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红色旅游是什么
红色旅游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兼顾市场发展和公益性
红色旅游主要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蕴含着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的红色旅游再次成为热点。综合高德地图和各大在线旅游平台的数据来看,今年暑期,红色旅游持续升温,总体天气条件适宜出游,预计将有过亿人次的旅游者选择红色旅游。“八一”建军节前后,或为出行高峰期。
红色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旅游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红色旅游接待游客11.47亿人次,同比增长11.7%,综合收入达到3060.9亿元,同比增长17.2%。近三年来,全国红色旅游接待游客累计达34.78亿人次,综合收入达9295亿元。。现在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青睐,红色旅游正成为旅游产业的一个重要板块。
年轻人渐成主力
红色旅游的一个较显著变化是年轻人渐成主力人群。今年国内红色旅游的主要客群已由60后、70后向80后、90后转移。今年1月至6月,红色旅游游客平均年龄为33岁,在红色旅游总人数中80后占24.9%、90后占8%、00后占5%。红色旅游游客中,80后和90后的占比已升至39%,60后和70后则降至32%。
红色旅游推动有利因素
1、红色旅游在时代特色、意涵方面的特殊性对年轻人形成一定吸引,注重游客体验成为产品设计的重要考量因素,绿色生态、自然风光、文化名胜、研学教育等与红色旅游相结合,形成更多样化的产品体系,契合了不同游客类型的需求
2.、另一方面,是相关政策的推动。早在2004年,国务院颁布《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之后国务院持续颁布《2011-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文件提出,要继续扩大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加强革命文物创意产品的开发,鼓励支持文化文物单位和社会力量参与革命文物创意产品的开发,并提高红色旅游发展质量,包括推出更多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研学旅行、体验旅游、休闲旅游项目等。
3、从目的地一端来看,红色旅游景点密集,相关旅游资源较为丰富,挖掘力度相对较大及其旅游产品相对多样化,是受捧的重要原因。不少目的地城市也在寻求更多彼此合作的机会,增加彼此间红色旅游市场的连接。
红色旅游发展痛点分析
不过在市场趋好背后,红色旅游也出现一些问题。其中低俗、过度娱乐化等现象在某些地区红色旅游区域较为突出。红色旅游中低俗、庸俗和恶俗现象主要包括,有的“景区”移花接木虚造历史场景、建筑和器物;有的做成不伦不类的游乐园;有的讲解词不实;有的纪念馆越建越气派,纪念碑越建越高;有的垄断和强行兜售高价花圈、花篮牟利;有的借吃“忆苦饭”提供价实不符的饮食等等。
国内大部分红色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商品开发现状还不尽如人意,旅游商品的同质化倾向严重,旅游商品创意概念的表达受阻。他认为,国内红色旅游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诸如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单一、项目建设同质化严重、产品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兼顾市场发展和公益性
下一步需要加强红色旅游特色商品与创新型商品的开发力度,进一步优化旅游购物环境和市场秩序;鼓励当地居民参与到旅游商品的打造之中,充分整合利用当地社会资源,鼓励企业本着社会责任的精神,积极投身红色旅游商品创新公益行活动,打造出有特色的旅游商品品牌。
红色旅游应在市场发展与公益性方面保持平衡。红色旅游应该围绕红色主题,营造氛围、深化体验、寓教于游,切不可随意用“产业化”“市朝”削弱文化主题和公益性质。
如何做大红色旅游市场?
要提高红色旅游发展的质量,依托革命文物资源,推出更多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研学旅行、体验旅游、休闲旅游项目,丰富红色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提升红色旅游的服务质量。
针对红色旅游参与主体年轻化的发展格局,红色旅游景区要将自身的红色文化与美食、体育、科技、动漫、电子竞技等现代化元素进行探索性的有机融合,从而更加直观、有趣、有效地传播红色旅游背后的主流价值观。要充分认识到“旅游+”是壮大红色旅游的重要发展方向,红色旅游需要在与时俱进和不断融合的过程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培育红色旅游主题产品体系,构建红色主题的餐饮、娱乐、购物等系列产品及品牌,大力推动红色旅游和观光旅游、文化旅游、乡村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等其他旅游产品相结合,形成以红色旅游为主题、形式多样的复合型旅游产品和线路,增强其吸引力和竞争力,实现产业化发展。
二、2021 年五一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 2.3 亿人次,你的假期出游体验如何?
