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化和旅游荣誉和品牌名录(以创促建)
景区: 世界级旅游景区、国家1-5A级旅游景区、打造一批智慧旅游示范景区。
度假区: 省级/国家级/世界级旅游度假区、省级/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打造一批智慧旅游示范度假区。
康养旅游: 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基地/项目。
研学旅游: 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国家级研学旅行示范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教育口)。
文旅消费: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区域文化和旅游消费中心城市。
街区与集聚区: 省级/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省级/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区域称号: 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旅行社及导游: 1-5A旅行社、金牌导游。
文旅产业园: 文化和旅游装备制造业示范园区(示范企业和示范项目)、建设一批文化和旅游科技示范园区。
乡村旅游: 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培育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集聚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市、区)(农业口)、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农业口)、田园综合体(农业口,国家级、省级)。
旅游服务设施与餐饮: 1-5星级酒店、3-5星级旅游民宿、1-3A旅游厕所、3C-5C自驾车旅居车营地、一星至白金五星旅游饭店、中华老字号(贸易口,国家、省级、市级)、金牌小吃(地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质监口)、“中欧100+100”地理标志互认互保产品。
特色旅游称号: 国家 蓝色 旅游示范基地、国家 人文 旅游示范基地、国家 绿色 旅游示范基地、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2015年后未评过)、提升300 处 红色 旅游经典景区
环境与服务相关类(非旅游口) :国际花园城市、联合国人居奖、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人居奖、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奖"长安杯"、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城市。
辅助类(非旅游口): 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湿地公园、 暗夜公园 (世界级、地方尚未规定)。
区域称号: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文化公园、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传统村落。
区域保护: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非遗保护: 县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项目/传承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文物保护: 县至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
古籍保护: 古籍名录。
博物馆: 国家1-3级博物馆、批世界一流博物馆、智慧博物馆建设。
文艺创作奖: 群众艺术创作“群星奖”、剧目或舞台创作“文华奖”、电影金鸡奖、音乐金钟奖、戏剧梅花奖、电视金鹰奖。
世界遗产: 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
产业园基地: 文化和旅游科技示范园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
二、广东:中国旅游休闲示范城市是如何炼成的?
8月3日,在全国全域旅游推进会上,珠海被授予“中国旅游休闲示范城市”称号,以一个宜游、宜业的“旅游休闲城市”形象再次闪耀在全国舞台。这是继珠海获评“全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以来,又一个“国家级”荣誉。
按照国家标准,“旅游休闲示范城市”指的是旅游休闲功能突出、旅游休闲产业完善、旅游休闲环境和谐,能同时满足旅游者和本地居民旅游休闲需求,在全国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城市。
经过严格的考核,珠海最终在诸城竞争中脱颖而出,与杭州、成都等“休闲之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成为广东省唯一一个“中国旅游休闲示范城市”,这不仅是对珠海休闲旅游发展的肯定,也是对珠海城市生活品质、文明城市和幸福指数提升的肯定。
从过境游城市到目的地城市,从“景点旅游”迈向“全域旅游”,旅游产品经营模式从单一化向多元化、品牌化转变,从“单打独斗”到“区域合作”,这一系列的转型升级,彰显了珠海旅游休闲发展之路独特的示范价值,其形成的合力,也推动珠海加快建设“文化旅游之城”。
