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南离岛免税店三天销售额超6.3亿元,免税店为何持续火热?

海南离岛免税店三天销售额超6.3亿元,免税店为何持续火热?

把海南建成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旅游和消费缺一不可。无论是旅游还是消费,岛内客流是关键。当疫情消退,国内外交通开放后,如果海南不能吸引消费者真正登岛,旅游消费又会流向国外,海南引导海外消费回流的难度会更大。海南要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要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吸引国内14亿人,特别是中等收入群体。它还应该面向国际市场,吸引亚太地区乃至全世界的游客。海南只有在旅游消费领域树立国际标杆,才能真正成为世界级的旅游消费中心。

在海南岛免税店购物继续受欢迎,因为商家利用各种手段促进消费。免税店的促销形式也多种多样。美兰机场海口免税店有一万多件明星商品参与打折促销,三件商品七折。空海环球精品海口免税城推出“空海摇一摇”活动,以多重直播的形式送出优惠好礼,让消费者足不出户即可享受优惠。微博中有消费者表示,这个活动比含税的市场价优惠很多。打折的同时,免税行业与其他旅游业态也有良性互动。与免税店三亚游艇旅游中心隔江相望。很多坐游艇出海的游客都会来参观。该公司还计划向客户发送游艇出海、冲浪和潜水。

免税店商品种类繁多,性价比高。事实上,国内优质、知名的护肤品、化妆品相对较少。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日化产品大多来自海外。如果直接在内地买,价格很贵,因为里面有很多税,所以很多人会找人买。但是找人买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商品很可能是假货,所以这是一个非常不安全的交易。由于海南设立了许多免税商店,越来越多的大陆人去海南旅游。他们主要是去三亚海边然后直接在免税店买东西回内地。这样,他们不仅可以放松,还可以买到各种各样价格不错的免税商品。

二、首届消博会迎来集中签约,举办这种博览会的目的何在?

据媒体报道,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于5月9日进入第3天,开幕两天以来,消博会组委会已组织超过15场重点现场签约仪式,同时还有众多企业在展台举行了项目合作签约仪式。此消息在社交平台上引起了网民们的广泛关注与讨论。

部分网民认为消博会的集中签约对于建设海南自贸港,促进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助力作用;也有部分网民认为与国际进行合作交流,不应单单只靠政府的推动,也需要有民间的自发行为。那么举行这类博览会的目的何在呢?以下笔者将讲讲自己的看法。

一、政治上:与我国当前的新发展格局不谋而合

在第14个5年规划中,已经指出我国当前的新发展格局即是指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我国势必要坚定不移地走多边主义道路,坚持加大改革开放,与各国进行深入交流,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而此次博览会设立于海南省海口市,举行该博览会的目的,即是在于加大与国外之间的交流,而这与当前我国的新发展格局可以说是不谋而合。

二、经济上:符合海南自贸港的战略定位

海南已经被确立为我国的自贸港,将打造海南成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而此次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设立于海南海口便是符合了海南自贸港的战略定位,海南省临近于东南亚,且临近于马六甲海峡,在地理位置上可以说是得天独厚,作为我国的南大门,建设好海南自贸港将有利于与大湾区进行产生共振效应,为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再注入一剂强心剂,而据悉当前所签署的众多签约仪式将向海南注入数十亿元的投资,必将为海南发展进行助力。

三、文化上:促进消费文化,扩大内需

我国拥有14亿人口,具有极大的消费市场,而现今在后疫情时代,整体的世界经济处于冰冻期,因此我国下一步的经济发展则需要促进消费文化的盛行,扩大我国的内需,而以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为代表的众多展会将有利于促进我国的消费文化,扩大内需,以新的战略基点来促进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当前我国已经开展了一带一路、建设亚投行、开启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相信在未来我国的经济定向高质量来继续发展。

三、实探海南自贸港!新购物天堂呼之欲出

海南离岛免税购物额度上调至每年每人10万元后,兴奋的不仅仅是消费者,还有二级市场的免税店板块。6月以来,wind免税店指数已上涨4.16%,其中拟收购珠海免税集团的格力地产早前更收获6连板,6月以来累计涨幅也有33.02%。

“由于落地细则还没出来,所以10万元的免税购物额度目前仍未有实施,一切按照原来的免税购物规则进行。”中免集团海口免税店媒体主管对证券时报e公司表示。在海口规模最大的日月广场免税店内,消费者络绎不绝,不少更从东北等地来旅游购物,并直言免税品价格相比香港免税店折扣更大更优惠。

