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革裹尸的成语故事及解释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成语吧,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马革裹尸的成语故事及解释,欢迎阅读与收藏
解释: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
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典故:《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耶?”东汉时,有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叫马援,扶风茂陵人,字文渊。
有一次,马援去讨伐割据的军阀隗嚣,打了胜仗,凯旋回京。
光武帝刘秀给了他丰厚的赏赐。
许多人听说后也都纷纷前来祝贺慰劳,在这些祝贺的人中间,有一个叫孟冀的.,也随同众人向马援道贺。
马援说:“我总以为你要和我说些别的什么,怎么你也这样随波逐流地一味夸奖我呢?”马援又向他说道,获得了这么大的赏赐,封了这样大的地盘,赏过于功,实在过意不去。
现在匈奴、乌桓还不时侵扰北方边境,自己应该再为国家立些功劳,才对得起这样的赏赐。
不久,匈奴侵扰扶风县,马援自告奋勇去讨伐。
他向光武帝表示,作为一个好男儿,就应当准备把生命牺牲在战场上,用马革裹尸而归,不能躺在床上,死在妻子儿女的身旁。
孟冀等大臣听了马援的话,不胜佩服,都称赞他不愧是一个大丈夫。
后来,马援担任了陇西太守,一直在军中征战至花甲之年。
当时,洞庭湖一带发生了五溪人作乱,光武帝曾派人前去平息,但因那里气候环境恶劣,致使全军覆没。
马援得知后,主动向光武帝表示愿意领兵出征。
光武帝觉得他年纪太大了,不知能否胜任。
马援说:“我虽然已经六十岁,但仍能披甲上阵,就不算老!”光武帝赞扬他老当益壮,同意他率军出征。
马援就穿上甲胄,登上马鞍,又出征了。
在这次战役中,马援带领将士奋勇杀敌,消灭两千多人,大获全胜,平息了战乱。
但是,就在凯旋回乡的途中,马援不幸染上瘟疫,无法治愈,病死军中,实现了他“马革裹尸”的壮志。
马革裹尸成语典故
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马革裹尸成语典故,欢迎大家分享。
典源出处
《东观汉记 ·马援》:“ (马) 援曰:‘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耶?’故人孟冀曰:‘谅为烈士,当如此矣。’” 《后汉书 ·马援列传》亦载。
释义用法
马援认为好男儿应当效死边疆,为国尽忠,以马皮裹尸归葬,才是本色。而不应死在家里床上。后用此典表示为国战死疆场。
用典形式
【马革】 清·孙旸:“未能马革酬明主,肯为猪肝累故人。”
【裹革】 明 ·皇甫汸:“业既违操觚,勋还期裹革。”清 ·吴伟业:“老臣裹革平生志,往事伤心尚铁衣。”
【包马革】 宋·汪元量:“人谁包马革,子独衣羊裘。”宋 · 陆游:“报国虽思包马革,爱身未忍价羊皮。”
【裹尸入】 南朝梁·何逊:“且当横行去,谁论裹尸入。”
【裹尸还】 唐·李益:“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需生入关。”
【裹全尸】 清·沈绍姬:“总为人间留正气,不求马革裹全尸。”
【马革惊心】 清·王士禛:“乌啼溅泪逢寒食,马革惊心裹战场。”
【马革裹尸】 宋·苏轼:“誓将马革裹尸还,肯学班超苦儿女。”清 ·邵长蘅:“纵然马革裹尸还,九尺昂藏一男子。”
【甘同马革】 清·蒋士铨:“号令难安四镇强,甘同马革自沉湘。”
【裹尸马革】 宋·陆游:“裹尸马革固其常,岂若妇女不下堂?”明 ·张家玉:“裹尸马革英雄事,纵死终令汗竹香。”
马革裹尸典故_马革裹尸的故事
马革裹尸,革:皮;皮革;裹:包。用马皮将尸体包起来。形容英雄战死杀场的决心和无畏气概。那么马革裹尸的 典故 有哪些呢?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的马革裹尸典故,希望大家喜欢!
