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野县景点
凤凰山遗址、新野汉画像砖博物馆、邓禹故里、新都故城、汉议事台、南阳白河等。
1、凤凰山遗址:位于新野县歪子镇寺门村北。凤凰山遗址,即战台寺,是距今约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遗址之一。
2、新野汉画像砖博物馆:始建于1988年10月,是我国第一座以陈列汉画像砖为主的博物馆。博物馆的展览陈列以新野汉画像砖博物馆历年收藏和新野出土的文物为基本素材,上起远古人类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1911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
3、邓禹故里:东汉二十八宿之首邓禹,新野三泉陂村人(今名板桥铺,属城郊乡),村边有其后人所立之“汉高密侯邓元公故里”碑楼,至今犹存。近年来回新野寻根祭祖的海内外邓姓传人,无不亲临祭吊,追怀先祖。
4、新都故城:新都城是新朝王莽的发迹地之一,位于新野县王庄镇梅湾村,西距省道汉(中)—王(庄)公路1.5公里,东邻唐河。
5、汉议事台:原名议事堂,是三国时刘备和诸葛亮当年议事的地方。议事台始建于汉代,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后,为议论军国大事特意修筑的,台呈圆形。魏晋以后,因屡遭兵燹,台堂坍塌,几乎废弃。至明万历年间重建,将台改为矩形,南北长80米,宽4米,高5米,砖石垒成。
6、南阳白河:古称淯水,是河南省第三大城市南阳市的母亲河,源于伏牛山玉皇顶东麓,经南阳最终流至湖北襄樊注入长江最大支流汉水。
新野县城内旅游景点
新野县是河南省南阳市下辖县,位于中原经济区西南门户、豫鄂两省交界地带,南阳盆地中心, 以下是我整理的关于新野县城内旅游景点,欢迎阅读参考。
新野凤凰山遗址
凤凰山遗址位于新野县歪子镇寺门村北。
凤凰山遗址,即战台寺,是距今约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遗址之一。遗址高出地面5米,南北长550米,东西宽460米,面积约2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5米,分五层,以下四层具有明显的北方文化特点,上层和地表明显的凸现南方文化的特色。第一层是扰乱的文化层;第二层主要含龙山文化陶片;第三层为倒塌的红烧墙壁残块等;第四层含屈家岭文化陶片;第五层含仰韶文化陶片。东侧断崖下有许多残骨架和瓮棺葬遗迹;南侧断崖发现有红烧土墙;西侧有西汉空心砖墓;东侧断崖上层有红烧土层,下面有不规则的灰坑及灰沟。
遗址出土的文物有仰韶时期的彩陶盆、夹砂红陶釜形鼎、鸭嘴足鼎及红陶钵、盆、杯等;属屈家岭文化的有夹砂灰陶罐形鼎、宽扁状足鼎、黑陶折腹豆、高柄杯、圈足盘及盆、钵等,属龙山文化的有折腹罐形鼎、直口罐、刻糟盆、镂孔豆等,此外有三角形大小不等的石斧、陶纺轮、弹丸、鹿角等。
凤凰山上现散存有大量石、骨、陶、玉、瓷、铜、铁诸器,还有大量原始社会晚期墓葬和汉代墓葬。原始文化石器有石斧、石凿、石铲、石犁等,还有纺轮、弹丸等器物。骨器有锥、凿、镞、匕、蚌壳、鹿角等。陶器有泥质红陶彩绘圜底钵,红陶彩绘纺轮,红陶杯,黑陶镂孔豆,红陶彩绘高领罐,白衣彩陶罐,抛光红衣彩陶壶以及盆、碗、瓮、缸、鼎等。遗迹可见大量红烧土面,白灰土面,房基,灰坑,小儿瓮棺葬,成人一次葬二次葬等。这些遗物遗迹,除包含仰韶、龙山期外,屈家岭文化特点也很明显,在数量上也很丰富。这些东西的发现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南北文化的交流具有重要价值。