新路径:从“景点”到“全域” 发展空间豁然打开
初来珠海,你可以沿着蜿蜒的情侣路漫步,享受海天一色的浪漫;如果对历史人文有兴趣,唐家湾的民国风情正等着你;接下来,还可前往斗门、金湾,沉浸在原生态的森林氧吧和村居民宿······
每处皆是景,每时有风光。这就是浪漫之都珠海,一个休闲惬意的所在。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传统的以点为特征的景点旅游服务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旅游发展的需要,加快从景点旅游模式向全域旅游模式转变成为一种新趋势,也成为珠海旅游休闲业转型升级的新战略、新路径。
事实上,珠海早已谋篇布局。围绕打造“海滨国际休闲旅游目的地”的目标,珠海制定了一系列引导旅游休闲业发展的政策意见、规划纲要和行业标准,推进旅游休闲业融合发展,完善城市休闲环境和服务功能,不断提高旅游休闲消费水平和质量。
2015年底,国家旅游局发布《旅游休闲示范城市》行业标准,珠海第一时间启动创建工作;2016年初完成自查自评和证明材料准备工作,于1月
中旬接受国家旅游局的评定验收。国家旅游局专家组认为,珠海旅游休闲示范点基本涵盖了标准所列的相关指标,且建设水平较高,符合复评验收要求,而且业态多
样,类型互补,休闲功能突出。
“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秘诀,主要是珠海近年将城市发展和旅游休闲产业融合,打下了良好基础。”珠海市文化体育旅游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珠海在创建工
作中坚持模式引领,打好生态牌;坚持规划引领,以前瞻性的规划指导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为旅游休闲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坚持产品服务创新,构建多层次、多
功能的旅游消费体系;坚持政策管理创新,建立起完整的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
与此同时,珠海响应国务院、省政府的部署要求,积极推进旅游全域化发展,逐步实现城市旅游向旅游城市的转变。2016年2月1日,珠海顺利成为国家旅游局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这也标志着珠海旅游业正式迈进全域旅游新时代。
一年多来,珠海围绕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加快推进横琴国际休闲旅游岛建设,配合澳门建设世界休闲旅游中心,着力推进重大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加大旅游市场监管力度,通过全市各区、各部门、各旅游企业共同努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新产品:九大产品体系成型 旅游合力迅速凝聚
今年上半年,珠海全市共接待游客1549.27万人次,同比增长16.4%;实现旅游总收入147.8亿元,同比增长34.3%;全市共接待过夜游客840.39万人次,同比增长17%。各项旅游休闲产业指标普涨,折射出珠海旅游产品颇高的市场欢迎度。
目前,珠海已基本形成主题公园、海洋海岛、温泉养生、品牌盛事、乡村生态、会议会展、工业科教、历史人文以及美食文化九大休闲旅游产品体系,多层次、立体化的旅游产业布局已初具雏形,成为集聚各种要素、各种消费、各种业态的平台型产业。
具体而言,有以横琴长隆国际海洋度假区为代表的主题公园游;以东澳岛玲玎海岸和大万山岛静云山庄为代表的海洋海岛游;以海泉湾度假区和御温泉度
假村为代表的温泉养生游;以中国国际马戏节、WTA女子网球精英赛、全国帆船帆板锦标赛等为代表的品牌盛事游;以斗门“十里莲江农业观光体验园”和逸丰生
态养生园为代表的乡村生态游;有以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为代表的会议会展游;以罗西尼钟表博物馆、麒麟啤酒(珠海)、汤臣倍健等为代表的工业科教游;以
斗门菉猗堂、梅溪牌坊、南屏北山村、唐家湾古镇等一批历史人文古迹景点为代表的历史人文游;以海鲜美食和传统手工制作的鸭扎包、大赤坎烧排骨等为代表的美
食文化游。
有专家认为,珠海之所以能同时拥有“中国旅游休闲示范城市”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两个荣誉称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树立了全域旅游的产品观。
珠海不仅立足于全域旅游资源,更有能力通过资源整合、转化、开发,形成了全域旅游产品,超越传统观光旅游模式,突破景区景点束缚,塑造出了能满足大众旅游
观光休闲综合需求的旅游产品,旅游产品供给体系不断得到扩大和创新。
“珠海在丰富和完善‘吃住行游娱购’传统旅游六要素的基础上,同时不断延伸旅游产业链,推进旅游产业供给侧改革,鼓励市场主体旅游企业积极开发
新产品。”珠海市文化体育旅游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珠海的旅游休闲产品已涵盖“吃、厕、住、行、游、娱、购”和“文、商、闲、养、情、学、奇”等十四要
素。
旅游休闲新业态也不断涌现。珠海主动实施“旅游+”战略,推动旅游与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业的
拉动力、融合力及催化、集成作用。一方面拓宽了旅游发展新领域,促进旅游休闲产业转型升级;一方面为相关产业和领域发展提供了旅游平台,形成了新业态,提
升其发展水平和综合价值。
新格局:开放引领资源整合 内外联动再造价值