马革裹尸典故
马援是东汉名将。他年轻时当官。有一次,他放走了一个囚犯。他自己逃到甘肃一个僻远的乡村。 汉光武帝时,他奔赴沙场抵御外族侵略。他抗匈奴伐交趾,屡建战功。光武帝封他为“伏波”。 不久,“威武”刘尚在贵州阵亡。消息传来,光武帝十分担忧那里的战局。马援年过花甲,却自愿请求出征。他说:“好男儿为国远征,以马革裹尸还葬!”他出兵贵州,勇挫敌兵,后来不幸病死在战场。
马革裹尸解析
【解释】:马革:马皮。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出自】:《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马革裹尸 成语 接龙
尸居余气 气忍声吞 吞舟之鱼 鱼生空釜 釜底抽薪 薪尽火传 传为佳话 话中带刺
刺上化下 下马冯妇 妇孺皆知 知羞识廉 廉顽立懦 懦词怪说 说一不二 二八佳人
人我是非 非意相干 干将莫邪 邪不犯正 正正之旗 旗鼓相当 当仁不让 让逸竞劳
劳师袭远 远求骐骥 骥服盐车 车量斗数 数黑论白 白黑颠倒 倒打一瓦 瓦解冰消
消息灵通 通衢广陌 陌路相逢 逢山开路 路柳墙花 花堆锦簇 簇锦团花 花簇锦攒
攒眉苦脸 脸黄肌瘦 瘦羊博士 士死知己 己饥己溺 溺心灭质 质伛影曲 曲学诐行
行若狗彘 彘肩斗酒 酒绿灯红 红衰翠减 减师半德 德浅行薄 薄物细故 故态复还
还淳返朴 朴素无华 华屋山丘 丘山之功 功德圆满 满坐风生 生上起下 下笔千言
言多伤幸 幸灾乐祸 祸福由人 人欢马叫 叫苦不迭 迭矩重规 规天矩地 地上天官
官虎吏狼 狼顾狐疑 疑鬼疑神 神气活现 现钟不打 打人骂狗 狗吠之惊
马革裹尸 造句
1、英勇的战士以马革裹尸的决心冲向敌人。
2、作为军人应当有马革裹尸,为国捐躯的气节。
3、战士是属于战场的,即使马革裹尸,我也在所不惜。
4、志愿军战士勇敢作战,即使马革裹尸,也在所不惜。
5、在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大丈夫当舍身报国,马革裹尸。
6、男儿立志在沙场,即使是马革裹尸,也无怨无悔。
7、昔日马革裹尸的悲惨已经不在,幸福生活来临了。
8、没有那些马革裹尸的烈士们,怎会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9、我宁可马革裹尸,也不愿忍辱偷生。
10、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说。
11、神秘的古罗布泊是马革裹尸的战场。
12、雄武之士,当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而还,岂能苟且偷生?
13、闭上眼,那马革裹尸,凄凉悲惨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
14、世界上神秘的古罗布泊是马革裹尸的战场。
15、作为军人,应以马革裹尸为荣。
16、为了全民族的解放,并不是锋芒毕露的他凭借着一腔热血毅然抛弃了一切去追随自己的信仰,宁肯马革裹尸也不愿回头。
17、纵然谄媚诬蔑视听,也不随其流扬其波,这是执著的选择;纵然马革裹尸,魂归狼烟,只是豪壮的选择。作为军人当以马革裹尸,报效国家!
18、在这场战争中,有多少士兵战死战场,马革裹尸,留下家人无限的伤痛。
19、闭上眼,那马革裹尸,凄凉悲惨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
20、上阵杀敌,为国为民,即使战死沙场,马革裹尸,也在所不辞。
21、世界上神秘的古罗布泊是马革裹尸的战场。
22、作为军人,应以马革裹尸为荣。
23、为了全民族的解放,并不是锋芒毕露的他凭借着一腔热血毅然抛弃了一切去追随自己的信仰,宁肯马革裹尸也不愿回头。
24、曾经年少爱追梦,大学不远不成行。也想马革裹尸还,英雄何处不青山。大学 毕业 许多年,浑浑噩噩到今天。终于 决定 要开店,证明来过人世间!开业有请,弹衣相迎!
25、生非容易死非难,人命斯须薤露干。马革裹尸诚一快,男儿事业在征鞍。
26、怕什么,最坏不过马革裹尸还!
27、你当山中高士,我自马革裹尸,如果下一世真生在太平盛世,我来杭州,跟你看尽锦绣山河。
28、父亲曾说过“誓死效死疆场,马革裹尸,绝不辗转床褥作亡国奴”,他做到了,我们只有坚持战斗到底,才能告慰父亲在天之灵。
29、在这个以儒修行的世界,文弱书生以才气驰骋 天下 ;沙场浴血,马革裹尸。
30、我关木纵横沙场半生,未尝一败!不料竟落到如此田地!也罢,大丈夫生当马革裹尸还,得偿所愿,死得其所啊!
31、那个什么马革裹尸,高中课文里有讲到的,我 语文 不行啊,上课就老打瞌睡。
32、所以成了很多男生的女神,反正那件事确实是个误会,这些男生为了自己的女神, 自然 是马革裹尸,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猜你喜欢:
1. 描写历史英雄人物的成语故事之马革裹尸(马援)
2. 四字典故大全
3. 四字典故大全
4. 马革裹尸的典故出于哪里
5. 塞翁失马的经典典故
马革裹尸典故是什么
马革裹尸 mǎ gé guǒ shī
【典故】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
【释义】马革:马皮。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成语故事】东汉时期,北方匈奴发生动乱,大将军马援率军前去镇压骚乱,他英勇杀敌,大破匈奴,平定了边境的动乱,皇帝封他为伏波将军。他62岁时,匈奴又侵东汉,马援请求带兵出战说:“男儿当死于沙场,以马革裹尸还葬”,同年马援病死在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