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主义的介绍
斯大林主义是一套以前苏联1929-1953年间领导人约瑟夫·斯大林命名的政治和经济理论体系其主要包括了共产主义国家通过广泛的政治宣传手段,建立起围绕某一独裁者的个人崇拜政治氛围,并以此来保持共产党对全国人民的政治控制。 名词“斯大林主义”最早由拉扎尔·卡冈诺维奇提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者自居的斯大林本人从未使用过这个词汇。 里昂·托洛茨基称斯大林主义体制为独裁政策,这个解释被反对斯大林主义的评论家们广泛运用。 斯大林主义还经常被称为“红色法西斯主义”,该称呼在20世纪30年代出现,在1945年后的美国使用尤其普遍。
斯大林主义与斯大林模式是不是一样的啊?有什么区别吗?
斯大林体制指1929年起斯大林所奉行的经济政策:高速工业化,重工业(军工业)优先,农业强制集体化。
斯大林主义指经济上保持斯大林体制,政治上实现个人或一小撮人的独裁,实现完全的政治集中化,并用高度恐怖的警察体制压制人民自由的体制,也成为苏联政治体制的代称,所以有人称二十大为“于斯大林主义的告别”,但也有人称苏联解体才是“斯大林主义的彻底崩溃”,这两者都是对的。
斯大林的特点
政治上,权力高度集中,联盟有名无实,民主法治的缺失。
经济上,建立了一个以国家为核心的高度集中的行政命令体制,实行工商企业的国有化和集体农庄的准国有化,片面发展重工业,建立准军事型的经济。
文化上,高度的舆论统一,思想问题和学术问题被政治高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