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关穴在哪里
内关是心包经上的要穴,它与任脉相通,又关乎内脏、血脉之联络,是养心养血的良药
内关穴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
内关的准确位置在哪?
1、用力握拳,找到手臂内侧两条明显的肌腱,内关就在这两条肌腱之间,从掌面腕横纹的中点开始向上2寸的地方,就是内关穴。
2、将右手三个手指头并拢,把三个手指头中的无名指放在左手腕横纹上,这时右手食指和左手手腕交叉点的中点,就是内关穴。
扩展资料:
内关穴的作用与功效
1、消除疲劳,帮助入眠
按摩内关穴可以调节神经,改善胃胀、腹胀的症状,还能改善睡眠质量。
2、缓解胸痛胸闷
内关穴是心包经上的穴位,而心包经又与心脏的血液流通紧密相连,而按摩内关穴可以改善血液循环,达到宽胸理气的功效。
有的医生会建议心血管病患者经常按摩内关穴,就是这个原因,可以调理心率不齐、心跳过快、心慌、心痛等症状。
3、减轻晕车晕船症状
有的人出行时会有晕车或者晕船的情况,这种头晕想吐的感觉是非常难受的。
这时候如果没有晕车药或晕船药在身边,可以尝试用大拇指用力掐在内关穴上,就能缓解晕车晕船的症状了。
美丽心穴之内关穴在哪里 图
内关穴: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在挠则屈腕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取穴。将右手三个手指头并拢,把三个手指头中的无名指,放在左手腕横纹上,这时右手食指和左手手腕交叉点的中点,就是内关穴。为说明确切位置,可以攥一下拳头,攥完拳头之后,在内关穴上,有两根筋,实际上,内关穴就在两根筋的位置。
“内关穴”让你不在为晕车而烦恼(穴位的奥秘系列一)
内关穴的名字最早出于《黄帝内经 灵枢 经脉篇》,内关,“内”就是内部;“关”就是关卡的意思,因此可知道内关意指心包经的体表经水由此注人体内。内关穴主要物质是间使穴传来的地部经水,流至此穴后由内关穴的地部孔隙从地之表部注入心包经的体内经脉,心包经体内经脉经水的汽化之气无法从本穴的地部孔隙外出体表,如被关卡阻挡一般,所以它所属的这条经络得名心包经,通于任脉,会于阴维,是八脉交会穴之一。内关穴的真正妙用,在于它能 打开人体内在机关 ,有 补益气血、安神养颜 的功效,所以内关穴可以有效的治疗晕车恶心。
穴位定位 :把右手的中间三根手指并拢,把三个手指中的无名指,放在左手腕横纹上,这时右手的食指和左手的手腕交叉点的中点,就是内关穴。
取穴方法 :内关穴在腕的横隔纹上中间2寸凹陷处,以自己手的中指第2个关节为1寸,取穴时一般用一只手握紧另一只被按摩手臂的下端,使这只手的大拇指垂直地按在内关穴上,用指尖有节奏地进行按压,按摩以产生酸、麻、胀的感觉为最好。此外还有一个很简单的个人找穴方法,可以攥一下拳头,攥紧拳头之后,在内关穴上,有两根筋,实际上,内关穴就在两根筋中间的位置。
经络所属 :手厥阴心包经。
功能主治 :主要功能为孕吐、晕车、头痛、胸肋痛、上腹痛、眼睛充血、手臂疼痛、恶心想吐、心绞痛、月经痛、呃逆等,是 多种疾病按摩治疗时 的首选穴,此穴位采用指压法可以治疗风湿疼痛、治疗月经痛等。
穴位配伍 :与合谷穴、少商穴、三阴交穴、太溪穴配合可以治 咽喉痛 ;与太渊穴、合谷穴配合局部推按能消除 胸胁疼痛 。
请问内关穴在什么位置啊?
内关穴: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在挠则屈腕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取穴。<灵枢经脉篇>阴溢为内关,内关不通死不治,阴气盈盛于内与阳气相背,失于协调,心暴痛,胸部烦闷、隔中满、本穴用之效也,故以内关名之一说,本穴是心包经之络穴,与三焦经相通,三焦经的络穴名外关、内关者乃相对而言,备考<玉龙赋>"取内关于照海,医腹疾之块“,<百证赋>"建里内关扫尽胸中之苦闷。” 将右手三个手指头并拢,把三个手指头中的无名指,放在左手腕横纹上,这时右手食指和左手手腕交叉点的中点,就是内关穴。为说明确切位置,可以攥一下拳头,攥完拳头之后,在内关穴上,有两根筋,实际上,内关穴就在两根筋的位置。
请问内关穴,大椎,足三里,合谷,曲池各在什么位置?最好有图!各治疗什么病?
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现代常用于治疗心绞痛、心肌炎、心律不齐、胃炎、癔病等。
大椎穴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主治热病,疟疾,咳嗽,喘逆,骨蒸潮热,项强,肩背痛,腰脊强,角弓反张,小儿惊风,癫狂痫证,五劳虚损,七伤乏力,中暑,霍乱,呕吐,黄疸,风疹等。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浅层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深层有胫前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主治胃肠病证,下肢痿痹,神志病,外科疾患,虚劳诸证。
合谷穴位于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或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而有桡神经浅支,深部有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并有手背静脉网,近侧为桡动脉从手背穿向手掌之处。主治发热,头痛,目赤肿痛,鼻衄,血渊,咽喉肿痛,齿痛,耳聋,面肿,口眼斜,中风口噤,热病无汗,多汗,消渴,黄疸,痛经,经闭,滞产,等。
曲池穴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有清热解表、疏经通络的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配合治疗手臂痹痛、上肢不遂、热病、高血压、癫狂;腹痛、吐泻、咽喉肿痛、齿痛、目赤肿痛,瘾疹、湿疹、瘰疬等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