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主论的作者简介

《君主论》的第一个中译本是伍光建(君朔)先生节译本,题名为马加维里著《霸术》,商务印书馆出版;其次是曾纪蔚译,题名蔚意大利麦克维利著《横霸政治论》,上海光华大学政治学社出版;第三部译本题名为《君》,1934年中国文化学会出版这些译本均系根据英译本转译,早已绝版。1985年商务印书馆再度出版了由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的潘汉典教授翻译的《君主论》。

《君主论》的作者是谁?

《君主论》的作者是尼可罗·马基亚维利。

尼可罗·马基亚维利,意大利政治思想家和历史学家。1469年诞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其思想常被概括为马基雅维利主义。

代表作《君主论》主要论述为君之道、君主应具备哪些条件和本领、应该如何夺取和巩固政权等。他是名副其实的近代政治思想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君主论》作品思想

全书讨论了“君主国是什么,它有什么种类,怎样获得,怎样维持,以及为什么会丧失”的问题。对于这一系列问题的探索,作者摒弃了中世纪宗教教条式的推理方法,从历史的经验角度出发,以“人性本恶”的基本假设为依据。

认为国家的产生是出于人性本身的需要,并不是上帝的意志,从而否认了君权神授。他大胆地将政治与伦理道德分离,认为政治的基础不再是伦理道德,而应由权力取而代之。

《君主论》是谁的著作?

欧洲的若干学者都相信,千百年来,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是人类写过的三部具有永恒价值的处世智慧奇书之一。自问世以来,400多年间《君主论》在西方成为历代君主和统治者的案头书,也成了后世一切统治阶级巩固其统治的治国原则。在人类思想史上,还从来没有哪部书像《君主论》那样,一面受着无情的诋毁和禁忌,另一方面却获得了空前的声誉。它作为第一部政治禁书而被世人瞩目,是有史以来对政治斗争技巧和为君之道的最独到、最精辟的“验尸”报告,许多君主也都将它视为宝典,成为历代君主和统治者的案头书。直至20世纪80年代,西方舆论仍把《君主论》列为影响人类历史的十部著作之一,把它和《圣经》、《资本论》摆在一起。

《孙子兵法》全书13篇,约6000字,为我国春秋时代孙武所著,距今已2500多年。这是我国同时也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一部兵书,一直为历代政治家、军事家、商人、学者奉为至宝。该书自问世以来,对中国古代军事学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被人们尊奉为“兵经”、“百世谈兵之祖”。历代兵学家、军事家无不从中汲取养料,用于指导战争实践和发展军事理论。凡读过这部兵法的人,无不倾心于它所蕴涵的深邃而奥妙的思辨内容、博大而精深的军事学说内涵、清新而鲜明的实践风格,以及辞如珠玉的文学性语言。其问世虽久,但书中所包容的智慧,以及在这些哲学文化意识指导下所阐述的战争规律和原则,至今仍然闪烁着熠熠光辉,被称为令人叹为观止的罕世之作,与《智慧书》、《君主论》并称为人类三大智慧奇书。

《君论主》是谁写的

马基雅维利《 君主论》

马基雅维利(1496~1527),出生于意大利半岛上的佛罗伦萨。他是第一个使政治学独立,同伦理家彻底分家的人,有资产阶级政治学奠基人之称,并且是历史家、军事著作者、诗人、剧作家。父亲是一名律师,母亲有一定的文学功底。受教育状况良好。成年以后,他投身政治,曾任佛罗伦萨共和国十人委员会秘书长,显示了他的政治才华。在共和国遭到颠覆,君主制复辟的时候,他遭到逮捕后又被释放,在佛罗伦萨近郊的乡间过着隐退的生活。在此期间(1513年),他写下了《君主论》以表达他对君王的忠诚与崇拜,旨在赢得君王的宠幸。但是,《君主论》还没来得及发表,佛罗伦萨发生起义,共和国再次推翻君主统治。马基雅维利又向共和国新政府谋求职位。在遭到拒绝后,马基雅维利在极度失望与痛苦中忧病而逝。

他的著作《君主论》在打破了旧的、自欺式的政治家观点的同时,创立了新的政治学观点,他提出目的是至关重要的。而手段却是独立于道德规范之外,可以独立研究的技术性问题。它与目的并不构成任何道义上的联系。只要有利于目标的实现,那些强暴狡诈,背信弃义的卑劣手段都是可取的。第18章:“论君主如何守信”赤裸裸地将君王的政治行为和伦理行为截然分开,旗帜鲜明地排斥那些公认的道德。我们可以想象那时人们的反映吗?”

《君主论》虽然有讨好当时君主的意图,但也包含着他对当时建成统一强大的意大利的强烈愿望。“手无寸铁的先知总是被毁灭,反之,拥有武装的先知则获得成功”, 马基雅维利坦言君主要拥有强大的军队,而“美德”必须为“功利”让位。

君主论的作者

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家马基雅维利写的君主论,可以说是一个享誉世界的政治学名著,实用性很强,妥妥一本教人们如何当帝王的说明书。各国的君主自然奉其为枕边书,也有人说这本书臭名昭著,因为作者提出了一个观点,君主为了实现其政治统治可以不顾道德理法的束缚,君主必须学得像狮子和狐狸一样,既要残酷无情,又要狡猾多变,这样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君主。

 

法国的一代雄主拿破仑对这本书是情有独钟的,他对这本书进行了一页一页的批注。拿破仑兵败滑铁卢之后,拿破仑的士兵从他的战车中发现了他批注过的君主论这本书。1816年拿破仑批注版的君主论出版,目前原件已经丧失,但现在的专家并未对这本书的真实性提出过任何怀疑。拿破仑一生都钟爱这本书,从他的批注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他人生中的各个重要时期,从当将军,执政,再到皇帝以及被流放时期,他都在本书做着批注,研究这本书对研究拿破仑思想产生和变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拿破仑生前曾说过,他是一个只能搞政治的人,不太喜欢女人和赌博,而君主论的作者马基雅维利也曾说过,他这一辈子只爱谈论国家,不喜欢盈利亏损之道。二人时隔百年却能擦出思想的火花,原因就在这里。拿破仑统治的时代正好是马基雅维利主义横行欧洲的时代。拿破仑确实是把自己视为新君主,按君主论的要求来自我定位自我塑造的,他认为君主论这本书就是为他自己量身订造的。

 

拿破仑是一个工作狂,本人也是个话唠,在他众多的批注中,可以看到他对当时法国的事件与君主论述中的内容进行对号入座,然后再加一点评,非常有代入感。读者从拿破仑的批注中,并没有发现拿破仑做的哪些方面超出了君主论述论述的范围,可以说君主论就是拿破仑的镜像。有一点拿破仑深受马伊基亚维利政治思想的影响,他也非常鄙视道德和传统习俗、律法对自己的束缚。君主论这本书能吸引拿破仑的另一个原因在于书中包含了很多的政治思想和理论以及对人类思想和行为尤其是心理的敏锐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