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海三山会馆的介绍
上海三山会馆位于上海市南浦大桥桥堍中山南路1551号的三山会馆,是沪上唯一保存完好的晚清会馆建筑。它始建于1909年,由福建旅沪水果商人集资兴建,历时五年竣工。
二、三山会馆的历史沿革
三山会馆始建于1909年(清宣统元年),历时5年竣工。全馆占地4亩,是沪唯一保存完好的晚清会馆建筑。飞檐翘角、气势雄伟,具有典型的 三山会馆福建建筑风格。馆内古戏台的设计与制作工艺尤罕见,项部是金碧辉煌喇叭型的藻井,四周刻有上海城墙模型。1959年三山会馆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成为沪上新的历史文化景观。
上海开埠以后,各地商人云集上海,相继建立了数百家同乡会馆和同业公所,作为福建会馆的三山会馆建于1909年,整幢建筑别致秀丽,雕梁画栋、流金溢彩。古戏台的藻井为全木结构,雕刻着“五福捧寿”、“暗八仙”图案以及上海老城的八座城门、城墙。城门上有百鸟朝凤,镶嵌着夜明珠。古戏台前的石柱上镌刻着对联“集古今大观时事虽异,得管弦乐趣情文相生”。三山会馆是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的遗址,1926年10月、1927年2月和3月,上海工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响应北伐、推翻军阀政府在上海的反动统治,先后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指挥部就设立于此,周恩来曾到三山会馆慰问工人。
民国29年前后,在会馆内创办三山中学和八闽小学,1950年中学部停办。1952年后,小学由人民政府接办,改名半淞园路第一小学,直到1979年停办。
1980年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为辟通中山环路,上海市人民政府决定将三山会馆作移位修复,工程历时3年完成。1989年9月26日,会馆移位修复后正式对外开放,展出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史料等,现设三山会馆管理处负责保护管理。
三山会馆除了继续保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外,还在文物保护、旅游功能等方面加以拓展,上海民间收藏品陈列馆以其新、奇、精、博的特点,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赏者。三山会馆古色古香的古建筑与美轮美奂的民间收藏品融为一体,珠联璧合,相映成辉,给人以美的享受。设在三山会馆内的上海民间收藏品陈列馆,自1992年开馆以来,每年举办一次至二次大型的收藏展览。“92上海民间收藏品大展”,被列为92中国友好观光年上海十大活动之一;1993年12月“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大型收藏展”;1994年4月“古董艺术家具展”;“2002年上海民间收藏展”等。这些展出活动,参展者之多,藏品之丰富,给人新、奇、精、博的感觉,展现了上海民间收藏“半壁江山”的风采。
会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上海的会馆公所兴起、繁荣至消逝,历史过程长达三个多世纪。据史料记载,鼎盛时期上海的会馆公所多达400余座,大多沿黄浦江和老城厢一带而建,它们在助推上海近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会馆是城市发展的见证,也是上海移民城市、多元文化形成重要的组成部分。始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的三山会馆是沪上唯一保存完好、对外开放的晚清会馆建筑,也是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唯一保存下来的革命遗址。1959年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三山会馆如今已走过了百年历程,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前夕,一座以展示上海会馆公所“兴衰史”的陈列馆在三山会馆拔地而起。它与会馆古建筑融为一体,相映生辉,将成为中外文化传播与交流的桥梁。
三、三山会馆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我们都知道我国的上海不仅是拥有深厚的近代城市文化底蕴和众多历史古迹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摇篮,是一座光荣的城市。
