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动车座位分布图

动车二等座座位运用的是“3+2”的方式布置,每排座位一般都有“3+2”5个座位,依次以“a、b、c、d、f”五个字母来表示座位的编号,座位c、座位d之间是过道,a和f是靠窗的座位,而abc三个座位是靠着一起的,d和f两个座位也是挨在一起的动车座位分布图如下:

动车之所以会没有e座,这跟飞机的座位命名有很大关系。以前,飞机有很多都是单通道的,每排是座位一般会有6个座椅,分别以a、b、c、d、e、f字母来给座位按顺序命名,a和f座位是靠近窗户的座位,c和d座位之间是过道。渐渐地,a和f、c和d不再只是代表座位的编号,而是表示靠近窗户和靠近过道的座位。

由于动车延用的是飞机座位的命名规则,而现在动车二等座每一排座位的数量只有5个,比飞机的少了1个,而a和f、c和d又已经被大家习惯性代表着靠窗、靠近过道的座位,那么也就只能去掉e了,直接从d接到f,以a、b、c、d、f字母顺序来排。

动车一等座由于每排座位比二等座的座位还少了1个,只有4个,那么在为一等座座位命名时只能把夹在a和c直接的b去掉,按acdf顺序排。不管是动车一等座,还是二等座座位,a和f都是代表靠窗座位,c、d都是代表着过道附近的座位。

二、高铁二等座座位图顺序是什么?

高铁二等座座位顺序是按照排数来排列的,数字代表排号,用A、B、C、D、F 5个字母表示位置。高铁二等座采用3+2座椅分布:A、F靠窗,C、D靠过道。

而高铁一等座采用2+2座椅分布:A、F靠窗,C、D靠过道;商务座采用2+1座椅分布:A、F靠窗,C靠过道。动车或高铁车票一般是数字+字母的形式,车票上的数字代表排号。

座位特点

1、二等座舒适程度

二等座一般都相当于餐车软座,座椅材料略有弹性,不完全硬,基本舒服,最佳乘车时间不宜超过4小时。

2、二等座车票价格

二等座票价比较昂贵,不仅高于硬座软座,而且高于硬卧甚至软卧,是导致大众仍依赖普列的主因之一。

3、二等座布局方式

二等座一般采用传统硬座的“2+3”(即一排座位中,靠窗两边各设2或3张座椅)模式设置,部分动车组、例如CRH6A型动车组等采用“2+2”模式安置座位,以便提高站立空间、增加高峰时段下列车的运力。

三、高铁座位分布图 二等座C和D

高铁二等座采用的是3+2座位分布,二等座C、D表示过道。

二等座每排5个座位,为3+2布局,空间较小,虽然靠背也可以调节,但是没有脚踏板,而且茶桌设置在前排座位靠背的后方,容易受前排乘客调节靠背的影响。

二等座的座位编号,三人座为ABC,其中A靠窗,C靠过道,双人座为DF,F靠窗,D靠过道。二等座是动车组列车票价最低的席别。

扩展资料

高铁一等座座位分布

一等座每排4个座位,为2+2布局,比较宽大,座垫和靠背是独立的,填充物多而厚,舒适度更好,可以调节靠背,但不能平躺只能半躺,前方有脚踏板,乘客在把靠背放低,半躺着的时候,可以把双脚放在脚踏板上以增加舒适度。

另外,一等座的小茶桌是折叠式的,需要使用时把扶手的盖子打开,就可以把收在里面的小茶桌展开。一等座的座位编号分别是AC和DF,其中A和F靠窗,C和D靠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