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贵州省2008年旅游业总收入全国排名第几

2007年全国各省区市旅游总收入排行榜(正在添加中)

名次 省/市 全年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次) 入境旅游收入(美元) 接待国内旅游者(人次) 国内旅游收入(元) 旅游总收入(元) 占全省GDP总量

1 江苏 2826.9亿

2 广东 2454亿

3 北京 435.5万 45.8亿 1.43亿 1754亿 2103亿

4 浙江 509万 25.8亿 1.91亿 1820亿 2016亿

5 山东 249.6万 13.52亿 2.03亿 1550.8亿 1652.1亿

6 河南 88.08万 3.18亿 17003万 1326.8亿 1352亿

7 四川 1.86亿 1217.31亿

8 福建 1003亿 11.05%

9 湖南 120.57万 6.42亿 10776万 681.54亿 732.71亿

10 天津 103万 7.7亿 6018万 680亿 4.8%

11 湖北 640.87亿

12 河北 81.76万 3.09亿 10029.45万 556.69亿 580.17亿

13 安徽 106.43万 4.24亿 7848.95万 543.68亿 575.99亿 8%

14 贵州 43万 1.29亿 6219.89万 504.04亿 512亿 18%

15 陕西 123万 6.1亿 8015万 458亿 504亿

16 江西 65万 1.8亿 6940万 446亿 460亿

17 黑龙江 141万 6.43亿 6515万 380亿 430亿

18 广西 200万 7800万 424亿

19 内蒙古 135万 4.3亿 2900万 355亿

20 吉林 350亿 6.7%

21 新疆 43.84万 1.62亿 2126万 192.92亿 205.27亿

22 海南 75.31万 3.02亿 1769.69万 171.37亿

23 西藏 402.94万 48.52亿 14.2%

24 青海 5万 1590.64万 996.6万 46.11亿 47.38亿

制表:人民网旅游

二、贵州历年旅游人数和收入

2002年全年共接待国内旅游人数2200万人次 全省共实现旅游总收入106.43亿元,比上年增长30.7%

2003年全年共接待国内旅游人数1835.21万

旅游业发展受到非典疫情影响,旅游人数出现下降。全年共接待国内旅游人数1835.21万人次,比上年下降16.6%;接待境外旅游人数7.7万人次,比上年下降66.2%,其中外国人2.4万人次,下降71.6%,港、澳、台同胞5.3万人次,下降63.1%。

2004年旅游人数为2480.3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5.2%;实现旅游总收入167.6亿元

2005年,全省共接待旅游者2762万人次,同比增长19.55%。

2006年,全省接待人数4747万人次,比2005年增长51.8%,实现旅游收入387亿元,比2005年增长54.1%。

2007年,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6262.8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1.9%,其中,接待入境旅游人数4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3.8%;实现旅游总收入512.28亿元,比上年增长32.4%,其中,旅游外汇收入1.2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2%。

三、贵阳门票收入占旅游收入的多少?

不好意思,我只有2012年的,2012年度贵阳市旅游景区共接待2196.1952万人次,营业收入共计40957.99万元,其中门票收入10454.9万元。

2012年度我市旅游景区按营业收入排序排名前五的景区是贵阳市青岩古镇、贵御温泉、保利国际温泉、黔灵山公园、天河潭景区;按接待总人数排序排名前五的是:黔灵山公园、青岩古镇、贵阳河滨公园、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贵阳森林公园。

四、贵州旅游业发展趋势.?

摘要:文章以2009~2015年贵州省旅游产业主要指标数据为依据,分析了近几年贵州省旅游产业的发展情况,得出了贵州省在近今年旅游业迅速发展的结论。进一步分析了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并且预测了未来贵州省旅游将迎来井喷式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贵州省;旅游产业;井喷式发展

一、引言

自2009年贵州省提出大力发展“多彩贵州”,贵州省旅游业的迎来了蓬勃发展。贵州旅游业发展规模迅速扩大,旅游结构不断优化,旅游业态加快创新,旅游综合功能进一步凸显,发展效益显著提升,发展成绩令人瞩目。走出了一条“保护一方山水,传承一方文化,促进一方经济,造富一方百姓,推动一方发展”的旅游产业发展新路子,形成了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山地旅游发展“贵州经验”。2015年,贵州省旅游总收入3512.82亿元,排全国第15位,旅游接待总人次为3.76亿人次,排全国第17位,贵州旅游业发展进入全国第二方阵,为贵州省从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现状

(一)旅游总收入分析

2015年全省旅游总收入实现3512.82亿元,同比增长21.30%;全省旅游业实现增加值962.4亿元,占GDP比重为9.2%;旅游业生产税净额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为10.5%。旅游业带来的经济效益明显。

(二)旅游人数

五、贵州省的经济支柱产业有哪些? 工资收入如何?