除了我们所熟知的“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外,在南浦大桥桥堍,有一座“三山会馆”, 由福建旅沪水果商人于1909年集资兴建,是上海唯一保存完好的晚清会馆建筑,同时也是上海市“红色旅游基地”。文先生那次游览完“四行仓库”后,又来到了“三山会馆”进行参观。
看着这“门面”,文先生不由得停下了脚步,红色清水砖面的围墙内,想必保留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旧时光。
进入大门,面对正殿,中间是一石板铺成的大天井,衔接门楼突出的一座建筑为戏台,即“打唱台”。两边为二层楼厢房,三面穿连。大殿内原藻井呈圆锥形、顶上雕有莲花,有落英缤纷之感。四角刻有福寿图案,至今保存完好。雕梁画栋,富丽堂皇。这是上海保存最完好的古戏台,历经岁月洗礼仍饱含韵味,毫不褪色。
三山会馆不仅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它还是本市唯一保存完好的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遗址。1926年10月、1927年2月和3月,上海工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响应北伐、推翻军阀政府在上海的反动统治,先后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指挥部就设立于此,同封建军阀进行了殊死的斗争,谱写了中国工运史上光辉的一页。
望着那些珍贵的资料照片,文先生内心充满激动,为早年工人阶级英勇奋斗的“可歌可泣”的光辉事迹而赞叹。
(三山会馆)
(会馆历史陈列室)
参观完“三山会馆”,文先生深深感受到:“三山会馆”是非常不错的景点,景区内有“新、旧”两栋建筑,旧的那栋就是晚清时所建的三山会馆,里面的戏台等都保留了当时原貌;新的那栋是会馆历史陈列馆,偏重对上海会馆史的介绍。
最让文先生深有感触是这里既是文物保护单位又是红色旅游景点。“三山会馆”初建于晚清,是在上海的福建水果商人的会馆;在大革命时期这里又被作为我党领导的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的总部。这“三山会馆”将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红色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让在此参观的人们欣赏到我国伟大的建筑艺术,同时接受了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真是让人“回味无穷”啊!
与此同时,文先生更加觉得此次上海“红色景点”旅游确实很有意义,“不虚此行”也。
谨以此文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暨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四、三山会馆的建筑特点
会馆原建筑处在丰淞园路239弄引安弄15号内,被包围在深巷民居之中。会馆主体建筑占地一千平方米,整幢建筑雕梁画栋、殿宇高大、别致秀丽,富有福建特色。会馆大殿中央原来供奉一尊湄州天后神女像,所以在入门处三山会馆的门额上方刻有“天后宫”的字样和图案。天后女神在福建一带民间亦称之为妈祖。与大殿遥相对应的古戏台两边建有观楼。古时演戏是敬神的,看戏的人只能位于两边。古戏台建造得非常精致,戏台中央顶上有覆盂形的藻井,全木质结构,四周雕有上海老城墙城门的模型,设计科学,台上演戏时能起到扩大音响的效果。古戏台前的两根青石柱上刻有对联一副:“集古今大观、时事虽异,得管弦乐趣,情文相生。”字字铁划银钩,古戏台的藻井与四周的“鱼尾龙”均为初建时贴的金,至今仍保存完好。
南面进门围墙为一青砖雕刻照壁,临一天井。坐北朝南巍然立起一座红砖建造的高大门楼宅第建筑。门框砌青 石,上方嵌以横形巨石,上阴刻“三山会馆”,再上方嵌以雕花竖石,中间呈现“天后宫”3字。今雕花已遭损毁,看不出原花纹面貌。在门两边墙基上垒着大形方石,石上都有精美的浮雕,古朴清雅,极含装饰意味。楼门山墙原也嵌着青石周边栏杆,上头雕刻着各种神话人物故事图及花卉图案,刻工极其精细,与墙基方石上的浮雕形成呼应,今山墙栏杆、石雕已不见,改为绿白相间的水泥装饰,呈现简朴。
进入大门,面对正殿,中间是一石板铺成的大天井,衔接门楼突出的一座建筑为戏台,即“打唱台”。两边为二层楼厢房,三面穿连。大殿内原藻井呈圆锥形、顶上雕有莲花,有落英缤纷之感。四角刻有福寿图案,至今保存完好。雕梁画栋,富丽堂皇。殿堂正面沿墙,原塑有湄州天后林默及其父母等家人塑像。中间设祭台,供奉航海保护神天后娘娘。两边塑有历代名贤像。正对大殿的戏台,装饰也十分华丽。台顶部为喇叭形藻井。楹柱上也绘有彩图,金碧辉煌。四周刻有上海城墙一高大玲珑玉石,称异彩纷呈,是一幢工艺高超的古建筑。
五、二年级课外活动教案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二年级老师的你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课外活动教案以便更好地教学!
