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洗衣粉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洗衣粉的成分共有五大类:活性成分、助洗成份、缓冲成份、增效成分、分散剂LBD-1、辅助成分

主要成分有:织物纤维防垢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水软化剂、污垢悬浮剂、酶、荧光剂及香料等;较差的洗衣粉常含有磷、铝、碱等有害成分。

表面活性剂在洗衣粉中的作用是使洗衣粉有可溶、乳化、浸透、洁净、杀菌、柔化、起泡、防止衣物静电等功能。合成的表面活性剂很早就被人们发现有使手变粗等副作用,现在已被视为污染环境的一大公害。

另外,磷、铝碱,尤其是磷在一些发达国家已被禁止使用在洗衣粉中,然而中国不少化工厂,还在生产这种产品,特别是一些外资企业,在自己本土的产品不能有这些有害物质,而在中国,则钻法律不健全、人们环保意识不强的空子,大胆的添加这些有害物质。

扩展资料:

因为加了磷的洗衣粉,洗了衣服之后的水如果流进池塘,湖泊,河流等地方,会造成里面的水草之类的水生藻类的快速生长。水生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有呼吸作用,需要消耗氧气,最终造成水中溶氧量大大降低,使水里的鱼等一些动物和浮游生物因缺氧而死亡,导致水体环境被破坏,造成生态失衡,甚至物种多样性减少。

现在不提倡用含磷洗衣粉就是这个原因,以前的洗衣粉中用三聚磷酸钠(含磷),现在都用LBD-1分散剂(不含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洗衣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无磷洗衣粉

洗衣粉的配方,和原料?

三种常用洗衣粉 的配方及生产,这三组配方,任选一组按重量百分比配好混合,用塑料袋分别包装好,即为简易配制的合成洗衣粉,可以销售了。其各组的配比如下:

配方一:烷基芳基磺酸钠11%,磷酸三钠40%,硅酸钠5%,硫酸钠35%,羧基甲纤维素1%,牛油脂肪酸硫酸钠8%,荧光剂0.03%。

配方二:烷基芳基碘酸钠19%,磷酸三钠40%,硅酸钠5%,硫酸35%,羧基甲基纤维素1%, 荧光剂0.03%。

配方三:烷基芳基磺酸钠30%,硅酸钠25%,硫酸钠20%,六偏磷酸钠25%

扩展资料:

自制洗衣粉的方法:

1、将皂碎倒入不锈钢盆内。

2、加入2400克水(皂碎重量2倍)左右,这里我要特别说明,水量多加或加少都没有关系,

3、加水的目的是为了融化皂碎,水加多一些,融化起来更方便,但未来晾晒的时间可能会长一些,反之同理。

4、小火,将皂碎慢慢搅拌融化(加水静置一晚更能加速融化)。

5、倒入食用纯碱600克(约皂碎重量的一半)。

6、搅拌均匀。

7、用网兜或平铺晾晒一至两个月(视天气情况增减),直至干燥。

8、晾晒过程中不时将皂块掰碎。

9、将已干燥的皂块研磨成粉或碾碎(越碎越利于在水中溶解)。

10、研磨成粉是一个麻烦的过程,没有研磨工具时可将干燥的皂块碾碎使用。

洗衣粉的基本原料与成份有那些

一般我们在洗衣服的时候都会使用洗衣粉进行清洗顽固的污渍,那么在清洗时你是否知道洗衣粉含有的成份有哪些呢?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洗衣粉的成份,希望能帮到你。

洗衣粉的成份

1、烷基酚醚(Tx-10):白色,粘稠液体, 是生产高档、增白洗衣粉的一种表面活性剂,含量99%,主要起泡沫作用,同时可去除油性污,泡沫多少取决于使用量。质量鉴别方法:看颜色,应是白色或淡黄色;主要看浓度和泡沫浓度。购买者,用手指粘一小点,在水里反复运动几次,看是否泡沫多。它与洗衣粉泡沫比较,前者为后者的10倍。

2、月桂酸二乙醇酰胺(6501):淡黄色,粘稠液体,是生产各种普通洗衣粉的一种表面活性剂,含量98%。主要起泡沫作用,泡沫稳定性比较好,同时去除油性污,泡沫多少取决于使用量。质量鉴别方法同1。

3、十二烷基苯磺酸:浓黄色偏黑,粘稠液体,是生产各种普通洗衣粉的一种表面活性剂,含量98%,主要起泡沫作用,同时起膨化作用,也除油污。洗衣粉的体积大小和泡沫多少取决于使用量。但千万注意一定要含量98%,有含量40%-60%不能膨化,泡沫少,生产的洗衣粉湿度大。质量鉴别方法同1.特点:放在手心上发热。

