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女跟团游香港是如何遭遇强制购物的?

据报道,合肥市民王女士反映,称她和母亲在香港跟团旅游时遭遇强制购物据介绍,她在一家名为“中国国旅深圳公司官网”的网站,通过客服陈经理,参加了一个五天四晚的豪华团,行程包括香港、澳门、珠海等地,且对方承诺全程绝无强制购物。不仅如此,参团费用每人仅需800元。对于王女士的遭遇,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客服称她遇到了假冒国旅的旅行社。

低价旅游遭遇强制购物

王女士点击进入写着“中国国旅深圳公司官网”的网页,客服陈经理添加了她的QQ,并把行程单发给了她。行程单显示,这是五天四晚的豪华团,包括香港、澳门和珠海的旅游项目,全程绝无强制购物。7月26日晚,王女士和母亲到达深圳,在宾馆与陈经理签订了旅游合同,注明“购物自由”,两人共缴纳1600元人民币团费。陈经理称,地接社是中国国旅深圳公司香港分支机构,导游姓胡。

7月27日一早,王女士随团从深圳进入香港,直到下午3点才到达第一个景点海洋公园,夜晚在维多利亚港口乘船游玩。28号早上,胡导游便带团开始购物,第一家店是珠宝店,名为“Beatorich Jewelry”。王女士说,胡导游告诉游客们,称旅行团价格之所以便宜,是因为住宿和门票都是这家珠宝店赞助的,所以要多购物。王女士便花费2880港币,买了一条14K黄金项链。她回到合肥查询发现,同类型的项链大多只要几百元。

接着,胡导游带游客来到手表店。王女士不愿购物,和导游争吵起来。在王女士录制的视频中,胡导游说:“这个不是钱的问题,是心态问题。赞助商是这个珠宝店,你可以买自己喜欢的东西,但是不喜欢的东西也要买。”王女士称,导游要求自己购物金额达到1.6万元。在前往迪士尼的车上,胡导游要求每个家庭付100元人民币买钥匙扣,作为给司机的补贴。由于遭到全团反对,胡导游便取消了迪士尼行程,改成了逛街。7月29日,王女士和母亲脱离旅游团,返回了深圳,旅行社也没退回剩余行程的费用。

王女士说,担心旅行社有她身份信息,会被对方报复,她不指望通过旅行社得到赔偿,只希望能找珠宝店退掉项链。

涉事旅行社或假冒国旅

8月23日上午,致电国家旅游服务热线12301。接线员称,可通过两种途径退货,一是直接联系旅行社,反映导游强制购物。如果此路不通,游客可再次拨打12301,提供旅行合同、购物发票等证据,向国家旅游局备案,由深圳旅游部门出面协调。

记者根据建议,拨打了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客服热线。接线员听取王女士的情况后判断,她遇到了假冒国旅的旅行社,因为王女士是在酒店签的不正规合同,而不是在营业部。王女士点开的网页显示服务电话是“4000686917”,而中国国旅官方电话是“4006008888”。此外,按照正规流程,王女士应将旅行费用汇至公司银行账户,而不是在酒店交给经理。

随后,拨通了陈经理的手机号,他询问记者是谁介绍来旅游的,怎么会有他的手机号。陈经理表示不存在强制购物,还发给记者一张工作证,显示他职务为业务经理,部门为国旅(深圳)罗湖营业部。他还发了一张该部门的分支机构营业执照。

不过,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的客服人员称,陈经理的工作证有可能造假,或是冒用国旅内部其他员工工作证,不能以此断定他是国旅员工。记者再次拨通陈经理电话,被告知:“在酒店签合同也可以,不必到营业部。旅行费直接给导游,不要通过公司账户,这样可以不交税。”当记者表明身份后,陈经理再三强调自己就是国旅员工,随后自行挂断电话。

另外,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建议,游客在通过搜索引擎选择旅游网站时,要擦亮双眼,不要点击有“推广”、“广告”等字样的网页链接,以免误登钓鱼、欺诈网站。一些不法人员打着正牌旅行社的旗号,利用网络招客,制作的网站几乎能以假乱真,联系电话看上去是全国热线,但会转接到某地,游客要核实旅行社资质后再报名。

香港旅游业议会已介入

王女士将此事通过电子邮件发至香港旅游业议会,得到了入境旅游部员工叶贝珊的回复:“‘Beatorich Jewelry’是登记店铺,内地团体旅客如对货品不满,可于六个月内凭单据正本,通过组团社或香港地接社联络店铺办理退款,也可委托代表或内地组团社协助申办退货,建议带发票正本(包括任何刷卡单)及委托书到登记店铺申办退货。

