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斯洛伐克的旅游
斯洛伐克有9个国家公园其中高塔特拉斯·苏台德国家公园。自然赐予斯洛伐克的造化,使其成为登山健行的天堂。
斯洛伐克也是洞穴探险的自然爱好者的好去处。这里的岩洞大多为山石岩洞,少数为冰川岩洞。在奥切蒂那有极为罕见的文石洞,对公众开放的同类山洞世界上只有3个。多拍辛斯基冰洞连同斯洛伐克喀斯特岩洞一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清单。斯洛伐克拥有中欧面积最大的喀斯特地形。
在斯洛伐克约有1300处泉水。23个自然度假中心用水、泥和天气进行治疗。另有几个景点有:特垒森、切汶尼门和奥拉瓦城堡、波切尼斯城堡和贝特里亚庄园房屋。
城堡
斯洛伐克是世界上城堡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从古城堡遗迹到保存完好的博物馆收集品一应俱有。斯洛伐克有大约180处登记受保护的城堡和遗迹,还有大约1200处庄园房屋和高楼。多数城堡都伴随着有趣的传说和神话。例如,特伦钦城堡就有一段斯洛伐克传奇的爱情故事。
一年内斯洛伐克的城堡会举办各种活动和特殊节目。你可以在波切尼斯城堡体验一回浪漫的情人周末或在国际鬼怪幽灵节上见识一下“真鬼”。你还可以参加奥拉瓦城堡的神秘夜行或切汶尼卡门举行的骑士博弈。
木结构教堂
斯洛伐克东正教、天主教和新教等大小不一的木结构教堂是非常独特而又珍贵的文化古迹。这些木结构教堂的内装修及其历史价值在整个中欧都是不多见的。这些教堂是国家保护的文化古迹,多数位于斯洛伐克的东部。建筑风格异常简朴,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国家的地理风貌保持协调统一。有些教堂甚至没有使用钉子或任何金属材料,其内部装饰有宝贵的图画和圣坛。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斯洛伐克民族勤劳、智慧、心灵手巧,建筑结构古迹和匠心独具的技术工程和艺术品都是有力的佐证。该国有4处古迹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上,该国文化遗产的价值可见一斑。典型的班斯卡·什佳夫尼察矿石保护区、富有魅力的14世纪巴尔代约夫歌德式小镇、传统民间建筑特色的弗尔科里涅斯小村和斯皮思城堡等古迹都被认为是中欧最大的城堡建筑。
班斯卡·什佳夫尼察是一个古老的矿区,有许多漂亮的建筑作品。从13到18世纪,该镇是最重要的贵金属采矿中心。该区开采加工贵重金属特别是金银的历史可追溯到青铜器时代。班斯卡·什佳夫尼察1762年成立的采矿学院也是非常出名的,是世界上最早成立的这一领域的高等教育机构。
斯皮思城堡
斯皮思城堡是中欧中世纪最大的城堡。其历史可追溯到公元1113年,当时是建在通往波罗的海重要贸易通道上的一座皇家城堡。历史上该居民点的第二部分是斯皮什卡卡皮图拉,建立时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宗教社区。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泽拉小村,这里有歌德式圣神教堂。教堂里面挂有精美歌德式绘画。
巴尔代约夫
