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期旅游收入271.68亿元,为什么这么多人选择清明出游?

据统计,清明假期全国旅游收入271.68亿元。这一个数字也是充分体现了清明假期我国旅游市场的火爆。清明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节假日,天气也逐渐的转暖,人们出游的需求也变得大了起来,再加上疫情的消散,人们出现了报复性消费的现象,这些原因都是清明旅游爆火的一些原因。

人们选择清明出游的原因,首先是因为清明是国家法定节假日。清明节是国家的法定节假日,出游的时候会有些政策上的优惠,比如说高速公路七座以下客车免费,这样的优惠刺激了人们出游的欲望;其次,清明气候转暖。清明节的时候,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都在慢慢的升温,很多地方已经变得生机盎然,在这样的季节出去旅游也是很多人所期待的;最后,报复性消费。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很多人的出游计划被中断,人们在新冠的这段时间中,旅游的愿望被无奈压制,所以说在新冠疫情被控制住的第一个节假日就出现了报复性消费。

一、国家法定节假日。

每年的国家法定节假日都是人们出游的好时间,清明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节假日,人们出游的需求非常的强烈,再加上一些政策上的优惠,大大的刺激了人们的出游欲望。

二、清明气候宜人。

清明节也是一年中气温逐渐转暖,预示着春天即将到来的季节,这个季节气温逐渐升高,气候变得宜人,呈现出万物复苏的现象。所以说清明时节也是非常有利于人们出游的。

三、报复性消费。

在过去的两年多的时间里,人的出游由于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得到了很长时间的抑制,人们对于旅游的需求是非常强烈的,在新冠疫情被控制后,人们出游不受限制的第一个假节日,人们很容易会出现报复性消费的现象。

清明五一端午三个小长假能带来多少旅游收入?

据报道,4月3日,文化和旅游部专门发布了《2018年春季假日旅游指南》,预计清明、五一、端午等三个春季假期间全国有望共接待国内游客3.39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677亿元。

报道称,指南称,大众旅游时代,旅游休闲已成为百姓的生活常态。数据显示,具有出游意愿的居民中,选择2至3次和4至5次出游的分别达到了38.37%和24.36%,指南显示,2018年第二季度我国居民整体出游意愿为84.8%,环比增加1.8%,同比增加3.7%。

调查显示,具有出游意愿的居民中,单次出游时长4至7日的占比45.22%,2至3日的占比27.21%,选择国内跨省市旅游的比例为32.3%,选择近郊旅游的比例为29.8%,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自由、个性的自驾旅游。调查显示,选择自驾出行的游客比例为28.07%,仅次于乘飞机出游的比例(29.33%)。

此外,指南还指出,出境旅游呈平稳增长态势。二季度出境旅游中,居民选择出国旅游的比例占27.3%。出境游目的地中,新马泰热度最高,占比达31.1%,其次是美国(19.4%)、加拿大(15.4%)、越南(13.4%)、印尼(13.3%)、菲律宾(13.1%)、法国(12.1%)和德国(10.3%)。

清明节各地活动如何?

2018年清明小长假落幕,虽然全国大部地区出现较大幅度降温,对出游造成一定影响,但游客出游热情不减。经中国旅游研究院综合测算,清明假日期间全国共接待国内旅游总人数1.01亿人次,同比增长8.3%;实现旅游收入421亿元,同比增长8.0%。

清明返乡祭祖后,许多游客选择就近到郊野景区、公园、古镇等旅游,回忆家乡往事,感受风土人情,带动乡村旅游市场火热。全国各地结合清明主题举办了多项民俗文化活动。

江苏泰州举办溱潼会船活动,十里溱湖,千舟齐发,万篙争流,一场盛大的水上庙会原汁原味呈现在游客面前。

山东烟台栖霞牟氏庄园推出了“清明游庄园”活动,游客可以现场参观饽饽鸡大集锦,体验捣臼捣麦米、大锅熬麦米等活动,既收获了欢乐,又增长了知识。

湖北建始石门河地心谷景区举办“始祖文化旅游节”,邀请游客感受始祖文化祭祀大典和鄂西南土家民风民俗,傩舞、茅古斯舞、土家摆手舞等富有民族特色的表演以及特色民族食品、民族工艺旅游品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