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2年“五一”假期国内旅游出游1.6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646.8亿元

2022年“五一”假期,文化和 旅游 市场平稳有序,“微 旅游 ”“微度假”成为主流,“云展演”“云演艺”有声有色。经文化和 旅游 部数据中心测算,2022年“五一”假期5天,全国国内 旅游 出游1.6亿人次,同比减少30.2%,按可比口径恢复至疫情前同期的66.8%;实现国内 旅游 收入646.8亿元,同比减少42.9%,恢复至疫情前同期的44.0%。

一、加大优秀文化产品和优质 旅游 产品供给,满足群众假期出游需求

各地在落实好疫情防控要求前提下,加大优秀文化产品和优质 旅游 产品供给,防范游客过度聚集,满足群众出游需求。今年“五一”假期,全国共有8716家A级 旅游 景区正常开放,占A级 旅游 景区总数的61.3%。文化和 旅游 部推出“乡村四时好风光——春生夏长 万物并秀”全国乡村 旅游 精品线路113条。福建开展“春回福地 ‘艺’起出发”主题文艺活动,推出超过150场线上线下演出和展览等活动。江西开展“红五月 再出发”文旅宣传推广季活动,包含了省级层面四大活动及各地市配套活动共1000多项。新疆结合“肉孜节”举办120项 旅游 活动和87项文化艺术活动。各地进一步加大惠民力度,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贵州安排1000万元资金发放2022年多彩贵州文旅消费券,推出国有A级 旅游 景区门票五折、套票打折等系列优惠举措。四川开展“五一好去处 安逸走四川”活动,全省122家收费 旅游 景区实施门票打折、优惠套票等优惠措施。重庆举办“重庆人游重庆”—— 旅游 景区惠民活动,全市35个区县、94个景区推出门票优惠活动。

二、城乡居民出游的空间距离、停留时间和消费活跃度进一步收缩

疫情防控政策动态调整对全国范围城乡居民 旅游 休闲消费产生较大影响。九寨沟、杭州西湖等景区客流较往年有较大幅度下降。三亚酒店平均入住率20.57%,同比下降超六成。城市公园、开放式景区景点及近郊周边乡村承载主要休闲需求,主要客源地城市居民休闲空间由城市向周边转移。踏青赏花、民宿度假、非遗体验、郊野露营成为市场主流,家庭亲子休闲自驾游热度不减。江苏、山西、湖北等地立足近程市场特点推出系列特色产品,本地游、乡村游和精致露营等户外活动成为市民群众首选。假日期间,318川藏线、呼伦贝尔草原线、海南环岛线、甘南陇南环线、香格里拉、广东沿海、伊昭公路、青甘大环线、千岛湖等地区,凭借独特的自然风光受到自驾游爱好者欢迎。

三、乡村 旅游 热度走高,本地游客成为城郊民宿、露营地消费主力

近郊周边游带动乡村游热度升温,山居民宿、赏花摘果、农耕研学等绿色、 健康 的休闲体验活动备受游客青睐。家庭组团式的采摘、烧烤、野炊等休闲方式明显增加,特色度假型民宿、农家乐带动 旅游 消费,各地民宿价格稳中有升。游客对民宿软硬件质量提出更高要求。露营成为潮流,“赏花+露营”“房车+露营”“露天音乐会+露营”“旅拍+露营”等众多特色精致露营产品受游客追捧。

四、本地 旅游 产品创新升级,“云展演”“云 旅游 ”丰富文化和 旅游 体验形式

市场主体积极创新丰富假日市场。洛阳栾川王府竹海、杭州城隍阁景区和吴山景区、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公园、甘肃河口古镇等地打造实景户外剧本杀,游客通过换装,根据任务主线游玩整个景区,创新性的文娱场景得到游客好评。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大批线下活动转为线上,河南推出“云展演”“云 旅游 ”,举办线上系列演出活动。“安徽文旅”微信公众号推出线上专题宣传活动,让市民云游江淮美景,感受江淮大地的独特风光。广州通过乡村 旅游 季活动,邀请网红博主、 旅游 达人、摄影爱好者、媒体代表前往广州乡村深度采风,通过直播的方式展现乡村之美。北京、辽宁、陕西等地不少景区通过抖音、快手等直播平台开启现场直播,通过“边游边解说”的方式带领游客“云游”。