对于王女士反映的强制购物问题,香港旅游业议会建议:“游客可以观察导游的胸牌号码,并记录旅行社的名字和旅游行程表,直接拨打香港旅游业议会的电话进行投诉,议会将根据这些证据,找到旅行社核实此事,如果强制消费属实,将按照有关法律进行查处。如果被扣留在购物店内,威胁到人身安全,可借用香港本地居民手机直接报警。”

最后,叶贝珊提示王女士尽快提供合同、收据、香港接待旅行社名称及导游姓名等资料,以便进一步处理和监管。

跟团游遭遇强制购物怎么办?

两种方法。第一,购物留好小票,打开手机录音录像等保留证据,回来后直接去消协投诉必要时报警处理!第二,现场报警,然后自己回程,回来后去当地派出所及相关消费者投诉部门投诉处理!

内地访港旅行团被强迫购物的“丑闻”是何时曝光的?

2010年7月16日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内地访港旅行团被强迫购物的“丑闻”接连发生,一段记录香港女导游恶言威吓旅客购物的短片,15日旋即在全国多个省市的电视台热播,令香港旅业“丑事”传千里。

该片段由一名不满香港女导游强迫购物的旅客所拍,片段中导游以“没饭吃”、“没酒店住”等恐吓性话语要挟和辱骂不购物的旅客,更怒斥:“我给你吃给你住,但是你们不付出,你这辈子不还,下辈子还是要还出来!”。港女导游阿珍用普通话辱骂旅客在珠宝店只购物1.3万元,丢了她的脸。她说,每位旅客千元左右的团费,连机票都难抵消,更何况在港的住宿和饮食。随后,阿珍称稍后会到手表店购物1.5小时,并警告团员若不购物,便没饭吃、没酒店住。

据悉,该团是24人的内地旅行团,实际出发地未明,只知他们从内地乘飞机到广州,并于3月25日来港,每名旅客两日行程出团小费收50元,当日旅行团团费每人$610多元 ,而女导游阿珍在旅游车上多番谩骂旅客不购物,旅客则鸦雀无声。

有内地旅客把强迫购物的情况拍摄下来,并把全长逾7分钟的片段上载互联网,内地广东卫视、安徽卫视、贵州卫视及辽宁卫视等多家电视台纷纷转载有关消息。有关片段至少已在内地10多个省市电视台播出,CCTV也报道了相关新闻信息。

香港旅游事务专员和旅游业议会与7月16号召开记者会。相关旅行社表示,永不录用这名女导游。香港旅游业议会表示,针对该事件,将向理事会提出设立转介投诉机制,即使无人投诉也会调查。另外,本月底会与深圳旅游局签署协议,下月起派专人监察旅行社违规行为。

深圳太名旅游不靠谱,骗子,到了香港关在珠宝店强制购物,导游强制收小费,投诉太名旅游,无人过问

投诉你要准备以下一些证据,一、报名时签订的旅游合同;二、交费发票或收据;三、强制购物的店名及其他跟团游客的证言证词。四、你所被强制购买的物品。五、被投诉旅游机构的营业执照和许可证。

这些东西准备齐全,或准备好其中的1、2、4项也可,可直接向深圳市旅游局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进行投诉,或拨打12301专线投诉。

如解决问题,请点击采纳我的回答

跟团旅游遭遇“导游强制购物”,我应该怎么办?

首先,如果在旅行途中碰到了导游强制购物,建议大家不要自乱阵脚。所以较为稳妥的办法,是先看看其他游客的反应。

如果团里的游客都默认导游这样的行为,而且导游态度相当强势,那我建议大家也考虑购买少量的商品。

虽然心里肯定会有一些不满的情绪,但出门在外导游负责游客的交通起居。如果直接撕破了脸,而同行的游客又没有任何声援,那么恐怕接下来的旅行中,我们有可能会变成导游主要“照顾”对象,玩起来可能也不会很高兴。

但为了保护好自己,一定要问店家出具购物发票,以备后续的投诉。

如果团里有不少游客,拒绝导游强制购物,这时我们当然也要明确地表明自己的态度。俗话说“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大家都能团结起来,众志成城争取自己的权益。想必导游也心虚,看到团友态度坚决,自己也不敢很嚣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