巴尔代约夫是14世纪的歌德式城镇,以其保存完整的城堡和歌德式房屋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房屋为主要特点。15世纪建立的圣伊吉迪亚斯教堂和1505~1511年的市政厅都属国家级古迹。小城附近的巴尔代约夫保健中心,绿树环绕、景色宜人,其房屋代表19世纪时的建筑风格。附近有民间建筑博物馆,周围村落有许多17~19世纪。
布拉迪斯拉发
布拉迪斯拉发位于斯洛伐克的西南边陲,靠近斯洛伐克与奥地利、匈牙利三国交汇处,距离奥地利维也纳不到60公里。多瑙河从城中穿过,满是巴洛克古老建筑的老城(StaréMesto)位于多瑙河的北岸。老城旁高居山丘上的城堡是城市最古老的建筑,在城墙上可以俯瞰全城及多瑙河沿岸风光。
大广场(Hlavnenamestie):是市中心最大的广场,中间是罗兰喷泉建于1527年是城里最古老的喷泉。广场旁的老市政厅(Stararadnica)建于1421年,1868年被辟为市政博物馆(Mestskémúzeum)。
主教宫(Primacialnypalac):在主教广场旁边建于1778-1781,曾为匈牙利大主教的官邸。主教宫内有仿造法国凡尔赛宫的镜厅。镜厅见证了欧洲历史上重要的事件,1805年拿破仑与神圣罗马皇帝在此签订“普莱斯堡和约”奠定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结束。二层展出一些罕见的十七世纪英国挂毯。
斯洛伐克国家歌剧院(Slovenskenarodnedivadlo):早期的古典剧场建于1776,1884-1886被维也纳建筑师改造成如今的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是斯洛伐克歌剧院和国家芭蕾舞团的演出地。
圣马丁大教堂(Domsv.Martina):建于13世纪哥特式,高大的教堂曾经是匈牙利国王的加冕教堂。1563年到1830年间有11位匈牙利国王及8位王后在此加冕。
米榭尔门(Michalskabrana):是古城墙里保存下来的唯一一座中世纪的城门。城门之上是高51米绿色尖顶的钟塔。塔顶是天使圣米榭尔的雕像。如今塔内辟为小型兵器博物馆。
格拉苏尔科维奇宫(Grassalkovicovpalac):洛可可式的宫殿建于1760年,由匈牙利宫廷议会领袖格拉苏尔科维奇公爵下令兴建。作曲家海顿曾于1772年指挥室内管弦乐队演出。1996年重建后成为斯洛伐克总统府。(Prezidentskypalac)后面的大花园作公园对外开放。
大主教夏宫(Letnyarcibiskupskypalac):如今是斯洛伐克政府机构的办公楼。17世纪文艺复兴式的宫殿曾是匈牙利埃斯泰尔戈姆大主教的夏宫。18世纪由奥地利建筑师改建成庞大的巴洛克式宫殿。
布拉迪斯拉发城堡(Bratislavskyhrad):高居老城旁的的山区上,城堡最早提到是在907年,15世纪为抵御胡斯的抢劫加固了城堡,后来的匈牙利国王又下令在城堡中间建设高大的宫殿作为王宫。1811年宫殿曾被喝醉的士兵烧毁。1953-1968重建,如今一半的建筑被辟作斯洛伐克国家博物馆。
班斯卡·什佳夫尼察:班斯卡·什佳夫尼察是一个古老的矿区,从13世纪到18世纪,这里是最重要的贵重金属采矿中心。该矿区开采加工贵重金属特别是金银的历史可追溯到青铜器时代。班斯卡·什佳夫尼察1762年成立的采矿学院非常有名,是世界上最早成立的这一领域的高等教育机构。这里漂亮的建筑比比皆是。