2006年凤凰山遗址作为商至周代的古遗址,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汉议事台
汉议事台,原名议事堂,是三国时刘备和诸葛亮当年议事的地方。议事台始建于汉代,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后,为议论军国大事特意修筑的,台呈圆形。魏晋以后,因屡遭兵燹,台堂坍塌,几乎废弃。至明万历年间重建,将台改为矩形,南北长80米,宽4米,高5米,砖石垒成。台上建起纪念亭一座,亭系双层,八角挑檐,上层八角背上,各爬陶制飞龙一条,卷曲欲飞,栩栩如生。角端又饰镇海神像八尊,凝视八方,神态威武。八脊中心呈0式葫芦形。亭内漆柱分立,窗开四壁,太极图象,精绘亭顶。亭的下层角、坡、脊、檐也是飞檐走兽,海马小狮排列脊端,使台亭形成上尖、中圆、下方的'立体结构,造型奇特典雅。台基高三丈六尺,象征一年365天,亭修八角,以显示“八卦”之意。当时诸葛亮在此处头顶太极,脚踩八卦,踏罡布斗观天象,望气脉,为夺取荆益,安抚西南,帮助刘备完成统一大业,日夜运筹,研究方略,确定对策。亭脊的八角水龙,是诸葛亮为防御火灾设计的。这八条龙面对八方,哪方烧来大火,哪方的龙头就会自动喷出水来,别开生面。
汉桑城
汉桑城是一座世界上最小而又最奇特的城。面积十多平方米,城高2。7米,没有城门,没有城楼,只有11个城堞。城内上有一株枯枝苍劲、霜皮虬柯的桑树。据传此桑乃关羽常系战马之树。至明代,当地官府又为古桑砌一匝仿古堡式的城垣,故名“汉桑城”。汉桑城修得小巧玲珑,七弯八叉的枯枝伸出城外,远处望之,犹如一个古秀的盆景,典雅有趣。古桑老态龙钟,躯干如铁,巨大的枯枝扭曲着身腰,裂着缝隙,抖掉满身甲皮,犹如化石一般坚硬,使人壮心不已,感慨万千。
南阳新野有哪些旅游景点,有什么好玩的介绍推荐(
新野历史悠久,古称贵地,它北依宛洛、南接荆襄,面积1062平方公里,沃野百里,八水竞流,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自古有“南北孔道,中州屏障之称”,有刘备屯兵新野时与诸葛亮运筹帷幄商谈军机大事的汉议事台,有世界上最小之城-关羽拴马之地汉桑城,另有太子阁、光武台、挂剑树、邓禹台、召父渠、荐贤岭、拦马桥、打鼓冢、火烧新野遗址、凤凰山遗址、汉津码头遗址、新都故城、汉棘阳故城、诸葛庄遗址、汉朝阳遗址、来歙故宅的自流井、前高庙祖师庙观、岑公祠、水府庙等。1992年,新野被列入河南省“三国旅游线景点”之一,现在筹资开发兴建“三国旅游区”。
一、文化遗址
新野发现最早的人类遗迹为距今四千至六千年之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共有19处,白河两岸有车儿湾、光武台、马鞍山、下凤鸣、邓禹台、下河村六处
凤凰山遗址。位于歪子乡寺门村北的土岗上,高出地面5米,南北长550米,东西宽460米,面积约为25万平方米。
二、故城遗址
西汉初年,境内曾置有新野、棘阳、朝阳、新都和X阳5县。
三、水利遗址
“召父渠”坐落在今沙堰镇西南白河故道的拐弯处,是西汉元帝时南阳太守召信臣广集群众兴修的规模较大的水利建设工程。
四、古迹
新野的寺观、庙宇等散布于城乡之间,但因年久失修,除议事台和汉桑城之外,均已拆毁。
五、古墓葬
曾国贵族墓:位于南关小西关,为春秋早期曾国奴隶主之墓葬。
乱冢汉墓群:共有26个墓冢。每个占地约百余平方米,此墓为东汉皇室之墓冢。
六、石雕、石刻
樊集汉墓群甚多,出土的文物以汉代画像砖为多,其中泗水捞鼎、车骑、狩猎、宴乐等画像砖,质地优良、画像逼真,对研究汉代文件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历史文物]
玉杯“一捧雪”主要有距今50万年的古化石,新石器时代晚期石器、春秋时期的曾国铜礼器、国家二级文物明代御杯“一捧雪”,汉代“杂技汉画砖”等。
河南南阳新野有什么名胜古迹?