我就是贵州贵阳人.本土人.

支柱产业有很多,包括电力工业,旅游.

电力工业,西部大开发的契机,“西电东送”使贵州经济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电力强劲拉动经济增长 ,“黔电送粤”协议签订后,贵州当即开工建设“四水四火”共538万千瓦的电源项目,总投资约300亿元。2003年进入投产高峰后,由于这批项目不能满足“十五”期间送电广东省400万千瓦、“十一五”期间再增送广东400万千瓦和省内用电的需求,全省又开工(或进入施工准备)11个共1584万千瓦的电源项目,总投资620亿元以上。如果加上总数2340万吨大型煤矿和数百家中小型煤矿建设的投资,全省仅电力和与电力直接相关的煤矿的建设投资就大大超过了1000亿元,预计将达1300亿元左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集中了这么大的固定资产投资,在贵州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在全国各省、市、区的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

旅游业,从2005年,贵州旅游收入以49.85%的速度实现前所未有的高增长,全年旅游总收入达250亿元,充分展示了贵州旅游资源在中国乃至世界的不可替代性,昭示了贵州旅游业能够成为黄金产业的灿烂前景。最具闪光点的黄果树瀑布节、“十一”黄金周、春节黄金周、文化精品“多彩贵州风”,吸引了大量的海内外游客,成为贵州旅游的助推器。旅游业必然成为贵州最具比较优势和发展前景的产业。实践证明,旅游产业是我省的黄金产业,最有条件实现跨越式发展。发展旅游产业,是我省依托特色资源、促进经济增长、增强综合实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省委、省政府提出“加快把我省建设成为自然风光与民族文化相结合的旅游大省,加快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我省支柱产业”的总体目标,是从省情出发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决策,奠定了旅游业在贵州经济建设中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地位。当前,贵州旅游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从总体上看,把我省建设成为旅游大省,时机已经成熟。西部大开发的成效为旅游业发展创造了条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发展旅游业创造了更加广阔的市场,中国成为旅游大国为我们提供了机遇,我省旅游业有了良好的基础,各级领导对发展旅游业高度重视。我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拥有神秘雄奇的自然景观,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悠远凝重的历史文化,舒适宜人的气候条件。这些丰富的旅游资源加之日渐看好的市场前景,决定了旅游业必然会成为贵州最具比较优势和发展前景的产业,完全有希望成为旅游大省。

旅游业可以成为率先实现贵州历史性跨越发展目标的产业。旅游业在贵州经济发展中在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中,一再显示出不可替代的优势,市场的比较优势、资源的比较优势日益彰显出来。我省旅游业已连续五年持续稳定地保持了30%以上的增幅,“十五”末年更是达到了35%的高增长,圆满完成“十五”期间旅游总收入增长25%的总体目标。旅游总收入在全省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2000年到2004年平均每年增加1.05个百分点。从目前的情况看,我省旅游业总收入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经达到13%,在全国已经处于比较高的水平。在我省经济发展中,旅游业确实具有“吹糠见米”之功效。

观念创新的程度,决定发展的深度;工作落实的力度,决定发展的高度。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善于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努力实现旅游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旅游产业兴,旅游大省立。

这2个行业的工资都比较高的,尤其是电力,工资最低都是2000元以上,在贵州算是比较高的工资了,不加福利的.

旅游的工资也还算可以的,1500+以上.

六、请问贵州2003年旅游业的总收入是多少?

2893.91万美元。摘编自《贵州统计年鉴2004》

2003年全年共接待国内旅游人数1835.21万

旅游业发展受到非典疫情影响,旅游人数出现下降。全年共接待国内旅游人数1835.21万人次,比上年下降16.6%;接待境外旅游人数7.7万人次,比上年下降66.2%,其中外国人2.4万人次,下降71.6%,港、澳、台同胞5.3万人次,下降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