你好,今年的五一假期出游人数达到了2.3亿人次,再创新高。我没有出去旅游,体验个毛线?因为我不喜欢在假期的时候出行,谢谢。
三、文化旅游的发展趋势
创造红色旅游新模式
这一次在建党百年的背景下,具有红色主题内容的灯光秀展示了科技发展变迁,讴歌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畅想未来科技进步为人民带来的美好生活,带来了非常强烈的反响。同时也创造了新的红色旅游的模式。
一方面,近几年我国景观照明的市场规模逐年增长,从2017年市场规模796.1亿元增长至2019年市场规模为1244.0亿元,前瞻初步估计我国2020年景观照明市场规模约为1505.2亿元。
另一方面,我国的红色旅游规模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红色旅游主要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
目前我国红色旅游发展大格局形成。全国红色旅游已经形成了12个“重点红色旅游景区”,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全国红色旅游发展大格局。近年来我国红色旅游景区综合收入高于国内旅游业整体水平,2019年我国红色旅游行业市场规模已经达到5848亿元,同比增长29%。
去哪儿平台上2020年红色旅游人均消费达到1287元,根据文旅部数据,2020年红色旅游规模突破1亿人次,前瞻估计202年我国红色旅游经济贡献突破1万亿。
红色旅游快速增长的同时也越发的年轻化。“90后”、“00后”占比将近30%。这两个年龄段的消费者切身的体验到我国逐步强大的过程,具有高于其他年龄段的文化自信程度。同时影视剧对于红色旅游景区热度的带动也十分明显。电视剧《觉醒时代》播出之后,上海龙华革命烈士陵园热度飙升,在驴妈妈平台搜索量同比增长了400%。
目前我国的红色旅游景点通过演绎、文创、沉浸式体验圈粉无数。其中,红色影视基地、红色实景演出等多样化景点备受游客热捧。如《延安颂》、《井冈山》、《红色娘子军》等节目推出多年,常演不衰。文创环节则搭乘高颜值、极具创意的“网红”属性的产品供不应求。例如,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文创产品突破100款,“望志路106号”冰箱贴和U盘等爆款文创。
光影秀与红色旅游的结合能够进一步发展红了旅游景区的浸润式体验的方式。除了在城市标志性建筑进行光影形势,还有可以将光影与红色目的地和景区的体验类项目相结合,借助新颖的沉浸式剧本体验,以红色文化遗址为场景,用挑战赛的形式让大家寓教于乐,充分感受当地的红色文化,圈粉无数。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旅游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四、五一旅行大数据报告出炉,谁是中国城市的人气之王?
这个五一小长假可以说很多人选择了出门旅游,造成很多城市基本上都是“人从众”的现象。
订票网站也都统计出了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的订票与往年相比的差异。可以看出携程“五一”假期总订单同比增长约270%,对比2019年同期增幅也超30%。去哪儿网也表示“五一”假期机票预订较2019年增长超三成,酒店预订量较2019年增长超四成。可见今年出门旅游的人真的很多。
那么旅游的话大家都是去哪儿呢?那么我们就来看看今年十大热门旅游城市分别是哪些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成都、西安、南京、重庆、武汉、长沙。
可以看出,我国旅游的人气之王还是我国首都北京,其他的基本就是各大省会的强省会或者网红城市了。
其中成都,很多人都应该是去看丁真的。
丁真自从大火之后为当地的旅游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推动,这大概就是网红效应吧。
所以也可以看出当初理塘选择丁真作为当地的旅游代言人是多么正确的决定,因为当今社会的发展就是需要这样创新新颖的方式,短视频的崛起也让许多地方的经济发展会随之而改变。
但是哪怕如此,排列前三名的旅游热门城市则是更加的强大,因为他们依靠自身的吸引力就能稳居前三,这是他们自身所带的魅力,是任何东西都代替不了的。
那么这个五一小长假你们有出门吗?估计还是有很多人也选择了蜗居在家,而他们的大多的应该是依靠着刷短视频和打游戏来消磨时间了吧。
在这里不得不提一句,旅游是一个体力活儿啊,不论在什么时候出门旅游都觉得十分的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