五、江西省五一假期文化和 旅游 市场运行特点

1、各地文旅消费优惠政策多。假日期间,各地密集推出一批重磅文旅消费优惠政策,促进文旅消费加快复苏。如4月29日至5月31日,宜春市、县两级政府同时推出以“五动全城 宜游宜购 千万消费券免费领”为主题的系列文旅商贸活动,活动期间全市共整合财政资金3000余万元,重点投放商超、景区景点、特色民宿、影院等领域,引导广大市民就地消费。

赣州市市本级安排1000万元发放赣州文旅商贸消费券,每份消费券价值200元,市民游客凭券可在4月30日至5月15日,到指定景区、酒店、餐饮、影院、商超消费,各县(市、区)配套相应资金发放文旅商贸消费券,实现市县联动共促五月消费热潮;

鹰潭市各级政府共投入1523万元,通过文旅消费券、工会团建消费卡、景区门票减免、二次消费奖补等方式,促进全市文旅消费,同时积极推动企业向市场推出“景 酒”文旅套餐,全市共有26家 旅游 饭店(民宿),联合景区推出62项让利惠民促销措施,聚人气促消费。九江市携手头部OTA同程旅行,开展浔城有礼消费季活动,以线上开盲盒的形式面向全国用户发放100万元惠民消费券。

2、线上文化 旅游 产品供给丰富。各地统筹线上与线下,扎实做好“云 旅游 ”推广与宣传,保障线上文旅产品供给,推出众多线上活动,丰富市民和游客文旅生活。如南昌市举办“春光如期·英雄如故”及“春光如期·临高阁”线上音乐会、开展“花开疫散 不负春光”最美春光征集活动、推出谷雨诗会《滕王阁》等系列线上活动。

赣州市开展“赣州 旅游 美食 总动员(云上)”直播推介会,打卡舌尖上的赣州。

4月30日,由江西省博物馆学会主办的“最in的文创battle——全省博物馆文创直播大赛”揭晓。

3、文旅融合“乘数效应”不断释放。 全省各地激活“文化+”引擎,释放文旅融合发展新动能,文化 旅游 节庆活动精彩纷呈。如九江市庐山西海柘林老镇推出非遗 美食 文创园美好生活节,修水县双井黄庭坚故里和东浒寨景区分别推出仙侣奇缘·亲子狂欢“5.1”古韵嘉年华活动、首届西域风情文化节等,让游客体味着别样的乡愁;景德镇推出“中国一绝·世界首创”瓷乐表演、“千年之恋·瑶河夜宴”、“邂逅艺术”艺术展览、“汉唐大赏 盛世花开”国风汉服活动;抚州市举办“乡音乡情”抚州采茶戏经典大戏公益展演、“濒危剧种传承保护扶持项目”公益演出;吉安市开展“庐陵古韵渼陂行·越夜越精彩”“宋潮文化 旅游 节”“状元文化节”等系列文化和 旅游 活动。

上饶市共开展文旅活动20余项,如婺源推出了“天使白(医护人员)、守护蓝(警察)、劳模青(各级劳模)、志愿红(抗疫志愿者)”为主题的免费游婺源活动。

4、“区域协同客源互送”开展自救。 全省各地联动合作,以资源共享、品牌共塑、市场共拓、信息共通,开启推广营销开展自救,加快省内 旅游 产业复苏。如吉安市全面启动与无疫情的赣州、萍乡、宜春、新余的客源互送合作,组织4个 旅游 团共约200余人赴赣州、萍乡、宜春、新余四地重点景区开展“五一”出游活动,强化 旅游 复苏信心,推动 旅游 市场加快复苏。

五一前,新余市仙女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和安福县武功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举行“山水 旅游 联盟”景区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五一期间,双方按照“资源互享、信息互通、客源互送、线路互推、政策互惠、宣传互动”理念,积极开展景区间交流合作,共创品牌节会,实现游客互送。

