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景点
澜沧拉祜风情旅游区、虎跳石风景、芒景村、佤山榕树王、响水河瀑布、整控江摩崖等
1、澜沧拉祜风情旅游区:因依澜沧江而得名,以开发利用地热自由,集吃、住、娱乐为一体,是极富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情的旅游度假区。
2、虎跳石风景:1982年由国务院公布列入“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第四十项内。虎跳石传说曾在古时候有志虎从礁石上跃江而过,并在礁石上留下其脚印而得名。
3、芒景村:为现我国最大的古树茶产区,海拔1450米左右,属于高山大叶古树茶区。
4、佤山榕树王:榕王树干高约60余米,树冠直径长约100米,下垂气生根20多棵,宽幅达50多米。如此大面积的独树成林景观,在整个普洱市及至全省都极为罕见,因而被人们冠之予“佤山榕树王”的美誉。
5、响水河瀑布:位于雅口区响水河乡。河水从数十丈高的石岩上冲下,气势磅礴、声震四方,十公里以外也能听到,因而有“响水河”之称。
6、整控江摩崖:是云南省的一项重要文物,在今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雅口区荒坝河勐况彝族傣族自治乡下勐况寨子东侧,澜沧江边不远处的一个石灰岩岩壁上。
澜沧有什么旅游景点
你总说想要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你总说旅行就是要义无反顾,那就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吧。澜沧有什么旅游景点?下面我
景迈芒景千年万亩古茶园
澜沧景迈芒景千年万亩古茶园位于云南省澜沧县城东南的惠民乡景迈、芒景两个村委会境内,距县城70公里,地理座标为东经99°59′14″一100°33′55″,北纬22°08′14″一22°13′32″之间。古茶林山脉主要由西北向东南走向,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海拔1662米,最低海拔1100米,平均海拔1400米,年平均气温18℃。古茶树分布范围包括景迈、芒景、芒洪、翁居、翁洼等地,总面积2.8万亩,现实有成林成片的采摘面积1万余亩,年可产鲜叶200万公斤,制干茶500吨。
澜沧景迈芒景千年万亩古茶园系当地布朗族、傣族先民所驯化、栽培。据《布朗族言志》和有关傣文史料记载,古茶林的驯化与栽培最早可追溯到佛历713年(公元180年),迄今已有1828年历史。
走进景迈山,大山与村落、古茶与房舍、森林与人相依相映,形成了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胜境。茶山内古老的茶树与原始森林交错丛生,虽历尽沧桑,却生机犹盛,其茶叶不施肥、不喷农药,全靠自然肥力生长,无任何污染,是纯天然的绿色产品,特别是寄生于古茶树上的“螃蟹脚”品种珍稀,螃蟹脚是古茶树上的一种派生植物,枝圆而细长,形状酷似螃蟹脚,因此得名“螃蟹脚”历史上这种寄生植物曾是景迈、芒景茶叶外销的一种标志。经验证,螃蟹脚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既能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也可治疗内分泌紊乱、心血管疾病,同时具有清热、解毒、健胃、助消化之功效。
景迈茶叶交易历史悠久,早在傣历600年(公元1139年)前,景迈大平掌就出现了茶叶交易市场—“嘎轰”。明代以来,这里的茶叶已是孟连土司的贡品和闻名遐迩的“普洱茶”,其茶叶远销东南亚诸国。1950年芒景布朗族末代头人苏里亚赴京参加国庆观礼时,曾将古茶林内选采制作的“小雀嘴尖茶”送给毛主席。
在1994年1月,日本名古屋茶叶会理事长、国际著名茶叶专家松下智先生来这里考察,把景迈芒景千年万亩古茶园赞誉为人类最早开发利用茶叶的“茶树自然博物馆”,认为是中国的一项“国宝”。
2003年8月,中国科学院研究指出:景迈、芒景千年万亩古茶园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好的人工栽培型古茶园,是茶叶天然林下种植方式的起源地,是茶叶生产规模划、产业划的发祥地,是世界茶文化的根和源,也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历史见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缩影,传承民族历史和文化传统最重要的实物载体;其所蕴涵的历史文化气息和活化石,同时它保存的大量珍贵物种、完整的天然林生态系统和起所具有的病虫害自我控制机制,对于研究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保护、茶叶驯化和茶叶种植方式起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科研价值。被中外专家益为“茶树的博物馆”集生物宝库、文化宝库、金山银库、生态和人文旅游宝库、茶叶宝库及艺术宝库于一身,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景观价值、文化价值和生产应用价值,将可能成为世界茶叶的发祥地,是重要的自然和人文遗产。