从广州来海南旅游的唐小姐告诉记者,疫情之前常常去香港购物,感觉海南的免税产品比香港更有价格优势而且服务态度更好,预感海南会取代香港成为购物天堂。

6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数十条优惠政策中包括岛内居民购买的进境商品免征进口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离岛免税购物额度调高至每年每人十万元并增加品种。海南离岛免税营收有望创新高数据显示,我国离岛免税政策自2011年实施至今,先后经历6次调整完善,购物人数超过1200万人次,累计销售金额近400亿元。新政对免税消费行业的利好毋庸置疑,分析师认为,在今年疫情背景下新增离岛补购模式,件数已突破限制,渠道拓宽后,今年离岛免税营收规模仍有望创新高。5月30日至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在海南调研期间,就来到海口日月广场免税店,了解海南离岛免税政策实施和市场销售情况。韩正强调,要多措并举推动消费回升,扩大消费渠道,促进消费回流。要在提高免税购物限额基础上,抓紧完善相关政策和市场主体准入标准,大力推动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随着疫情消退,旅游回暖,目前海南免税店人气已逐步恢复。6月4日,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在海口规模最大免税店日月广场免税店看到,上午10点商场开门迎客后,店内消费者络绎不绝,其中香化产品最受消费者欢迎,货架前咨询选购的消费者人来人往。“我们也第一时间获悉了免税消费的新政。”中免集团海口免税店媒体主管张可对证券时报e公司表示,由于目前还未有落地细则出台,所以一切免税品的购买仍然按照原有规则实施,即离岛旅客(包括岛内居民旅客)每人每年累计免税购物限额3万元。“今年2月20日月广场免税店已经恢复营业,疫情期间都是控制人流,量体温戴口罩。”张可表示,目前免税店已基本恢复到疫情前的销售情况,以往去日韩和香港购物消费的游客,因为疫情外游不便,也有不少转到海南消费,这反而成了增量。“过去海南免税额度只有三万元,消费者只能购买小件奢侈品。随着额度提升至十万元,消费者的购物车里可以更贵的奢侈品,提高客单价。”在海口生活十多年的陈先生表示。在日月广场免税店内可以看到,除了香化产品和部分轻奢品牌首饰、手袋和手表外,更高端和高客单价的奢侈品店内未有销售,这也是受限于目前3万元的免税购物额度。

日月广场除了人气大旺的免税店外,其他商铺则颇为冷清。海口本地人士陈先生见证了海南从国际旅游岛到自贸港多年的发展,他认为疫情对本地消费冲击还是不少,海南的免税消费还需要一个较长的建设周期,预计短期内不会出现大批游客前往海南消费的情况。海南离岛免税新格局海南岛内目前有四家免税店。2020年1月19日,海口市内日月免税店和琼海博鳌免税店正式开业,与此前海南已有的三亚海棠湾免税城和海口美兰机场免税店共同形成了新的离岛免税格局。具体来看,海口免税店经营面积2.2万平方米,首期开业面积1.3万平方米,博鳌免税店经营面积4200平方米。业内有消息称,目前,这两家新开业的免税店已引进的国际品牌总量近200个。所有货品由与海免同属于中国旅游集团的中国免税品(集团)有限公司统一从原产地直接采购。按照目前海南实行的离岛免税政策,年满16周岁乘坐飞机、火车、轮渡前往中国内地地区但不离境的国内外旅客,包括海南省居民,手持飞机票、火车票、船票均可到免税店购物,至提货点提货,其中乘坐飞机离岛的旅客可根据商品缴纳一定的税款担保金,选择即购即提。而选择先购物再提货的消费者,可在海口美兰机场、三亚凤凰机场、博鳌机场、秀英港码头、新海港码头5个提货点提货。中国旅游集团成最大受益者6月1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公布后。多家旅游企业热烈回应这项政策给旅游业带来的利好机遇,并表示将加速布局海南。在众多旅游企业中,迎来最大利好的当属中国旅游集团。2018年9月中国旅游集团将总部正式迁册到海南,在琼总资产和总营业收入取得大幅增长。截至2019年底,中国旅游集团在海南累计投资设立18家控股企业,另有1家参股公司,5家受托管理酒店,在琼资产总额同比增长24.7%,总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约63.6%。而最新出台的方案,宽离岛免税购物额度至每年每人10万元,并扩大免税商品种类这一条款,有望将再次推高中国旅游集团在琼收入。自中国旅游集团完成对海免公司51%股权的收购后,将海口美兰机场免税店纳入运营管理,新设海口日月广场免税店、博鳌免税店,与三亚免税城、美兰机场免税店一起,形成全岛离岛免税运营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