘肉身化仙只能在死后尸解飞升为神的人。其实这些人并没有直正的当过所谓的鬼。鬼只能晚上活动,白天是绝对不可能的。

4、来谈谈仙

从广义上讲的话,仙有五种,天仙,地仙,人仙,人仙,鬼仙。狭义的仙即指天仙,地仙。这里只说一下狭义的仙,即与神相区别的仙,仙这个概念也是纯粹的宗教性质的,言下之竟,是道家的专有,无论是不是道士,成仙的人或物总是和道教是息息相关的。仙是肉身成圣,功德圆满之人,所有的物体皆可成仙,成仙的方式有两种。

第一种是被动成仙,无论是人,动物,植物甚至是非生物,都可以被动成仙。比如受仙人点化,或被仙人仙气感染,或服食道家仙丹灵药,或生长环境吸天地灵气,都可以使物体成仙。此中例子有很多,不举例了。

第二种是主动修仙,“凡有九窍者,皆可修仙“,所以只有人和少量动物可以修仙,当他们信奉道教,主动修炼道门正宗法术,多行善事,其中的有缘人就可以修成仙道。但必需是修炼正宗法术,如果修炼了旁门,即使有成,也成不了仙道,只能是妖魔。

成仙以后,如果没有受到官方承认,只能算是散仙,未入真流,但已得逍遥长生之体。如果受到官方承认,就入真流,成为真仙。此时可以选择在天庭为官,也可以不去,毕竟是自己修的仙,不服玉帝管。此时可以找一方仙山名岛,自在逍遥,终日下棋喝酒访友,没事去听听天尊们讲经,不问世事,真可谓至乐也!

5、再来说神

神这个概念不是宗教性质的,与佛和仙不同,神是个信仰概念,是个制度概念,这点要详细注意。我们这里不谈上古大神,只说后世之神。有些上古时期的诸如女娲,共工,祝融,刑天等为先天自然之神,与后世所谓的神是有严格区别的,一般俗称为大神或称上古大神。广义五仙是天地神人鬼,上面说的仙指的是天地两仙,这里谈的神指的是神仙和鬼仙。神是人死后受到敕封而到天上或地府做事的人,请注意是死后,言下之意就是,神肯定是由魂魄归天后而成的,没有带走自己阳间的肉身,而且一般在天上工作,诸如封神榜最后封的皆为神。

成神的人不需有宗教背景,不需要学习修炼相关宗教经典,更不需要是道士或是和尚。只要你有缘份,或是阳间十分优秀的人,或是多行善事的人,或是受人间百姓尊敬的人,都有可能在死后被天庭封为神,分在天上或地府当官任职。比如后世的包拯,文天祥,关羽等人,他们都不信奉道教佛教,更没有进行过修炼,只因阳世影响太大,为人优秀,死后就被天庭吸收为神了。所以神这个概念并不是单纯道教的概念,这和仙佛是有区别的,但往往被很多人忽略。

上面谈了这么多,尤其是神与仙,免不了又要陷入神与仙哪个级别高的陈年老调问题上了。其实那是将级别官职与修行的圆满层次弄混了。神与仙的级别问题,是其修为的圆满层次不同,修成正果的途径不同,一为肉身成圣,一为死后飞升,仙确实是比神的级别和圆满层次要高。但和所谓的官职是扯不上关系的,比如封神中封的中天北极紫微大帝,泰山天齐仁圣大帝之类的神,这都是大帝级的,官阶非常之高,远比一般的仙要高的多,何况一般的仙还没有公职呢!

6、最后说说天庭的制度

天庭实际上是一个由神占绝大多并占统治地位,吸收部份道家的仙人,佛家的人,一起组成的以玉帝为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的具有明显政治分工的国家。玉帝是个道教概念,当仙佛神三界一起组成天庭政府后,玉帝被推为皇帝治理天庭,从这个角度来说,无论是道祖还是佛祖名义上都是玉帝的臣下,这在西游中有明显的表现,如来观音在提到玉帝时,都称奉旨。

在封神榜制定后,天庭由365位神组成政府,由玉帝统治。但在后来漫长的改革中,天庭渐渐的多了很多部门,也多了很多官位,比如像弼马温这样的官衔。如此便需要更多的神,于是阳间很多优秀的人在死后,就被天庭吸收到天上来做官。

天庭本来只是全由神组成的,他们法力不如仙和佛两家,但当神的队伍壮大,并有了相当的组织规模,甚至是军队后,他们就成了具有实权的政府。此时仙和佛两家虽然不屑天庭政府,但不得不正视他们,因为他们是合法的唯一的政府。

所以仙表了态,愿以玉帝为尊,并放了大量的精英在天庭任职,像真武大帝,东华帝君等等,连道祖都被天庭聘为首席顾问。但仙界只是拨人与天庭共同管理天上人间,身份尊严万不能失,所以老君虽为道祖,且为三清大师兄,到天庭当顾问后,也自愿降为三清之末,以保仙界尊严。后来佛门也以玉帝为尊,愿共建联合政府,也拨了一批精英到天庭任职,比如四大天王等,然后就形成了神仙佛共掌天庭的局面,玉帝是共推的天庭领袖,是神的头头,道祖和佛祖愿意为臣,如此天庭制度大成。

中国传统神话小说两大巨擎便是《封神榜》和《西游记》。从成书时间看,西游记早于封神榜,但从故事发展来看,封神榜则早于西游记。二者的人物组成并不相同,但有相通之处。

在下不才,尝试将《封神榜》和《西游记》贯穿起来。《封神榜》这个时期,主要势力是阐教和截教,此外还有妖和西方教。阐教和截教同属于鸿钧老祖德门下,所以说,阐教和截教是同属一门的。从阐教门下的称呼看,阐教和截教在封神榜之前,都是属于仙这一族群。当时还没有神,封神榜的目的就是将阐教和截教下的门徒以及妖里面的杰出者任命为神这一族群。所以说,神是相对于仙低一等级的。再说妖。从书中可以看出,妖是单独存在的一个族群,这个族群主要是那些由各类生物及非生物通过吸收日月精华,自行修炼成的。从法力方面看,妖和其他仙差距并不大,但由于不被阐教和截教接纳,而只能游离在外,成为妖。倘若被阐教或截教招收,就可以顺理成章的称仙。

还有个西方教,听名字就知道是佛教的前身。当时的西方教还是很弱小的,从其门下弟子来看,应当是属于开创期,西方教除了接引准提外,几乎没有什么强人。这是封神榜时期的势力分布。

再看看西游记中的势力分布:

这一时期,已经存在的势力有神、仙、佛、魔、妖、鬼六族群。其中的神,就是封神榜时期所创立的那些榜上人物。仙则较封神榜时期人数大减,而且这个时候的仙都已经分散成一个个独立群体,可见仙已经不再如同封神榜时期那样有组织了。佛在西游记时期,可以看出实力最强大,其下人才济济。

妖和封神榜时期还是一样的,都是吸收日月精华的生物和非生物组成。

魔是一个封神榜时期没有的新族群,这个族群主要都是由修炼的人、各种生物和非生物组成。鬼在封神榜中也有提到,但是这时候的鬼应该还处于无序状态,而且法力、实力都还是很弱的。而到了西游记时,鬼已经成为了一个有组织的族群。以上就是西游记中的主要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