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人到访日本旅游人数比例有多少?

近年来中国作为赴日旅游外国人中占比最大国家,为日本的观光立国产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数据来源nippon.com

据日本国土交通省发布最新访日游客数据显示,2019年访日外国游客人数比2018年增加2.2%,达3188万人次,连续7年刷新历史最高纪录。

而且中国人在日本旅行时所消费的额度,一直都是高居首位!加上港澳台三地,其实中国人是贡献了支撑日本旅游产业的半壁江山。

截止8月20日下午,日本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达到59090例。

日本观光厅6月17日发布估算数据称,5月造访日本的外国人仅1700人次,低于此前单月最少纪录,即4月时的2900人,连续两个月同比大减99.9%,是自1964年以来的历史最低记录。

新冠肺炎疫情对于从2003年就以“观光立国”为本的日本来说,毫无疑问是一次巨大的打击。根据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的上级经济研究员发表的研究报告,由于这一突发情况的出现,日本旅游相关行业的损失有可能会超过2兆4750亿日元(约合224亿美元),约占日本2019年国民生产总值的0.45%。

日本内阁府8月17日公布了4~6月国内生产总值(GDP)速报值。除去物价变动的影响,实际上比上季度下滑7.8%,按年率换算同比下滑27.8%。连续三个季度呈负增长,降幅超过了2009年1~3月(按年率计算下滑17.8%),这是自1980年以来的最大降幅。

由于新冠病毒蔓延,日本宣布进入紧急状态,经济活动低迷,日本内阁府8月17日公布的4~6月国内生产总值(GDP)速报值刨除物价变动的影响,实际比上季度下滑7.8%,按年率换算同比下滑27.8%。连续三个季度呈负增长,降幅超过2009年1~3月(经季节调整按年率计算下滑17.8%),创下日本二战以后的最大降幅。

为推动观光业发展、刺激消费,日本政府推出了“Go To Campaign”活动,总预算高达1.7万亿日元。计划通过对地方政府、餐饮业、旅馆等进行补贴,以促进旅游交通业、餐饮业等的发展。分为第一弹“Go To Travel”及第二弹“Go To Eat”。随着日本传统节日盂兰盆节的来到,疫情现在持续恶化,迎来了第二波增长。

2020年7月22日,日本国土交通省观光厅主导的“Go To Travel“活动拉开帷幕。“Go To Travel”活动包含旅费打折、发行观光优惠券等项目。民众出游时,一般的费用可由政府补贴,但也设有上限,例如住宿一晚的补贴费用不得超过2万日元等。由于东京都疫情严重,出发地与目的地为东京的旅客将不能享受优惠。

在质疑声中,第二弹“Go To Eat”活动也即将展开。“Go To Eat”是以农林水产省为中心开展的支援餐饮业的活动,预计在8月下旬逐渐推行。

疫情这么严重,日本为何还鼓励大家出游?原因很简单: 疫情导致人员往来受到限制,来自中国的访日游客人数锐减,日本国家旅游局(JNTO)的统计显示,5月降至30人,当中国人来不了,只能靠内循环。

去年还一片兴兴向荣的旅游业,现在与旅游热点地区破产的企业的数量:东京都最多,达到109件;其次是大阪府(46件) ,东京都和大阪府(155件)加起来占总数的34.9% 。其他排名靠前的有北海道(24件);静冈县(21件)。

占赴日旅游33%的中国客人,去年花了1兆7700亿日元

近年来,每年重要节日都会有大量中国游客前往日本旅行和购物,日本的旅游行业相关的从业者,如酒店、零售业等也都会早早的做好迎接中国游客的准备。

根据日本国土交通省观光局(JNTO)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赴日观光的中国人为959.4万人,占日本外国人访日游客比例高达33%。总消费额约为1兆7700亿日元(按照2020年1月1日汇率约为1136.7亿人民币),占比更是高达40%。

