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乡村旅游发展意义
一、发展乡村旅游对于旅游业的意义
乡村旅游是依托农村区域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建筑和文化等资源,在传统农村休闲游和农业体验游的基础上,拓展开发会务度假、休闲娱乐等项目的新兴旅游方式,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整个旅游业的产品和形式,有利于旅游业样式丰富和持续性发展。同时,乡村旅游的发展,推动了城市周边断线旅游的繁荣。
二、发展乡村旅游对于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1、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充分利用农村旅游资源,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拓宽农业功能,延长农业产业链,发展农村旅游服务业,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较好的经济基础。
2、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使农村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增加价值。同时,也使农村生产的农副产品就地消费,降低了运输成本,提高了市场价格,促进农民增收。
3、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使农村自力更生,靠自身力量得到发展,进而减少国家对农村的扶持资金。同时,当地农民参与投资、经营旅游业,可增加其可支配收入,实现“生活宽裕”的目标
4、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促进城乡统筹,增加城乡之间互动。城里游客把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等信息辐射到农村,使农民不用外出就能接受现代化意识观念和生活习俗,提高农民素质。
5、发展乡村旅游,可以挖掘、保护和传承农村文化。以农村文化为吸引物,发展农村特色文化旅游。同时,通过旅游可以吸收现代文化,形成新的文明乡风。
6、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保护乡村生态环境。旅游对于环境卫生及整洁景观的要求,将大大推动农村村容的改变,推动卫生条件的改善,推动环境治理,推动村庄整体建设的发展。旅游追求个性化、特色化、原生态、唯一性等等,形成了旅游村庄的独特面貌和村容,是打破目前新农村建设中千村一面的最佳模式。可以说,发展农村旅游,有利于农村乃至全国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保护资源和环境,促进农村科学规划与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村容整洁”的目标。
7、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实现“管理民主”的目标。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高旅游业在当地社区的参与度,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进行农村建设,提高当地农民的民主、法治意识,实现“管理民主”的目标。
三、发展乡村旅游对旅游者的意义
乡村旅游优美的景观和自然环境为旅游者提供了愉悦身心、释放压力、返还自然的环境。满足旅游者休闲度假的需求,是城市旅游者提供休闲度假、减压的良好途径。
拓展:国内乡村旅游发展浅析
乡村旅游属于典型的专题类旅游产品,随着国民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休假制度调整等,乡村旅游需求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将呈刚性发展趋势。国内乡村旅游已经向产业化发展,表现在规模壮大、类型丰富、发展方式转变、品牌影响扩大、产业效益显现等。
一、行业发展条件成熟
受国内综合经济实力整体发展、休假制度调整、公共交通条件改善、汽车进入家庭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近年来人们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外出旅游。
利用周末节假日与亲朋好友一起到近郊观光旅游、体验休闲农业、感受乡村生活成为很多都市居民的选择,同时也有很多机构和团体愿意选择到城市近郊、到旅游度假地组织会议、培训、拓展等集体活动。
二、政府重视,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政府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工作非常重视,近年来相继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关于完善设施农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金融支持旅游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全国休闲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旅游业“十二五”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法规推动行业的.发展。
三、行业产业化初步形成
1. 产业规模逐年壮大,全国农家乐已超过 150 万家,规模休闲农业园区1.8 万家,年接待人数超过4 亿人次。
2. 产业类型丰富多样,各地根据自然特色、区位优势、文化底蕴、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先后发展形成了形式多样、功能多元、特色各异的模式和类型。
3. 发展方式逐步转变,逐步从零星分布向规模集约,从单一功能向休闲教育体验多功能,从单一产业向多产业一体化经营,从农民自发发展向政府规划引导转变。
4. 产业品牌影响扩大,围绕“高、新、特、优、雅、奇”努力打造特色休闲品牌,一批服务能力好、休闲功能强、顾客认同度高的休闲农业品牌初步形成。
5. 产业效益初步显现,休闲农业年经营收入超过 1200 亿元以上,带动 1500 万农民受益,已成为一些地区壮大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民生产业。
四、投资趋势
