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四种对象?

上海市疾控中心新冠现场工作组副组长潘浩介绍,在疫情防控中,一般把对象分成四种人,首先第一种就是大家在媒体上经常看到的,我们已经看到叫密接,密切接触者。

现在我国的方案也对密接做了升级,也就是说密接对象还有外围的一圈,这就叫密接的密接,称为二密。

第三种对象就是一般接触者,一般接触者达不到密接的定义范畴,但是这样的人员,如果不管控,他也有可能成为病人,所以这一些人我们称它为一般接触者。这前三种人员,是我们的重点对象。

但是大家从媒体中也看到了,还有一个范围叫做筛查的人员,这四种人群构成了我们整个防控的对象。那这些对象是怎么来的?就是依据流行病学调查,比如说我和你两人谈话,你不戴口罩,我不戴口罩,在一米范围以内,这样子我和你就可以理解为互为密接。

疫情四类人员是什么意思

疫情四类人员是指与新型冠状病毒有关的四类人员,分别指的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确诊病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疑似病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无法排明确除的发热患者、确诊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的密切接触者。

疫情四类人员是什么意思

针对疫情四类人员要分类集中收治和隔离,重症患者需要送定点医院入院治疗,疑似患者需要实行集中隔离。

如果患者的检测结果为“双阴性”,但临床症状符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症状,仍按疑似患者进行隔离和管理。

对于无法明确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发热患者,按照疑似患者集中隔离观察,并且要与疑似患者分开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四类人员是哪四类

疫情防控对象一般分为四种:

第一类人群就是无症状感染者,这类人群需要集中观察14天,原则上要连续两次标本检测阴性之后才能解除医学观察的隔离。

第二类人群是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冯录召说,这些密切接触者要实行集中隔离的医学观察,没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进行居家的医学观察。

观察的期限是跟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最后一次接触后的14天,“当然,如果是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触者,疑似病例得到排除之后,他的医学观察的隔离也就解除了”。

第三类人群是除了外交人员和从事重要商贸、科技、技术合作人员之外的所有入境人员,需按要求转运到指定医学观察场所进行入境后的14天医学观察。

第四类人群则是指新冠肺炎的出院患者,这类人群也建议进行14天的医学观察并进行医学状况的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