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5省发布国庆假期旅游收入,哪些省居前列?

2020年开年,本要因节日红红火火,再创新收的旅游业因疫情原因进入了寒冬期,历经182天的歇业,损失惨重,一些中小旅游社不得不关门,大的旅游社也是苦苦支撑,寻求副业,以求度过寒冬期,各地的旅游收入也呈现断崖式下滑。

随着政策的放开以及国家对于经济的支持,五一假期迎来了旅游的小高峰,十一中秋8天的假期,一些景区,高速都免费,所以一部分人选择出去走走,这也就促使黄金周成为旅游的黄金周,高速,以及各个景区都迎来了大的人流量,各省旅游业收入也有所提升,目前,25省已经发布国庆假期旅游收入,在这25个省中,江苏,江西,贵州位居前三,江苏512.55亿,江西398.81亿,贵州367.21亿,其他省旅游收入也近百亿。实现了20年旅游收入新高,也给国内旅游业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能实现这个旅游收入,除去本地的环境原因,不得不归功于各地政策支持,以江苏为例,19年国庆期间收入也居各省首位,江苏省以各市原有的资源特色化,全面提升旅游品质,南京、苏州、扬州,这些热点旅游城市串线组合,增加旅游收入。

其他省市为抓住年前最后假期黄金机会,也是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吸引游客,山东依靠十大文化旅游地,打造特色品牌,其中青岛、济南都意淫大量游客。云南则推出新的演艺节目,《藏谜》在丽江上演,大理双廊也开启营业,为云南吸引一波游客。除去这些,各大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等文化场所也吸引了大量游客驻足,红色旅游以及乡村旅游各放异彩,只为抓住黄金机会促进旅游业复苏,为旅游业创收。

二、中秋旅游市场强势复苏

中秋旅游市场强势复苏

中秋旅游市场强势复苏,多家在线旅游服务平台数据显示,中秋假期周边短途出行产品预订量明显增长,2021年中秋节假期3天,全国累计国内旅游出游8815.93万人次,中秋旅游市场强势复苏。

中秋旅游市场强势复苏1

虽然目前全国仍有零星病例,三天的中秋小长假仍为即将到来的“十一”假期休闲娱乐市场开了个好头。据文化和旅游部网站21日消息,综合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通讯运营商、线上旅行服务商数据,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1年中秋节假期3天,全国累计国内旅游出游8815.93万人次,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中秋假期的87.2%;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1.49亿元,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中秋假期的78.6%。市场分析认为,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数据低于市场预期,使得各地政府促消费政策进一步发力,预计未来政策的拉动作用会逐步显现,消费需求或将迎来反弹。

多家在线旅游服务平台数据显示,中秋假期周边短途出行产品预订量明显增长,稳居假期出行“C”位。携程报告数据显示,今年中秋节周边游预订人数占出游总人数比例的56%,高于2019年中秋小长假水平,也高于今年的端午、清明小长假水平。同程旅行报告也显示,中秋假期周边短途出行产品预订量较2019年增长46%。

虽然由于外部因素,影院中秋档仍未恢复到2019年以前的水平,但也绽放出活力。猫眼专业版显示,截至9月21日19时,2021中秋档总票房(含预售)达4.7亿元。这一成绩与2016年、2018年当期票房体量接近,不过较2019年的8亿元水平票房成绩仍有一定差距。中金公司预测,2021年国庆档含服务费票房在中性预期情况下有望达到45.10亿元。

8月,受汛情、疫情双影响,国内部分地区的住宿餐饮、文化旅游等聚集性、流动性、接触性消费受到冲击,导致当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大幅回落。商务部发布了14项促消费措施,涵盖促进新车消费、扩大二手车消费、促进家电家具家装消费、提振餐饮消费等多个方面。国泰君安食品饮料行业首席分析师訾猛表示,这些促消费措施非常及时,“金九银十”作为传统的消费旺季,对近两个月来偏弱的住宿餐饮、文化旅游等服务业意义重大,在这些领域给予更多的鼓励和优惠措施有利于提振消费信心,帮扶中小企业更好发展。后续来看,8月消费增速大概率为阶段性低点,预计未来政策的拉动作用会逐步显现,消费需求或将迎来反弹。

