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1,滴滴“收割”之年:运价最低、抽佣最高,要钱?要命?
你知道现在都是怎么养鸡的吗?
为了让母鸡下蛋,每天光照16小时,母鸡最后快衰竭的时候,还要加强光照冲刺一周
是不是像极了网约车司机的现状:运价最低、抽佣最高!
最初, 滴滴、滴答、一喂顺风车 等平台本着“共享出行”的理念,得到 社会 关注与认可,成为立足的根本。
整合黑车,碾压出租,滴滴实现垄断,本该扛起 社会 责任的资本家, 在2021年,为了利益“割”起司机来,手一点都不抖。
一、2021年运价大比拼
2021年3月1日起滴滴在各地区县降低运价,离谱到起步价仅4.2元, 刷新了快车的价值,重新定义了出行概念。接2公里,送2公里,每公里不到1元的价格,区县小城市蹬三轮起步价都要5元。
滴滴为了抢占下沉市场,用低价倾销这种揽用户一千伤司机八百的方式,完全没有责任与良心。
4.2元起步价足以对滴答、一喂顺风车这些平台造成威胁, 本身就没忠诚度可言的乘客,只会倾向于随叫随到的网约车。
这还不够低。
3月19日, 惠州的一位司机接到特惠一口价订单,送完乘客后看着2.6元惊呆了, 这价格媲美公交车,有些公交上车投币都是3元起步。
滴滴,你想统一国内出行吗? 那些正在修的地铁线路,瞬间就不香了,坐什么公交地铁,有网约车2.6元的起步价就够了。
我想不通滴滴有什么资格把价格降到这种程度,可曾与合作伙伴有过任何商量,与司机的快车合同里写的合作关系就是闹着玩。
一家独大后的一言堂, 滴滴已经成为了在出行市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土皇帝, 用司机的利润去补贴乘客喂饱自己。
想要司机的钱?
二、2021年抽成大比拼
在价格上, 滴滴能打压滴答、一喂顺风车等其他平台; 在抽成上,30%也喂不饱这头白眼狼。
2021年低到匪夷所思的价格让全国司机掀起了一波 “价格对比潮”:乘客付款和司机到手费用相差甚大,抽成已经超过30%。
乘客付款:16.55元,司机到手费用9.31元,相差7.24元, 抽佣43.7%;
乘客付款:23.97元,司机到手费用14.93元,相差9.04元, 抽佣37%;
乘客付款:106.49元,司机到手费用66.97元,相差39.52元, 抽佣37%;
青菜拼车更牛,拼三个人,乘客分别付费6元、15元、21元,司机到手22元,相差20元, 抽佣45%。
平台抽成费率一直是个谜, 根本看不懂其中的规则在哪里,像特惠一口价和青菜拼车这种订单让乘客用车成本降低了, 平台反而抽成更多。
滴滴不断试探网约车司机的底线,30%的抽佣每月仍有20多万新司机加入,有新鲜血液注入就完全没有后顾之忧。
那就抽成35%,能多扒点就多扒点。每天14个小时的高负荷接单得到的流水,还不如滴滴的抽成。
想要司机的命?
我大胆预测,可能要到50%抽佣的时候,网约车司机才能学会什么叫团结。
不会抱团取暖,低运价高抽成的现状就得不到改善, 即使是在夏天,不冷死也会饿死。
二、滴滴出行永久停止服务了吗?2021滴滴还能活多久
; 滴滴出行从下架至今并没有永久停止服务,虽然手机APP不允许下载,也不允许新用户注册,但已经下载的用户和微信小程序仍然是可以使用的。也就是说,滴滴出行平台目前还是在运营的,只是处于下架整改阶段,只要是整改结果符合要求,公司还在的话,重新上线也是有可能的。
2021滴滴还能活多久?
