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球的几个大国家,那个国家消费是最高的?高分求解
东京和莫斯科是世界物价水平最高的城市;而巴拉圭的亚松森是最低的
伦敦、哥本哈根和米兰是欧盟物价水平最高的城市。
由于欧洲货币相对美元升值,欧洲城市在表中排名急速上升。
根据美世人力资源咨询公司最新的生活成本调查显示,东京已替代香港成为世界物价水平最高的城市。莫斯科排名第二,接着是较去年上升了三个名次的大阪。巴拉圭的货币相对美元贬值,亚松森已替代约翰内斯堡成为了调查中物价水平最低的城市。
纽约作为基准城市定为100分,则东京得126.1分,它的物价水平几乎比亚松森高了3.5倍,亚松森得36.5分。
调查的结果表明世界物价水平最高城市与最低的城市之间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今年得分差距与去年相比下降了4个百分点,然而,较之去年的15%,这种趋势已经有所缓和。
作为美世咨询的资深研究员,Yvonne Traber说,“今年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对生活成本指数有巨大的影响。美元相对欧元的贬值、许多国家存在高通货膨胀和经济萧条,这些都改变了许多城市的得分。
这项调查涵盖了全球144个城市,测量了每个地区200多项商品的比较价格,包括住房、食品、衣服、家用产品、交通和娱乐。这些数据有助于跨国公司决定对它们派往别国工作人员的工资和补助金。
二、中国成最大出境游消费国了吗?
据了解,黄金周引发出境游高峰。携程旅游网统计预订量显示,假日期间出境游客数将超过600万人次,出境自助游成为主流。“80”“90”后群体开始晋升为旅游市场的主力军,利用长假去看一看世界成为年轻旅行者心中的情怀。
为吸引中国游客,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推出特色产品和优惠措施。而伴随中国游客“走出去”的步伐,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的影响力进一步显现,中国游客文明友善的国际形象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在克罗地亚古罗马竞技场共同点亮中国红,去卡塔尔听一场中国民乐音乐会,到布里斯班河畔赏月……今年国庆中秋长假期间,欧美、澳新、亚洲等地纷纷举行吸引中国游客的节庆活动,全球掀起了欢度“中国节”的热潮。
与以往出境游客“买买买”形成鲜明对比,如今的中国游客更加成熟理性。众信旅游相关负责人介绍,长假期间,中国游客出境旅游的一大特点是消费更加趋于理性。
游客出发前会做详细功课和消费细分,根据目的地消费特色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同时,中国游客境外旅游消费从现金消费转向刷卡、微信、支付宝等线上线下多种支付方式,促使更多国家和地区进一步开放多种支付平台。
三、中国出境游支出世界第一,有哪些方面的原因?
2017年,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公布的一份报告,中国游客出境游支出费2577亿美元,在世界出境游消费占据第一。为什么中国出境游支出会是世界第一呢,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原因。
第一、外国产品质量好
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中国在世界上所扮演的角色是加工者的角色,外国产品代表的是更好的产品质量。长此以往,给国人造成了一种中国的产品质量低,质量差的思维,而外国的产品质量好,耐用。所以就造成了出境游消费高的原因之一。
第二、国外产品,价格低
由于受到关税的影响外国产品,在国内销售的价格都比较高,而出国旅游之后,在外国购买外国产品,价格会比在中国购买的产品低很多,所以当国人出境旅游之后,就会大量购买国外的产品造成了中国人出境支出高的原因之一。
第三、消费观念的改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人兜里面变得有钱了,国人更想购买,质量好,安全性更高的产品。所以出境游之后,很多人都会大量的购买国外的产品
第四、国外产品安全性高
在许多人看来国外的产品,安全性比国产的要强很多,一方面是国外生产方面严格管控,另一方面,国外对食品具有严格的检测标准。
这些就是中国人出境游支出第一的原因,出境游中国人喜欢购买的外国产品,主要包括马桶盖,电饭煲,奢侈品衣服等等,所以,你出境旅游会购买外国的产品吗?
四、世界上旅游行业收入最高的,有哪些国家?
现在的人是非常喜欢旅游的,因为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旅游出行是越来越方便了,每天都会有人出门旅游或者到国外旅游观光。国人也是非常喜欢旅游的,尤其是对于东南亚国家来说,因为东南亚很多国家的物价和消费对于中国游客来说是非常便宜的,所以中国游客都喜欢到这些国家旅游观光。
这其中就有泰国,大量的中国游客到来使得泰国的旅游业发展非常快,一时之间泰国靠旅游就能有很多收入!但是驴友们不知道的是,在“世界上旅游收入最高的5个国家”之中,泰国只排在第四名,并且国人喜欢旅游的另外一个国家——日本都不上榜!
我们先来看看排名第五的国家,英国!虽然英国看起来是没有多大的吸引力的,但其实英国是很受游客欢迎的,英国的旅游总收入能够高达510亿美元!英国虽然不像其他国家那样,景点众多,可是英国每一座城市都有着浓厚的历史气息,是一个十分值得旅游的国家!