中秋旅游市场强势复苏2

刚刚过去的中秋小长假,各地掀起节日消费热潮,餐饮、旅游、电影等消费市场火热。湖北、山西、河南等多地发放消费券,进一步刺激居民消费意愿,释放节假日消费潜力。

文化和旅游部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中秋节假期3天,全国累计国内旅游出游8815.93万人次,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中秋假期的87.2%。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1.49亿元,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中秋假期的78.6%。

中秋小长假提振消费

中秋小长假期间,京沪等地消费市场增长明显。消费市场大数据实验室(上海)监测显示,中秋假期(2021年9月18日至20日)3天,上海实现线上线下消费358.8亿元,其中,线下消费金额177.8亿元,环比节前3天增长11.8%;线上消费金额181.0亿元,同比增长16.5%。

北京市商务局重点监测的百货、超市、专业专卖店、餐饮和电商等业态百家企业实现销售额26.6亿元,同比增长9.2%。

为拉动假日消费,多地还发放了消费券。据了解,湖北在9月17日发放了首批2亿元消费券后,又在9月20日追加4亿元消费券;南京分三批发放5000万元电子消费券;山西在中秋假期投放了4000万元的消费券。

从旅游市场看,今年中秋旅游以周边游、省内游为主,不少消费者选择了赏月赏烟花、夜光大巡游等景区活动,以及度假区内吃喝玩住一站式省心体验。携程发布《2021年中秋假期旅游数据报告》显示,中秋假期周边游预订人数占出游总人数比例为56%,高于2019年中秋和今年清明、端午假期水平。

携程研究院战略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沈佳旎表示,随着旅游消费需求日益多元化,在本地及周边地区“微度假”正在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除了传统的旅游景点外,各类度假综合体、主题乐园、房车营地等也被更广泛地接受。

9月20日,游客在北京环球影城前的标志性地标前合影。当日,北京环球度假区内的环球影城主题公园、两家度假酒店、北京环球城市大道面向公众正式开放。 IC 图

商品消费热度不减

随着旅游市场的复苏,商品消费市场热度不减。中秋“两大件”——月饼、大闸蟹仍是人们今年中秋假日消费的重头戏。

今年中秋,国潮文创月饼、亲子手工月饼、“小个头”月饼大受欢迎,玫瑰豆沙、蛋黄莲蓉、传统五仁等月饼占据销售榜前列。其中,老字号成为月饼界的“潮牌”。

9月21日,市民在上海南京东路上的一家食品店前排队购买新鲜出炉的`月饼。

新华社 图

记者从天猫平台获悉,今年天猫销售前十的月饼品牌中,老字号占据5席。“老字号是最成功的新品牌。”阿里巴巴集团天猫事业群副总裁吹雪表示,天猫已经成为老字号创新转型的第一平台。

同时,螃蟹等各类水产品也迎来销售旺季,叮咚买菜发布的《2021年中秋消费趋势报告》显示,中秋假期3天内水产品消耗900多吨,销量同比去年增长195%。其中,时令性较强的大闸蟹成为了中秋第一大抢手鲜货。

此外,中秋团圆宴也备受青睐。以北京为例,餐饮老字号纷纷推出“月色菜”“怀中抱月”“玉兔庆团圆”等多款融合美食与文化的“中秋限定”菜品,其中眉州东坡、鸿宾楼和东来顺的节日餐饮消费同比分别增长32.9%、31.3%和26%。

三、国庆假期各个省份旅游收入达到了多少?