巴尔代约夫:巴尔代约夫是14世纪的歌特式城镇,以其保存完整的城堡和哥特式房屋、文艺复兴时期的房屋为主要特点。15世纪建立的圣伊吉迪亚斯教堂和1505年至1511年的市政厅都属国家级古迹。小城附近的巴尔代约夫保健中心绿树环绕、景色宜人,其房屋代表了19世纪时的建筑风格。附近有民间建筑博物馆,周围村落有许多17世纪至19世纪时的木结构教堂。 斯洛伐克可以购买的纪念品与布拉格差不多,由于汇率变动之故,同样的手工艺品例如:木偶、水晶、木头玩具、陶瓷等,虽然种类不多,但是在斯洛伐克购买比较便宜。斯洛伐克购物区集中在福尔班广场、密契尔斯卡路、总统府广场一带;总统府广场对面有一家Eduscho咖啡馆,在维也纳到处可见其连锁店,在这里喝一杯Expresso只要台币7块钱,咖啡豆售价也是大约维也纳的1/3。此外、广场上的市集摊位所出售的纪念品,价格更加便宜。
二、求卢克索旅游攻略
在卢克索古迹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尼罗河东岸的卡纳克神庙和卢克索神庙。卡尔纳克神庙是世界上残存的古代最伟大的神庙群,这条排列着狮身羊头像的公羊大道,是进入卡尔纳克神庙的必经之路。通过公羊大道,是一座宏伟城门,门前立着八米高的拉美西斯二世的石雕,他的两腿之间镌刻着王后的雕像,一大一小,和谐地融为一体。电影《尼罗河惨案》中高耸的石柱、雄伟的庙宇以及巨大的石块从柱子顶部轰然坠落的场面,那一组惊险的镜头,就是在这个被称为石柱大厅的地方拍摄的。面积为6000平方米的石柱大厅,共排列着134根巨大石柱,中间的两排柱子最为粗大,重达12吨。
哈特舍特谢普女王献给阿蒙拉神的两座方尖碑,是庙内最高的建筑物,它是由整块巨石雕刻而成,这位埃及历史上唯一的女法老,统治了埃及34年后离开人间,而这高耸的方尖碑,却仿佛向今天的人们讲述着她那不凡的一生。
在过去的漫长岁月中,埃及的历代国王和权贵在此大兴土木,建造了宫殿和神庙,据说,这段建造时期堪称埃及建筑艺术的高峰,神庙将埃及人的想象力发挥到了极点,而卢克索在阿拉伯语中的意思就是宫殿之城。
太阳与尼罗河代表着埃及这个古老民族对生与死的全部思考,尼罗河给予了他们生命的源泉,也孕育了世代不衰的灿烂文明。随着千年岁月的流逝,卢克索大多数宏伟的建筑已经破败淹没,当年被视为太阳升起的东方——尼罗河东岸“活人城”的宫殿群,如今只剩下卡尔纳克和卢克索两座神庙,而河西——太阳归宿之处的“死人城”,祭祀亡灵的神庙所剩无几,大多数的陵墓被偷盗一空,但这里劫后余生的许多古迹,仍使卢克索以“埃及历史博物馆”的美誉而名扬天下。 尼罗河两岸的丘陵地带,是古埃及时期埋葬国王和大臣们的地方,已经发掘出来的古墓有数百座,最著名的是法老陵墓中的国王谷和埋葬王后遗体的王后谷。
在国王谷和王后谷的途中,有两尊孤独地守候在沙漠中的石像——门农巨像。门农巨像原来是“阿敏何特普三世”法老神殿前的雕像,但神殿本身已无踪影。巨像高20米,风化严重,面部已无法辨识。坐像身后,原来是阿蒙荷太普三世的葬祭殿,但后世的法老拆了这座建筑,并把它作为自己建筑物的石料来源。到了托勒密王朝时代,这座建筑物已经完全被破坏了。
石像是希腊神话中的门农的雕像,就给石像取名为门农像。罗马统治时期的地震使雕像出现了裂缝。每当起风时,门农像发出的声音就像有人在唱歌一样,十分神奇。到了公元200年,一位罗马皇帝,好心下令修补已经破败不堪的石像,但至此以后,石像便再也不会“唱歌”了。石像为什么会唱歌,后来歌声又为什么会消失,直到现在仍然说法不一,成了一个无法揭开的谜团。 进入国王谷,一座类似金字塔的山峰屹立在眼前———正是因为这座山峰,这里才被选为了帝国陵墓,炙热的日光灼烤着光秃秃的山梁,就在这样一个以前曾被人称为死亡之地的荒凉而威严的山谷里,法老们静静地躺在雕刻精美的石棺中,期待着他们在另一个世界的永生。