5、“江西人游江西”为主流。 从全省客源情况来看,“江西人游江西、本地人游本地、周边人游周边”是主流。自驾游、亲子游、家庭游、周边游、乡村游成为假期 旅游 主要方式。全省各地城市周边重点景区、乡村 旅游 点、精品民宿等围绕本地特色文化,举办一系列节庆活动和 旅游 营销活动,吸引游客体验“自由行+微 旅游 +慢生活”的“微度假”产品。

如萍乡市举办2022萍乡市第二届文化 旅游 节暨全民消费季活动,采取1+5+N(一个主会场、五个分会场、N项子活动)市县联动模式,大力促进舒心 旅游 、安全消费。

央视5月3日朝闻天下报道,萍乡武功山景区花涧里中心广场举办户外电音节,酷炫的灯光和动感的音乐吸引萍乡本地人、周边人前来游玩,逛夜市、品 美食 ,带热景区夜间经济,受到游客欢迎。

二、文化旅游节活动情况总结

20xx洛阳河洛文化旅游节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市旅游行业、市直各相关单位和各县(市)区的共同努力下,在新闻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于10月10日圆满落幕。河洛文化旅游节期间(9月19日— 10月10日)我市旅游接待取得佳绩,全市共接待境内外旅游者1041。4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1。68亿元,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12。39%、19。17%。其中国内游客1038。54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61。16亿元,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12。41%、19。24%;入境游客2。93万人次,旅游创汇833。08万美元;旅游景区接待游客786。35万人次,门票收入12697。26万元。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旅游活动成绩斐然

本次河洛文化旅游节期间,20xx洛阳河洛文化旅游节开幕式、20xx中外旅行商及全国自驾车俱乐部踩线大会、河洛文化旅游节投资洽谈会等3项重大旅游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实现了河洛文化旅游节开门红。20xx洛阳河洛文化旅游节开幕式邀请了来自俄罗斯、西班牙、匈牙利、印度、土耳其等国家的10个国外文艺表演团体约400名国外演员,以及我市的表演团队,精彩呈现风笛、民族舞、歌曲等节目,异域风情与民族文化交相辉映,为广大市民和中外游客奉献了丰盛的文化大餐,据统计,开幕式现场吸引2万多名各地观众及市民聚集观看,洛阳广播电视台现场直播了开幕式盛况。20xx中外旅行商及全国自驾车俱乐部踩线大会邀请了来自南京、杭州、武汉、长沙、合肥、广州、深圳等高铁沿线城市主要旅行商约170人以及国内各地50余家自驾车俱乐部,通过集中推介、面对面洽谈、考察线路等方式,进一步加强了我市旅游界与主要客源地各大旅行商、自驾车俱乐部的沟通与合作,展示了洛阳丰富的旅游产品和厚重的历史文化,从而带动更多的游客来洛。河洛文化旅游节投资洽谈会着力推介洛阳丰厚的旅游资源和洛阳旅游精品项目,吸引战略投资伙伴参与洛阳旅游产业发展。此次受邀前来参会的北京国索中联索道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中兴天合国际旅游文化公司、上海助力侠(票速通)公司、台湾沐兰国际集团等80余位旅游投资商通过旅游推介会、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了解洛阳旅游、洛阳的投资环境以及具体项目情况。本次旅游投资洽谈会,我市共推出65个重点旅游投资项目,投资商与相关县区和单位进行了详细对接和交流,投资商有意向和关注的项目主要有:台湾沐兰国际股份有限公司与洛宁县对接中华洛书文化苑旅游区综合开发项目;中国房车露营基地联盟与栾川县对接露营基地项目;中美欧亚航空投资有限公司和吉利区对接西霞院水上运动休闲旅游区项目中的航空小镇项目;北京国索中联索道技术有限公司与新安县对接青要山、黛眉山建设索道项目等。