2018年度,赴日外国游客在日本境内的总消费金额约为4兆5189亿日元,而日本造纸行业2018年的市场规模约为5兆3199亿日元,两个数额的差距并不大。换句话说,旅游业界的市场规模已经和日本排在第50位的造纸行业的市场规模相当,已经成为了日本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总消费金额的变化情况方面,除了2011年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造成了总消费金额下降之外,在2010年到2018年之间市场规模始终保持着增长的势头,其中涨幅最大的是2015年,达到了71.5%。在2015年之后涨幅开始回归正常水平,最近几年始终稳定在10%左右。

我们都知道,要发展某一个行业的最终目的,无非就是多赚钱。而影响总消费金额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游客的总人数,另一个是游客的人均消费金额。那么推动日本赴日旅游业界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哪一个呢?

答案是游客总人数。

人均15万日元,中国游客的贡献值暴增

赴日外国游客的人均消费金额方面,从2010年到2018年,增长率从未超过20%,大部分年份都处在±5%上下,最近几年一直维持在15万日元/人左右的水平。而赴日游客总人数的增长幅度则要大得多,尤其是2012年到2015年,每一年的增长幅度都超过了30%。因此,造成日本旅游业界市场规模快速扩大的主要原因并不是人均消费金额的增长,而是赴日游客数量的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人均消费金额的增长率仅有两年超过了10%,分别是2014年和2015年,增长率分别是10.6%和16.5%,这背后的原因相信大家应该猜的到,也是由于中国游客的贡献。

2015年前后,由于日元贬值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赴日旅游的中国游客中爆发了“爆买”行动,让人均消费金额在这两年出现了异常增长。而日元汇率恢复到正常水平之后,人均消费金额开始趋于平稳,在最近几年始终稳定在人均15万日元左右。

在2014年以前,韩国游客一直是赴日外国游客的主力军,人数要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但是自从2009年日本政府对中国游客开放个人赴日旅游签证之后,赴日中国游客的数量就开始逐渐增长。

2015年“爆买”行动的出现则彻底点燃了中国游客赴日旅游的热度。2015年,中国赴日游客的数量达到了499万,相比2014年的增长率达到了107%,就此一举超越韩国成为每年前往赴日外国游客中占比最多的国家。2019年,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造成韩国赴日游客人数大幅度下降。但是好在中国游客数量继续高速增长,让日本赴日游客的数量并没有出现下滑,而是维持了小幅度的增长。

不过,由于2019年赴日韩国游客数量的大幅度下降,让中国游客在日本赴日旅游业中所占的地位更加重要。2019年度,赴日中国游客的数量为959.4万人,占了赴日游客总人数的30%以上。而排在第二位的韩国仅占了赴日游客总人数的17.5%,被甩开了一大截。

结语

由于地理相近、文化相通、观光互补、消费便利,日本已有了中国游客的后花园之称。对比欧美国家,日本与中国文化相近,普通中国人容易坦然接受日本的文化环境,更能在日本找到熟悉的历史感,再加上中国年轻人热衷于日本的动漫和时尚,日本的吸引力与日俱增,即使是疫情过后,压抑许久的国人更愿意去日本等周边国家。

对日本来说,中国游客已经成为了最重要的游客团体,重要性要远远超过了其他任何国家,可以期待的是疫情过后,日本也对中国游客制定相应的旅游刺激政策,你们期待吗?说说看~

以上です。

文章资料来源:钛媒体APP

中国每年有多少游客去日本旅游

15年有500多万人去日本旅游。

16年有637万人去日本旅游;

17年有700多万人去日本旅游。

赴日游客上海人占40%,上海人有多爱去日本旅游?原因是什么?