地址:云南省普洱是澜沧县城东南的惠民乡景迈、芒景两个村委会境内
虎跳石风景
从普洱乘车,沿思(茅)澜(沧)公路西行,在距普洱市竹林乡政府西北20公里处.就是普洱市与澜沧县分界的澜沧江大桥。在大桥旁的澜沧江中心,耸立着一巨大礁石,千百年来,人们称它为“虎跳石”,与附近的大中河瀑布、南帕河瀑布一起,于19822年11月8日,由国务院公布列入“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第四十项内。虎跳石传说曾在古时候有志虎从礁石上跃江而过,并在礁石上留下其脚印而得名。这礁石在枯水季节时离江北岸约9.2米,离江南岸约3.5米,整座礁石长300米,宽50米,面积15000平方米,澜沧江流经这里,因河道狭窄而水流湍急,船经这里常感惊险。礁石以东不远,飞跨澜沧江的'大石拱桥凌空相接,游人常在大桥上以虎跳石为背景,摄下难得的镜头留念。
大中河瀑布及天生桥,在普洱翠云乡之西的大中河谷,离虎跳石不远,瀑布正在大中河入澜沧江口处,游人眼看河床纵坡突降,形成落差刃余米的银河瀑布,多级叠水飞泻而下,流人澜沧江中,并在瀑布附近形成天生桥,、不远处的澜沧江波
涛滚滚,江水混浊,瀑布下水域河水清,抢清水的鱼争相上游,这里是垂钓捕色的好地方。
南帕河瀑布,在普洱竹林乡政府西,离澜沧江边约1.5公里。“南帕”是傣语,意为河中礁石多,南帕河为常年河,发源于关山、那丙田村一带,由东北流向西南,流经大地南铂河村,汇入澜沧江。南帕河长11公里,宽3米,河下游有一垂直落差150米的大瀑布,瀑布宽2。5米,洪水季节河水从悬崖上飞流直下,奔腾咆哮,气势磅礴,声如雷鸣。枯水季节河水流量小落差大,如细雨纷飞洒落地面,远望瀑布,如白练当空,银光摇曳,在阳光照射下呈现一条七彩长虹。游人身临其境,水花飞溅,山风回荡、凉气袭人,瀑布两例,山花烂漫,翠竹掩映,林木葱葱,游人游过之后都纷纷称赞,这里可算得上是一处普洱境内的风景名胜。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与澜沧县分界的澜沧江大桥旁的澜沧江中心
竹塘仙人洞
竹塘仙人洞位于竹塘乡募乃街子前、佛双公路边半山腰上。
仙人洞洞口开阔,洞内象一间装饰精美、宽敞明亮、富丽堂皇的大厅。四壁缀满了各式各样的钟乳石。洞的侧方有一条狭窄黑暗的通道,只能单人躬身行走。
越往里走越黑,手电无光,只有点着火把才能照亮。一直往里走可通山前面的悬岩上。
在洞口,俯首可观募乃全景。晴天,白云弥漫于山间,在阳光渲染下,五光十色,观有仙境之感。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竹塘乡募乃街子前、佛双公路边半山腰上
响水河瀑布
响水河瀑布,位于雅口区响水河乡。河水从数十丈高的石岩上冲下,气势磅礴,声震四方,十公里以外也能听到,因而有“响水河”之称。
竹塘、拉巴和东回等区境内,多属喀斯特(石灰岩)地貌类形。在这些地方,清泉、溶洞、暗河、石林星罗棋布,石峰突兀,千姿百态,有的象雄狮、骏马,有的如宝塔、利剑,有的似战舰,马鬃,断岩脚下,清溪侧畔,丛丛翠竹茂盛挺拔,株株垂柳婀娜飘袅。
此外,还有雅口区澜沧江边的虎跳石,糯福的景迈茶山、竹塘区的天生桥,及勐朗坝的勐朗水库等,也是澜沧县较好的风景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拉祜族地区的古文化遗址没有记载。据1983年至1985年文物普查,拉祜族聚居区澜沧县境内发现新石器采集点30处,均系表土层0现,有打制和打磨兼制的梯形石斧、靴形石斧、石刀、石锄、石环等,标本153件。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雅口区响水河乡
糯福教堂位于澜沧县糯福乡政府西北300米小山上。系美国浸信会基督教堂,建于民国11年(1922年)。该教堂为拉祜族干栏式围廊建筑,内部装修为欧美教堂风格。
总建筑面积为506.6平方米,平面布局呈纵向双十字形相连之木构架,平挂瓦屋面,内有礼拜堂、拉祜文教室、牧师休息室。基督教传教士活动至1949年解放时终止。现为云南省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佤山榕树王
佤山榕树王位于距西盟新县城12公里的榕王寨边,紧靠募西线交通主干道,交通便利,景色宜人。榕王树干高约60余米、树冠直径长约100米、下垂气生根20多棵,宽幅达50多米,树龄未经考证。如此大面积的独树成林景观,在整个普洱市及至全省都极为罕见,因而,被人们冠之予“佤山榕树王”的美誉。