在国庆中秋连续的八天假期里,全国各省游客出游意愿十分高涨,由此各省旅游业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复苏。

截至10月9日22时,据相关不完全统计,已有25个省份公布国庆假期旅游收入,其中15个省份旅游收入已超百亿。

其中苏州(苏)、江西(赣)、贵州(贵)三省份旅游收入位居前三,在已公布旅游收入的25个省份中,收入500亿以上的省份有1个,9个省份跻身300亿以上行列,15个省份收入超百亿。已公布的25个省份国庆假期旅游收入(单位:亿元),江苏512.55、江西398.81、贵州367.21、河南360.71、广东356.7、湖北348.2978、福建340.8、山西316.3、安徽313.4、陕西254.06、广西224.9、云南192、上海135、北京115、吉林107.53、甘肃92.6、新疆84.13、海南66.2、天津58.73、内蒙古57.33、宁夏19.66、青海19、湖南11.4、西藏9.79、四川3.13(景区门票),其中江苏以512.55亿的旅游收入暂居榜首,江西以398.81亿紧随其后,贵州367.21亿位列第三。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2018-2019年,江苏国庆假期旅游收入也位居冠军宝座,旅游收入分别为578.62亿、631.27亿。根据江苏省文旅厅介绍,在节日前夕,推出10条运河主题精品线路、50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以产品精、服务优的生态旅游、乡村旅游,为游客走向青山绿水间提供了多样化选择。

四、中秋小长假“成绩单”来了,旅游收入287亿,这一成绩与往年相比如何?

中秋小长假的成绩单已经来了,可以发现旅游收入达到287亿,这一成绩跟往年相比增长速度是比较快的。

中秋假期已经过去了,所以三天小长假也已经过去,根本不用调休,很多人并没有出远门旅游,而是选择在家附近旅游,现在的成绩单也已经出来了,可以发现国内的旅游收入也是比较高的,能够达到287亿。根据文旅部的一些消息可以发现,在2022年的中秋节假期当中,国内旅游的人数是比较多的,虽然有下降的地方,但是按照2019年的流人数可以发现还是比较高的,所以跟往年相比有恢复的迹象。主要是跟各地方的旅游系统还有当地的文化是有关系的,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现在的市场比较丰富,因为承重有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

在携程上一些报告就有显示,今年的中秋旅游热度是比较高的,能够达到小长假的顶峰,因为日均订单量跟端午节相比,就有着不同之处,而且呈双位数增长的态势跟五一小长假以及亲民小长假,相比较能够增长在一倍以上。中秋节本地的周边民宿,订单也比较多,并且周边的亲子订单跟端午节假期相比较增长的幅度也比较高,能够达到22%。

出游的人群也是有所不同,有本地人群也有周边的旅客,主要是这些人群构成,所以占比能够超过6成,附近的景区以及一些主题景区,还有乡村民宿订单,量增长比较显著,而且周边的热门城市非常的受欢迎,主要的城市有广州,杭州,苏州,南京,上海,北京以及郑州,无锡,长沙合肥都有,许多人选择去旅游。可以发现现在人们的旅游动机越来越强烈,而且环境控制的比较好。

五、贵州历年旅游人数和收入

2002年全年共接待国内旅游人数2200万人次 全省共实现旅游总收入106.43亿元,比上年增长30.7%。

2003年全年共接待国内旅游人数1835.21万

旅游业发展受到非典疫情影响,旅游人数出现下降。全年共接待国内旅游人数1835.21万人次,比上年下降16.6%;接待境外旅游人数7.7万人次,比上年下降66.2%,其中外国人2.4万人次,下降71.6%,港、澳、台同胞5.3万人次,下降63.1%。

2004年旅游人数为2480.3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5.2%;实现旅游总收入167.6亿元

2005年,全省共接待旅游者2762万人次,同比增长19.55%。

2006年,全省接待人数4747万人次,比2005年增长51.8%,实现旅游收入387亿元,比2005年增长54.1%。

2007年,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6262.8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1.9%,其中,接待入境旅游人数4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3.8%;实现旅游总收入512.28亿元,比上年增长32.4%,其中,旅游外汇收入1.2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