二、节会旅游形势喜人

传统景区持续火爆。

河洛文化旅游节期间,以龙门、白马寺、关林等景区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游仍是我市的核心产品,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河洛文化旅游节期间龙门、白马寺分别接待游客46。2万人、18。93万人。特别是“十一”黄金周期间龙门石窟游客累计突破28。27万人次,单日最高游客人次突破6。07万人次。各景区主停车场和备用停车场每日上午九点前爆满,景区外路边慢车道也停满了来自省内外的众多自驾车辆。新浪、百度、等各大站以及央视新闻联播对我市旅游状况进行了报道,肯定了我市景区火爆游客集中却秩序井然。而南线、西线和北线的'生态休闲景区也备受市民和游客青睐,旅游形势格外火爆,节日期间洛栾快速通道和通往重渡沟、龙峪湾、鸡冠洞、白云山、木扎岭、龙潭峡、小浪底等热门景区以及通往隋唐植物园、王城公园、万安山山顶公园等市区、近郊绿地公园的道路上旅游大巴、自驾车排成长龙。河洛文化旅游节期间白云山、老君山分别接待游客16。2万人、12。59万人。

各类节会活动精彩纷呈。

王城公园以“美丽家园”为主题,举办了盛大的金秋菊展,共展出各类各色造型菊、艺菊、多头菊、国庆菊等400余品种近55000盆,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前来赏花。在整个金秋菊展期间还展出变形金刚造型、举办了云南佤族民俗风情展演,丰富了游客旅游观赏体验。国庆节期间登场的“笑满堂”相声社专场演出以相声、曲艺表演形式为主,广泛邀请国内知名相声、曲艺名家前来表演,还穿插河洛大鼓、河南坠子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节目,每场演出前在剧场内,安排游客品尝牡丹燕菜、小碗汤、焦炸丸子等具有代表性的水席菜肴。由于文化特色浓郁,备受市民、游客青睐,黄金周期间场场爆满。此外,周杰伦“摩天轮2”世界巡回演唱会·洛阳站、丝路文化民族风情节、大型原创舞剧《关公》、法国大型情景歌舞剧《香颂夜巴黎》等一系列文化演艺活动此起彼伏,精彩不断,极大地凝聚了人气,拉动了消费,促进了节日旅游市场的繁荣。

乡村旅游持续升温。

河洛文化旅游节期间不但传统文化山水景区红火,我市的田园采摘、生态垂钓、休闲农庄、户外运动基地、家庭农场等乡村休闲度假游同样游客云集,成为新的旅游消费热点。为避开重点景区如潮人流,众多市民、游客选择乡村旅游,欣赏乡村的山水秋色、感受优美的田园风光、体验农民的秋收生活、品尝地道乡村农家菜肴。栾川县优化资源,推出庙子镇庄子村、合峪镇柳坪村、陶湾镇西沟村、城关镇大南沟村、狮子庙高山渔村、石庙镇观星村六大精品乡村旅游点,为每个村量身打造宣传口号,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色,吸引了大量游客感受“无景点度假”。孟津县精心谋划和组织小浪底镇第三届石榴采摘节、会盟银滩新米节等特色鲜明、参与互动性强的旅游节庆活动。银滩农业休闲观光推出的水稻收割、采摘莲子、薅花生、赶鸭子、捡土鸡蛋、浑水摸鱼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小浪底崔岭休闲园举行的小浪底越野摩托车表演赛以其超越极限、人车结合、积极拼搏的精神同样吸引了大批市民和外地自驾游客。以小浪底采摘为代表的孟津四季瓜果采摘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感受采摘的乐趣。嵩县石头部落、陆浑湖、白河千年银杏林、纸房八道沟温泉等乡村旅游点,各具特色,深受游客喜爱,黄金周期间迎来客流高峰。陆浑水库大坝停满车辆,乘船、垂钓、吃鱼宴的游客络绎不绝,湖畔宾馆家家爆满。石头部落日均接待2500多人次,游客们吃农家饭,住农家院,购农家特产,小村子生意火爆,停车场和路边村头停满了车辆。村民自制的草编笤帚,九店特产红薯、凉粉、红薯面条,深受游客欢迎。由于节前洛阳市组织的乡村旅游及生态农庄评选,提前炒热了市场,黄金周期间,嵩湖农庄日均接待2500人,伊水人家日均接待2000人以,接待量比平时增加一倍以上。嵩县的梦戈葫芦庄园的文玩葫芦产品热销,参观者络绎不绝。嵩县的龙王村、铜河村、水磨村、天桥沟村、明白川村、白河上寺村、下寺村等村落靠近主体景区,黄金周期间,家家生意红火,每天中午就餐均翻台三四次,晚上一床难求。山珍、干果、中药材等旅游产品销售量猛增。