榕树在佤山被人们尊称为神树,有村寨的地方一般来说都有榕树。相传,榕树的树冠是创造世间万事万物的“木依吉”神最喜欢驻足观望大千世界的地方。站得高,望得远,站在高高的树冠上的木依吉神能感知人间的困苦,每当人们遇到困难时,他便出手相助。
为此,村寨的人们把它敬为神树,不让人们破坏榕树周围的一草一木,也不随意让人到榕树周围活动。久而久之,榕树周围就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蜜蜂、蛇、野猫、鸟类等野生动物安全的生活在榕树周围,形成了人和自然和谐共存的景观。
阿佤人这种原始古朴的信仰,竟与现代人们提倡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不谋而合,反映出阿佤文化的所具有的先进性的特点。
普洱市旅游景点有那些?
普洱市旅游景点有:思茅茶马古道、思茅莱阳河、思茅勐卧佛寺双塔、思茅千家寨、里坎瀑布景区、墨江北回归线标志园、木依吉神谷景区、思茅整控江摩崖、勐梭龙潭景区。
1、思茅茶马古道
该景区位于思茅市东南方约40千米处,面积达200多平方千米。区内遗存有一条铺就于崇山峻岭的石子大道--茶巴古道。它是古代滇南的"茶盐之路",(普洱茶、磨黑盐都由此道出境)又是"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路段。
2、思茅整控江摩崖
元代整控江摩崖,是云南省的一项重要文物。在今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雅口区荒坝河勐况彝族傣族自治乡下勐况寨子东侧,澜沧江边不远处的一个石灰岩岩壁上。
整控江这一带,田野宽阔,物产丰富,傣家彝寨隔江相望;摩崖临江,山石多姿,行人过往有渡船。大江南流,气势磅礴,边陲风光秀丽,自然景色迷人。
3、勐梭龙潭景区
勐梭龙潭是一个天然的热带雨林淡水湖泊,位于勐梭龙潭自然保护区中段,县城南侧。湖面海拔1140米,四周林翠 山青、环境清幽、山峦叠嶂、碧水粼粼、水映山城、景色秀丽。
勐梭龙潭属断层陷落湖泊,南岸和西岸悬崖峭壁,东岸和北岸地势平缓,龙潭水源主要来源于湖泊底部的地下水, 以及山涧小溪和地表积水。勐梭龙潭是国家AA级景区——西盟佤族生态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勐梭龙潭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2006年被评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普洱市澜沧县有几个乡镇?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辖20个乡(镇)。
下辖乡镇分别是勐朗镇、上允镇、糯扎渡镇,谦六彝族乡、东河乡、大山乡、南岭乡、酒井哈尼族乡、惠民哈尼族乡、东回乡、拉巴乡、竹塘乡、富邦乡、安康佤族乡、文东佤族乡、富东乡、雪林佤族乡、木戛乡、发展河哈尼族乡、糯福乡。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地处云南省西南部,位于普洱、临沧、西双版纳三州(市)交汇处,辖20个乡(镇)、161个村委会(社区),总人口50.09万人,具有“老少边贫,广富香乐”的鲜明特点。
扩展资料:
1、拉祜族人现状:
澜沧是全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有8个世居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79%,其中拉祜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43%、全国拉祜族人口的1/2、全世界拉祜族人口的1/3。拉祜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拉祜纳和拉祜熙2个方言。
2、拉祜族服饰:
拉祜族的传统服饰以黑为美,男女服饰的主色调都是黑色。男子一般穿对襟短衫、黑布长裤,戴黑布便帽或用黑色头巾裹头。妇女穿开襟、开衩的黑布长衫,袖口、襟边镶着银泡、缝缀着各种花边,下着黑布长裤,头缠黑色的长头布,头布两端装饰着彩色长穗,裹绑腿。
3、拉祜族建筑:
拉祜族以拉祜族寨的形式聚居。寨内大多建有茅草房、大公房、教堂、牛棚等。有的还在位于拉祜族寨中心位置建有葫芦广场,葫芦广场形似一只硕大的平面葫芦,中心有一组石雕葫芦。传说拉祜族的祖先延于葫芦中,因此葫芦广场表现了拉祜族的祖先崇拜观念。
参考资料来源: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官网-澜沧概况
舌尖上的澜沧你所不知道的美味有哪些?
