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职
礼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教育部长、外交部长这个级别的官职
六部制渡在很早就有雏形,到了隋唐时期正式确立,隋朝设置吏部﹑礼部﹑兵部﹑度支﹑都官及工部。到了唐代改度支为户部,改都官为刑部,变成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后代大体相同。
礼部作为六部之一,在历朝都是相当重要的,主要负责朝廷中的礼仪、祭祀、宴餐、学校、科举和外事活动的大臣,但是与其他部门相比权力有所差别,所以在明朝时期礼部尚书一般加衔。
以纂修《大明会典》成,敕吏部加总裁官少傅兼太子太傅户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刘健为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为太子太保户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谢迁为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副总裁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吴宽礼部尚书仍兼学士掌詹事府事,南京吏部右侍郎杨守址为本部左侍郎加俸二级。健等及宽俱上疏辞,不允。
从史书中可以看出同一时期,礼部尚书的设置不止一位,所以在古代尚书这一官很多都是加衔。
加衔的方式:
1、出使特命,出于外交需要。
2、代理主持,权是古代一种授官规格,在长官缺位时代理、主持其职,亦含有试用意思。
3、因故赐赠,殉职或死去官员的赏赐,一种无实职的名义称号。
礼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
礼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中央宣传部部长兼外交、教育、文化部长。
礼部尚书,是主管朝廷中的礼仪、祭祀、宴餐、学校、科举和外事活动的大臣,清代为从一品。
据《明史》记载,当时的礼部尚书张升是弘治十五年代替傅瀚而成为礼部尚书的。而张升一直在礼部为官,直至刘瑾掌权。依据惯例,一个部门不可能同时出现两个尚书,所以吴宽的礼部尚书一职大概是南京礼部尚书。
各朝礼部的基本设置
唐朝礼部:礼部尚书一员, 正三品。侍郎一员,正四品下。尚书、侍郎之职,掌天下礼仪、祭享、贡举之政令。其属有四:一曰礼部,二曰祠部,三曰膳部,四曰主客。总其职务,而行其制命。其科有六:一曰秀才, 试方略策五条。此科取人稍峻,贞观已后遂绝。二曰明经,三曰进士,四曰明法,五曰书,六曰算。
宋朝礼部:元丰改制后礼部有3个下属部门祠部、主客、膳部。尚书、侍郎各一人,郎中、员外郎四司各一人。元佑初,省祠部郎官一员,以主客兼膳部。绍圣改元,主客、膳部互置郎官兼领。建炎以后并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