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齿龙的介绍

巨齿龙是最早被命名的恐龙,但生活的时期却是在侏罗纪早在1677年,就有一位英国牧师对它的零星骨骼进行了描述,可惜那位牧师并不知道何种动物会有如此之大的骨骼,便把它说成是“巨人”的遗骨。直到1823年又发现了同一动物的颌骨及牙齿,才由英国地质古生物学家威廉姆·巴克兰对它作了科学的记述,命名为“巨齿龙”。

巨齿龙的特征

巨大颌骨和其他骨骼证明,巨齿龙是一种大型可怕的食肉恐龙。巨齿龙比两只犀牛还要长,高出一个成年人两倍的高度。它的大嘴里长满大而尖的牙齿,每一颗牙齿的大小相当于当时小哺乳动物的整个颌部。牙齿是弯曲的,边缘呈锯齿状,齿根长在颌骨的深处。这样即使是最激烈的撕咬争斗,也不会使牙齿松动。温和的植食性恐龙不是饥饿的巨齿龙的对手。除去可怕的大嘴外,它的手和脚上还有厉害的武器--长长的爪。爪用来撕开猎物坚韧的皮,然后把皮下的肉撕碎。

巨齿龙是最早被科学地描述和命名的恐龙,它是一种庞大的动物,也是残暴地猎食其他动物的野兽。它的头很大,并且在强有力的上下颌中长着弯曲的牙齿,像切牛排的餐刀一样,顶端有锯齿,用于咬食新鲜的猎物。在它的“手指”和“脚趾”上长着尖利的爪,具备了这样的武器,巨齿龙能够随时攻击林型的食草恐龙。其遗骸非常破碎,里面可能还混杂其他兽脚类骨骼的破片。生活在侏罗纪晚期的非洲。

巨齿龙的物种简介

大型食肉恐龙,牙齿巨大呈锯齿状,与较长的牙根,固定在颌骨内,牙齿顶端向后弯曲而倒伏,像有锯齿的锋利的刀。他们通常采用小规模的狩猎。第一具巨齿龙化石遗骸是1818年在英国牛津郡石场的板岩中发现的。从那以后,已经有25只之多的恐龙被命名为巨齿龙。其实,巨齿龙就是斑龙,这个名称已经给了许多不能清楚鉴别身份的兽脚类恐龙。

巨齿龙有哪些特点?

这种恐龙于1842年在英国首次被命名的。巨齿龙是典型的肉食动物,它有一个大大的头,强有力的嘴和弯弯的锯子般锋利的牙齿。加上强壮的有爪的指和趾,它的装备十分精良完善,适于袭击大型素食恐龙。

恐龙名片

名称:巨齿龙

时期:侏罗纪

外形:9米

属目:蜥臀目

分布:欧洲非洲:摩洛哥。

巨齿龙 一种食肉性的恐龙牙齿比犀牛更长

1677年的时候,在英国有一位牧师发现了巨齿龙的骨骼,但是是非常零星的骨骼。当时认为即使是大型动物也不应该有如此大的骨骼,所以怀疑是恐龙。后来又在1823年发现了牙齿等等化石,最后由地质学家为其命名。

一、巨齿龙的特征

通过巨齿龙所留下的化石来看,应该是一种食肉性的恐龙,并且两只牙齿要比犀牛的长。长度大概是成年人身高的两倍,嘴里长满了牙齿,并且非常的尖锐。每一颗小的牙齿都能够与一个小型的哺乳动物高度相比较。

并且牙齿呈弯曲状,在边缘还会有锯齿状的牙齿。牙齿深深地扎在牙龈中,并且处于深处,这样在私校的时候不会出现牙齿松动,也不会出现牙齿破损的情况。对于同类来讲,比较温和的恐龙也不是巨齿龙的对手。

巨齿龙的身材体型比较庞大,并且也非常的残暴。长长的爪子是自己最有力的武器,能够撕开猎物的皮囊,然后再一点点把猎物的肉撕碎,吞噬掉。其弯曲的牙齿就像牛排的餐刀一样,非常的有力,的确让一些小型动物闻风丧胆。

二、巨齿龙的足迹

在20世纪的时候,一位美国的专家曾经来过土库曼,以及乌兹别克在边境上有一片泥滩,在这里发现了恐龙的化石,也就是巨齿龙的化石。此时发现了五串足迹,并且都很长。分别是184米,226米,311米,还有262米,以及195米。

在侏罗纪的晚期时候,这些足迹都来自于巨齿龙,因为在那个时候其他的巨大型恐龙还没有出现。可以说巨齿龙发现的比较早,并且历史年代也非常的悠久。同时,通过巨齿龙的这些足迹,科学家还推断巨齿龙在走路的时候会像鸭子一样摇摆。虽然摇摆着走路,但是却扎根很稳,因为每一步足迹都非常的深。

巨齿牙龙生活在什么时期

巨齿龙是最早被命名的恐龙,但生活的时期却是在侏罗纪。早在1677年,就有一位英国牧师对它的零星骨骼进行了描述,可惜那位牧师并不知道何种动物会有如此之大的骨骼,便把它说成是“巨人”的遗骨。直到1823年又发现了同一动物的颌骨及牙齿,才由英国地质古生物学家威廉姆·巴克兰对它作了科学的记述,命名为“巨齿龙”。