圣船卢克索神殿卢克索神殿建于公元前1397年至公元前1361年,荷太普三世当政时期,是献给阿蒙拉神和他的妻子莫特女神的。后来,拉美西斯二世又对卢克索神庙进行了修建,神庙门口端坐着他的两尊巨大石像,并且立有一座方尖碑。
拉美西斯二世的雕像,是在埃及最“常见”的法老雕像,这位埃及最后一位伟大的法老,把埃及统治的井井有条,并使国家达到了鼎盛时期,在他当政期间,卡尔纳克神庙主殿胜利完工,为卢克索神庙增添了新的建筑奇迹。他曾坦言,这些永恒之石,是为诸神和自己的光荣而建造的。
遍及卡尔纳克和卢克索神庙以及埃及全境的拉美西斯二世雕像,成为当时艺术繁荣和国力强盛的象征。没有能力延续下去的古埃及文明,却造就了多种文明的融合。傍晚从尼罗河上看卢克索神殿,如同浮动在棕榈树顶的一艘大船,高高耸立的方尖碑恰如船前撑旗的桅杆,这艘“圣船”载满了千年的历史与沧桑。 帝后谷跟帝王谷相似,都是一个个地下墓室,不同的是它们不是法老的陵墓,而是第十九、二十王朝期间法老们的王后、妃嫔和其它王族成员的陵墓。帝后谷的墓室中主要是欣赏墙上的壁画,当中最特别的是1995年才开放的那菲蒂王后墓室(NefertariTemple)。那菲蒂(Nefertari)是传说中埃及历史上最美丽的皇后,也是拉美西斯二世最宠幸的王后,墓室内画满他俩出双入对的壁画。为了保护墓室,每天只限150名游客进入,同一时间最多10人在内,并限时15分钟,要注意的是这里是不允许拍照的。
门票:那菲蒂王后墓室100埃镑。 帝王谷位于尼罗河西岸,距岸边7公里,可以从底比斯卫城北端陡峭的环山公路到达。这里一共有60多座帝王陵墓,埋葬着第17王朝到第20王朝期间的64位法老,最大的一座是第19王朝沙提一世之墓,从入口到最后的墓室,水平距离210米,垂直下降的距离是45米,巨大的岩石洞被挖成地下宫殿,墙壁和天花板布满壁画,装饰华丽,令人难以想象。墓穴入口往往开在半山腰,有细小通道通向墓穴深处,通道两壁的图案和象形文字至今仍十分清晰。帝王谷中最值得参观的主要陵墓有图坦卡蒙墓、拉美西斯三世及六世墓、塞提一世墓等,有一些陵墓一般不对外开放,只供学术研究用。
帝王谷内主要开放的墓室有:
1、拉美西斯三世葬祭殿:保存有表现拉美西斯三世应用事迹的浮雕:讨伐敌人、捕杀野牛等。第2院落内有由24根石柱组成的列柱室,顶部保存有色彩鲜艳的浮雕。
2、阿蒙荷太普二世(第十八王朝):墓室内的2根柱子上绘有奥塞里斯神、阿努比斯神、哈物尔神、荷鲁斯神及阿蒙荷太普二世。
3、图坦卡门(第十八王朝):法老的木乃伊仍安置于墓室之中。墓室正面的墙上,绘有以奥塞里斯神形象出现的图坦卡门王,以及其继位者阿伊王。
4、荷莱拇赫布王(第十八王朝):内有精美壁画。
5、西蒂二世(第十九王朝):有木乃伊。
6、美耐普塔(第十九王朝):红色花岗岩制成的石棺。
7、塔乌塞尔托女王(第十九王朝):西蒂二世妻子墓地。
8、拉美西斯一世(第十九王朝):精美壁画。
9、拉美西斯三世(第二十王朝):竖琴演奏者的石像。
10、拉美西斯四世(第二十王朝):巨大的石棺。
11、拉美西斯六世(第二十王朝):保存良好的壁画。
12、拉美西斯九世(第二十王朝):小于拉美西斯六世之墓。
13、图特摩斯三世(第十八王朝):墓内的线条构图十分漂亮,是目前帝王谷中最后被发现的一座法老墓,也是唯一一座未遭破坏的墓(右上图为图坦卡蒙亡灵面具)。门票:20埃镑,学生半价,可以任选3个陵寝参观。 卡尔纳克神庙位于卢克索以北5公里处,是古埃及帝国遗留的最壮观的神庙,因其浩大的规模而闻名世界,仅保存完好的部分占地就达30多公顷。卡尔纳克神庙共有三部分——供奉太阳神阿蒙(Amun)的阿蒙神庙,供奉阿蒙妻子战争女神穆特(Mut)的神庙,以及孟修神庙,两旁满是狮身人面像的甬道则直通卢克索神庙。