4、三聚磷酸钠:白色细小颗粒,含量90%,微毒。主要决定洗衣粉的存放时间,防止洗衣粉结团。增加用量可使洗衣粉保存时间延长,分解油污增强。

5、纯碱:即无水碳酸钠,为白色粉末,含75%-95%,在洗衣粉中主要去污。一般用工业纯碱,本品易吸潮,应注意防潮,剩余部分应用塑料封好。质量鉴别:发热烧手比较好。

6、元明粉:即无水硫酸钠,白色,粉状,此品是一种助洗剂,在洗衣粉中主要是一种填充料。调节洗衣粉成本高低在于它的多少。

7、甲基纤维素(CMC):淡黄色,粉状,在洗衣粉中的作用是抗沉淀,可将油污从物体分离于水中,起悬浮作用。质量鉴别方法:经水溶化有粘连滑感。甲基纤维素有2种形状:粉状和须状,一般用粉状最好。

8、碱性蛋白酶:为粒状产品。洗衣粉中加入酶制剂,可加速分解衣物中的油污。它有多种颜色:绿色、翠绿、蓝色等。加酶的洗衣粉不好保管,易失效,一般可不加。加酶洗衣粉应选用比较好的塑料袋,密封性要好,防止气化。加酶洗衣粉的存放时间只限8个月,否则,降低洗涤效果。鉴别:颗粒型最好;细粉多则质量差。

9、荧光增白剂(VBL):本品淡黄色,粉状,用于增白,有一定限量,多用反而效果差。荧光增白剂分高级型和普通型,价格差距大,增白程度也大,直观无法鉴别,要试用。

洗衣粉的生产工艺

1、根据每一次所设计的产量,按照原料配比,称出各种原料的量,先将十二烷基硫酸钠与三聚磷酸钠分别过筛后置于一容器内,或者置于干净的水泥地板上混合均匀(筛子的筛孔以10—20目为宜一般纱门纱窗上的纱网就可以,可用木框一平方米左右的筛子,容器视设计生产规模的大小,可用脚盆、水缸、水泥或其它容器)。再将纯碱过筛与前混合粉料一起混匀,最后将元明粉过筛后一起混合至均匀。

2、全部固体粉料一起混均匀后,再将水用喷雾的方式喷入粉料内(可用农用喷雾器喷水,水量应视原料干湿度适量加入),边喷水边掺和,使水均匀地浸润到粉料内。

3、加水以后就进行造粒可制简易手摇式造粒器,颗粒的大小与水量的多少、造粒器所转圈数成正比,可根据需要进行控制。

4、干燥至一定湿度(一般允许含水量为小于或等于15%)再通过10—20目筛,过筛后的颗粒即可进行包装为成品出售。

洗衣粉的清洗误区

误区一、泡沫越多去污力越强

有的消费者错误地认为洗衣粉泡沫越多越好,实际上泡沫的多少和去污力没有直接联系。在洗衣服时,洗衣粉的量应加足,洗涤特别脏的衣服时多加一些是应该的,但并不是洗衣粉加得越多越好。[1] 当洗衣粉达到一定浓度,水溶液的表面活性达到最大值以后,去污力就不再随着洗衣粉的增加而增加了,反而有减少的趋势。实践证明:洗衣粉的浓度在0.2%~0.5%时,水溶液的表面活性最高,洗涤去污能力最强,也就是说,在一面盆的清水中加入5~10克(约1茶匙)的洗衣粉就足够了。洗衣粉加过量除了不会再增加去污效果外,还会因溶液中碱性的增加而对衣服纤维有损伤。另外,大量洗衣粉附在衣服上,泡沫多,不易漂净,费水、费时间,造成浪费不说,残留在衣物上的成分还会对皮肤造成伤害,引起过敏反应等。

误区二、天然皂粉= 洗衣粉

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名叫天然皂粉的产品,很多消费者都以为也是一种洗衣粉,其实肥皂粉不完全等于洗衣粉。从功能上看,天然皂粉优于洗衣粉。它不含磷酸盐,且具有天然特性,因此对皮肤刺激性小、安全,且保护织物,对织物具有亲和性,洗后衣物蓬松柔软,解决了用合成洗衣粉多次洗涤后织物污垢积淀、织物硬化、带静电等问题。皂粉是超低泡型洗涤产品,更易漂清,所以更适合洗贴身衣物。由于天然皂粉添加了特种钙皂分散剂,其去污力更强。另外,香气浓郁,织物干后仍留有余香。

误区三、洗衣粉不伤手

由于洗衣粉市场竞争激烈,为了显示产品的“独特”功效,一些厂家别出心裁地推出“不伤手的洗衣粉”、“不伤手的洗洁精”等,意在多占一点市场份额。然而,这些被夸大的宣传很容易误导消费者。因为,合成洗涤剂在本质上归根到底都属于化工产品,去污的同时或多或少地都会对皮肤造成伤害。长时间接触后会导致皮疹、红斑、脱屑、湿疹等皮肤问题。如果通过皮肤过多地吸收到体内,还可能损害人体的造血功能、淋巴系统和肝功能,有的甚至有致癌的危险。