中文名

巨齿龙

拉丁学名

Teratosaurus

别名

巨龙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快速

导航

物种简介特征脚印物种习性相关新闻

物种发现

巨齿龙的模式标本是由克莉斯汀·艾瑞克·赫尔曼·汪迈尔所叙述,他根据一个附有牙齿的左上颚骨,宣称该化石与箭齿龙并非同一种动物。之后的研究人员,德国的休尼博士、亨利·费尔费尔德·奥斯本(Henry Fairfield Osborn)、以及埃德温·尔伯特(Edwin H. Colbert),将原蜥脚下目的埃弗拉士龙的颅后部份归类于巨齿龙,使得埃弗拉士龙被认为是种非常原始的兽脚亚目恐龙。许多20世纪的大众书籍遵循这个错误,将巨齿龙叙述成最早的大型、二足、肉食性恐龙,并猎食原蜥脚下目恐龙。巨齿龙被许多研究人员认为是侏罗纪肉食性恐龙的三叠纪祖先。

巨齿龙复原图(赵闯 绘)

物种简介

大型食肉恐龙,牙齿巨大呈锯齿状,与较长的牙根,固定在颌骨内,牙齿顶端向后弯曲而倒伏,像有锯齿的锋利的刀。他们通常采用小规模的狩猎。第一具巨齿龙化石遗骸是1818年在英国牛津郡石场的板岩中发现的。从那以后,已经有25只之多的恐龙被命名为巨齿龙。其实,巨齿龙就是斑龙,这个名称已经给了许多不能清楚鉴别身份的兽脚类恐龙。

巨齿龙

特征

巨大颌骨和其他骨骼证明,巨齿龙是一种大型可怕的食肉恐龙。巨齿龙比两只犀牛还要长,高出一个成年人两倍的高度。它的大嘴里长满大而尖的牙齿,每一颗牙齿的大小相当于当时小哺乳动物的整个颌部。牙齿是弯曲的,边缘呈锯齿状,齿根长在颌骨的深处。这样即使是最激烈的撕咬争斗,也不会使牙齿松动。温和的植食性恐龙不是饥饿的巨齿龙的对手。除去可怕的大嘴外,它的手和脚上还有厉害的武器--长长的爪。爪用来撕开猎物坚韧的皮,然后把皮下的肉撕碎。

巨齿龙

巨齿龙是最早被科学地描述和命名的恐龙,它是一种庞大的动物,也是残暴地猎食其他动物的野兽。它的头很大,并且在强有力的上下颌中长着弯曲的牙齿,像切牛排的餐刀一样,顶端有锯齿,用于咬食新鲜的猎物。在它的“手指”和“脚趾”上长着尖利的爪,具备了这样的武器,巨齿龙能够随时攻击林型的食草恐龙。其遗骸非常破碎,里面可能还混杂其他兽脚类骨骼的破片。生活在侏罗纪晚期的非洲。

脚印

20世纪90年代,一个由美国丹佛科罗拉多大学恐龙足迹专家马丁-洛克莱教授率领的古生物考察队在位于土库曼和乌兹别克边境上的一片泥滩上,发现了迄今为止所发现的世界上最长的恐龙足迹化石。其中,有5串足迹都比过去在葡萄牙发现的延伸了147米的世界最长恐龙足迹还要长,其长度分别为184米、 195米、226米、262米和311米。

巨齿龙

这些足迹是由20多条巨齿龙留下的。巨齿龙是一种与霸王龙相似的食肉恐龙,但是它们生活在距今1亿5千5百万年前的侏罗纪晚期,那个时候霸王龙还没有出现。

新发现的足迹与过去在北美洲和欧洲发现的巨齿龙的足迹非常相似,说明在侏罗纪晚期的时候巨齿龙的分布范围很广。

每个足印的大小与霸王龙的足印差不多,有60多厘米长。足印还显示其足后跟比较长。足迹显示的跨步长度表明,这些巨齿龙的身体只比一般身长在12.2米左右的霸王龙略微小一点。像所有的食恐龙一样,巨齿龙的足迹显示它的一只脚的足印并不落在另一只脚的前面,而是在左右足印之间有90多厘米宽的间距。科学家据此推测,巨齿龙很可能像鸭子那样摇摇摆摆地走路。[1]

物种习性

巨齿龙的牙齿确实不小,每枚牙齿都有10厘米长,齿尖向后弯曲,形态就像一把把匕首。深深地口裂,配以如此巨大锋利的牙齿,不难想象它活着时的凶猛。当更多的同类化石发现后,人们对巨齿龙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巨齿龙及其相近的侏罗纪的肉食龙,是三叠纪肉食恐龙鸟鳄龙的后裔,与其祖先相比,有明显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体形的增大上。大的巨齿龙已有9米长的躯体,头较大而脖子短粗,足生四趾,内侧第一趾短小,移向后边,第五趾退化,其余三趾和脚掌骨发达。前肢长度约为后脚的二分之一,有三个具利爪的指头,可以帮助捕食。

巨齿龙

巨齿龙的身体虽然略显笨重,行动不甚敏捷,但是强壮有力,追捕猎物锲而不舍。这种肉食龙曾游弋于北美、欧洲、亚洲和非洲等广大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