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克孜勒苏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伊斯兰教遗址和古墓:阿图什市是伊斯兰教在新疆的发源地之一,苏里堂麻扎、喀拉汗王朝遗址,都是新疆最早的伊斯兰教文化遗迹,尤以苏里堂麻扎最为盛名。苏里堂麻扎全称为苏里堂·萨图克·布格拉汗麻扎,位于阿图什市西南2千米的买谢提村,是公元10~13世纪我国西北部的地方政权——喀拉汗王朝的王室古墓群。墓葬的主人苏里堂·萨图克·布格拉汗王朝的第三代汗王,也是王朝中第一个接受伊斯兰教的王室成员。陵墓始建于公元955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陵墓前的清真寺就是苏里堂·萨图克接受伊斯兰教的地方。这两座建筑是至今发现在新疆境内的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建筑,成为伊斯兰教传入新疆的标志。它比闻名于世的喀什艾提尕清真寺还要早880年,比喀什的阿帕霍加墓(香妃墓)也早600多年。它对研究喀拉汗王朝的历史和伊斯兰教在新疆的传播,具有很高的价值。
古堡遗迹:自治州地处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清代以后又是边防重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古堡遗迹也是自治州重要的古建筑类旅游资源。其中以哈拉布拉克乡境内的沙尔布拉克古堡、巴勒根迪大炮台、别迭里古道旁的依不拉音古堡、县良种场附近的奥托科尔更城堡、别迭里布拉力烽火台等具有开发价值。
古驿站遗址:丝绸之路上的盖孜驿站遗址,为唐以前驿站遗址。唐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对驿站的修建已有所记载。驿站位于阿克陶县布伦口乡盖孜村,今中巴国际公路旁的盖孜河畔,为一连3间石头房子,从遗址看,可容10多人食宿,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一大驿站,由于其在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作用和考古价值,被收入《中国名胜辞典》一书,称其为在古代丝绸之路的葱岭古道上发挥过重要作用的最古老的驿站。
二、克孜勒苏职业技术学院三年读完上喀什大学吗
需要通过考试后才能入学。
喀什大学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素有“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之称的喀什,是中国最西部一所以培养基础教育师资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使命的多科性本科学校。学校始建于1962年,1978年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喀什师范学院。
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权单位资格,开始承担硕士研究生培养任务。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取得了优秀成绩。2012年被列为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2015年4月更名为喀什大学。2016年6月被确定为全国100所转型发展试点高校之一。1994年和2009年学校先后两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光荣称号。2014年,学校中国语系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光荣称号。现有16个教学单位,全日制研究生、本专科在校学生近19000人。拥有高台和新泉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66。07万平方米,教学设施设备先进,教学环境舒适。图书馆藏书131。55万册,电子图书约60万册,各类文献数据库12个。校园网及5G通信网络覆盖全校,拥有完善的较高标准的教学实验设备和文化、体育、卫生等设施,完全满足教育教学所需,全面保障和服务于学校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
三、克孜勒苏属于哪个市
克孜勒苏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下辖州。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地跨天山山脉西南部、帕米尔高原东部、昆仑山北坡和塔里木盆地西北缘。