1. 作为窗口行业和企业商务平台,旅游服务项目一直以来都是很多大企业、大机构产业多元化的首选之一,国内有很多机构或有实力的个人已经或正在投资兴建各种类型的乡村旅游度假项目,作为形象窗口或交流平台,能满足机构或个人的接待、社交、聚会需求,进而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2. 随着国家对住宅地产的宏观调控,很多地产公司计划在农业地产、旅游地产、养老地产、分时度假、以租代售等新兴行业模式方面进行尝试和探索。
3. 同时也有不少的机构或个人看好农业旅游市场,希望将其作为长期的商业行为和事业追求。
五、消费需求和专业化发展
1、乡村旅游以乡野农村的风光、活动和体验为吸引核,以都市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以满足游客回归自然、领略田园、参观民俗、体验乡村、参与农事、品尝乡菜、感受乡居、购买土特产品、制作手工艺品、参加传统游戏等消费需求,属于典型的专题类旅游产品。
2、根据市场发展的需要,出现了许多专业的机构为各种旅游项目提供各种专业的服务。
六、行业发展趋势
第一,顺应了全球化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生态有机的整体发展潮流。
第二,相应了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号召,并可充分利用国家在农业及旅游方面的政策支持和扶持力度。
第三,满足了都市人群对农业旅游的参与性体验式消费需求。
第四,以前创意休闲农业为平台、以生态农产品及衍生手工艺品加工制作为特色,成功打造了一、二、三产业链。
第五,行业目前处于发展阶段,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第六,农业和旅游业都属于传统行业,市场需求持久、投资风险较低、收益模式稳健。
七、案例分析
(一)案例之北京蟹岛度假村
蟹岛度假村始建于1998年8月,距离首都国际机场仅7公里,园区占地面积3000多亩,其中90%的土地为有机生态农业种养区,10%的土地为度假村服务区,是典型的“前店后园”的经营格局,让游人在田园中躬耕、栽植、收割、采摘,体验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快意。
亮点:
1、消费特色:以产销"绿色食品"为最大特色,以餐饮、娱乐、健身为载体,让客人享受清新自然、远离污染的高品质生活为经营宗旨。
2、仿古农庄:围绕农庄小河建有16种风格24套老北京四合院,每个四合院以入住2-24人不等,其风格及内饰物品与院名相一致,完整再现了北京古村庄的生活文化。
3、经营方式:不收取门票,针对北京城市居民和团建活动的需要设计产品,主要有吃农家饭、住农家院、体验农趣、四季游乐。
(二)案例之顺德长鹿休闲农庄
广东长鹿集团于2001年投资兴建,位于顺德伦教三洲,占地40万平方米,是一个以岭南历史文化、顺德水乡风情、农家生活情趣为特色,集吃、住、玩、赏、娱、购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主要由“长鹿休闲度假村”、“机动游乐主题公园”、“水世界主题公园”、“农家乐主题公园”和“动物主题公园”等五大园区组成,各具特色,精彩纷呈,是休闲娱乐、旅游度假、商务会议的最佳场所,更是团队拓展、集体旅游的首选基地。
长鹿休闲农庄的以典型的岭南风格搭建出农趣的游乐园。以小型的机动游戏为收益核心,设计若干个园中园。一卡通门票,单项娱乐划卡消费的方式,弱化了游客花现金的感觉,不知不觉中完成的愉快的消费。
二、影响乡村旅游的因素有哪些
三农工作,是我国经济建设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中央连续6年把三农问题列入“1号文件”,而乡村旅游被认为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在新时期下,我们认为,应该抓住机遇,加大力度推进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舞台上,充分体现旅游的价值和作用。总结对乡村旅游发展的研究,我们认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这么几方面的重要意义: 1.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充分利用农村旅游资源,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拓宽农业功能,延长农业产业链,发展农村旅游服务业,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较好的经济基础。 2. 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使农村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增加价值。同时,也使农村生产的农副产品就地消费,降低了运输成本,提高了市场价格,促进农民增收。 3.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使农村自力更生,靠自身力量得到发展,进而减少国家对农村的扶持资金。同时,当地农民参与投资、经营旅游业,可增加其可支配收入,实现“生活宽裕”的目标 4.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促进城乡统筹,增加城乡之间互动。城里游客把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等信息辐射到农村,使农民不用外出就能接受现代化意识观念和生活习俗,提高农民素质。 5. 发展乡村旅游,可以挖掘、保护和传承农村文化。以农村文化为吸引物,发展农村特色文化旅游。同时,通过旅游可以吸收现代文化,形成新的文明乡风。 6. 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保护乡村生态环境。旅游对于环境卫生及整洁景观的要求,将大大推动农村村容的改变,推动卫生条件的改善,推动环境治理,推动村庄整体建设的发展。旅游追求个性化、特色化、原生态、唯一性等等,形成了旅游村庄的独特面貌和村容,是打破目前新农村建设中千村一面的最佳模式。可以说,发展农村旅游,有利于农村乃至全国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保护资源和环境,促进农村科学规划与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村容整洁”的目标。 7.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实现“管理民主”的目标。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高旅游业在当地社区的参与度,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进行农村建设,提高当地农民的民主、法治意识,实现“管理民主”的目标。 O(∩_∩)O
