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晋,察,冀”分别是哪个省的简称?

“晋,察,冀”分别是指山西省、察哈尔省、河北省晋察冀,别名晋察冀边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之一。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武装在华北同蒲路以东,津浦路以西,正太、石德路以北,张家口、承德以南广大地区创建了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这是十五个半自治根据地中最大,最富与最重要的一个。

晋察冀包含一个北自内蒙古及满洲,南至正太路,西自同蒲路直至直隶湾。就其全部人口二千五百万人来讲,约有一千八百万人是在晋察冀政府直接统辖之下。

在日本人统制下的七百万人,是主要地集中于较大的城市如北平、天津、太原与保定之中,这些城市,都是日本人所喜欢称之为“华北占领区”的军事据点。其中察哈尔省,建于1912年,中国旧省级行政区,简称“察”,以察哈尔蒙古族命名,省会张家口。

察哈尔省建立于1912年,简称为“察”,其省会开始是直隶省张北县。在民国十七年之时改置为省,省会为万全县。到了民国三十六年之时,析万全县县城置张垣市,省会改为张垣,在今张家口市桥西区。

扩展资料:

“晋察冀”革命根据地是当时全国革命根据地的模范,其地处同蒲路以东,正太、石德路以北,张家口、多伦、宁城、锦州一线以南,东临渤海,以山西东北部和河北的冀中、冀东为主,包括察哈尔、热河、辽宁三省的一部,行政上划分为北岳、冀中、冀察、冀热辽四个区。区内除冀中大平原外,大多是山岳地带。

新中国成立之后,为了方便管理,国家便将疆域重新分划。在1952那年11月15日之时,由于察哈尔省的地理环境特殊,地广人稀,资源匮乏,于是经原察哈尔省军区司令员王平将军的提议,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同意,决定撤销察哈尔省建制。

雁北专区、大同市及察南专区之天镇县划归山西省,察北、察南16县改为张家口专区,连同张家口市、宣化市归属河北省管辖。从此,结束了察哈尔行政区划的历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晋察冀

二、晋察冀是哪三省的简称是什么?

晋察冀是山西省,察哈尔省,河北省。具体介绍如下:

1、山西省。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太原市,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简称“晋”。

2、察哈尔省。中国旧时省份。据蒙文文献记载,“察哈尔”是古突厥语,意为“汗之宫殿的侍卫”,全称为“好陈察罕儿”,起源于成吉思汗幼子拖雷及妻的属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行政区划重新进行了调整,晋北雁北地区和大同市并入察哈尔省。1952年,察哈尔省废设,现主要在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和山西省,延庆县划给北京市。

3、河北省。简称“冀”,因位于黄河以北而得名。地处华北平原,东临渤海,内环京津,西为太行山,北为燕山,燕山以北为张北高原。

扩展资料

中国主要省市简称:

1、北京市:京。

2、天津市:津。

3、河北省:冀。

4、山西省:晋。

5、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

6、辽宁省:辽。

7、吉林省:吉。

8、黑龙江省:黑。

9、上海市:沪。

10、江苏省:苏。

11、浙江省:浙。

12、安徽省:皖。

13、福建省:闽。

14、江西省:赣。

15、山东省:鲁。

16、河南省:豫。

17、湖北省:鄂。

18、湖南省:湘。

19、广东省:粤。

20、广西壮族自治区:桂。

21、海南省:琼。

22、四川省:川、蜀。

23、贵州省:贵、黔。

24、云南省:滇、云。

25、重庆市:渝。

26、西藏自治区:藏。

27、陕西省:陕、秦。

28、甘肃省:甘、陇。

29、青海省:青。

30、宁夏回族自治区:宁。

3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

32、香港特别行政区:港。

33、澳门特别行政区:澳。

34、台湾省: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晋察冀地区

三、晋察冀是哪三省的简称读音

;     晋是指山西省,察是指察哈尔省,冀是指河北省,其中察哈尔省是民国时期设立的一个省级行政区,于1952年11月15日撤销,划归北京市、河北省、山西省及内蒙古自治区。

晋察冀是哪三省的简称读音

      晋察冀也叫晋察冀边区,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地区总称,包含现在的河北省、山西省、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地区。

      察哈尔省于1912年成立,省会是张垣,即是现在的张家口市桥西区。

      类似的还有鄂豫皖,鄂豫皖是指湖北、河南、安徽三省交界处,主要为大别山腹地。

四、晋察冀分别是指哪几个省的简称?

晋指的是山西省;察指的是察哈尔省,是民国时期设的一个省,建国后一部分划归内蒙古,一部分划给河北;冀指的是河北省。

1、山西省简称“晋”,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太原,位于中国华北,山西省是黄河与海河两大流域的分水岭。

2、察哈尔省建于1912年,中国旧省级行政区,简称“察”,省会初驻直隶省张北县,1949年大同市为察哈尔省辖市。 1952年大同市划归山西省。

3、河北省简称“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石家庄,河北省环抱首都北京,地处东经113°27′~119°50′,北纬36°05′~42°40′之间,横跨华北、东北两大地区,总面积18.85万平方公里。

扩展资料

1、山西省地势呈东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是典型的为黄土覆盖的山地高原,地势东北高西南低。高原内部起伏不平,河谷纵横,地貌有山地、丘陵、台地、平原,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80.1%。

山西省地跨黄河、海河两大水系,河流属于自产外流型水系。山西省地处中纬度地带的内陆,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截至2018年末,山西省下辖11个省辖市、11个县级市、81个县、25个市辖区 ,常住人口3718.34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6818.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40.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7089.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8988.3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5328元,按2018年平均汇率计算为6850美元。

2、民国二年(1913年),以直隶省口北道和绥远都统、察哈尔部、锡林郭勒盟设置察哈尔特别区。民国十七年1928年改置为省,辖境相当今河北省张家口市,北京市延庆县,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大部,乌兰察布市东境。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全省土地面积为278957平方公里(一说283675平方公里)。东接热河省、辽北省,北邻兴安省、蒙古地方,西界绥远省、山西省,南接河北省。

3、河北省地处华北平原,东临渤海、内环京津,西为太行山,北为燕山,燕山以北为张北高原,兼有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草原和海滨等地貌,地跨海河、滦河两大水系。

河北省地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地处沿海开放地区,是中国经济由东向西梯次推进发展的东部地带。

河北省是中国唯一兼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湖泊和海滨的省份。是中国重要粮棉产区。

截至2018年,河北省下辖11个省辖市,2个省直管市(其中:47个市辖区、21个县级市、94个县、6个自治县),共有1970个乡镇,50201个村。

河北省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貌复杂多样,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类型齐全,有坝上高原、燕山和太行山山地、河北平原三大地貌单元。坝上高原属蒙古高原一部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山西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察哈尔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河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