自治州北部和西部分别与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两国接壤,边境线长达1195千米;东部与阿克苏地区相连;南部与喀什地区毗邻。全州东西长约500千米、南北宽约140千米,面积7.25万平方千米。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语意为“红水”。境内有克孜勒苏河穿境而过,故在自治州成立时,决定以克孜勒苏作为自治州的名字。
扩展资料
截至2017年,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辖阿图什市和阿克陶、乌恰、阿合奇3县。具体介绍如下:
1、阿图什市是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首府,阿图什市,素有"无花果之乡"美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西缘,东连柯坪县,东北与阿合奇县相接,东南接巴楚县,南与伽师县和疏附县相连,西邻乌恰县,西北与吉尔吉斯斯坦为界,边境线长129公里。
2、阿克陶县位于祖国的最西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帕米尔高原东部,塔里木盆地的西部边缘,地处东经73°26'5"~76°43'31"、北纬37°41'28"~39°29'55"之间。
3、乌恰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帕米尔北部,塔里木盆地西端,天山南麓与昆仑山两大山系接合部。东靠阿图什市,东南部与疏附县相邻,西南以阿克陶县为邻,西北部则与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接壤。
4、阿合奇县是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天山南脉腹地的一个边境县,地处高寒山区,全境东西长198公里,南北宽132公里,国土面积1.68万平方公里,东部与乌什县交界,东南与柯坪县相接,南、西南分别与巴楚县、阿图什市毗邻,北部及西部与吉尔吉斯共和国接壤。
参考资料来源: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人民政府-克州简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四、经典新疆导游词合集大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首府乌鲁木齐市,位于中国西北边陲,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 新疆 导游词 ,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经典新疆导游词1
慕士塔格峰海拔7546米,是昆仑山脉高峰之一,位于新疆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境内。
慕士塔格峰的上部很像日本的富士山,常年积雪,而山下有多条冰川,因此被誉为“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的高度适中,登山路线坡度较缓,因此适合业余登山 爱好 者攀登慕士塔格山,海拔7509米,位于东经75.1度,北纬38.5度,在新疆阿克陶县与塔什库尔干的交界线上,属西昆仑山脉,与公格尔峰,公格尔九别峰并称东帕米尔高原三高峰。山峰西边坡势平缓,北边和东边却十分险峻。该峰山体浑圆,状似馒头,常年积雪,雪线约海拔5200米,冰山地貌发育十余条冰川,其中最大的栖力冰川和克麻土勒冰川将山体横切为两半,冰川末端到达海拔4300米。
该峰主要有四条山脊:南山脊、西山脊、西北山脊、东北山脊,西坡坡势平缓,但多裂缝,北坡和东坡均十分险峻。从山脚的卡拉库里湖边看去,该峰就象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当地人称之为“慕士塔格阿塔”,“慕士塔格”意为“冰山”,“阿塔”意为“父亲”。平缓的西坡是滑雪的好场所,每年吸引了大量欧洲的登山滑雪者。慕士塔格是世界上最高的能滑雪的山,在欧洲的登山滑雪者当中是滑雪圣地。在海拔7500米左右地区,平均气温在-20度,最低可达-30度,最大风力9-11级,通常风力是7级左右。天气频繁变化是这一地区的一大特点,即使在夏曰,山上也可能风雪交加,气温可下降到-20度。通常登山活动一般安排在6-8月为宜。
经典新疆导游词2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一片纯洁的净土,那就是喀纳斯,她美丽、富饶而神秘。
