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旅游行业数据分析:2021春节38%消费者旅游偏好1-3天

在疫情防控形势下,从“全世界最大的人口迁徙”到“就地过年”,再加上去年疫情期间被“压抑”已久的出游需求,随着人们对于“周边游“的接受程度不断提高,使得本地游一跃成为“新年俗”。人们消费需求的增长加速 旅游 行业的回温。

从2021年春节中国消费者 旅游 市场偏好数据显示,38%的消费者 旅游 时长偏好1-3天;偏好 旅游 4-5天的消费者占比35%;其他的消费者占比为27%。2021年“周边游”、“短途游”成为人们春节 旅游 的热门选择。

在线下“周边游“、”本地游“火爆的同时,各大 旅游 景点利用5G技术、人工智能等前沿 科技 ,积极延伸拓展行业新服务,多方位展现各地风俗习惯,更好地满足人们的休闲 娱乐 需求。

二、在线旅游平台的市场容量究竟有多大?

在线旅游在2020年受到疫情的冲击,客流量减少,市场规模下降。但是我国疫情的控制较好,随着我国新冠疫苗接种的持续推进,预计2021年国内旅游业将加快恢复,在线业务也将随之恢复。目前在线旅游行业以携程派系为主,行业集中度高。

疫情对在线旅游市场冲击较大

新冠疫情的影响,导致在线旅游产业遭受巨大冲击。景区闭园,航班停飞,餐馆暂停营业,酒店闭店等,最重要的是人们居家隔离,减少外出消费等,对于在线旅游企业来说,客源大量减少。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统计数据,截至2020年3月,我国在线旅行预订用户规模达373亿,较2019年底减少3705万,占网民整体的41.3%。

在线旅游的市场规模因疫情的原因大福下降。2019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全年交易规模达到10866.5亿元人民币,线上渗透率预计达到16.7%,成功突破万亿级规模,同比增长11.4%,增幅较2018年提升2.1个百分点,重回双位数增长轨道。

受疫情影响,2020年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将首次岀现负増长。据网经社“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监测数据预测,2020全年市场交易规模约为7950亿元,同比下降26.84%。

携程高位领先其他平台,美团线上旅游业务快速增长

目前,在线旅游网站可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由携程,去哪儿,飞猪,继续保持哦高位运行;第二梯队为同程旅游,艺龙,美团,途牛,驴妈妈等现在旅游组成。第三梯队为其他在线旅游平台。

从竞争格局来看,无论是酒店、机票,还是周边游、出境游,携程双管旗下,一方面布局自身业务,同时也通过资本收获盟友。另一方面,美团在中低端酒店咄咄逼人,2019年美团点评全年交易额6821亿元,同比2018年增长323%。

注:在线旅游厂商交易规模指数由个在现场旅游厂商季度公开财报中应收数据,营收入同比增长,环比增长,供应商征资数据支持核算而来。

在集中度方面,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份额进一步集中,以携程、去哪儿为主体的携程系共占69.47%的市场份额,从TOP3份额来看,携程、去哪儿和同程旅行共占80.55%的交易份额。

未来在线旅游行业仍然是增长趋势

疫情对在线旅游依然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不过,随着我国新冠疫苗接种的持续推进,预计2021年国内旅游业将加快恢复,在线业务也将随之恢复。另一方面,疫情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出游的消费模式:无人酒店、电子机票、AI机器人服务等减少接触的旅游服务更被消费者所看重。消费需求升级叠加互联网技术日益成熟的背景下,在线旅游将呈现较快的发展态势。

预计未来,我国在线旅游交易规模将持续增长,但增速也将持续放缓,到2026年,我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将超过22000亿元。

更多数据可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在线旅游行业市场前景预测与投资分析报告》。

三、“互联网+旅游”用户数据分析

“互联网+旅游”用户数据分析

从前,“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也许很难实现,但如今,在这个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各种旅游类APP都让“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成为可能。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移动互联网生活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再加上旅游本身位置移动的特点和人们对新鲜人文地理的探索、记录和分享的愿望,都给旅游类的APP带来了巨大的市场。

十一前夕,《互联网周刊》联合互联网大数据服务商GEO集奥聚合,针对2015上半年旅游用户数据进行采样、处理和解读,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让外出旅游的大家能够利用移动互联网,让旅途更加轻松有趣。

要出行,首先攻略要查好,酒店机票要订好

说到互联网+旅游,你可能首先想到的是PC端一枝独秀的携程旅行网,但随着近年来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互联网生活的重心逐渐从PC端转移到了移动端。

