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游记》里释迦牟尼佛和如来佛祖谁大?
《西游记》如来佛祖大
简单来说,只要是佛,都可以称为如来。如来只是佛的其中一个名号而已。比如,药师琉璃光如来。当年,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乔达摩·悉达多太子出家,证得了宇宙真理,成了觉悟者——佛陀。随即,他也就获得了十个名号。
因此,如来就是一个通用名词,是“佛”的一种称呼,释迦牟尼佛可叫释迦如来。所以,把释迦牟尼佛当作如来佛,是不准确的。另外,我国老百姓把释迦牟尼佛尊称为如来佛,这仅仅是民间的非正规说法。
时代背景:
相传佛祖是古印度吠陀时期著名的王族懿师摩王(义鸠王),即汉译“甘蔗王”的后裔,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属刹帝利种姓。迦毗罗卫是释迦族集居的小城,位于喜马拉雅山脚下,今尼泊尔南意部与印度毗邻的提罗拉科附近,当时是拘萨罗国的属国。
在4世纪法显游历印度时,这个国家已日见衰落。19世纪末,考古家在这里发掘出一个藏有遗骨的石壶,上面刻有公元前数世纪流行的婆罗谜文字,意为释迦族供奉的佛骨。另外,在迦毗罗卫发现有阿育王巡幸时所建的石刻,从而证实了它大概的地理位置,以后尼泊尔政府一直在进行考古发掘。
二、释迦牟尼佛和如来佛祖是同一个人吗
因为受到小时候看得《西游记》的影响,很多人会认为如来佛祖就是一个人,是处于佛教的最高的地位。其实如来佛祖不是一个人,只是一个称号。不仅如此,还有很对人认为释迦牟尼和如来佛祖是同一人,其实并不是这样,释迦牟尼和如来佛祖并不是同一人,释迦牟尼和如来佛祖也不是单指一个人,这两个只是一个称号。就像所有的老师都被称为老师一样,并不是特指某个人,只是一个称号。
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原名叫悉达多·乔达摩。 释迦牟尼是后人对他的尊称,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 释迦牟尼也是佛教创始人的称号。如来佛祖也是对释迦牟尼的尊称,是佛教文化传入中国时,古人对他的尊称,如来佛祖是最高等级的佛的尊称,只要是最高等级的佛,都可以被称为如来佛。“如来”等同于佛,是佛教里的最高地位的称呼。
史书记载“如来”的实际意义为:“乘如实之道而来成正觉。” 因为佛是乘真如之道而来,来三界里教化众生,广度有缘,所以称为“如来”。 “如来”是佛的十大通号之一,这十大通号分别为如来、应供 、正遍知 、明行足 、善逝 、世间解 、无上士 、调御丈夫 、天人师 、佛 。每一个称号都有他自己的释义,可以看出佛教文化的严谨。
“如来”只是一个佛的称号,并不是专指某一尊佛,任何一尊佛,都可以称为如来。 释迦牟尼佛是指那些创立了佛教文化的佛,两者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三、佛祖释迦牟尼大还是如来佛大?
“如来”即是“佛”,“如来”和“佛”实际是一个意思。
如来实际意义为:乘如实之道而来成正觉。“如”在佛经中称真如,就是绝对真理,如来,是说佛是掌握着绝对真理来到世上说法以普渡众生的圣者。比如称释迦牟尼佛或称释迦牟尼如来,都是一样的。但称释迦牟尼为如来佛就错了。因为如来和佛同是一切佛的通称,并不说明是某佛,正像称人为先生阁下不能说明是某人一样。
佛有十种称号,“如来”是其中之一。
四、释迦牟尼佛是如来佛吗
如来佛祖是释迦牟尼佛。
如来佛祖即佛教教祖—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原名乔达摩·悉达多(巴利文:Siddhāttha Gotama;梵文:Siddhārtha Gautama),古印度著名思想家,佛教创始人,出生于今尼泊尔南部。
释迦牟尼(公元前565年~公元前486年)大约与我国孔子同时代,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属刹帝利种姓。
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19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35岁时,他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遂开启佛教,随即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传教。年80在拘尸那迦城示现涅磐。
释迦摩尼的生平事迹:
一、开创大和尚制度
因僧团逐步扩大,佛确立大和尚制度,由他们教导新比丘并制定更多规章;也规定对犯戒者的处罚。上座部毗奈耶举出几起非正规处理后,让佛陀制定受具足戒的全面正式手续。
二、限制出家条件
因僧团情况日益复杂,故再三发布条文限制出家条件,避免与世俗社会相冲突和防止不良动机者。 盗贼、负债人和杀人犯或以出家名义脱逃,也应拒绝;一般二十岁以下或父母不许者亦不接纳。
三、教团分散和会议制度
僧团由数目不定的地方小组构成。各僧团划定比丘正常居住和集会的范围。开会除疾病等特殊情况可托人投票或转达意见外,须全体到场。会议决议经一致通过方有效。规定必须尽一切努力辩论、调和、折中异见,以达全体一致,否则会引起团体分裂。
五、释迦牟尼佛和如来佛祖谁大?
释迦牟尼佛是如来佛祖成佛前的名字,如来佛也称释迦牟尼佛。据说他成佛后,大迦叶佛传位给他。
在我们这个世界,释迦牟尼佛就是我们的如来佛主。如果单纯说如来佛主,按佛教的说法,宇宙中有无数如来,因为是人都可成佛,人有多少,如来就有多少,只不过是时间问题。佛都是平等的,无大小之分,不要受西游记影响。
时代背景:
相传佛祖是古印度吠陀时期著名的王族懿师摩王(义鸠王),即汉译“甘蔗王”的后裔,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属刹帝利种姓。迦毗罗卫是释迦族集居的小城,位于喜马拉雅山脚下,今尼泊尔南意部与印度毗邻的提罗拉科附近,当时是拘萨罗国的属国。
在4世纪法显游历印度时,这个国家已日见衰落。19世纪末,考古家在这里发掘出一个藏有遗骨的石壶,上面刻有公元前数世纪流行的婆罗谜文字,意为释迦族供奉的佛骨。另外,在迦毗罗卫发现有阿育王巡幸时所建的石刻,从而证实了它大概的地理位置,以后尼泊尔政府一直在进行考古发掘。
佛祖的父亲,是迦毗罗卫的国王,名首图驮那,汉译净饭王。母亲名摩耶,是与迦毗罗卫场城隔河相对的天臂城善觉王的长女。根据当时的风俗,摩耶夫人回母家分娩,途经蓝毗尼花园,即今尼泊尔南部波陀利耶村的罗美德寺院处,生下了佛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