卧龙湾、月亮湾、神仙湾、百花园、哈流滩大草原,还有那久居林中的图瓦人,无不使人留连忘返。每年6月,百花园山花烂漫;7月,白桦林青翠欲滴;8月,漫山遍野牛羊成群;9月,秋高气爽黄叶满枝头。世界上再也没有哪块地方比她宁静,再也没有哪片湖水似她那么柔情。哦,喀纳斯,你是人间仙境,我梦中的情人 … …
时至中秋,我陪同《上海航空》的朋友再次踏上了喀纳斯的土地。
旅行车从乌鲁木齐出发经过两天近16个小时的行驶,终于在黄昏时分抵达喀纳斯的门户——贾登峪山谷。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漫山遍野的松林,微风吹来,松涛阵阵。由大气环流带来的大西洋的暖湿气团经过万里跋涉抵达喀纳斯,每年给喀纳斯带来多达 1066毫米的充沛降水。这里是植物的王国,有近800种珍惜植物在这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这里是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自然延伸至我国境内的唯一一片南西伯利亚泰加林自然保护区,在海拔1300米至2300米的山坡上自然生长着茂密的落叶松、云杉、冷杉、白杨、白桦以及珍贵的新疆五针松。由于交通不便,长期以来喀纳斯地区人迹罕至,珍贵的物种得以完好地保存了下来。
喀纳斯风景区可以用一山、二湖、三湾、四迷、五个唯一来概述:
一山,即阿尔泰山友谊峰。
友谊峰海拔4374米,终年积雪,巍然屹立在祖国的西北端,是我国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的界山,也是喀纳斯湖湖水的发源地。
二湖,是指喀纳斯湖和白湖。
喀纳斯湖形成于距今约20万年前的第四纪冰川时期,湖面海拔1374米,四周群山环抱,湖面最宽处约2600米,湖水最深处188米,湖水面积约45平方公里,自北向南犹如一个长长的豆荚蜿蜒流淌在长约25公里的喀纳斯峡谷里。当年成吉思汗的军师耶律楚材西行来到喀纳斯,被喀纳斯秀美的景色所打动,遥望着那如珍珠一般散落在峡谷中变幻莫测的319个湖泊,欣然写道:
谁知西域逢佳境
始信东君不世情
圆沼方池三百所
澄澄春水一池平
白湖,又名阿克库勒,位于喀纳斯湖东北38公里处友谊峰脚下。
三湾,指的是卧龙湾、月亮湾、神仙湾。
卧龙湾位于喀纳斯风景区之首,喀纳斯河水流经此河段骤然变得宽阔平静,形成一个面积约6平方公里的湖泊,湖的中部出现了一个小岛,远看酷似一条高大的剑龙,尾巴高高翘起静卧在湖中心。
由卧龙湾前行1公里就来到了月亮湾,喀纳斯河水流经这里形成了一个长达4公里长的“之”字形,河湾静谧的好似一弯月牙,河水随着一日之间光照的不同,变换着不同的色彩。最绝妙的是河中心的两个河心洲,酷似两只仙人的大脚印,运气好的话,还能看到五个大脚指头。 传说 ,这两个大脚印是当年成吉思汗率军西征在此涉水过河时留下的痕迹,现在还经常可以看到转场路过此地的牧民下马匍匐在地顶礼膜拜。
由月亮湾前行3公里就到了神仙湾,这里是一片宽阔的水域,河水将河心洲分成若干个小岛,岛上郁郁葱葱地生长着稀有的云杉、白桦和落叶松。河水流经这里变得异常平缓,微风吹来碧波荡漾,河水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好似撒下一片珍珠,这里犹如仙界一般应该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四迷,指喀纳斯“湖怪”之迷、千米枯木长堤之迷、白湖之迷和图瓦人来历之迷。
喀纳斯“湖怪”之迷:传说喀纳斯湖有“湖怪”,当地图瓦人放牧的牛、羊、马、驼去湖边饮水时,常被拖进湖中作了点心。“湖怪”常常在天刚亮或黄昏时出现,至于“湖怪”长的什么样,谁也没有看到过。
据说,有一个图瓦牧民去亲戚家喝喜酒,回家时已近黄昏,路过喀纳斯湖下马转身冲着山林小解,忽然听到身后“哗啦”一声响,赶忙回头,发现他的马不见了,湖面上隐约看到一对 “212”小汽车车灯般阴冷的大眼睛缓缓沉入湖中。
他惊得酒醒了一半,连忙向村子里跑去,边跑边喊:“212”把我的马吃掉了!
村民们听说后,纷纷组织起来,制作了一个大大的大钓钩,用一头牛做诱饵,用牛皮筋编成绳,绳的另一头套上了二十匹马。等了一天又一天,第三天,终于有了动静,一声令下,二十匹马拼命往上拉,直累的二十匹马口吐白沫,绷断了牛皮绳,连“湖怪”的影子居然也没有见着。
新疆大学生物系曾经组织考察队,于1985年7月20日,在观鱼亭上用高倍望眼镜观察到身长约15米的大红鱼,最多时一群竟达68条。但是喀纳斯湖有没有“湖怪”至今仍然是一个迷。
千米枯木长堤之迷:在喀纳斯湖的北岸,有一条一米多高,2000多米长的枯木长堤。这是喀纳斯山上的树木枯死后滚下山落入湖中形成的,每当湖水上涨枯木就漂浮在湖面北岸一带,湖水下落枯木就在北岸友谊峰山脚下形成一条千米枯木长堤,为什么这些枯木不随波逐流顺水向下游漂流呢? 至今仍然是一个迷。据说,是这些枯木留恋曾经生养它们的故土喀纳斯而久久不愿离去。
白湖之迷:白湖,又名阿克库勒,位于喀纳斯湖东北38公里处,海拔1954米,面积约10平方公里。由于湖水酷似牛奶,远望一片乳白色而得名,白湖的水注入喀纳斯湖后,染的喀纳斯湖的北部湖水也是一片奶白。白湖的形成至今仍然是喀纳斯之迷。
经典新疆导游词3