在下图中可以看出,2015年上半年自1月开始,移动端旅游用户活跃量就已超过PC端,并有差距逐步拉大的趋势,用户移动端使用习惯已逐步成型,因此在线旅游企业也在加大力度向移动端转移,以争夺更多的客户资源。

数据显示,在移动端用户中,去哪儿旅行拥有更高的用户活跃度,与携程旅行共同牢牢占据在线旅游行业领先地位,同程旅游、阿里旅行、途牛旅游等也位居前列。这类旅游APP包含了酒店、机票、火车票、门票、租车、美食等多种服务,旅游所涉及的吃、住、行、游、购、娱一应俱全,让用户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动动手指就可以在移动端定制自己的旅游出行计划。另有数据显示,晚间20点到22点是旅游类APP的使用高峰期。

现在的年轻群体,多倾向于自助游,所以像穷游、旅游攻略(现蚂蜂窝自由行)等重点放在旅游攻略的APP也越来越受到年轻群体的喜爱,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而对于攻略、指南、游记类的APP来说,那些容易上手的、内容全、内容清晰明了、与实际场景匹配度高、内容新鲜度高、阅读体验好的APP更受到用户们的欢迎。

走到哪吃到哪,不认路有地图

出去旅游的目的,除了发现各地的人文风情,观赏自然风光,还要尝遍天下美食。因此,除了移动旅游平台APP,餐饮类APP也受到旅游人群的喜爱,其中团购类最受用户青睐。能为用户提供美食地图以及优惠价格的美团和大众点评,分别获得42.3%和37.5%的用户覆盖率。这类APP能够让大家在不熟悉的地方,循着由群众雪亮的双眼和挑剔的嘴巴所构成的美食地图,找到好吃的、有特色的小店,再以优惠的价格团购,根本不用怕吃不到正宗的当地美食。

“我在哪儿?”、“去哪里?”、“怎么去?”,出门在外,最重要的当然就是地图了。新到一处,分不清东南西北是正常的,纸质地图查找又很麻烦。而地图APP则大大方便了旅游者们,精准的定位,让无论是路径规划还是餐厅酒店查找,都能够及时而准确地解决用户的需求。

而现在的地图APP也越来越多样化,除了路径规划,餐厅推荐、打车、外卖等功能也逐渐被聚合在地图平台之上。报告显示,在地图导航类APP市场中,像百度地图这样的地图类APP因功能其多样化而占据大部分市场,覆盖率达到了40.4%,高德地图以22.0%的份额位居第二。

出行旅游大家对火车及打车APP较为青睐

出行类APP中,以铁道部的官方铁路订票APP“铁路12306”最为出众,排在其后是高铁管家和航班管家。由此可见,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经济实惠的火车出行,而如今高铁也在不断发展,在速度、舒适度和安全上都大有提升,这也是很多人放弃飞机选择高铁的原因。另一方面,乘着火车看着沿途风景变换也是旅途中的一件美事。

新到一地,由于对当地物价和路线不熟悉,有些人总会担心在打车的时候碰到绕路、加价的不良司机,但如今,用车类的APP已经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一键叫车、明确的路线导航、更接地气的司机,都让旅途更加轻松省心。

看看大家最喜爱的旅游圣地

十一假期之前,很多人就已定制好了自己的出行计划,但是可能还有人处在犹豫之中,那我们就根据大数据,来看看大家都喜欢去哪些地方,以供参考。

数据显示,国内旅游方面大家还是喜欢去大城市。北京、上海和三亚位居前三,看来像故宫、长城、东方明珠、黄浦江、亚龙湾、天涯海角这些久负盛名的旅游景区受关注程度只增不减。但当我们想到热门景点人山人海的现象时又常常开始犹豫、止步不前,这时很多人就会选择出国游玩,领略异域风情。

出境游方面,“祖国家门口”这样的周边国家是大家经常选择的目的地。泰国、日本、马尔代夫、台湾、香港等都是境外旅游的热点。走出国门,以心情轻松的旁观者的身份、满心期待的异乡人的身份,去看看与我们不同的生活,感受不同的人文风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人们总是在讨论旅行的意义,说到底,旅行就是拓宽了我们的视野,在旅行的途中,眼界开了,见识广了,心怀自然也大了。歌德说过,“人之所以爱旅行,不是为了抵达目的地,而是为了享受旅途中的种种乐趣。”

移动互联网让我们彻底摆脱了从前的那种辛苦、疲惫、迷茫、费时的旅行,让我们的旅途更加轻松,让我们有足够的时间来享受旅行,从中感悟自我,给未来的日子留下一段段美好的回忆。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关于“互联网+旅游”用户数据分析的相关内容,更多信息可以关注环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