接着就是第四名,泰国!泰国是中国游客非常喜欢旅游的国家,上一年将近有1000多万中国游客前往。但是中国游客强大的消费能力却没有为泰国带来更高的排名,泰国的旅游总收入也是比英国高了一点,只有570亿美元!但这不妨碍中国游客前往泰国旅游观光。
第三名,法国!法国最吸引游客的就是“浪漫之都”巴黎,是世界各地的情侣游客非常喜欢前往旅游的地方,除了著名景点巴黎铁塔之外,还有许多人文古迹,也是值得游客们前往旅游观光的,尤其是夫妻之间度蜜月旅游!法国的旅游总收入高达610亿美元,已经是非常多的了!
第二名,西班牙!西班牙的旅游总收入非常高,足足有680亿美元!西班牙是一个非常适合旅游的国家,历史十分悠久,文化艺术气息十分浓郁,相信一些文艺青年游客会非常喜欢到西班牙旅游的!
最后就是第一名,美国!从旅游收入就可以看出,美国是世界各地的游客最喜欢前往旅游观光的国家,美国的旅游总收入高达2110亿美元,前四名加起来才能够超过美国。这个旅游总收入比17年的成都GDP还要多,驴友们就能够想象美国是有多受游客们欢迎的,每年前往美国旅游的人数不胜数!
以上就是“世界上旅游收入最高的5个国家”,不知道驴友们有什么不一样的看法?欢迎在下方评论留言说说自己的见解!
五、中国:世界最大境外消费国,消费额是第二名两倍
从旅游组织(UNWTO)发布的报告显示,去年中国大陆游客的境外消费总额达到2610亿美元,自2012年以来连续五年中国就成为全球最大游客来源国。报告显示,全球第二大游客来源地是美国。去年美国游客的境外消费达到1220亿美元,中国境外消费额已逾排名第二的美国两倍。也是自2004年以来,中国游客境外消费连续第12年呈两位数增长。
由于近年中国迈入新常态,经济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渐渐增多,出境游客从一线城市逐步向周边地区二三线甚至城镇居民扩张,且“新一线城市”为出境旅游市场贡献了最大的新客群,目前的新一线城市人群的消费水平已经逐步比肩一线城市。受中国老大哥带动影响下,中国周边的国家也开始受益起来,从以前出国到香港台湾,到后来首选东南亚,韩国,日本。让这几个周边兄弟也开始尝到中国大哥富裕后的甜头,韩国小棒子更是在中国大妈的支持下把旅游业发展成为了支柱产业之一,每年到韩国消费的中国大妈买买买让韩国旅游业简直笑得合不拢嘴。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表报告表示,中国已经成为泰国、日本、韩国、越南、俄罗斯、朝鲜、马尔代夫、英国等多个国家的第一大入境旅游客源地。中国游客更倾向于赴中国周边城市旅游,一为地理位置相对斤,二来中国人喜欢前往亚洲的海岛度假。东南亚很多秀美的岛屿如巴厘岛、马尔代夫、普吉岛等都成为中国人旅游的首选地。最热门的十大目的地国家和地区分别为:泰国、韩国、日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印度尼西亚、越南。
据悉,2016年访问韩国的外国游客共计1720万人次,中国游客占半,达806万。而中国游客的购买力之强大,世界皆知。中国游客的在韩消费数额,可以占到整个韩国旅游市场收益的7成。高于其他国家游客消费额一倍以上。随着“萨德”风波持续席卷中韩,在中国全民抵制乐天、全民抵制韩国的热潮之下,国内多家旅行社也相继宣布停止销售赴韩游线路,国内部分旅游网站下架了所有韩国游产品。如此一来,中国游客减幅有可能达到50%左右。如果中国游客减半的情况持续一年,免税店龙头乐天免税店将蒙受数万亿韩元的销售损失,而最近两三年新生的免税店甚至可能遭遇倒闭危机。这个个正遭受着百万人失业的国家,如何还有底气将中国人的抵制不当回事呢?
随着这次四月的朝核危机,美国置韩国于战争的危险边缘,导致多国旅行社已经发布前往韩国旅游的红色预警,并召回了在韩国旅游的国民,更是导致韩国的旅游业雪上加霜!棒子国?你们现在看清楚了吗?认清楚了吗?你们现在还敢得罪中国老大哥?跟着美国早晚开火,跟着中国老大哥还有汤喝!中国大哥一直都是带着你们走向和平,共同富裕!
在“萨德”影响下,原本计划韩国的中国大妈已经把旅行目标转向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如今“与其花个两三千在家门口转悠,不如出国走一走。”已经成为近年中国人的口头禅,尤其东南亚又近又便宜又美,像最热门国内出境游的首选地泰国,相对物价超低,何止月薪3千可以去,即便是学生攒些钱也可以去一次,而且签证又方便,可以说泰国是出国性价比最高的国家之一,成为了众多中国人最喜欢旅行的国家之一!随着东南亚旅游线路的日趋成熟,价格便宜东南亚旅行套餐也受中国市场追捧,根据美味游旗下跟着脚步去旅行市场统计,2017年上半年通过美味游巴厘岛7日游的游客相比增长15%,三千多四千元新马泰十日游更是收到了大学生毕业旅行季的追捧,成为毕业旅行出游的首选项目。
原文出自:美味游,转载请注明来源!
六、目前世界上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是
目前世界上第一出境旅游消费国是中国。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中国在世界旅游发展格局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2012年以来,我国国际旅游支出高达1020亿美元,约占全球出境游消费总额的9.5%,首次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境旅游消费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