各位游客:
众所周知,全国最 热点 的地方是吐鲁番,而吐鲁番最热的是方当推火焰山。荒山秃岭 、寸草不生的火焰山,夏季最高气温达47.8℃以上。每当盛夏,红日当头,地气蒸腾,烟云缭绕,十分壮观。
火焰山的得名→山体特色
游客们,透过车窗,我们看到前方那座东西,犹如火龙横卧在吐鲁番盆地中央的赫红色山体就是焰山。
火焰山的得名,主要源于其外观形态。瞧!火焰山基岩裸露,赤褐色的砂岩在烈日的照耀下灼灼发光,炽热的气流滚滚上升,宛如万道烈焰熊熊燃烧,“火焰山”之名,即由此而来,火焰山在古书上称为赤石山,维吾尔语中称它为“克孜勒塔格”,意思是红山。唐代诗人岑参次经过火焰山,写下了“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火山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的诗句。明代旅行家陈诚也曾写诗描述道:“一片青 烟一片红,炎炎气焰欲烧空。春光末半浑如夏,谁道西方有祝融。”可以称得上是对火焰山的生动写照。
火焰山的山体呈东西走向的狭长状,全长98公里,南北宽9公里。一般高度500米左右,最高峰为831.7米。别看火焰山外表寸草不生,由于地壳运动断裂与河水切割,在山体处,却隐藏着许多道浓阴蔽日、田园如画的沟坎峡谷,著名有葡萄沟、吐峪沟、桃儿沟、木头沟、胜金口峡谷等。在这些谷中,溪涧萦回,瓜果飘香,花木葱茏,景色迷人,俨然一派“火洲”中的“花果坞”景象。
火焰山的形成→最佳观察点胜金口
或许有的游客会问:火焰山是怎样形成的?距今已有多少年的历史了?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要追溯到1.4亿年前,当时由于天山东部博格达山坡前山带出现短小的褶皱,地壳发生变化,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后,逐渐形成了山脉的雏形。此后历了漫长的地质岁月,跨越了侏罗纪、白垩纪和第三纪几个地质年代,加上特殊的气候环境,就呈现出如今的地质形状。
游客们,前面就是观察火焰山构造的最佳位置胜金口,请各位下车,在有“火焰山”标志的石座前摄影留念,然后再听我讲解。
胜金口西距吐鲁番市30公里,连接新疆与内地的312国道,依傍木头沟河横切火焰山而过。胜金口山势险峻,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关于胜金口的名字,还有这么一段来历:从前当地的老百姓把胜金口叫做“渗尽口”,那是因为木头沟河水流出天山后,越来越少,到了胜金口一带的戈壁滩,河水几乎渗得干干净净,因此称它为“渗尽口”。后来人们觉得这个名字不太吉利,便取其谐音改名为“胜金口”,于是一直沿用至今。
[火焰山的 故事 :《西游记》神话→维吾尔民间传说]游客们,火焰山的得名,不仅由于它独特的外观构造,其充满传奇色彩的 神话故事 也给它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西游记》唐僧师徒西天取经受阻火焰山,孙悟空智斗铁扇公主的故事就是其中之一。《西游记》第五十九回和第六十回“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孙行者三调芭蕉扇”中写道:“西方路上有个斯哈哩国,乃日落之处,俗呼‘天尽头’。这里有座火焰山,无春无秋,四季皆热。那火焰山有八百里火焰,四周围寸草不生。若过得山,就是铜脑壳,铁身躯,也要化成汁哩。”这段描述虽系夸张,但四季皆热、寸草不生这些基本特征,与火焰山的实际状况完全吻合,可见作者不是凭空臆造的。
在老百姓的眼里,善是最高的美,因而发生在火焰山的故事结局仍是正义必将战胜邪恶,这在维吾尔族民间传说中有了详尽的表述。相传在很早以前,天山深处有条恶龙,专吃童男童女,为此人们惶恐不安。当地的最高首领决心为民除害,屠杀恶龙,于是派一位名叫哈拉和卓的勇士去降伏恶龙。经过一番惊心动魄的激战,哈拉和卓挥剑力劈恶龙,终于将恶龙制服,恶龙受伤后沿山旋转,整座山脉被鲜血染成了红色,因此,维吾尔人便把此山叫做“红山”。
美好的传说,深刻的含义,令人遐想。游客们,当我们面对火焰山,停步仁立,凝思遥想,一定会觉得火焰山的奇景赏不够,火焰山的故事听不完。为使大家不留下遗憾,接下去游览高昌故城、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等景点,都要从火焰山旁经过,因此我们可以从不同方位充分观赏到火焰山的奇姿异彩。但愿火焰山之行能给您留下美好的回忆。
经典新疆导游词4
各位游客:
新疆是我国最大的葡萄产区,也是我国栽培葡萄的发源地。据调查,新疆葡萄共有50多个品种。尤其在吐鲁番,到处 种植 着葡萄,占全疆葡萄种植面积的90%以上,简直成了“葡萄的王国”。吐鲁番的葡萄勾起了我们无限遐想。在新疆各族人民中传唱的“吐鲁番的葡萄熟了,阿娜尔罕的心儿醉了”的美妙歌词,就充分表达了人们对葡萄的赞美之情。葡萄被人们誉为“珍珠和玛瑙”,成了新疆“瓜果之乡”的象征。下面就让我们前往吐鲁番最美丽的地方葡萄沟,去体会一下阿娜尔罕陶醉的心情吧!