误区四、把洗衣粉当作洗碗剂

洗衣粉的主要原料是什么

洗衣粉的主要成分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苯磺酸钠,少量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再加一些助剂,磷酸盐、硅酸盐、元明粉、荧光剂、酶等,经混合、喷粉等工艺制成。

活性成分是洗涤剂中起主要作用的成分。洗涤活性成分是一类被称作表面活性剂的物质,它作用就是减弱污渍与衣物间的附着力,在洗涤水流以及手搓或洗衣机的搅动等机械力的作用下,使污渍脱离衣物,从而达到洗净衣物的目的。

扩展资料

某些专用于滚筒洗衣机的洗衣粉,其发泡能力比普通洗衣粉要差得很多。这是因为滚筒洗衣机主要依靠衣物在滚筒中的翻滚所产生的机械力,来达到洗净衣物的目的;而洗涤溶液中过多的泡沫,会大大减弱这种因衣物翻滚而产生的机械力,使得洗净效果大打折扣。

洗衣粉中的助洗剂是用量最大的成分,一般会占到总组成的15%-40%。助洗剂的主要作用就是通过束缚水中所含的硬度离子,使水得以软化,从而保护表面活性剂使其发挥最大效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洗衣粉 (碱性合成洗涤剂)

洗衣粉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洗衣粉的主要成分是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具有很好的去污作用,使用又很方便,所以深受人们喜爱.现在市场上的很多洗衣粉都添加了一些新的成分,具有了更多更强的洗涤功能.这些主要成分主要包括表面活性剂、助洗剂、稳定剂、分散剂、增白剂、香精和酶等。

合成洗衣粉是粉状(或颗粒状)洗涤剂,是生活中合成洗涤剂最常见的一种.这种洗涤剂是用表面活性与助剂配成粘稠的料浆,然后用喷雾干燥方法和附聚成型方法制造的一种混合物.洗衣粉是由多种化学成分组成的,起主要作用的是表面活性剂,如烷基苯磺酸钠、烷基磺酸钠、脂肪醇硫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的共聚物等。

各种化学物质相互促进,相互弥补,使洗涤去污效果更为理想.这些表面活性剂也可直接用来作为洗涤剂使用,但是洗涤去污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而且成本较高.因此,配制洗衣粉时还要加入一些助洗剂和辅助剂,使洗衣粉性能更完善,贮存、使用都比较方便.洗衣粉通用的助剂可分为无机盐和有机物两大类. 无机盐助剂。

磷酸盐.有正磷酸钠、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及三聚酸钠,洗衣粉中应用较普遍的是三聚磷酸钠.三聚磷酸钠中多价的金属离子具有较强的螯合能力,能将不溶解的多价金属阳离子络合,变成可溶性的复合离子,如可将水中的钙、镁离子螯合,使它们不致沉积到织物上去,大提高了洗涤剂活性物的洗涤效能。

三聚磷酸钠还对微细的无机粒子或脂肪微滴具有分散、乳化、胶溶作用,可以提高污垢的悬浮能力,防止污垢再沉积到织物上,从而提高了洗涤剂的洗净作用.由于三聚磷酸钠含6个结晶水,不易吸收水分,可使洗衣粉保持良好的流动性与颗粒度,使成品干爽,便于包装,不致产生粉尘、吸潮、粘结等不良现象。

洗衣粉的配方,和原料

三种常用洗衣粉 的配方及生产,这三组配方,任选一组按重量百分比配好混合,用塑料袋分别包装好,即为简易配制的合成洗衣粉,可以销售了。其各组的配比如下:

配方一:烷基芳基磺酸钠11%,磷酸三钠40%,硅酸钠5%,硫酸钠35%,羧基甲纤维素1%,牛油脂肪酸硫酸钠8%,荧光剂0.03%。

配方二:烷基芳基碘酸钠19%,磷酸三钠40%,硅酸钠5%,硫酸35%,羧基甲基纤维素1%, 荧光剂0.03%。

配方三:烷基芳基磺酸钠30%,硅酸钠25%,硫酸钠20%,六偏磷酸钠25%

扩展资料:

自制洗衣粉的方法:

1、将皂碎倒入不锈钢盆内。

2、加入2400克水(皂碎重量2倍)左右,这里我要特别说明,水量多加或加少都没有关系,

3、加水的目的是为了融化皂碎,水加多一些,融化起来更方便,但未来晾晒的时间可能会长一些,反之同理。

4、小火,将皂碎慢慢搅拌融化(加水静置一晚更能加速融化)。

5、倒入食用纯碱600克(约皂碎重量的一半)。

6、搅拌均匀。

7、用网兜或平铺晾晒一至两个月(视天气情况增减),直至干燥。

8、晾晒过程中不时将皂块掰碎。

9、将已干燥的皂块研磨成粉或碾碎(越碎越利于在水中溶解)。

10、研磨成粉是一个麻烦的过程,没有研磨工具时可将干燥的皂块碾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