旅游惠民活动人气旺盛。

河洛文化旅游节期间,为让洛阳市民及游客更多享受旅游惠民的服务,洛阳市各景区、酒店、商场开展一系列惠民活动。重渡沟等一批景区推出半价优惠,白云山景区推出一元畅游活动,部分酒店拿出商务标准间、豪华标准间、套间等常用房型推广优惠,有的还拿出了牌室、蜜月房等紧俏房型加入到优惠行列中。全市餐馆、商场等旅游企业在河洛文化旅游节期间也根据自身特点,向游客推出各类优惠政策及特色服务,极大地提升了洛阳旅游的人气,使得河洛文化旅游节期间我市游客接待量一路走高。

三、新景区、新产品异军突起

河洛文化旅游节期间我市新景区、新产品不断丰富,异军突起,形势火爆,成为吸引游客的新亮点。洛阳·中国薰衣草庄园以创新的思路,举办了一场媲美世界三大灯光节的“梦幻灯光节”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洛阳的旅游市场。活动采用1500万支led灯给1300亩薰衣草花田覆上星光外衣。百米长的“梦幻时光隧道”,游客比肩接踵,络绎不绝;14米高的“爱之舟”震撼梦幻,吸引游客纷纷拍照留念;近百亩的“璀璨银河”主题灯光,给人温馨浪漫的视觉感官。十一假期内,景区门口每天都有大批外地牌照的旅游大巴车和自驾车辆排成了长龙。除省内各地市游客之外,还吸引了山西、陕西、河北、内蒙等地众多省外游客将近8万人次。河洛文化旅游节期间该景区共接待游客38万人。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开展了“武皇送好礼”抽奖游戏等活动,并在景区内安排了多个互动体验游戏,极大的集聚了人气,每日客流递增,河洛文化旅游节期间共接待游客3万人。新安县黛眉山、紫荆仙山等景区加大了宣传力度,游客吸引力增强,旅游接待异常火爆,每天上午10点以后景区的所有停车场及临时停车位全部停满。十一期间,万安山山顶公园免费对外开放,每天都有众多自驾游游客前往登山赏秋,场面喜人。八里·唐文化艺术公园举办了“梦想无界创意无限——首届‘校园小创客’创意嘉年华活动,互动体验性强,创意新颖,吸引我市众多市民举家前去观赏体验,人气十足。

四、智*旅游提升服务品质

今年河洛文化旅游节期间,我市智*旅游平台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对全市景区重点部位实时监测,提前预警,快速反应,实现了景区平稳接待、游客合理分流、市场安全有序、旅游服务明显提升。通过在全市3A级及以上景区游客通道安装的流量分析摄像头及设备,实现对景区客流的动态统计分析,为完善提升景区服务,游客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景区远程监控(网上观景)系统,实现旅游景区远程可视化管理,满足了景区安全应急指挥调度需求。