游客们,我们的汽车行驶在火焰山旁,山的西端就是葡萄沟。
葡萄沟是火焰山山脉中一块呈南北走向的河谷地,全长7公里,最宽处约2公里。其间布满了葡萄园,居住着维吾尔、回、汉等民族的果农。倘若您走进葡萄沟,就会看到源于天山的人民渠水穿谷而过,树木繁茂,空气湿润,气候凉爽宜人,与炽热的火焰山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举目望火山,低头看绿地,真不愧是炎夏避暑的好地方。
葡萄园→无核白葡萄→葡萄干晾房 我们现在来到了葡萄园内,只见这里的葡萄似遮天的绿云、铺地的绿毯,片片相接,架架相连,绿阴蔽日,硕果累累。 葡萄沟内的葡萄园占地约400多公顷,主要品种有无核白葡萄和马奶子葡萄,还有玫瑰红、喀什哈尔、比夹干、黑葡萄、索 索葡萄等。此外,还有从国外引进的京早晶、艾麦纳、无核紫、无核红、玫瑰香等优良葡萄品种。其果形各异,有球形、卵形、圆柱形、椭圆形等,有的鲜艳似玛瑙,有的晶莹如珍珠,而有的碧绿若翡翠。这里年产葡萄逾6000吨,晾制葡萄干300余吨,堪称是“世界葡萄植物园”。
新疆葡萄中的佼佼者是无核白葡萄,葡萄沟内就普遍种植着这种葡萄。瞧!那一串串挂在葡萄架上的果粒椭圆、果呈浅黄绿色的“绿色珍珠”就是无核白。它皮薄肉脆,汁多味甜,鲜果含糖量达24%以上,超过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葡萄的含糖量,成为世界上最甜的葡萄。由于它没有籽,最适合晾制葡萄干,晾干后其含糖量可达75%以上,并含有蛋白质、有机酸等多种养分,是营养丰富的干果佳品。晶莹如玉的无核白葡萄干,色泽碧绿鲜艳,食之酸甜可口,被称为“中国绿珍珠”。
葡萄沟中栽培面积居第二位的是马奶子葡萄,它果粒呈长柱形或纺锤形,果皮薄而韧,汁多而肉质松脆,没有香味,但特别甜。值得一提的是,吐鲁番盆地由于具有地势低洼、气温高、降水少、太阳辐射强等独的自然条件,因此所有葡萄都没有病虫害,更不需喷洒农药,从而使新疆葡萄干这一品牌名扬海内外,成为难得的天然无毒果品。
游客们,漫步在绿色长廊之中,望着这诱人的葡萄,真是无比地惬意! 刚才有的游客问道: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瞧!前方那平顶、长方形、土木结构的小房子就是专门为晾制葡萄干而盖的晾房。晾房墙壁是由土块砌成的有孔花墙,长方形的小孔主要起到自由通风的作用。晾房的门多设在北边或东边,这样一方面可减少阳光的射入,另一方面在运输葡萄时,如晾房一 时容纳不下,可暂时放在晾房外北墙边,数小时内不会被阳光照到,制干后的品质不变。在吐鲁番,这样的晾房随处可见,但多数建造在山坡高处或沟岸上地形开阔平坦、通风和干燥等条件良好的地方。说到这里,游客们或许已经明白了吐鲁番的葡萄干制作 方法 也有独特之处,它既不同于其他国家利用阳光曝晒,也不是利用人工加温烘干,而完全是凭借干燥温暖的气候自然风干的。这样完全保存了葡萄果实中的叶绿素,使葡萄呈干绿色,这在世界年产约印万吨的葡萄干中,也可算是一种独占望头的佳品了。
吐鲁番除了葡萄干外,葡萄酒也非常有名,色香味俱佳, 而且酿制历史十分悠久,唐代诗人王翰曾有诗赞道:“葡萄美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诗人的名句,将葡萄美酒的神韵与驰骋疆场的将军的豪迈气概描述得出神入化。
游客们,现在我们来到了葡萄沟的北部,前面一块大理石碑上写着“葡萄沟”三字,这是前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彭真同志的手迹,大家可在此摄影留念。
