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古都指的是哪六个城市?
中国哪些城市称"六朝古都",分别是指哪几个城市?
一、西安:十朝古都(西周、西汉、前赵、西魏、北周、隋、唐)
二、北京:六朝古都(后燕、辽、金、元、明、清)
三、洛阳:十三朝古都(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元魏、隋、唐(包括武周)、后梁、后唐)
四、南京:六朝古都(孙吴、东晋、刘宋、萧齐、萧梁、陈)
五、杭州:五代十国中的吴越与南宋在此建都
六、安阳:商朝、东魏、北宋曾建都于此
七、开封:六朝古都(魏、后梁、后晋、后汉、后唐、北宋)
八、咸阳:秦国、秦 【五帝时期】
六朝古都是南京.所谓“六朝”是指:
(1)三国吴.孙权称王,定都建业(今南京).
(2)东晋.公元317年,逃亡江南的西晋皇族司马睿被拥戴在建康(今南京)当皇帝,建立东晋政权.
(3)南北朝时期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均定都建康(今南京).故南京史称“六朝古都”.至于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应天(今南京)、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南京)等都不算在此六朝之中.而历史上定都北京的朝代只有三个:
(1)元朝.公元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第二年定都于大都(今北京).
(2)明朝.明成祖朱棣登上帝位后,为了加强北方的军事防御力量,1417年开始营建北京,花了三年多时间完工,公元1421年迁都至北京.
北京几朝古都是哪六朝
北京为六朝古都,分别是燕都、辽陪都、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国都,在春秋战国时期蓟国就在北京地区建立城市,后燕国打败蓟国,后迁都蓟,称为燕都或燕京另外北京市简称“京”,古称燕京、北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六朝古都是哪里?
中国哪些城市称"六朝古都",分别是指哪几个城市?
一、西安:十朝古都(西周、西汉、前赵、西魏、北周、隋、唐)
二、北京:六朝古都(后燕、辽、金、元、明、清)
三、洛阳:十三朝古都(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元魏、隋、唐(包括武周)、后梁、后唐)
四、南京:六朝古都(孙吴、东晋、刘宋、萧齐、萧梁、陈)
五、杭州:五代十国中的吴越与南宋在此建都
六、安阳:商朝、东魏、北宋曾建都于此
七、开封:六朝古都(魏、后梁、后晋、后汉、后唐、北宋)
八、咸阳:秦国、秦 【五帝时期】
六朝古都是南京.所谓“六朝”是指:
(1)三国吴.孙权称王,定都建业(今南京).
(2)东晋.公元317年,逃亡江南的西晋皇族司马睿被拥戴在建康(今南京)当皇帝,建立东晋政权.
(3)南北朝时期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均定都建康(今南京).故南京史称“六朝古都”.至于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应天(今南京)、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南京)等都不算在此六朝之中.而历史上定都北京的朝代只有三个:
(1)元朝.公元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第二年定都于大都(今北京).
(2)明朝.明成祖朱棣登上帝位后,为了加强北方的军事防御力量,1417年开始营建北京,花了三年多时间完工,公元1421年迁都至北京.
北京称六朝古都,哪六朝
1、北京:六朝古都(后燕、辽、金、元、明、清)。
2、公元前1045年,北京成为蓟、燕等诸侯国的都城。公元938年以来,北京先后成为辽陪都、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国都。
3、燕都,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灭商以后,在燕封召公。燕都因古时为燕国都城而得名。战国七雄中有燕国,据说是因临近燕山而得国名,其国都称为“燕都”。
4、辽太宗会同元年(938年),将原来的幽州升为幽都府,建号南京,又称燕京,作为辽的陪都。当时辽的首都在上京。
5、大都,元代以金的离宫今北海公园为中心重建新城,元世祖至元九年(1272年)改称大都,俗称元大都。
6、北京,明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永乐皇帝取得皇位后,将他做燕王时的封地北平府改为顺天府,建北京城,并准备迁都城于此,这是正式命名为北京的开始,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
扩展资料
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灭商以后,在燕封召公。燕都因古时为燕国都城而得名。战国七雄中有燕国,据说是因临近燕山而得国名,其国都称为“燕都”。
金朝贞元元年(1153年),金朝皇帝海陵王完颜亮正式建都于北京,称为中都,在今北京市西南。
大蒙古国成吉思汗麾下大将木华黎于嘉定八年(1215年)攻下北京,遂设置燕京路大兴府。元世祖至元元年(1264年)改称中都路大兴府。至元九年(1272年),中都大兴府正式改名为大都路(突厥语:Khanbalik,意为“汗城”,音译为汗八里、甘巴力克),也就是元大都。
元大都成为全中国的交通中心,北到岭北行省,东到奴儿干都司(治所黑龙江下游),西到西藏地方,南到海南,都在此交流。从这一时期起,北京成为中国的首都。
明朝初年,以应天府(今南京)为京师,大都路于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改称为北平府,同年十月应军事需要划归山东行省。洪武九年(1376年),改为北平承宣布政使司驻地。燕王朱棣经靖难之变后夺得皇位后,于永乐元年(1403年)改北平为北京,是为“行在”(天子行銮驻跸的所在,就称“行在”)且常驻于此,如今的北京也从此得名。
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月,明朝中央政府正式迁都北京,以顺天府北京为京师,应天府则作为留都称南京。明仁宗、英宗的部分时期,北京还曾一度降为行在,京师复为南京应天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