虽说滴滴从2018年两名女性乘客被害,到顺风车业务下架、司乘关系矛盾的激化、桔视监控的安装、再到高额抽成无底线压榨实司机入,这一切都将滴滴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但目前的非法收集个人信息,打包、泄漏出行数据,也并没有直接停用滴滴打车平台,只是下架进行整改。
另外,国内的打车平台无论在地图绘制技术、匹配、计算精度、用户、司机注册人数、运营模式等多个方面,也少有能和滴滴平台掰手腕的。具体存活时间就要看其审查结果了,毕竟滴滴从下架整改至今已经接近3个月,相结果水落石出之类也不会相差太远。
三、滴滴2021年全年净亏493亿,营收同比增长
滴滴2021年全年净亏493亿,营收同比增长
滴滴2021年全年净亏493亿,营收同比增长,2021年Q4滴滴的中国出行业务交易额为562亿元,环比下滑约3.93%,滴滴2021年全年净亏493亿,营收同比增长。
滴滴2021年全年净亏493亿,营收同比增长1
滴滴发布了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第四季度未经审计财报2021年第四季度财报。
财报数据显示,滴滴2021年第四季度总营收约为408亿元,较上年同期的466.99亿元下降13%;归属于滴滴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3.83亿元,较上年同期的净亏损72.21亿元收窄95%。
其中,中国出行业务的收入为375亿元,国际业务的收入为10亿元,其他部门的收入为23亿元。
从订单量来看,2021年Q4滴滴的总订单量为27.91亿单。其中,中国出行业务订单量为23.07亿单,国际业务订单量为4.84亿单。
从交易额来看,2021年Q4滴滴平台总交易额为672亿元。其中,中国出行业务交易额为562亿元,国际业务交易额为110亿元。
从平台销售额来看,2021年Q4滴滴平台中国出行业务和国际业务的总销售额为99亿元,中国出行业务的平台销售额为89亿元,国际业务的平台销售额为10亿元。
同时,滴滴还宣布,腾讯总裁刘炽平辞任董事,任命腾讯副法律总顾问梁凤霞为新董事。
公开资料显示,滴滴创立于2012年,发展早期凭借烧钱方式大肆抢占市场份额,并在激烈的价格战中陆续收购了不少玩家。2015年2月,滴滴与快的合并;2016年8月收购Uber中国,彼时,滴滴成为了国内最大的网约车平台。易观千帆数据显示,2020年12月,滴滴活跃用户8157.3万,用户量排名前十的网约车平台中,滴滴用户份额占据66.3%。
好景不长,2021年6月底7月初对于滴滴来说是个重大转折点。
2021年6月末,滴滴在美国上市。但在7月2日,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发布消息称因数据安全问题将对滴滴实施网络完全审查。7月4日,“滴滴出行”App因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从应用商店下架。
7月9日,滴滴旗下25款App因同样的问题也从应用商店中全线下架。7月16日,国家网信办会同公安部、国家安全部、自然资源部、交通运输部、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联合进驻滴滴开展网络安全审查。
2021年12月3日,滴滴官方微博发文称,“经认真研究,公司即日起启动在纽交所退市的工作,并启动在香港上市的准备工作。”
受此次事件影响,滴滴国内业务规模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增长几乎停滞。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Q3滴滴的中国出行业务交易额为585亿元,同比增长0.08%;中国出行业务订单量为23.56亿单,同比下滑0.76%。
从最新财报来看,这一情形似乎仍没有好转。2021年Q4滴滴的中国出行业务交易额为562亿元,环比下滑约3.93%;中国出行业务订单量为23.07亿单,环比下滑约2.08%。
滴滴2021年全年净亏493亿,营收同比增长2
滴滴最新财报显示, 亏损有所收窄,不过中国出行业务收入同比出现了下滑。