澜沧县位于我国云南省普洱市,因其东部临近澜沧江而得名澜沧。澜沧县风景优美,境内有着许多好玩的旅游景点,如哀牢山、千年万亩古茶园等,都是非常值得一去的地方。除此之外,澜沧县还有着多种多样的美食,非常具有当地特色,也是外地游客来到这里不得不品尝的。那么,舌尖上的澜沧,你所不知道的美味都有哪些呢?01、槟榔芋
槟榔芋是澜沧的特产,它的外形呈现椭圆形,表面较为粗糙,因为剖开后内部会呈现一种类似槟榔的纹样,因此被称为“槟榔芋”。这种芋头看上去平平无奇,但吃起来却是十分美味。因为槟榔芋的淀粉含量非常高,肉质细腻,和普通的香芋不同,具有特殊的风味。除此之外,它还具有补气养肾、健脾胃的功效,营养价值丰富,是非常优质的蔬菜。
02、血拌肉
血拌肉是澜沧地区的特色菜肴。这道美食虽然看上去血腥凶猛,名字听起来也令人感到害怕,一种茹毛饮血的原始感顿时扑面而来。但其实,制作完成血拌肉里面的主材料肉类却并非是生的,而是经过提前煮制后的熟食,加入葱姜蒜、辣椒等一系列调料,最后倒入新鲜猪血搅拌而成的。在多种野生香料的作用下,血的腥味被很好地掩盖,并且有着另一番独特的味道,因此成为了当地人喜爱的一道特色美食。
03、知了肉圆子
相比起上面两种食物,这道澜沧当地人喜爱的知了肉圆子可能就不是那么容易被外地游客所接受了。顾名思义,知了肉圆子就是用经过处理后知了肉为原材料制作而成的一道美食。对于喜欢这道菜的人来说,知了肉圆子味道鲜美可口,风味独特,是用来招待亲戚朋友的佳肴。
以上便是那些你所不知道的澜沧的美味~
云南澜沧有什么好玩的
云南澜沧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1.澜沧拉祜风情旅游区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地处云南省西南部,属普洱市管辖,因依澜沧江而得名,面积8807平方公里,为云南省面积第二大县,人口46万,有拉祜族、汉族、佤族、哈尼族、彝族、傣族、布朗族等20多种民族,少数民族占77%,其中拉祜族为主体民族,是全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
澜沧自古以来就有拉祜山乡,边疆宝地得美称。这里地域广阔,山川秀丽,物产丰富,地处北回归线以南,气候适宜,土地肥沃,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迷人的亚热带风光。澜沧矿产资源储量大,地热资源丰富。已探明铅锌矿金属储量35万吨,褐煤1.03亿吨,铁22亿吨,温泉40多处。规划建设中的拉祜山庄,以开发利用地热自由,集吃、住、娱乐为一体,是极富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情的旅游度假区。
2.虎跳石风景
大中河瀑布及天生桥,在普洱翠云乡之西的大中河谷,离虎跳石不远,瀑布正在大中河入澜沧江口处,游人眼看河床纵坡突降,形成落差刃余米的银河瀑布,多级叠水飞泻而下,流人澜沧江中,并在瀑布附近形成天生桥,、不远处的澜沧江波
涛滚滚,江水混浊,瀑布下水域河水清,抢清水的鱼争相上游,这里是垂钓捕色的好地方。
南帕河瀑布,在普洱竹林乡政府西,离澜沧江边约1.5公里。“南帕”是傣语,意为河中礁石多,南帕河为常年河,发源于关山、那丙田村一带,由东北流向西南,流经大地南铂河村,汇入澜沧江。南帕河长11公里,宽3米,河下游有一垂直落差150米的大瀑布,瀑布宽2。5米,洪水季节河水从悬崖上飞流直下,奔腾咆哮,气势磅礴,声如雷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