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华与赤潮的区别

一、发生环境不同。

(1)水华(Algal Blooms)指淡水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

(2)赤潮,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异常现象。

二、诱发因素不同。

(1)水华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特征,主要由于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含有大量氮、磷的废污水进入水体后,蓝藻(严格意义上应称为蓝细菌)、绿藻、硅藻等藻类成为水体中的优势种群,大量繁殖后使水体呈现蓝色或绿色的一种现象。也有部分的水华现象是由浮游动物——腰鞭毛虫引起的。

(2)赤潮是水体中某些微小的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突发性地增殖和聚集,引起一定范围内一段时间中水体变色现象。

三、预防措施不同。

(1)水华。

①打捞。

在夏季高温季节,可将水面或港湾中大量堆积的水华通过人工或机械的方式打捞出来,进行处置上。现在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打捞船,集打捞、脱水、储运于一体。如何对打捞的蓝藻进行资源化也是一大难题。

②絮凝除藻。

可通过黏土絮凝来控制有害藻华。近年通过对黏土表面进行改性的方法,制备出了高效的改性黏土,使对有害藻华的控制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粘土将蓝藻沉淀下去后,也有引发二次污染的风险,在饮用水源地附件的使用需格外谨慎。

③生物控藻。

可以通过放养滤食性(filter-feeding)鱼类——鲢、鳙来控制蓝藻水华,也称之为非经典生物操纵技术(non-traditional biomanipulation)。

每个水体都需寻找一个合适的能有效控制藻类水华的鲢、鳙生物量的临界阀值,鲢、鳙对藻类的摄食利用率与藻类的种类组成和生理状况、其他可利用食物(如浮游动物)的相对丰度、水温等有密切关系,而藻类的增殖速率与光照、水温及水体的营养水平等有密切关系。

(2)赤潮。

①应重视对城市污水和工业污水的处理,提高污水净化率。

②合理开发海水养殖业。

扩展资料:

海水的温度是赤潮发生的重要环境因子,20—30℃是赤潮发生的适宜温度范围。南海海区以3月至5月份及8~11月最为多见,东海海区则主要发生在5月至7月份。

有关赤潮发生时间,主要是研究几个方面就可以了:较多的营养物质(富营养化),包括海洋污染、河流的污染、农田退水等;较高的水温条件,有利于藻类的繁殖(一般在夏季,纬度高的海域发生赤潮的季节短);较小的风浪,不利于海水交换。

赤潮在各海区发生的时间略有差异,其特点是南海海区以3月至5月份及8~11月最为多见,东海海区则主要发生在5月至7月份。

赤潮又称红潮,国际上也称其为“有害藻类”或“红色幽灵”。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赤潮并不一定都是红色,主要包括淡水系统中的水华,海洋中的一般赤潮,近几年新定义的褐潮(抑食金球藻类),绿潮(浒苔类)等。赤潮多发生的地域;

南海:珠江口、深圳湾、大鹏湾、香港近海、海南岛、北部湾、三门列岛等。

东海:厦门附近海域、福建闽东海域、福建泉州湾附近、长江口外海域、温州以东海域等。

黄海:苏北沿岸、青岛胶州湾及湾外沙子口海域、大连湾、大连至东沟海域等。

渤海:黄河口外、河北黄骅附近、秦皇岛附近、天津大沽口附近、芷锚湾海域、渤海西南部、辽河口、营口鲅鱼圈附近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赤潮

什么是赤潮和水华?

答:赤潮被喻为红色幽灵,国际上称其为有害藻华,它是海洋中某一种或某几种浮游生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爆发性繁殖或高度聚集,引起海水变色,影响和危害其它海洋生物正常生存的灾害性海洋生态异常现象。 水华是淡水中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只是仅由藻类引起的,如蓝藻(严格意义上应称为蓝细菌)、绿藻、硅藻等,也就是水的富营养化。水华发生时,水体的一股或多股呈蓝色或绿色。

什么是赤潮和水华????