4月16日晚间,滴滴发布了2021年第四季度财报。财报显示,2021年第四季度滴滴总收入为407.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12.7%。同时,第四季度滴滴的净亏损达1.71亿元,去年同期亏损72.3亿元。
从亏损看,滴滴的亏损在进一步收窄。2021年第四季度,在非通用会计准则口径下,滴滴经调整息税摊销前利润(EBITA)为亏损39亿元,去年同期亏损达74.4亿元。在第四季度,滴滴国际业务99 Taxis相关的商誉和无形资产减值达28亿元。
细分业务看,滴滴当前收入由中国出行业务(中国网约车、出租车、代驾和顺风车等业务)、国际业务(国际出行和外卖等业务)和其他业务(共享单车和电单车、车服、货运、自动驾驶和金融服务等业务)三部分构成。
滴滴2021年第四季度407.8亿元的'总收入中,中国出行业务的总收入为374.7亿元,同比下滑15.1%;国际业务的总收入为10.5亿元,同比增长51.2%;其他业务总收入为22.6亿元,同比增长22%。
其中,中国出行业务经调整息税摊销前利润(EBITA)实现收益8.5亿元,同比扭亏为盈;国际业务经调整息税摊销前利润(EBITA)亏损18亿元,其他业务经调整息税摊销前利润(EBITA)亏损29.6亿元,其他业务的亏损有所收窄。
在滴滴App下架后,滴滴订单量持续下滑。根据交通运输部每月发布的网约车运营数据, 2022年2月滴滴月单量相对于2021年6月下滑32%。
从核心平台总交易额(GTV)来看,2021年第四季度,滴滴核心平台总交易额为672亿元,中国出行业务的GTV达到562亿元,国际业务的GTV达到110亿元。
就单量规模来看,2021年第四季度,核心平台总单量规模为27.91亿单,中国出行的总单量规模为23.07亿单,国际业务的总单量规模为4.84亿单。
支出方面,滴滴在第四季度的研发费用为3.81亿元,同比增长130%,此前有消息称滴滴正加大对自动驾驶技术的投入与开发。
滴滴在财报中还提及,2021年第四季度的净投资收益为83亿元,主要归因于公司投资的Grab在去年12月3日于美国上市,Grab曾被戏称为东南亚版“滴滴”,业务包括外卖、叫车、杂货配送、电子支付、金融服务等。
截至发稿,滴滴股价为2.46美元,较发行价跌去82.4%,当前市值为116.3亿美元。
滴滴同时在4月16日晚间宣布,腾讯总裁刘炽平不再担任董事职务,腾讯副法律总顾问梁凤霞被任命为新董事。梁凤霞于2008年3月加入腾讯,在加入腾讯之前,她曾在德勤担任高级法律顾问。
滴滴2021年全年净亏493亿,营收同比增长3
据钛媒体App 4月17日消息,4月16日晚间,滴滴发布了2021年第四季度财报。
财报显示,截至去年末,滴滴第四季度实现营收407.77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减少59.22亿元。该公司第四季度净亏损额为1.71亿元,亏损幅度较第三季度大幅收窄近99.4%。2021年全年,滴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达1738.27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的1417.36亿元同比增长22.68%。
据了解,滴滴当前收入由三部分构成,中国出行业务(中国网约车、出租车、代驾和顺风车等业务)、国际业务(国际出行和外卖等业务)和其他业务(共享单车和电单车、车服、货运、自动驾驶和金融服务等业务)。
从收入构成来看,国内移动业务收入仍占绝大部分,2021年实现1605.21亿元占总营收的92%,较去年同期增长20%。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滴滴公司的国际业务和其他业务收入增长较为迅速,分别同比增长55.25%和68.18%。
2021年第四季度核心平台交易量达27.91亿笔,其中国内出行板块交易量达23.07亿笔,国际交易量为4.84亿笔,国内交易量环比微降2.1%。
梳理该公司全年国内出行板块交易量来看,2021年,该公司国内出行业务量约为94.83亿笔(第一季度日均成交2500万单,第二、三季度分别为25.7亿和23.56亿单),平均全年日成交量约为2600万单。第四季度,滴滴核心平台交易额(GTV)达到672亿元,其中中国出行业务GTV达到562亿元,国际市场GTV达11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