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用spss分析消费情况问卷
先录入好数据,然后根据分析的内容进行分析,选择题一般分析的是选择的人数和百分比(南心网 SPSS数据分析)
二、旅游市场预测方法
旅游市场预测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经验判断预测,带有一定的主观成分;
2、通过调查进行预测,包括抽样调查、典型调查等,调查越深入,预测准确性越高;
3、采用数学方法进行定量预测,主要有回归预测和投入一产出分析法。前者根据造成市场变化的因素推测市场变动的方向和程度,根据作用因素的多寡分为一元回归和多元回归;后者常用来预测客源国的经济变化可能给旅游需求带来的变化。
拓展资料:
1、什么是旅游市场预测?
旅游市场预测是根据目前旅游市场状况和过去发展特点,对未来旅游市场可能的发展和变化趋势作出判断,以提高发展旅游业的计划性和目的性。
2、预测分类
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预测。短期预测的年限为一年或一年以内,用于确定旅游业短期经营对策;中、长期预测年限为数年或数十年,作为制定旅游业发展战略的依据。
3、市场预测的内容
市场预测的内容包括:世界旅游市场总的变化和分布,旅游需求类型的变化,旅游市场未来的竞争趋势,本地区旅游业对市场需求变化的适应能力等。影响市场变化的因素复杂,对客源地(国家或地区)来讲,包括不同阶层的人对旅游的支付能力,客源地的宏观经济形势,不同市场面的消费者的旅游消费特点,闲暇时间和文化教育水平,社会风俗、传统习惯对旅游偏好的影响,市场面的城市化趋势,社会政治形势等;对旅游目的地而言,包括竞争对象及自身的旅游设施、交通的现代化程度,服务、管理水平,环境污染程度和保护措施,旅游供给市场相对于客源市场的地理位置等。在旅游市场的变化中,许多因素难以预测,如条件变化,疾病发生等,故要求市场预测应具有相当的灵活性。
三、我有一份关于旅游的调查问卷,需要用SPSS分析,我不知道该怎么分析,可以请教一下吗?
可以啊
你数据整理好SPSS或者EXCEL了吗
如果整理好了把文件和数据表发到我的邮箱luguoda9you@sina.com
很快就能搞定
四、求助: SPSS分析
给你举个例子来说明吧
左表的数据是对数年来国内旅游者的旅游花费与自由自配收入、闲暇时间的调查数据。(数据是假设的)
目的:试进行多重回归分析,求出回归方程式,来年若闲暇时间没有变化,但自由自配收入较之今年将会增加10%,那么人的旅游花费将会使多少则它的营业收入将会是多少?
24.
年度 旅游消费 自由支配收入 闲暇时间
2000 678 30.6 69.7
2001 703 42.2 71.3
2002 720 41.0 77.6
2003 743 52.6 81.0
2004 762 61.8 78.7
2005 768 62.3 76.3
2006 775 63.5 79.6
2007 796 65.3 78.9
2008 803 70.0 80.0
这里先做一个相关性的分析,可以看出旅游消费跟年度和自由支配收入都有很强的线性关系,可以知道旅游消费除了跟收入有关之外,随着年度的增长,人们消费意识和生活水平的提升,旅游消费会有一个内在的增长,这个增长不受自由支配收入影响。
接下来做一个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如下:
模型摘要
模型 R R 方 调整的 R 方 估计的标准差
1 .997a .994 .991 4.027
a. 预测变量:(常量), 闲暇时间, 年度, 自由支配收入。
系数(a)
非标准化系数 标准化系数
模型 B 标准误 Beta t 显著性
1 (常量) -16301.485 3364.382 -4.845 .005
年度 8.432 1.688 .545 4.995 .004
自由支配收入1.187 .362 .378 3.281 .022
闲暇时间 1.167 .559 .109 2.090 .091
a. 因变量: 旅游消费
从模型摘要中可以知道R方值为0.994,说明该回归模型可以解释99.4%的样本,已经非常高了。
从系数表中可以知道,常量、年度、收入的显著性都比较强,可以接受,闲暇时间的显著性就比较低,可以考虑把闲暇时间这个变量剔除。
第一次回归模型为:
旅游消费=-16301.485 8.432*年度 1.187*自由支配收入 1.167*闲暇时间
把闲暇时间剔除后再做一次回归分析,结果如下:
模型摘要