新野历史悠久,古称贵地,它北依宛洛、南接荆襄,面积1062平方公里,沃野百里,八水竞流,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自古有“南北孔道,中州屏障之称”,有刘备屯兵新野时与诸葛亮运筹帷幄商谈军机大事的汉议事台,有世界上最小之城-关羽拴马之地汉桑城,另有太子阁、光武台、挂剑树、邓禹台、召父渠、荐贤岭、拦马桥、打鼓冢、火烧新野遗址、凤凰山遗址、汉津码头遗址、新都故城、汉棘阳故城、诸葛庄遗址、汉朝阳遗址、来歙故宅的自流井、前高庙祖师庙观、岑公祠、水府庙等。1992年,新野被列入河南省“三国旅游线景点”之一,现在筹资开发兴建“三国旅游区”。
一、文化遗址
新野发现最早的人类遗迹为距今四千至六千年之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共有19处,白河两岸有车儿湾、光武台、马鞍山、下凤鸣、邓禹台、下河村六处
凤凰山遗址。位于歪子乡寺门村北的土岗上,高出地面5米,南北长550米,东西宽460米,面积约为25万平方米。
二、故城遗址
西汉初年,境内曾置有新野、棘阳、朝阳、新都和X阳5县。
三、水利遗址
“召父渠”坐落在今沙堰镇西南白河故道的拐弯处,是西汉元帝时南阳太守召信臣广集群众兴修的规模较大的水利建设工程。
四、古迹
新野的寺观、庙宇等散布于城乡之间,但因年久失修,除议事台和汉桑城之外,均已拆毁。
五、古墓葬
曾国贵族墓:位于南关小西关,为春秋早期曾国奴隶主之墓葬。
乱冢汉墓群:共有26个墓冢。每个占地约百余平方米,此墓为东汉皇室之墓冢。
六、石雕、石刻
樊集汉墓群甚多,出土的文物以汉代画像砖为多,其中泗水捞鼎、车骑、狩猎、宴乐等画像砖,质地优良、画像逼真,对研究汉代文件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历史文物]
玉杯“一捧雪”主要有距今50万年的古化石,新石器时代晚期石器、春秋时期的曾国铜礼器、国家二级文物明代御杯“一捧雪”,汉代“杂技汉画砖”等。
河南新野有什么地方好玩
新野历史悠久,古称贵地,它北依宛洛、南接荆襄,面积1062平方公里,沃野百里,八水竞流,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自古有“南北孔道,中州屏障之称”,有刘备屯兵新野时与诸葛亮运帷幄商谈军机大事的汉议事台,有世界上最小之城-关羽拴马之地汉桑城,另有太子阁、光武台、挂剑树、邓禹台、召父渠、荐贤岭、拦马桥、打鼓冢、火烧新野遗址、凤凰山遗址、汉津码头遗址、新都故城、汉棘阳故城、诸葛庄遗址、汉朝阳遗址、来歙故宅的自流井、前高庙祖师庙观、岑公祠、水府庙等。1992年,新野被列入河南省“三国旅游线景点”之一,现在筹资开发兴建“三国旅游区”。 文化遗址新野发现最早的人类遗迹为距今四千至六千年之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共有19处,白河两岸有车儿湾、光武台、马鞍山、下凤鸣、邓禹台、下河村六处 凤凰山遗址。位于歪子乡寺门村北的土岗上,高出地面5米,南北长550米,东西宽460米,面积约为25万平方米。 故城遗址西汉初年,境内曾置有新野、棘阳、朝阳、新都和育阳5县。 水利遗址“召父渠”坐落在今沙堰镇西南白河故道的拐弯处,是西汉元帝时南阳太守召信臣广集群众兴修的规模较大的水利建设工程。 古迹新野的寺观、庙宇等散布于城乡之间,但因年久失修,除议事台和汉桑城之外,均已拆毁。 古墓葬曾国贵族墓:位于南关小西关,为春秋早期曾国奴隶主之墓葬。 乱冢汉墓群:共有26个墓冢。每个占地约百余平方米,此墓为东汉皇室之墓冢。 石雕、石刻樊集汉墓群甚多,出土的文物以汉代画像砖为多,其中泗水捞鼎、车骑、狩猎、宴乐等画像砖,质地优良、画像逼真,对研究汉代文件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历史文物 文物“一捧雪”主要有距今50万年的古化石,新石器时代晚期石器、春秋时期的曾国铜礼器、国家二级文物明代御杯“一捧雪”,汉代“杂技汉画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