三、乡村旅游对农村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与传统农业的发展模式不相同,虽然两者都是发展农村经济的方法,但乡村旅游不再是单纯通过农民付出劳动力来获取利润,而是通过为游客供给服务来获利。在以前的农村,为了能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会使得农村人口在一定时间段内出现迁移的现象,农民们纷纷往城市迁移,一些地区甚至全村人都迁去城市。而乡村旅游的发展让农村经济有了新的动力,充分利用了农村劳动力,为农村人口提供了就业机会,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明显改善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加快了建设新农村的进程。乡村旅游的发展使农村经济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因发展乡村旅游而建立起来的产业链将极大地促进农村服务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乡村旅游也将进一步推动传统农业的发展,旅游拓宽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扩大了农村发展的影响力,促使农村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农村的各类资源在乡村旅游中被整合,不仅优化了产业结构,也使农村经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二)消极影响。发展乡村旅游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同时,也带来了不少消极的影响。首先,随着到农村旅游的游客数量不断增多,生活垃圾的数量也随之会增加,会污染农村的环境,而且会降低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另外,随着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进入农村地区的车辆数量也不断增多,车辆排放的汽车尾气会影响农村原本良好的空气质量。其次,由于农村消费群体数量的增多,一般会使农村的物价上涨,会给当地本就不富裕的农民带来新的生活压力,这样乡村旅游的积极影响就没有很好地起到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的作用。最后,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重新规划农村环境,所以很容易破坏农村的原生态环境。
四、到乡村旅游的好处是什么呢?
到乡村旅游的好处有多方面,既能欣赏到人间真实美景,又能采摘丰收的果实,还能了解当地风士人情和热情服务。
乡村旅游是人们最趋于的热潮,它能让你体验到原生态,因那里没有什么工业污染,再加上农村以种地为生,各种植被覆盖率要远于大城市,空气也格外清爽。
乡村旅游:只要你进入这块游地,你会领略到那里真实美景和原生态,走在田边,一片农作物五颜六色的斑彩映入眼帘,把整个乡村映衬得格外耀眼。如你春天来这里:可欣赏到田野是一望无际的翠绿,金色的油菜花挤满了整个乡村,给人一种春的美艳,夏天来这里:不论蔬菜、梨子、葡萄、西瓜、堆满了果园或山坡。秋天来这里:丰收的景色映满了田园和山林,站在田埂上,吹着秋的微风,看着田野金黄色的稻子,粒粒穗稻挤满了整个稻秆。再走进果园,果民们兴高采烈的采摘苹果,橘子也熟透了,是一个丰收采摘的季节。冬天来这里:你可欣赏到到处都弥漫着温馨的气息。
五、居民消费水平对旅游业的影响
旅游消费作为非必需性消费,其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的提高。根据国际规律,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时,国民的旅游消费将进入启动期。
根据旅游消费自身发展的一般规律:旅游消费将经历一个消费升级的过程,先后经历观光游(人均收入1,000美元起步)→休闲游(人均收入2,000-3,000美元起步)→度假游(人均收入3,000-5,000美元起步)三个阶段。
六、乡村旅游大力发展以后,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哪些危害?
一: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中的一种,在农村发展的一种旅游业,给当地居民带来了经济效益,为当地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贡献,增加当地的就业率,将当地的农副产品远销出去。为农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二:发展乡村旅游带来的消极影响
1、旅游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旅游在大力发展的同时,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但也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在旅游业大力发展的时候,来当地旅游的人不断增多,产生的生活垃圾也会变得越来越多,久而久之,就会污染当地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以后,给当地的居民带来了生活上的困难,降低了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和质量。
2、旅游者人数的增多,就会带动餐饮业的发展,餐饮业大力发展以后,产生大量的塑料垃圾,污水,废水的排放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当地自然资源环境。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进入农村的车辆也在不断增加,车辆排放的尾气会影响农村本来的空气质量。
3、随着旅游者人数的增加,人们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农村消费群体的增加,就会出现物价上涨的情况,会给当地一些本来就不富裕的农民带来新的生活压力,让本不富裕的人民雪上加霜,这样一来,发展乡村旅游就没有很好地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发展的不平衡。
4、随着当地旅游人数的增加,每天有大量的人来此地旅游,会产生吵闹的现象,对一些本就喜欢安静的生活的人造成一定的危害,影响人们的生活环境。
综上所述:乡村旅游的发展确实能给当地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只有征求当地群众的意见,努力建设更加良好的旅游环境,取得平衡,最终实现旅游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