模型 R R 方 调整的 R 方 估计的标准差
1 .995a .989 .986 5.031
a. 预测变量:(常量), 自由支配收入, 年度。
系数(a)
非标准化系数 标准化系数
模型 B 标准误 Beta t 显著性
1 (常量) -16381.422 4203.201 -3.897 .008
年度 8.510 2.108 .550 4.036 .007
自由支配收入1.433 .427 .457 3.352 .015
a. 因变量: 旅游消费
R方为0.989,拟合度很高,可以接受。
回归模型为: 旅游消费=-16381.422 8.510*年度 1.433*自由支配收入
第二次回归模型所有系数显著性都很强,可以接受。第一个模型和第二个模型拟合度都非常高,两个都可以接受,看你喜欢哪个。
来年收入增加10%的话,记住还要加上年度的影响。
五、求spss分析报告 最好和旅游有关
基于SPSS|的桐庐旅游市场|分析
摘要:桐庐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展迅速。为了更好地迎合市场需求,加大旅游业发展力度,需要对旅游市场有明确认识。通过对桐庐主要景点3 000位游客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应用spss软件深入分析了桐庐旅游市场的现状及其特点,并为加快桐庐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桐庐;旅游市场;发展战略
一、桐庐旅游市场现状
桐庐具有优越的地理条件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每年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旅游。目前,桐庐的旅游市场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交通上的便利为桐庐旅游市场带来了更多客源。2007年,全县共接待游客415.1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2%;2008年,全县共接待游客449.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8.3%;2009年,共接待游客477.0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1%。数据显示桐庐游客人数逐年增加,但是增长率逐年减少。在这样的发展形势下,总结桐庐现有旅游市场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桐庐旅游业未来的开发方向具有实际意义。
二、桐庐旅游市场特点
该调查问卷集中在桐庐主要景区发放,共发放3 000份。收回问卷2 995份,剔除漏题严重和结构不合理的问卷,有效问卷共2 989份。之后利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总结桐庐旅游市场特点。
1.长三角地区为游客主要来源市场,江苏游客比重加大。根据调查显示,来自浙江的游客所占比例最大,为48.9%;其次来自江苏游客,有24.1%;再次为上海地区游客,占18.2%。除上海、浙江、江苏外国内其他省份的游客只有8.8%。省内游客来桐庐旅游人数仍占大部分。有关专家对杭州本地居民环城游憩偏好研究时发现,大部分居民喜欢在市区周边游憩[1]。杭州到桐庐交通便利,形成巨大游客市场。江苏游客人数增多,一方面因为该地游客对山水风光感兴趣;另一方面由于长距离旅游盛行,游客到周边省市旅游人数逐渐增多。
2.逗留时间短,平均消费低,多为顺带旅游。目前来桐庐旅游大多将桐庐作为过路市场,在桐庐逗留时间相对短暂。到达桐庐选择驻留天数在两天以内人数占大多数,达到54.1%,其次是驻留天数在3到4天的游客,占27.9%,选择7天及以上的人数占到6.9%。目前桐庐游客市场大致分为三部分:(1)游览杭州和千岛湖景点时,将桐庐作为过路景点的游客;(2)从江苏,上海等临近省市来桐庐游客;(3)本地游憩市场。目前桐庐游客市场构成中,第一部分游客占较大比例,形成桐庐过路市场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桐庐周边景区如西湖等游客数量众多。桐庐地处杭州、千岛湖中间地段,全县分布有多处景点,一部分游客在游览西湖、千岛湖途中会选择在桐庐游玩。(2)减少旅行成本。杭州和千岛湖等景区提供的食宿较贵,游客考虑成本问题,会在周边选择合适地区替代。(3)旅行社为了提高旅游产品竞争力,选择增加桐庐景点。从桐庐整个旅游业发展来看,目前桐庐旅游市场仍是以过路市场为主。