一、教育目的:
通过参观三山会馆,与历史进行亲密接触,获得感性的认识,学生犹如进入了时间的隧道,徜徉于充盈历史文化的殿堂,二年级课外活动方案。从陈列着的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的图片和文字史料中,仿佛看到上海工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同封建军阀进行了殊死的斗争。三山会馆不仅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它还是上海唯一保存完好的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遗址。
二、考察前期教育:
安全教育:三山会馆看上去幽静宜人。故请学生遵守纪律,不要大声喧哗吵闹,讲公共秩序,讲文明。
知识教育:会馆主体建筑占地一千平方米,整幢建筑雕梁画栋、殿宇高大、别致秀丽,富有福建特色。会馆大殿中央原来供奉一尊湄州天后神女像,所以在入门处“三山会馆”的门额上方刻有“天后宫”的字样和图案。天后女神在福建一带民间亦称之为妈祖。从门楼入内,便是大殿,画栋雕梁,金碧辉煌。大殿正前有一座古戏台,戏台上有一口螺旋形的藻井。古时演戏是敬神的,看戏的人只能位于两边。古戏台建造精致,戏台中央顶上有覆盂形的藻井,全木质结构,四周雕有上海老城墙城门的模型,设计科学,台上演戏时能起到扩大音响的效果。楼房东西两边风火墙上饰有“将军帽”,又称“马头墙”,为福建古建筑的'一大艺术特色。
三、以学生自行收集相关资料与活动相结合,提升活动价值。
四、考察时间:20xx年4月16日下午
地点:上海三山会馆
领队:xxx
教师:xxx
五、考察后的反馈小结:
参观上海三山馆后,学生们增加了对中国工人阶级的了解,让学生树立努力学习,长大后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信念。用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建设历程和革命先烈们的丰功伟绩,加强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报效祖国的革命热情。
一、课题的提出
新世纪对人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只有具有独立思考,善于学习,全收集处理信息,具有创新精神的新型人才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可见,阅读教学在培养未来人才中的重要作用,规划方案《二年级课外活动方案》。课堂教学是实施阅读教学的基本环节和基本形式。但是在知识更新加速的今天,仅靠课堂的获取知识是有限的。高效的方法应该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教学是学生的一项语文实践活动,所以,如何加大学生的阅读量,以指导学生收集信息能力和处理能力,势在必行。
二、实施目标
1、 推荐学生课外阅读“神话”“童话”和寓言故事,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 教给学生摘抄好词好句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学会语言的积累。
3、 鼓励学生自己选择材料阅读,学习做读书笔记。在阅读中感悟语言文字所蕴藏的思想,学会自己学习。
三、实施措施
1、 利用每天中午,老师深情并茂地讲些童话故事(如《安徒生童话》)、寓言故事,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梁祝》、《孟江女》)、神话故事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当孩子有一定的阅读兴趣后,每周进行读好书的活动,让学生养成听读书、要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3、 为学生开辟阅读途径,如可以引导学生到现代书城去读书;到学校、班级图书室进行阅读;当老师有好书的时候,也可以向学生推荐。
四、检查方法
1、 定期检查。把学生的词语收集本收上来检查。表现优秀的同学的作业要在全班传阅。
2、 成果展示。定期对孩子们的作品进行全班展示、评比,让大家有种成就感。
3、 上一节课外阅读汇报课。让学生们汇报他本期阅读了多少文章,得到了哪些收获。
六、三山会馆的介绍
三山会馆始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由福建旅沪水果商人于1909年集资兴建,1914年竣工。位于上海市南浦大桥桥堍中山南路1551号,是上海唯一保存完好的晚清会馆建筑。因福州城内有三座山:东南于山、西南乌石山(亦称道山)、北面越王山(亦称闽山),故会馆得名“三山”。三山会馆1959年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9月移建竣工对外开放。现为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上海市全民国防教育基地,上海市红色旅游基地,2010年世博会城市文化特色展示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