这里流水潺潺,葡萄满架。我们漫步在葡萄长廊,宛若畅游江南园林,浑然不知身处烈日炎炎的火焰山中。穿过石桥,置身在葡萄王国中,只见悬崖绝壁的砂砾层中渗出的泉水,汇流成池,池中游鱼,仿佛也和游人一样,怡然自乐,鱼乐人亦乐,泉清心更清。
游客们,现在我们在葡萄沟长廊下憩息片刻,大家围坐一起,一边欣赏周围的景观,一边品尝色彩各异、大小有别、味道不同的各种现摘葡萄和瓜果,尽情地过把吃葡萄瘾。顺便介绍一下,从1990年开始,每年的8月20日至26 日,“中国丝绸之路吐鲁番葡萄节”都要在吐鲁番隆重举行。 吐鲁番的葡萄已突破了自身的界限,成为一种 文化 交流的桥梁和经济贸易往来的纽带。
旅游区内还有葡萄博物馆、葡萄酒品尝点、民俗馆等其他参观设施,以及维吾尔族民乐表演,休息片刻后我们再去参观欣赏。
经典新疆导游词5
各位游客:
在参观高昌故城后,我们再去交河故城。与高昌故城一样,交河故城历史上也是丝绸之路上的交通重镇,是古代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车师前国的都城,唐朝安西都护府最早的政府所在地。汉代班超父子、唐代玄类法师及边塞诗人岑参等都曾到过这里,留下千古佳话和不朽诗章。“交河城边飞鸟绝,轮台路上马蹄滑”,昔日繁华的交河城,如今仅存城基及断壁残垣,但当年的市井格局及官署、寺院、佛塔、坊曲街巷等仍历历可辨,下面就让我们前去考察吧!
交河故城的得名→交河城的历史
游客们,交河故城位于吐鲁番市西10公里的雅尔湖乡,处于雅尔乃孜沟中30米高的巨大黄土高台上,东西环水,状如柳叶,为一河心小洲。故城南北长约1650米,东西最宽处约300米,四周为高达30余米的壁立如削的崖岸,崖下是已近干涸的河床。故城建筑主要在崖的南端,因此当地人也称其为“崖儿城”,城的建筑以崖为屏障,不筑城墙,又因河水在台地首相交,故有交河的城名。另据《汉书?西域传》记载:“车师前国,王治交河城,河水分流绕城下,故号交河。”
接着我来介绍一下交河的历史。交河系车师人所建,建筑年代早于秦汉,距今已有两三千年。车师又称为姑师,是最早生活在这里的原始居民。公元前108年(汉元帝元封三年),汉将赵破奴攻破姑师,分立车师前、后国,交河就是车师前国的国都。公元450年,车师前国被北凉所灭。车师前国灭亡后直至唐初,交河一直是历代高昌王国辖下的交河郡治。唐太宗派兵灭高昌王国后,在此设交河县,并于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在交河故城设置了安西都护府,交河城成了西域军事要塞。公元8世纪中叶至9世纪中叶,交河城曾一度为吐蕃人所据。后又成为回鹘高昌王国属地,设交河州。公元13世纪下半叶,西北蒙古贵族发动战争,率领铁骑12万进攻交河,交河 城损失惨重。1383年,交河城在战火中消亡。
从时间上来看,交河故城比高昌故城的历史要悠久得多,高昌故城是公元前1世纪建立的,而交河故城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有先民在此生活,从故城中发掘出的残存陶片,即可证明车师人已从原始狩猎、采集的生活方式逐步过渡到定居和农业生产的基本格局。
交河故城遗址
游客们,现在我们来到了交河故城遗址。故城的建筑布局别开生面,独具一格。这不禁令人想起了明代吏部员外郎陈诚出使西域来到交河,登临古城写下的那首诗:“沙河三水自交流,天设危城水上头,断壁悬崖多险要,荒台废址几春秋。”这首《崖儿城》诗,精练而生动地道出了交河故城的特点。 新疆概况导游词 ·吐鲁番葡萄沟导游词·尼雅遗址导游词
