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事皆空什么意思 万事皆空解释
1、万事皆空意思是世间万物都有它的规律,这个规律就明明白白放在那里,没有任何其他的东西来干扰,所以是万物皆空推及世间万物,我们人类给它们的名称、看法、观点、价值观、期望,也都是不存在的,世间万物本身,世间万物的本来面目,都是空的。
2、万物也可以指的是人们对事物某一方面的理解、片面理解,一种妄想,所以都是不符合实际的,所以是空的。指的是我们的各种想法,其实都是有片面的成分在,某种想法,或者某个观点都是一时一地一人的观点。“空”与“有”相对。音译为舜若。意译空无、空虚、空寂、空净、非有。一切存在之物中,皆无自体、实体、我等,此一思想即称空。
二、万物皆空是什么意思?
万物皆空等同于万事皆空。
万事皆空这是佛家的一个常用语,从佛家来讲,指不要在意世界的名、利、食、色、禄这些能挠乱人的心智的东西,要回到真、善、美的真实生活中来。
——因此,人要有“放下”的智慧。
“万事皆空,万物皆无”作为佛家禅语,既是一种劝诫,也是一种意境。
万事皆空出处:
宋代词人辛弃疾所作《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此词当是作者后期的作品,词虽以“万事皆空”总摄全篇,实充盈家国身世之感,风格沉郁悲凉。
原文:
浪淘沙
山寺夜半闻钟
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
梦入少年丛,歌舞匆匆。老僧夜半误鸣钟。惊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风。
白话译文
整日在借酒浇愁的状态中渡过,一生的努力因没能改变国家的败局而全部成空。古今往来的英雄们本就不多,却因时间的流逝而淹没,再也难找到像刘邦、秦始皇那样的英雄。
少年繁华如梦,如今一一破灭,让人直欲遁入空门,做隐逸之士,可真正要去寻觅夜半禅钟的时候,却只有卷地的西风,严酷的现实,教人无梦可做,无处可托。
三、心无杂念,万事皆空是什么意思
心无杂念,万事皆空意思是对心中的事物一心一意,没有一丝杂乱念想,平和、平淡来达到万事皆空层面。形容人的一种心理精神状态。心中没有另外的不纯正的念头或者心中没有种种思虑。
这是佛教中的一句话,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方法,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
四、万事皆空是什么意思?
万事皆空不是要你退让放弃,而是让你更好的前进,只有放空自己才能更好的见道,并从中得到自己想要的。
万事皆空来自佛教,是说一切如过往云烟,时间一过,都会烟消云散。而善行、善德则是永恒的,会流芳百世。
形容万事皆空的词句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的《好了歌》。
翻译:
世上的人都知道去当神仙好,只是建功立名的事情忘不了!古往今来的文臣武将如今都在哪里?只剩下一堆被荒草湮没的坟墓。世上的人都知道去当神仙好,只是恋着那金银财宝忘不了!一天到晚抱怨聚敛的还不够多,等到聚敛多的时候自己却死了。世上的人都知道去当神仙好,只是那美貌的妻子忘不了!你活着的时候她天天对你说如何恩爱,你一死她就立刻跟随了别人。
世上的人都知道去当神仙好,只是那儿孙后代忘不了!自古以来痴心的父母不计其数,可是孝顺的子孙又有谁真看见了?
扩展资料:
万事 [ wàn shì ]
释义:一切事情:~大吉(一切事情都很圆满顺利)。
~亨通(一切事情都很顺利)。~不求人。
出处:唐·李白 《古风》之五九:“万事固如此,人生无定期。”
释义:万事本来就是如此,人生没有固定的日期。
示例:茅盾《子夜》十八:“ 李教授万事认真,而且万事预先准备。”
皆: jiē
释义:都;都是:比比~是。尽人~知。有口~碑。放之四海而~准。
出处:皆以美于徐公。——《战国策·齐策》
释义: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组词:咸皆、悉皆、皆既、孔皆、皆除、率皆
空:[ kōng ]
释义:
1.不包含什么,没有内容:~洞(a.没有内容的;b.物体内部的窟窿)。
~泛。~话。~旷。~乏。~~如也。~前绝后。凭~(无根据)。真~(没有任何东西)。
2.没有结果的,白白地:~跑了一趟。~口无凭。
3.离开地面的,在地上面的地方:~军。~气。~投。~运。
出处: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水经注·江水》
释义:常有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声音持续不断凄凉异常,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
组词:天空、空洞、没空、空间、星空
五、“黄金非宝书为宝,万事皆空善不空”是什么意思
“黄金非宝书为宝,万事皆空善不空”意思是说,黄金虽贵,但真正的传家之宝是书,是知识。万事皆空来自佛教,是说一切如过往云烟,时间一过,都会烟消云散,而善行、善德则是永恒的,会流芳百世。手不释卷,读书令人感受到人生中的真善美,感悟着"有 物,行有善”,黄金非宝书为宝,唯独善行是实实在在的,让人耳濡目染,体会到善心善行的重要,时常帮助他人,快乐自己,它时时激励着人们珍爱书籍,提高涵养,积累善行,与人为善。这就是马英九家的家风,它让我们终生受益。
拓展资料
一、“黄金非宝书为宝,万事皆空善不空”由来
曾国藩曾经说了一句经典名言:黄金非宝书为宝,万事皆空善不空。“黄金非宝书为宝”这话让人想起了曾国藩的一封家书,同治四年五月二十五日致澄、沅弟家书曰:“纪瑞侄得取县案首,喜慰无已!吾不望代代得富贵,但愿代代有秀才。秀才者,读书之种子也,世家之招牌也,礼义之旗帜也。谆嘱瑞侄,从此奋勉如功,为人与学并进,切戒‘娇奢’二字,则家中风气日厚,而诸子侄争相濯磨矣。” “万事皆空善不空”,这话道出了人生的真谛,曾国藩也认为,一个人如果痴迷权贵,最后只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二、相关家风家训
1、应视国事如家事,能尽人心即佛心:林则徐的手书家训联,人莫不想自己的家兴旺兴盛,能扩充此心,即是天下之大公;能尽人心,必能于世有补,则与湛然光明的佛心相差无几,这对家对国都有利。
2、戳破窗纸容易补,败坏道德最难修:晚清湖南学者王湘绮,学问渊博,品格高尚,此联是他写给后人的家训,语浅意深。
3、要大门闾,积德累善,是好子弟,耕田读书:晚清左宗棠赠子侄联,积德行善,家业兴旺,光大门楣;耕田读书,安分行事,做人根本。
4、慎交游,勤耕读,笃根本,去浮华:晚清左宗棠赠子侄联,今天也可以用来教育孩子,对孩子来说,努力读书学习,不去游玩胡闹,磨练意志,培养能力,这些就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