整个建筑群中,包括大小神殿20余座。院内有高44米,宽131米的塔门。大柱厅宽102米,深53米,其中共有134根巨型石柱,气势宏伟,令人震撼。其中最大的12根高23米,周长15米,其上足可容纳50个人站立。晚上有声光表演,用五彩的灯光变幻映照着遗址,配有解说词和音乐,向游客叙述古埃及人民的生活情景。
门票:20埃镑,学生半价。
娱乐:声光表演33埃镑。
参观时间:6:00~18:00 阿蒙神庙(TheAmunTempleofKarnak)位于卢克索镇北4公里处,是卡尔纳克神庙(Karnak)的主体部分。许多游客都把阿蒙神庙当作卡尔纳克神庙的全部,其实卡尔纳克神庙共有三部分——供奉太阳神阿蒙(Amun)的阿蒙神庙
阿蒙神庙供奉的是底比斯主神——太阳神阿蒙,始建于三千多年前的十七王朝,在此后的一千三百多年不断增修扩建,共有十座巍峨的门楼、三座雄伟的大殿。阿蒙神庙的石柱大厅最为著名,内有134根要6个人才能抱的巨柱,每根21米,顶上据说能站百来个人。这些石柱历经三千多年无一倾倒,令人赞叹。庙内的柱壁和墙垣上都刻有精美的浮雕和鲜艳的彩绘,它们记载着古埃及的神话传说和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此外,庙内还有闻名遐迩的方尖碑和法老及后妃们的塑像。
神庙内部的圣地放置着圣船,外面有一个圣湖,祭司在行礼之前先在圣水中洗涤。圣湖旁有一座倒下的方尖碑和金龟子形状的雕刻,据说未婚女子绕金龟子雕塑跑上七圈,很快就会出嫁了。
门票:卡尔纳克神庙门票20埃镑,学生半价。
参观时间:6:00~18:00 哈布城(MedinetHabu)就是拉美西斯三世的陵庙(TempleofRamessesIII),在科普特时代,这里有一座具相当规模的城市。
该陵庙保存得较为完好,其面积仅次于阿蒙神庙,它是法老统治时期的最后一座大型建筑工程,也是埃及最后一段富饶时期的纪念物。这里原先是皇室居所,第一进院落是举行仪式和娱乐的场所,第二进院落在托勒密和罗马时代被教堂所占据;此外,这里还有三座多柱厅,第二座大厅的外左侧就是拉美西斯三世的墓室。神庙的外墙上刻有著名的全景浮雕。 (TempleofQueenHatshepsut)
哈采普苏特陵庙(TempleofQueenHatshepsut或DeirEl-Bahari)位于底比斯卫城的最北端,在帝王谷和帝后谷的中间。哈采普苏特是第十八王朝法老图特摩斯一世的女儿,她是除克莉奥佩特拉以外另一位成为法老的女性。哈采普苏特将自己的陵庙建在峭壁上,以一种优雅的效果显示其统治的长治久安。陵庙分为三层,刻有许多富含深义的浮雕。哈采普苏特是埃及的第一位女王。在其夫图特摩斯二世死后,她作为太后为年纪尚幼的图特摩斯三世处理朝政,之后自立为女王。她注重贸易,通过和的索马里地区的贸易往来,来获取香料。这些场面也反映在葬祭殿的壁画上。作为女法老,哈采普苏特有强硬的政治手腕,与其养子、后来的图特摩斯三世一直暗中争权。在她去世后,图特摩斯三世采取了报复行动,将陵庙中有她形象的地方都毁掉了。现有的陵庙规模大都是后来修复的。
门票:12埃镑,学生半价。 卢克索博物馆位于卢克索神庙以前1公里处,它的藏品包括了古埃及、希腊、罗马、科普特和伊斯兰时代的文物,但最珍贵的还是法老时代的东西。