7月上旬,第五届澳门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在澳门举办。珠海展团90多家本土企业精彩亮相,向海内外游客集中推荐了“浪漫之城·幸福珠海”的旅游品牌形象。
这并非孤例,珠海旅游“走出去”如今已成为一种常态。近年来,珠海不断深化港澳台交流合作,全面推进跨区域资源要素整合,大力推广“一程多站”旅游线路,加快旅游产业集聚发展,构建起旅游业发展新格局。
仅今年以来,珠海就已组织旅游企业代表赴台北、香港及澳门参加旅游博览会,并参加“粤桂闽澳”印尼、马来西亚联合推介“一程多站”旅游产品。同
时借助考察踩线活动,先后邀请台北、印度、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境外旅行商代表团及广州、深圳、中山、江门、阳江等兄弟城市的媒体代表团到珠海考察最新
的旅游产品,赴贵阳、苏州举办“昔日大香山,今日中珠澳”旅游推介会。
加大对港澳台旅游开放合作一直是珠海旅游的重点。依托横琴自贸片区,珠海开展对港澳台旅游先行先试,探索自由贸易试验区有关涉旅政策措施相互延伸,率先启动粤港澳游艇自由行,港澳台目前已成为珠海重要的客源地,也是珠海“走出去”的重要桥梁。
通过深化区域合作,巩固国内旅游合作平台,珠海不断加强珠(海)中(山)江(门)阳(江)联盟、中(山)珠(海)澳(门)联盟以及广(州)、深(圳)、珠(海)联盟三大传统区域旅游联盟合作,通过统一举办旅游推介会,增强自身辐射力,构建城市旅游分工协同体系。
借助于自身在旅游休闲产业上优势,珠海积极开展旅游扶贫协作。与云南怒江、茂名信宜等对口帮扶城市密切合作,组织旅游规划机构、旅行社与知名旅游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制定相关工作计划,为下一步旅游扶贫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珠海在提升自身旅游业国际影响力上也作出不少努力。今年3月,作为广东省的代表,珠海登上了央视四套国际频道的一档节目《城市1对
1》,以友好交流城市、世界著名旅游城市法国尼斯作为对标城市,向海外观众立体地展示了珠海的景点、美食、文化活动,为广东构建国际旅游开放合作新格局贡
献了珠海力量。
■规划:努力建成港珠澳旅游集散中心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建设脚步正在加快,休闲旅游是湾区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拥有港珠澳大桥的珠海,在休闲旅游方面也迎来全新的机遇。
作为连接粤港澳三地的跨境大通道,港珠澳大桥对大湾区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专家认为,港珠澳大桥的建成,将使珠海成为粤港澳大湾区
中唯一一个与香港、澳门陆桥相连的城市,这不仅带来交通利好,同时也将促进珠海与湾区中其他城市在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创新和产业上的合作与对接,实现
人员、资金、信息、商品、服务等流动和自由配置,这些都会给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珠海可以借助获得‘中国旅游休闲示范城市’以及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契机,紧抓港珠澳大桥即将通车带来的历史机遇,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主动担当。”珠海市文化体育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珠海将从深化珠港澳三地旅游合作、推动横琴创建“国际休闲旅游岛”、加强滨海旅游特色发展、全面推进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方面着手,继续大力发展全域旅游。
珠海将积极联合港澳共建世界级休闲旅游目的地,包括与港澳共同开发旅游产品、优化旅游发展环境、加快旅游大项目开发建设。“我们计划着力在海洋
生活、低空体验、乡村旅游、城市休闲等领域培育形成大湾区旅游特色,将珠海建设成港珠澳地区的旅游集散中心。”上述负责人介绍。
同时,珠海也将加强与港澳文化、体育的交流合作,开展“一带一路”为主题的多样化体育对外交流活动,把珠海打造成“一带一路”国际体育文化交流的重要节点。
去年5月,国家旅游局回函明确支持横琴新区创建“国际休闲旅游岛”,未来珠海将细化横琴新区国际休闲旅游岛建设方案,由广东省政府继续向国务院
申报“横琴国际休闲旅游岛”,争取在通关、财税、投融资、人才等方面的优势政策,切实把横琴自贸片区建成全国旅游改革创新先行区的标杆。
而在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方面,“智慧旅游大数据统计分析及监管综合服务平台”已正式列入珠海智慧城市第二批重点建设项目,拟参照国内外智慧旅游标杆城市,对珠海智慧旅游进行高标准的建设谋划。
三、第二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点城市公示是什么时间
2021年10月27日。
2021年10月27日,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公布第二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名单,共有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等27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55个城市入选。根据相关规划,到2022年全国将建设100个试点城市、30个示范城市。
试点城市名单:
(共55个,按行政区划序列排序)
北京市:西城区、密云区
天津市:河西区、南开区、蓟州区
河北省:保定市