赤潮和水华

①本为自然现象:

赤潮(red tide)是海洋中某些微小(2-20微米)的浮游藻类、原生动物或更小的细菌,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爆发性繁殖或突然性聚集,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

"水华"(water blooms)是一种在淡水中的自然生态现象,只是仅由藻类引起的,如蓝藻(严格意义上应称为蓝细菌)、绿藻、硅藻等。"水华"发生时,水一般呈蓝色或绿色。 这两种在自然界就有的赤潮和"水华"现象,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就有记载。在自然界中它们很快消失,并没有给水产动物和人类带来危害。

②发展为灾害:由于人类经济的发展,对大自然造成了许多干扰,最主要的是N、P营养成分的增加,造成淡水、海水的富营养化,为水中这些微小生物的爆发性生长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在赤潮消失期,赤潮生物大量死亡和分解,耗尽了水中的溶解氧,分解物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恶臭难闻,严重威胁海洋养殖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同样地,淡水中富营养化后,"水华"频繁出现,面积逐年扩散,持续时间逐年延长。太湖、滇池、巢湖、洪泽湖都有"水华",就连流动的河流,如长江最大支流----汉江下游汉口江段中也出现"水华"。淡水中"水华"造成的最大危害是:饮用水源受到威胁,藻毒素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类的健康,蓝藻"水华"的次生代谢产物MCRST能损害肝脏,具有促癌效应,直接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存。

由此可见,一个是海洋中,另一个是淡水中;一种是某些微小(2-20微米)的浮游藻类、原生动物或更小的细菌引起水体变色,另一种是仅由藻类引起的,如蓝藻(严格意义上应称为蓝细菌)、绿藻、硅藻

水华和赤潮

赤潮(red tide)是海洋中某些微小(2-20微米)的浮游藻类、原生动物或更小的细菌,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爆发性繁殖或突然性聚集,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

"水华"(water blooms)是一种在淡水中的自然生态现象,只是仅由藻类引起的,如蓝藻(严格意义上应称为蓝细菌)、绿藻、硅藻等。"水华"发生时,水一股呈蓝色或绿色。这两种在自然界就有的赤潮和"水华"现象,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就有记载。在自然界中它们很快消失,并没有给水产动物和人类带来危害。

②发展为灾害:由于人类经济的发展,对大自然造成了许多干扰,最主要的是N、P营养成分的增加,造成淡水、海水的富营养化,为水中这些微小生物的爆发性生长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在赤潮消失期,赤潮生物大量死亡和分解,耗尽了水中的溶解氧,分解物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恶臭难闻,严重威胁海洋养殖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同样地,淡水中富营养化后,"水华"频繁出现,面积逐年扩散,持续时间逐年延长。太湖、滇池、巢湖、洪泽湖都有"水华",就连流动的河流,如长江最大支流----汉江下游汉口江段中也出现"水华"。淡水中"水华"造成的最大危害是:饮用水源受到威胁,藻毒素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类的健康,蓝藻"水华"的次生代谢产物MCRST能损害肝脏,具有促癌效应,直接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存。

水华和赤潮是什么

水华是淡水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特征;赤潮是水域中一些浮游生物暴发性繁殖引起水色异常和水质恶化的现象。

水华和赤潮分别是淡水水域和海水水域长期被污染,使水体富营养化而产生的,都会给水产养殖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预防措施:在夏季高温季节,可将水面或港湾中大量堆积的水华通过人工或机械的方式打捞出来,进行处置上;也可以通过放养滤食性鱼类——鲢、鳙来控制蓝藻水华,也称之为非经典生物操纵技术。

水华和赤潮是什么现象

水华(water blooms)就是淡水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后使水体呈现蓝色或绿色的一种现象

赤潮(red tide) 因海洋中的浮游生物爆发性急剧繁殖造成海水颜色异常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