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周的都城在哪里

西周的都城在镐京(宗周),洛邑(成周)。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中国历史上继奴隶制商朝之后的第三个奴隶制朝代,由周文王之子周武王姬发灭商后所建立,定都于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西部)。由于周朝后来将都城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称东周,所以称这一时期的周朝为西周。

西周有两个都城,起初武王定都镐京。但是武王感觉离中原太远。便想在夏商故都的伊洛河地区建立新都。但是不久武王去世了愿望没有实现。成王造东都洛邑。便将都城迁往洛邑。周成王、周康王、周昭王和周穆王四代君王均都洛阳地区。宝鸡出土的何遵上有记载:唯王初迁宅于成周(今洛阳),复禀武王礼,福自天,在四月丙戌,王诰宗小子于京室,曰:昔在尔考公氏,克达文王,肆文王受兹因(命),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之牧民。

二、中国历史上的西周都城在哪里?

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由周文王之子周武王姬发灭商后所建立,定都于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西部).

三、西周的都城在哪里?相当于现在的哪里?西周的都城是现在的哪里?

西周重要都城

文王、武王——丰京、镐京(陕西长安)

周成王——镐京、雒邑(长安、洛阳)

周穆王——南郑(陕西华县北)

周懿王——犬丘(陕西兴平县)

2.丰镐

2.1.概况

陕西省西安市西南沣河两岸,西周王朝都城。《诗•大雅•文王有声》记载:周文王“作邑于丰”,又其子发——武王营建镐京。丰京在沣河以西,镐京在沣河以东,两者隔河相望。丰京遗址面积约6万平方公里以上,镐京遗址面积在4万平方公里以上,共10多平方公里,包括客省庄、马王村、张家坡、新旺村、冯村、洛水村、普渡村、斗门镇、及昆明池故址一带。

2.2.建筑

丰京遗址的北部,马王村和客省庄一带,发现夯土基址建筑群。基址成组布置,已发掘和探明了14座。4号基址最大,平面呈“T”形,面积1800多平方米。使用年代为西周早中期之交至晚期偏早阶段。

镐京遗址的北部,斗门镇官庄村、花园村一带,发现大面积夯土建筑群基址。在东西长3公里、南北宽2公里的面积内,发现西周时期夯土建筑基址11座。5号宫殿最大,夯土台基面积3300平方米,宫室朝向东南,平面呈“工”字形,主体建筑居中,两翼为对称的附属建筑,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年代相当于西周中期偏晚。

以上两个大型遗址群的发现为探索丰京和镐京的城市中心区域提供了线索。

2.3.道路

在丰京遗址群区域探出一条10米宽的大路,已探明的长约200米。

2.4.设施

陶质水管铺设的排水设施。

2.5.作坊、窑藏和墓葬等

——张家坡、马王村、新旺村有多处铜器窑藏。

——张家坡、客省庄、普渡村发现较为集中的墓葬及附葬的车马坑、马坑、牛坑等。

——洛水村、张家坡、新旺村、普渡村等处发现制陶、制骨作坊。

2.6.总体格局——“一城两区”

文献和考古材料表明,整个西周时期,丰镐并用,同为西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实际上可看作是一座都城的两个区域。西周末年,由于戎人入侵,周平王被迫东迁洛邑,丰镐二京遂被放弃。

四、西周都城是洛阳还是西安?

西周的都城是镐京和丰京(今陕西西安)。

西安,简称“镐”,古称长安、镐京,是陕西省辖地级市、省会、副省级市、特大城市、关中平原城市群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工业基地。总面积10108平方千米,全市下辖11个区、2个县,建成区面积700.69平方千米。

西安是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中国国际形象最佳城市之一,有两项六处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分别是: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大雁塔、小雁塔、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兴教寺塔。另有西安城墙、钟鼓楼、华清池、终南山、大唐芙蓉园、陕西历史博物馆、碑林等景点。西安拥有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

气候:

西安市平原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冷暖干湿四季分明。冬季寒冷、风小、多雾、少雨雪;春季温暖、干燥、多风、气候多变;夏季炎热多雨,伏旱突出,多雷雨大风;秋季凉爽,气温速降,秋淋明显。

五、西周的都城建在哪里

西周有两个都城,起初武王定都镐京。但是武王感觉离中原太远。便想在夏商故都的伊洛河地区建立新都。但是不久武王去世了愿望没有实现。成王造东都洛邑。便将都城迁往洛邑。周成王 周康王 周昭王周穆王四代君王均都洛阳地区。宝鸡出土的何遵上有记载:唯王初迁宅于成周(今洛阳),复禀武王礼,福自天,在四月丙戌,王诰宗小子于京室,曰:昔在尔考公氏,克达文王,肆文王受兹因(命),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之牧民。

所以西周国都有两个:一个是成周洛邑 一个是宗周镐京。

六、西周的都城在哪里?

西周的都城在镐京,成周,犬丘。

西周(前1046~前771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灭商,建国号为周,定都于镐(陕西长安沣河以东),周成王亲政后,营造新都成周(河南洛阳),宅兹中国、大封诸侯,还命周公东征、制礼作乐,加强了西周王朝的统治。

西周范围

周武王灭众多小国建立较大的侯国,强迫封建制的小邦国接受周朝的分封制,周分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它是按照诸侯与周王室的亲疏关系而划分的。周王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采取了“众建诸侯、裂土为民”的分封制。

东征结束后,周公按原来的计划,在东方修建洛邑,以加强对东方的监督。又在洛邑以西修建王城,以军队八师驻守,作为朝会东方诸侯的东都。

于是,西起岐阳,东到圃田,所有渭、泾、河、洛地带,都成为周的王畿。关中的镐京被称为“宗周”;东都王城被称为“成周”。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西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