纵览交河故城,全城只有南门、东门两座城门。古城中央有一条连接南门和佛教大寺院的南北向子午大道,长350米,宽3米,城内建筑以大街为中轴线可分为三个区,东区为官署区,西区为手工作坊和居民住宅区,北部为佛教寺院区,下面我们沿着中心大道进入故城进行参观。
中心大道两侧被纵横交错的短巷分割成一个个高原土垣的坊市,向我们展示了千百年前这里作为车师前王国的国都曾经有过作坊众多、商市繁华的盛景。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城内全部的房屋院宇一半在地下挖掘,一半在地面构筑而成,这种别出心裁的建筑格式,是为了防御外来侵略?还是为了抵挡炎夏的酷热高温?这给我们留下了千古之谜。
我们先来参观一下东区,只见东门高高矗立在高达十几米的黄土崖岸上,城门遗址保存完好,两侧岩壁上设置的门额方孔、放哨瞭望的角楼哨所遗址清晰可辨,几口大型深井,星罗棋布。东门南方,有一座地下庭院,气字不凡,占地约3000平方米,顶上有11米见方的天井,天井东门通道设有四重门栅。天井北面,有一条宽3米、高2米的地道,长达60米,与南北交通干道相连通。从这里出土的文物中分析,此处很可能就是车师前国王宫和唐代安西都护府的衙署所在地。
再看西区,建筑比较密集,从发现的陶窑遗存来看,可能曾是车师国的手工作坊区和居民住宅区。 游客们,在刚才的参观中,您是否觉得城中纵横连接的街巷把建筑群分割为若干小区,颇似内地宋代以前城市的作坊和街巷?这种建筑布局足以说明,交河在唐代曾进行过一次有规划的重修改建。如今游客到此,仍可以走街串巷,穿堂入室。像这样历史悠久、保存完整的古城遗址,在国内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
佛教寺院→增林遗址
位于交河子午大道北端的那幢佛教寺院,是全城规模最大的建筑物,它与东面的官署区,西面的手工作坊区、居民住宅区呈“品”字结构,鼎足而立。现在我们已来到寺院遗址前,它南北长88米,东西宽59米,主体建筑面积达5200平方米,由山门、大殿、僧房、庭院、钟鼓楼、水井等组成。寺院佛殿中央是一方形柱塔,大殿东、西两厢是僧房,寺院左前方,有一座10米土质高台,站在台上,整个城市景致一览无余。各位猜一 下,这个土台以前是做什么用的呢?有人说是佛塔,有人说是鼓楼,也有人说是烽火台,究竟哪种说法对,还有待考证。传说,汉代名将班超和他的儿子班勇曾在这里交河之水饱蘸浓墨写下了他们戎马生涯中的重要诗篇呢!
经典新疆导游词合集大全相关 文章 :
★ 新疆导游词5篇精选
★ 介绍新疆的导游词大全
★ 新疆优质导游词五篇
★ 介绍新疆景点的导游词大全
★ 关于新疆的导游词精选
★ 关于介绍新疆的导游词5篇
★ 介绍新疆的导游词范文5篇
★ 新疆导游词
★ 介绍新疆景点的旅行导游词大全
★ 新疆维吾尔族导游词精选
五、克孜勒苏慕士塔格峰如何
慕士塔格峰是知名的新疆帕米尔高原「昆仑三雄」中最具知名度的三大高峰之一!也是我国境内14座开放高山险峰之一!山体宏大,风光绮丽,从开放以来就成为了知名的登山队必去的新疆游玩景点之一。
慕士塔格峰其高大、伟岸、挺拔的身躯,巍然屹立在帕米尔高原,帛峰击云,傲视苍穹,因慕士塔格峰头顶长年积雪不化,犹如苍苍白发、千年万年的一位老者,是那么慈祥、又那么威严,故慕士塔格峰有「冰山之父」的美称。
慕士塔格峰海拔高度7509米,是中巴友谊路(314国道)上最美的风景线。1个世纪以来,曾有多少新疆游玩探险者飘洋过海慕名而来,企图探求慕士塔格峰的奥秘和秘密。近年来,国内外一些登山队纷至沓来,络绎不绝,慕士塔格峰的海拔高度令人望而生畏。慕士塔格峰横劈山体的数道裂谷有如骁勇骑士面孔上的刀疤,令人肃然起敬。