在该博物馆的藏品中,包金牛头像是稀世珍宝,牛是古埃及人的崇拜对象,这尊像工艺精湛,造型优美。另外,这里还藏有从图坦卡蒙墓中发掘出来的灵床、船只模型;塞索斯崔斯三世时期的兔耳;阿蒙诺菲斯三世的黑色太阳石及其半身像。
门票:30埃镑,学生半价;照相另收10埃镑。
参观时间:9:00~13:00;16:00~21:00。 卢克索神庙(TempleofLuxor)距卡尔纳克神庙三公里,是阿蒙神在奥贝多祭典时在尼罗河畔的行宫。神殿门前可看见一小段“公羊之路”的遗迹,路旁满是羊头的雕刻。神庙的大部分工程是由第十八朝法老阿蒙诺菲斯三世完成的,后来的拉美西斯二世又增建了大门和庭院,并在门口竖立了六尊他的塑像,现存三尊,和巨大的方尖碑一同耸立在神庙前,方尖碑本是一对,右侧的那一座在1838年被穆罕默德·阿里和法国换来一个时钟,换走的方尖碑就在巴黎的协和广场上。
进入神庙,第一扇塔门之后是两排列柱环绕四周的中庭,北部入口处的柱廊尤其美观,14根柱子均高约14公尺,柱顶芦苇草茎的造型非常优美,每一根柱子都代表了法老的威严。神殿里许多法老王雕像的脸部被刮伤捣毁,是因信奉基督教时要藉此摧毁人民对法老王的崇拜。神殿前半部的列柱群上建有一个清真寺,因为19世纪时整座神殿被尼罗河泥沙掩盖,当时居民便在不知情的状况下建了清真寺,直到神殿挖出后,才形成这般突兀的画面。晚上若有机会可看看卢克索神庙的夜景,和白天的感受大不相同,晚上还常有声光表演的演出。 尼罗河(RiverNile)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流经布隆迪、卢旺达、坦桑尼亚、乌干达、肯尼亚、扎伊尔、苏丹和埃及九国,全长6700公里,是非洲第一大河,也是世界上第二条最长的河流,可航行水道长约3000公里。尼罗河有两条上源河流,西源出自布隆迪群山,经非洲最大的湖--维多利亚湖向北流,被称为白尼罗河;东源出自埃塞俄比亚高原的塔纳湖,称为青尼罗河。青、白尼罗河在苏丹的喀土穆汇合,然后流入埃及。
尼罗河谷和三角洲是埃及文化的摇篮,也是世界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尼罗河在埃及境内长度为1530公里,两岸形成3-16公里宽的河谷,到开罗后分成两条支流,注入地中海。这两条支流冲积形成尼罗河三角洲,面积2.4万平方公里,是埃及人口最稠密、最富饶的地区,人口占全国总数的96%,可耕地占全国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二。埃及水源几乎全部来自尼罗河。根据尼罗河流域九国签订的协议,埃及享有河水的份额为每年555亿立方米。 埃斯那神庙位于卢克索以南埃斯那镇(Esna),是供奉库努姆神(Khnum)的神庙,所以也称作库努姆神殿(TempleofKhnum)。库努姆是一个长着羊头的男子,头上的双角硕大弯曲,传说他是古埃及的创造之神,因为他用尼罗河的泥浆在他陶工轮子上塑造了人类及所有的生物。库努姆来自于阿斯旺(Aswan)的Elefantine岛,在那儿守卫第一大瀑布,所以也被看作是洪水之神。埃斯那神庙建于公元前1500年、十八王朝时,托勒密王朝时再完整重建。由于古代尼罗河泛滥使地面变高,神庙都已埋在地下,参观时还要走下阶梯才行。还留下的是曾被当成谷仓、棉花仓库使用的列柱大厅,这里最值得参观的是墙上的浮雕、铭文,记载了世界与人类生命的源起,以及托勒密王朝的活动情况。还有许多有关库努姆神故事的壁画、雕塑,还有许多描绘他和妻子、儿子组成Elefantine三位一体故事的图画。
三、除了金字塔,埃及旅游还有哪些必须去的景点呢?
