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跳的是什么江在哪里?
屈原跳的是汨罗江,汨罗江在洞庭湖东侧,属洞庭湖水系。诗人屈原曾于公元前278年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屈原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周赧王三十七年,白起更进一步攻下了郢都,楚顷襄王只好跟那些执政的贵族们一起,狼狈不堪地逃难,保于陈城。在极度苦闷、完全绝望的心情下,屈原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自尽。
扩展资料
汨罗江在洞庭湖东侧,属洞庭湖水系。在汨罗江注入湖口以上约1.5公里处,潭水很深,是三闾大夫屈原投江殉难处,名曰河泊潭,有石碑记其事。
河泊潭为汨罗江的一部分,因为此处不太深,又为汨罗江的弯曲部位,故名河泊潭,相传三闾大夫屈原就在此处投江,为了纪念他,每年五月初五,沿江的人们都在此处投放粽子给屈原飨食,另外还举行大型的民间龙舟赛。原来在河边立的碑石已被洪水冲倒,还没有修葺。
汨罗江两岸粉墙村舍,桃红柳绿,民风淳朴,水草肥美,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 今留有屈子祠、骚坛、屈原墓群等古迹和遗迹。屈原墓位于汨罗山上,12个小山式的封土堆散布在1500平方米的山坡上。
这些土堆前立有“故楚三闾大夫墓”或“楚三闾大夫墓”石碑,是屈原12疑冢。每逢农历五月初五,汨罗江畔的百姓总要举行盛大的龙舟竞赛活动,以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屈原跳的是什么江?
屈原图
屈原跳的是汩罗江(今在湖南省岳阳)。
1.简介
屈原,名平,字原,生于约公元前340年,战国时期楚国人,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主义诗人。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是楚辞文体的开创者,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2.楚辞与离骚
《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是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加工形成的,其中又大量引用楚地的风土物产和方言词汇,所以叫“楚辞”,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这一种韵文形式,古称南风、南音。《楚辞》收录了战国时期楚国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是我国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所以楚辞又被称为“骚”或“骚体”。
3.屈原生平
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遭到了奸臣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后又屡遭流放。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国首都郢,屈原悲痛万分,遂自投汨罗江,以身殉国。
4.端午节的来历
屈原投江后,汨罗江边的人民为了怕鱼吃屈原的尸体,就对着江面,把竹筒子里的米撒了下去,并划着船驱散江中的鱼。后来,经过多年演化,人民把盛着米饭的竹筒子改为粽子、吃粽子,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舟活动。这种纪念屈原的活动渐渐成为一种风俗,人们把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称为端午节,俗称五月节,又称端阳节,成为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5.五月节的风俗
端午节的习俗还有佩香囊(避邪驱瘟),悬挂菖蒲、艾草,喝雄黄酒,挂荷包和拴五色丝线,挂钟馗像等。
一片冰心在玉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