随着经济实力的提升,很多中国家庭在每年节假日的时候选择去海外旅游度假,于是就会发现无论走到哪里个都会遇到很多中国人,说到底支撑起世界旅游业大军的还是我们中国人。而作为隔海相望的邻国日本,也因此吸引了大批游客。

近几年,日本的旅游业正在不断发展,很多中国人喜欢去日本旅行。一些旅行社也相继推出了相应的旅行团,价格在4000到8000不等。据统计2015年在日本旅行的中国游客已高达400万,相比14年增长了66%。在日本旅游的中国游客中,上海人占了40%。可以说在众多游客中,最舍得花钱的就是中国游客了。粗略计算中国游客在日本的人均消费高达12000元。

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对文化高度重视的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文化的不断进步。提到日本第一个就会想到日本的富士山或者是日本艺伎,这些别具特色的文化符号代表着日本独特的风土人情,由于日本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以及自身悠久历史,使得日本拥有别具一格的本土文化。其中被大家熟知的富士山,不仅象征着日本这个国家的自然和文化。每年的6月到8月还会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攀登,并且很多游客更是把登上富士山欣赏樱花作为目标。

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上海人喜欢去日本旅游呢?

1、气候相似

很多在外旅游的小伙伴都有过水土不服的尴尬情况,大多是因为气候差异大导致身体。而日本的一些旅游城市的气候条件与上海的气候条件基本吻合,游客也不必考虑需要准备什么衣服,省去了不少麻烦。再加上上海人的脾气性格与日本的城市节奏很合拍,不仅日本人喜欢来上海定居,一些上海人也很喜欢节假日去日本旅游。

2、距离较近

经过调查发现,由于上海距离日本有850公里,坐飞机只需要2个小时左右。也正因为如此,从上海飞往日本的机票都非常便宜。有时到了一些航空公司的打折季,机票的折扣更是低至6折,几百块钱就可以买到一张经济舱票。这对于一些想要出国旅游,预算又不是很乐观的小伙伴们可算解了燃眉之急。

再加上日本的交通比较便利,出行去一些著名的旅游景点完全可以乘坐地铁或者电车,只要不做出租车的话在交通上不需要花很多钱。但乘坐地铁以及电车时,一定要避开上下班的高峰时间,要知道在日本有一个特别的职业就是在高峰期时,乘客如果挤不上列车一些工作人员就会通过推搡让人们像罐头一样挤在一起,方便列车关门。为了自己的人身安全,建议避开高峰期出行。

3、饮食相似

在日本,虽然在建筑以及文字上曾学习过中国,挡在饮食文化方面日本却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去过上海的小伙伴会发现,在上海的大街小巷有很多的日料店,相比较其他城市,上海的日料店密集程度远超其他城市地区。实际上,上海人的饮食习惯与日本的饮食习惯有相似之处,都喜欢清淡偏甜的口味。例如:著名的寿喜锅、蒲烧鳗鱼饭等都是属于又咸又甜的口味,不会有特别辛辣的食物。即便是游客都爱去打卡的依兰拉面,里面的10倍辣都可以接受。所以一些上海人来到日本旅游定居,反倒特别容易融入当地环境,几乎不会受到饮食上的限制。

4、环境卫生

前一段时间在上海盛行的垃圾分类,出现了让人值得吐槽的梗“让我看看你是什么垃圾”。可以说上海严格执行了有关垃圾分类的相关事宜,而在日本垃圾分类也同样重要。在一些居民楼的楼下都会有标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垃圾桶,每天都会有垃圾车按时清理,而在日本的马路上没有放置垃圾桶,也没有出现乱丢垃圾的现象。

是由于日本政府为省下环卫工人的开销,于是倡导日本国民爱护环境、节约资源,在外面不制造垃圾,回到家里将垃圾分类处理。而垃圾处理的不好,垃圾车还可以拒绝回收。不得不说日本倡导的垃圾分类力度与中国上海相比非同一般。

因此,只要是去过日本的小伙伴都说日本的环境好,这一点也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到目前为止日本每年的游客数量正在逐年递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