埃及是一个地跨亚洲和非洲的国家,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千百年来魅力不减。埃及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去埃及旅游,是很多人心心念念的事情。
下面是去埃及旅游,你不应该错过的10大景点。
1,大金字塔
大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充满了神秘感。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建筑之一,是埃及旅游的金字招牌,也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中唯一保存至今的。大金字塔前的狮身人面像也充满了谜团。
2,埃及博物馆
埃及博物馆位于开罗,是世界著名的博物馆,馆藏文物30多万件,其中主要是法老时期的文物。著名的黄金面具就在专门的图坦卡蒙陈列室里,里面还有一个需要额外付费的木乃伊陈列室,里面安放着20多具历代法老王和后妃们的木乃伊。
3,帝王谷
帝王谷位于卢克索的尼罗河西岸,这里聚集了从法老图特摩斯一世开始几百年内历代法老的陵墓。陵墓里堆放着价值连城的随葬品,不过自从意大利冒险家贝尔佐尼在这里发现第一座陵墓以来,这里横遭劫难,大量物品被洗劫一空。如今还能在帝王谷的墓穴中看到很多精美的象形文字。
4,卡尔纳克神庙
卢克索就是古代的底比斯,整座城市可以说是一个露天的博物馆。这里有众多的古迹,其中最多的是神庙,比较著名的有卡尔纳克神庙、卢克索神庙等。卡尔纳克神庙是其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在卡尔纳克神庙里参观游览,你会深感自己的渺小。
5,阿布辛贝神庙
阿布辛贝神庙位于埃及的最南部,你可以从阿斯旺坐车去。阿布辛贝神庙是拉美西斯二世为了纪念对努比亚人的胜利而修建的,神庙正面的4个大雕像正是拉美西斯二世本人。神庙里有很多漂亮的壁画,还有拉美西斯二世写给皇后奈菲尔塔利的情话——当然,你可能需要请个导游才能找得到。
6,白沙漠
白沙漠位于埃及的法拉法拉绿洲附近,这里的沙子呈现奶油一般的色彩,还有各种形状的经过风化的白色岩石,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7,大哈巴
大哈巴(Dahab)是位于埃及红海边的一个小镇,来到这里可以在海里浮潜,也可以学习潜水课程,即使什么也不做,在这里放空几天也很不错。
8,西奈山
西奈山是著名的圣山,是《圣经》故事里摩西接受十诫的地方,因此也被称作“摩西山”。西奈山的日出被人称作“最神圣的日出”,要看到它并不容易,需要很早起来攀爬一段陡峭的山路。
9,阿吉巴海滩
阿吉巴海滩位于马特鲁,很多人都说这里有埃及最美的海。除了阿吉巴海滩,隆美尔海滩也值得去看一看。
10,锡瓦绿洲
锡瓦绿洲是位于埃及西部沙漠中的绿洲,有各种绿色植物,还有令人惊喜的沙漠温泉。这里游客并不多,几乎都是世代生活在这里的本地人,你可以近距离感受沙漠绿洲人的生活。
四、想问斯洛伐克有什么旅游景点
布拉迪斯拉发城堡布拉迪斯拉发城堡位于多瑙河畔古城西边的一座小山上,土耳其人占领布达佩斯期间,这里便是匈牙利王室的避难所。城堡曾经在1811年的火灾中被焚毁,在20世纪50年代完成了重建,近期又进行了新一轮的修复。城堡内有需要付费进入的历史博物馆,展出了相当多的历史文物和复制品。布拉迪斯拉发老城中世纪风格特色的原貌展现,布拉迪斯拉发历史和文化的实体写照。这里还包含景点: 大主教宫,为新古典主义风格建筑。圣马丁大教堂圣马丁是伯拉第斯拉瓦最著名的教堂,它曾经作为布拉迪斯拉法的堡垒,是一幢充满了神秘色彩的哥特式建筑。圣伊丽莎白教堂圣伊丽莎白教堂又称为蓝色教堂(The Blue Church),建于1907-1908年,是位于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发东部的一座天主教教堂。因教堂外观和内装均大量使用蓝色,因此得名蓝色教堂。主广场斯洛伐克第一广场,感受布拉迪斯拉发文化风俗的好地方。
更多关于斯洛伐克有什么旅游景点,进入: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