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龙的特征是什么?
霸王龙:又叫暴君龙,是白垩纪晚期的一种凶猛的肉食性恐龙,它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最大的肉食恐龙,体长15米左右,高5~6米,重约7吨,头颅骨非常大,有1米多长,血喷大口里,长满了匕首状锋利的牙齿,简直就像一台疯狂的“绞肉机”,猎物一到它口里,就没有生还的机会霸王龙两足行走,后腿强壮有力,生有锐利的爪子,四个脚趾稳稳地撑住庞大的身躯,前肢退化厉害,变得非常短小,每只手上各长两个手指,指头长着弯弯,锋利的爪子。暴君龙最早是在北美西部被挖掘出来的。研究表明,这种肉食性恐龙虽然凶悍无比,是巨型兽脚类发展到顶峰的成员。但有时也可能捡点其它恐龙吃剩的肉来充饥。
霸王龙的特点是什么
霸王龙的特点是,霸王龙是暴龙科中体型最大的一种。
霸王龙属暴龙科中体型最大的一种。体长约11.5-14.7米。平均臀部高度约4米。最高臀高可达到5.2米左右,头高最高近6米。
平均体重约9吨,最重14.85吨,头部长度最大约1.55米。咬合力一般9万牛顿—12万牛顿,嘴巴末端最大可达20万牛顿左右,同时也是体型最为粗壮的食肉恐龙。
扩展资料:
从霸王龙的头骨形状来看,其上颌宽下颌窄,咬合的时候上下颌牙施加的力不完全相对,有利于咬断骨骼。霸王龙的牙齿成圆锥状类似香蕉,适合压碎骨头,而绝大部分肉食恐龙的牙齿则多用于穿刺和切割。其头骨结构显示霸王龙的猎食行为可能和大部分兽脚类恐龙不一样。
总体来说,大型肉食动物会选择与自己身材相当或者更小的猎物。单独猎食的动物往往选择与自己身材相当或者更小的猎物;群体捕食的生物往往可以猎食比自己身材大很多的猎物。
霸王龙的外形特点 霸王龙简介
1、霸王龙的外形特点:霸王龙属暴龙科中体型最大的一种。体长约11.5-14.7米。平均臀部高度约4米。最高臀高可达到5.2米左右,头高最高近6米。平均体重约9吨,(生态平均约7.6吨),最重14.85吨,头部长度最大约1.55米。咬合力9-12万牛顿,嘴巴末端最大可达20万牛顿左右,同时也是体型最为粗壮的食肉恐龙。
2、1902年,美国一位恐龙化石采集家巴纳姆布朗在美国蒙大拿州的黑尔溪发现了一具巨型的肉食性动物骨骼,当时他是美国国家历史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之后的两个夏天,他相继从坚硬的砂岩中挖掘骨架。由于骨头相当沉重,于是他制造了一种用马匹拖拉的专用雪橇,这才把骨头运到附近的公路。他所发现的是第一具霸王龙的骨骸。
3、1910年,巴纳姆布朗率领的考察队在加拿大艾伯塔省境内的红鹿河峡谷开始了大规模的采集。布朗在那里找到了保护得极为完好的戟龙、盔龙和尖角龙等骨架化石和一些恐龙皮肤化石。在纽约博物馆中,布朗的老板奥斯本迫不及待的把他命名为霸王龙的动物公诸于世,在安装骨架的同时,布朗和奥斯本以模型重塑霸王龙生前的风采,但是他们无法把重达两吨的骨头组合成他们心目中的形象灵巧如鸟的巨兽,他们只好将他组合成直立而迟钝的模样。
4、2013年12月25日,英国和澳大利亚研究人员说在澳大利亚发现了一块霸王龙耻骨化石,这是有证据显示霸王龙也曾经生活在南半球大陆上。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报告说,这块化石非常特别,确信于霸王龙。它长约30厘米,出土于澳大利亚东南部的恐龙湾,形状类似一根两端膨胀的杆,其中一端扁平,另一端呈靴状。
5、这块化石所属的物种已被暂时命名为NMV P186069。研究人员推测,其主人体形介于6.5-7.2米之间,重约5.9吨,而普通霸王龙体长可超过12米,重量可超9吨。尽管个头差别很大,但两者均头部巨大,前肢退化,后肢发达。
霸王龙有什么特点啊
霸王龙的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骨骼;2、体型;3、肉食性;4、生长周期;5、个性进化。
1、骨骼特点:后额骨缺失,肱骨有低矮的三角嵴,附着胸锁三角肌,长度约是肱骨的1/3到1/2。肠骨后部有个突出区块,髋臼穿孔。胫骨末端边缘宽广,有个往后的凸缘。距骨有个明显上突与胫骨契合。
2、体型特点:体型巨大,在暴龙科中是体型最大的种类,平均臀部高度约4米。最高臀高可达到5.2米左右,头高最高近6米。平均体重约9吨(生态平均约7.6吨),最重14.85吨,头部长度最大约1.55米。
3、肉食性特点:霸王龙属于肉食性恐龙,以草食性恐龙和其他动物为食,具有锐利的牙齿和爪子,是霸王龙猎杀其他草食性恐龙的武器。
4、生长周期特点:霸王龙并不会一直生长下去,它的生长周期一般到19岁结束,最迟不超过21岁,生长周期结束后,虽然不长高也不长长,但是它的骨架会生长,变得更加粗壮,同时非常厚重。
5、个体进化特点:可分为两种模式或形态,类似于某些其他兽脚亚目恐龙。其中一个形态较为粗壮,而另外一个较为纤细。暴龙拥有两性异形,而较粗壮的形态通常被认为是雌性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