慕士塔格峰有这样1个传说:慕士塔格峰住着一位冰山公主,她与住在对面的海拔高度8611米的世界第二高峰乔格里峰上的雪山王子热恋,凶恶的天王知道后很不高兴,就用神棍劈开了这两座相连的高山险峰,拆散了冰山公主和雪山王子这一对真挚相爱的情人。慕士塔格峰冰山公主整天思念雪山王子,她的眼泪不停地涌出,最终流成了道道冰川。天晴时,白雪皑皑的高山险峰夹带着伸向雪线下的道道冰川,宛若冰川公主飘逸的白裙和长袖,形成了慕士塔格峰。
多少年来,慕士塔格峰以它令人回肠荡气的雄姿和神奇莫测吸引了无数前来观赏和探幽问险的新疆游玩人们。在塔吉克人看,慕士塔格峰是一座神山,是纯洁爱情的象征;对世界登山者而言,这座高山险峰是1个梦想拥抱的女神。
慕士塔格峰顶皑皑白雪,犹如满头白发,十余条冰川镶嵌在峰体下的峡谷中,犹如胸前飘动的银须,雄踞群山之首,有「冰山之父」的美称。在慕士塔格峰海拔高度4500米的地方,可感受一下冰川的绝美景色;冰塔林、冰柱、冰洞等,称得上奇景。
慕士塔格峰、公格尔峰及公格尔九别峰,三山耸立,如同擎天玉柱,屹立在帕米尔高原上,成为帕米尔高原标志和代表。
慕士塔格峰旅游风景区北接高山湖泊布伦果勒,南往山鹰之子塔吉克人的故乡塔什库尔干石头城。其间有盖孜河谷、布仑口温泉、苏巴什大坂、卡拉苏边防、塔合曼部落、塔什库尔干温泉等比邻不绝的新疆游玩景点。在慕士塔格峰旅游风景区沿途有冰峰雪岭及蛟龙腾舞般的大冰川,是登山、滑雪、徒步、自行车、驾车等新疆游玩爱好者的天堂之域,也是自然风光和人文地理采风者的绝佳之地。
更多关于克孜勒苏慕士塔格峰怎么样?,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六、克孜勒苏有好玩的地方吗?
文字表达能力不好,看看资料吧:
自治州地处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又是中西文化的荟萃之地,文化古迹较多。主要有汉代佛窟三仙洞及其他佛教遗址、喀喇汗王朝王宫遗址、苏里唐·萨图克·布格拉汗麻扎(喀喇汗王朝墓葬群)、苏温古城遗址、古丝绸之路驿站遗址、阿合奇县古岩画、石人像等。其中阿图什市阿扎克乡库木萨克村境内的“莫尔佛塔”,是我国最西部最古老的佛塔,为汉代佛教传入新疆初期的佛教建筑,其造型上圆下方,为古印度早期的佛塔建筑造型,对于研究佛教传入我国的历史和路线以及佛教文化均有十分珍贵的价值。汉代佛窟三仙洞位于阿图什市上阿图什乡的恰克玛克河岸的山崖上,为早期佛教石窟,洞内佛教壁画中的人物造型,具有典型的犍陀罗文化的特点,特别是其人物服饰的色彩、图案,在现存的石窟寺中极为少见,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全州分属天山南麓、帕米尔高原、昆仑山北坡和塔里木盆地西南缘等4个独特的地理区域,包揽天山、昆仑山、帕米尔高原、塔里木盆地等4个自然景观区。特别是沿中巴公路一线有两大风景区:一曰奥依塔克。这里有巍峨险峻的雪山,郁郁葱葱的林海,晶莹瑰丽的冰川,汹涌澎湃的巨波,倾珠崩玉的雪山瀑布,玉雕银铸的水帘冰洞,峰峦挺秀,林壑幽美,山深水绿,曲径通幽,令人心旷神怡,是夏季避暑旅游的胜地。另一大风景区是喀拉库勒湖旅游区。湖面海拔3600多米,是名副其实的“天池”。站在湖畔仰首四顾,可一览慕士塔格、公格尔、公格尔九别峰的雄姿;俯首湖中,可见这三座雪峰的倒影,蔚然壮观。喀拉库勒湖是有名的变色湖,不仅是帕米尔高原的旅游胜地,而且具有历史、地理考察和文化研究价值。史籍记载,周穆王西巡与西王母瑶池会,即发生在这里,唐玄奘《大唐西域记》中对此湖也有详细记载。唐以前已是丝绸之路上的旅游观光胜地。
自己去过,敢肯定地跟你说,玩的一般,但吃的很有特色,不要错过风味小吃。很便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