十一黄金周期间,龙门石窟与腾讯公司携手打造的“互联网+智慧景区”带给八方游客更多智慧体验,唱响了“十一”智*旅游新旋律。景区内“互联网+”的智慧魅力点燃游客激情,微信购票扫码场面十分火爆,微信语音讲解、微信互动游戏等众多人性化的智慧体验提升了游客满意度,“互联网+”智慧体验的趣味便捷赢得了游客好评如潮,十一期间,龙门景区微信购票游客人数占购票总人数超过20%。游客使用手机轻松一扫,3秒钟快速入园,还能享受首单10元优惠,龙门石窟景区“火”而不“堵”,园区游览便捷畅通。10月2日,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新闻直播间》节目中,以《人性化设置,助游客畅游景区》为题,首次在十一长假期间,展示了在Wi—Fi信号全覆盖的龙门石窟景区里,游客可以听取免费讲解、微信支付购买门票、享受优惠等人性化设置。10月5日晚上,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晚间新闻》的《今晚关注》栏目中,以《游客爆棚,景区如何迎大考?》为题,再次将镜头对准了龙门石窟,报道了通过手机扫码,让游客体验更舒适的新闻。

“十一”期间栾川县与洛阳梦服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发布4001619666栾川旅游咨询服务热线,6名专业话务员24小时为游客提供旅游咨询和住宿调度服务。旅游景区综合监控平台投入运营,实现了对主要景区无时差的动态监控。同时,全县开放7个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并在洛栾高速重渡沟下站口、栾川下站口设立2个临时咨询点,印制3万册游客服务卡、宣传页、旅游地图向游客免费发放,为游客提供便捷的咨询。

嵩县、新安等旅游重点县通过智*旅游平台助力旅游接待效果明显。各县旅游官方微博、微信和景区的微博、微信同时发布景区实时状况、客流信息,加强与游客的实时互动,线上、线下有机结合,实现了无缝对接。

五、旅游+动力产业作用凸显

河洛文化旅游节期间,来洛游客接待量持续高位运行,使得旅游+动力产业作用更加凸显,带动我市住宿、餐饮、交通、购物、娱乐等消费需求大幅增长,带动了我市节会经济的全面繁荣。 星级酒店和快捷酒店客房出租率居高不下,高峰期超过90%以上。浆面条、不翻汤、胡辣汤、牛羊肉汤、豆腐丸子汤、烫面饺等洛阳特色小吃吸引了大批游客一饱口福,老城一条街小吃分外热闹,来自各地的游客和市民纷纷前往品尝小吃,高峰期一直持续到午夜。各旅游商品店和大型超市内游客云集,唐三彩、牡丹瓷、牡丹画、牡丹饼、牡丹丝巾等洛阳特色旅游商品持续热销。丹尼斯百货、大张盛德美、万达广场、新都汇、建业凯旋广场、泉舜广场、洛阳中央百货大楼、王府井百货等大型商场纷纷借节兴市,主动造市,抢抓节日商机,推出了各种优惠酬宾促销活动,销售收入明显攀升。

六、旅游市场安全有序

市旅游部门及早动手,印发了相关文件,对河洛文化旅游节及“十一”黄金周期间旅游市场秩序、旅游管理服务、旅游安全生产、旅游应急保障等各项工作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安排。各县市区及市直相关单位高度重视节日旅游工作,积极开展全面旅游市场综合治理大检查,对景区周边、游客集聚场所、交通枢纽等重点部位加强检查力度,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实行24小时值班,全面受理旅游者的投诉,为旅游者排忧解难。全面启动假日旅游指挥机构,实行假日旅游工作机制,旅游信息咨询中心、导游服务中心、客房服务中心、旅游车辆服务中心、旅游投诉中心实行24小时值班,认真做好信息上报、抽样调查、统计预报、投诉处理、游客疏导等工作。加强市场预测及交通、住宿、景区等重点环节的流量监测,通过电视、报纸、网络、微博、微信以及旅游等媒体动态发布出行信息,引导游客合理安排出游。市旅游投诉受理部门24小时值班,受理游客投诉,依法保护旅游者合法权益。整个河洛文化旅游节期间,全市没有发生旅游安全事故,共受理一般旅游投诉12起,没有出现恶性旅游投诉,实现了旅游市场规范有序。

尽管本届河洛文化旅游节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部分景区服务质量和综合环境还需进一步提升,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有待完善,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仍需提高。我们将认真汲取本届河洛文化旅游节的经验和教训,再接再厉,努力推动我市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为洛阳建设中原经济区副省级中心城市及打造中原经济区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集散地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