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是哪里
; 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是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在秦汉时期所形成,发展于三国和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是已知最古老的海上航线,也是古代中国和外国交通贸易与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海上丝绸之路分在陆上丝绸之路前就已出现,是古代海道交通大动脉。
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是哪里
早在先秦商周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就已经开始萌芽。而在新石器时代,我国的先民就已广泛使用独木舟与筏。后进入奴隶社会,船舶日益多样化、大型化,航海技术也日益成熟完善,从而为远洋航海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和支撑。
我国境内海上丝绸之路主要由泉州、宁波以及广州三个主港与其它支线港所组成。在2017年4月,国家文物局正式确定了以广州为海上丝绸之路申遗牵头城市,并联合宁波、南京以及福州等地区进行海上丝绸之路保护与申遗工作。
海上丝绸之路作为我国与外国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海上大通道,推动了沿线各国的共同发展。并成为东西方经贸文化交流往来的重要历史途径,从而推动了世界的发展与进步。
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是哪里?
“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泉州。
泉州市是福建省东南沿海的一座城市,它位于北纬24°22′~25°56′,东经117°34′~119°05′。面积为11220.5平方千米。共管辖鲤城、丰泽、洛江、泉港4区,石狮、晋江、南安3市和惠安、安溪、永春、德化、金门5县。人口654.62万(未含金门县),那里通行闽南方言。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市是经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早在唐朝时期,泉州刺桐港就是我国的四大外贸港口之一,宋元时期,它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
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从中国东南沿海,经过中南半岛和南海诸国,穿过印度洋,进入红海,抵达东非和欧洲,成为中国与外国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海上大通道,并推动了沿线各国的共同发展。
中国输往世界各地的主要货物,从丝绸到瓷器与茶叶,形成一股持续吹向全球的东方文明之风。
尤其是在宋元时期,中国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大幅提升以及指南针的航海运用,全面提升了商船远航能力,私人海上贸易也得到发展。这一时期,中国同世界60多个国家有着直接的“海上丝路”商贸往来。
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城市是什么?
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城市是泉州。
泉州,是福建省确定做大做强的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是全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唯一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是列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
海上丝绸之路雏形在秦汉时期便已存在,已知有关中外海路交流的最早史载来自《汉书·地理志》,当时中国就与南海诸国接触,而有遗迹实物出土表明中外交流可能更早于汉代。
经济影响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从中国东南沿海,经过中南半岛和南海诸国,穿过印度洋,进入红海,抵达东非和欧洲,成为中国与外国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海上大通道,并推动了沿线各国的共同发展。中国输往世界各地的主要货物,从丝绸到瓷器与茶叶,形成一股持续吹向全球的东方文明之风。
尤其是在宋元时期,中国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大幅提升以及指南针的航海运用,全面提升了商船远航能力,私人海上贸易也得到发展。
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城市是?
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泉州。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位于中国福建省泉州市。形成主因是因为中国东南沿海山多平原少,且内部往来不易,因此自古许多人便积极向海上发展。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市是经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也称"海上陶瓷之路"和“海上香料之路”,1913年由法国的东方学家沙畹首次提及。海上丝路萌芽于商周,发展于春秋战国,形成于秦汉,兴于唐宋,转变于明清,是已知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中国海上丝路分为东海航线和南海航线两条线路,其中主要以南海为中心。
被联合国唯一认定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城市是什么?
被联合国唯一认定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城市是广州和泉州。
先秦时期,岭南先民在南海乃至南太平洋沿岸及其岛屿开辟了以陶瓷为纽带的交易圈。唐代的“广州通海夷道”,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最早叫法,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远洋航线。明朝时郑和下西洋更标志着海上丝路发展到了极盛时期。
南海丝路从中国经中南半岛和南海诸国,穿过印度洋,进入红海,抵达东非和欧洲,途经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与外国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海上大通道,并推动了沿线各国的共同发展。
价值影响: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从中国东南沿海,经过中南半岛和南海诸国,穿过印度洋,进入红海,抵达东非和欧洲,成为中国与外国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海上大通道,并推动了沿线各国的共同发展。中国输往世界各地的主要货物,从丝绸到瓷器与茶叶,形成一股持续吹向全球的东方文明之风。
尤其是在宋元时期,中国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大幅提升以及指南针的航海运用,全面提升了商船远航能力,私人海上贸易也得到发展。
这一时期,中国同世界60多个国家有着直接的“海上丝路”商贸往来。“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荣景象,透过意大利马可·波罗和阿拉伯伊本·白图泰等旅行家的笔墨,引发了西方世界一窥东方文明的大航海时代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