山西省:运城市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
辽宁省:营口市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上海市:虹口区、浦东新区
江苏省:无锡市、连云港市、淮安市
浙江省:绍兴市、湖州市、衢州市
安徽省:马鞍山市、黄山市、池州市
福建省:泉州市、龙岩市
江西省:抚州市、宜春市、景德镇市
山东省:潍坊市、济宁市、日照市
湖北省:襄阳市、荆州市
湖南省:湘潭市、常德市、张家界市
广东省:江门市、东莞市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玉林市、贵港市
重庆市:江北区、九龙坡区、南岸区
四川省:绵阳市、乐山市、宜宾市
贵州省:安顺市
云南省:保山市、普洱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
陕西省:宝鸡市
甘肃省:酒泉市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
四、国家发改委:鼓励住宅小区、旅游景区建设智慧超市等
3月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发布关于印发《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实施方案》的通知,其中提到拓展无接触式消费体验,鼓励办公楼宇、住宅小区、商业街区、旅游景区布局建设智慧超市、智慧商店、智慧餐厅、智慧驿站、智慧书店。
要建设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平台。推动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建设,支持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多场景应用,促进城市基础设施数字化和城市建设数据汇聚。完善智慧城市领域标准体系,开展关键急需标准制定。
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协同发展智慧城市与智能网联汽车,打造智慧出行平台
“车城网”。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实现社区智能化管理。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建设建筑产业互联网,推广钢结构装配式等新型建造方式,加快发展“中国建造”。
应新能源汽车和寄递物流配送车辆需求,优化社区、街区、商业网点、旅游景区、度假区等周边地面及地下空间利用,完善充电电源配置和布局,加大充电桩(站)建设力度。鼓励充电桩运营企业适当下调充电服务费。
引导社会资本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首发上市和再融资募集资金,或到交易所债券市场发行公司债、可转债及资产支持证券融资,拓展新型消费领域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用于新型消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推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企业在支持新型消费发展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此外,深入发展数字文化和旅游。加快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数字化转型,积极发展演播、数字艺术、沉浸式体验等新业态。举办数字文化和旅游消费体验活动,促进在线演出市场发展,鼓励上网服务场所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支持数字文化企业参与传统文化和旅游业态改造提升。制定智慧旅游景区建设指南,完善分时预约、在线预订、流量监测、科学分流、无接触式服务、智能导游导览等功能。在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示范城市优先建设一批新型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地,加强文创商店、特色书店、小剧场、文化娱乐场所、艺术展览、沉浸式体验型项目等多种业态集合。
该《通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同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民银行、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广电总局、体育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家医保局、国家版权局、银保监会、证监会、国家邮政局、国家中医药局、国家药监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共28个部门共同发出。《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实施方案》对保障居民日常生活需要、全面促进消费、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和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顺应消费升级趋势,进一步培育新型消费,鼓励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发展,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