3.单位组织出游比例较高,合作性项目倍受青睐。调查中关于旅游组织形式的选择有29%选择单位组织,有19%选择随旅行社出游,有29%选择个人或亲朋好友结伴,另有14%选择自驾游。对比周边景区数据发现桐庐旅游市场中选择单位组织形式人数比其他景区高。桐庐游客大部分来自浙江,其中杭州市区游客占据了绝大部分。杭州市区有众多企业落户,企业经常组织外出旅游来促进员工间的交流合作。杭州到桐庐交通方便,一日游行程紧凑合理,适宜公司组织员工活动。同时在对游客喜好情况调查中发现:游客希望桐庐以后开展户外运动的人数最高,占样本人数的21.68%,其次是开展文艺表演,占到总数的18.85%,选择度假项目占总数的16.64%。结合该地旅游市场的组织方式特点发现户外运动等这些交流合作比较多的项目将是游客的偏好点,因此一些参与合作性的旅游项目是这一部分客源市场青睐的活动。
三、桐庐旅游发展对策
(一)扩大旅游市场半径,增强旅游吸引力
目前,桐庐游客来源集中在长三角地区,全国范围内的辐射半径比较短。即使在长三角也存在着很大的市场空间。应针对不同的地理细分市场,根据其特点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
1.增强桐庐旅游吸引力,扩大长三角客源范围。长三角是桐庐主要客源市场,但来源地区分布相对集中。如,江苏游客主要来自南京、苏州、扬州这些地区;浙江游客来源主要是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区。总体而言,桐庐目前在长三角旅游吸引力不是很强,像常州、镇江、舟山和台州这些地区来桐庐旅游人数并不多。针对这部分游客市场,我们应加大宣传力度,注重游客口碑效应,提高旅游产品在长三角地区的竞争力。
2.依托闽、皖、赣,拓展京、津、冀。作为桐庐地理二级市场,临近省市安徽、江西等来浙江旅游人数不是很多,仅占到总量3.45%。根据旅游客流规律,旅游流向以近距离旅游为主,并由近及远。近几年,旅游发展态势显示,越来越多游客开始流向远距离景点。桐庐拥有丰富旅游资源,对于周边省市吸引力较大。随着区域旅游合作的加强,桐庐旅游辐射半径的加大,这些省来桐庐旅游的人数必将增多,形成一定影响力。北京、天津、河北距离安徽、江西都较近,容易获得当地旅游信息,并且经济水平相比周边省市较高,因此具备远距离旅行的客观条件。桐庐旅游发展要注重拓展旅市场半径从而获得多方面客源。
3.依托富春山居,拓展台湾、日本、韩国市场。日本和韩国来华旅游人数众多,自1985年以来,日本一直是我国最大旅游客源国。同时,自1992年我国与韩国建立外交关系以后,韩国旅华人数也由最初十几万人增长到2004年的285万人,短短13年就增长了18倍[2]。2005年韩国更是取代日本成为我国最大旅游客源国。韩国和日本的旅游市场存在很大的潜力,这一部分市场是桐庐客源市场的机会市场。依托富春山居图的契机,打开国际市场,将会为桐庐旅游业发展带来另一个机会。
(二)丰富旅游形式,延长逗留时间
桐庐旅游市场一个明显特点就是游客到达该地停留时间短暂,旅游花费低。为了使其在桐庐停留时间变长,必须要丰富旅游形式,提供多样的旅游活动。结合桐庐的旅游资源情况和目前的旅游发展形势,提出三个方向。
1.做大山水游憩市场。山水城市是具有山水文化精神内涵和中国特色的高生态环境的理想城市。由于山水城市拥有优美山水自然景观和丰富历史文化积淀,因而具备了游憩开发的资源基础[3]。桐庐旅游资源丰富,在地域分布上具有一定集聚性:主要集中在富春江、天目溪沿岸的桐庐镇、富春江镇、瑶琳镇等乡镇。它们各具特色,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形成统一的旅游开发体系[4]。从桐庐旅游资源构成来看主要以山水景色为多,拥有丰富游憩开发资源基础。做大山水游憩市场,加强景区合作,形成一定规模的游憩市场,将会延长游客逗留时间,增加平均消费,从而加速桐庐旅游业发展。
2.做精乡野度假市场。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加剧,枯燥的生活环境使城市居民产生脱离模式化生活、寻求田园风光的需求。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和国家新的假日制度的实施,也使得这一需求在经济和时间上得到保障[5]。乡野度假市场巨大,同时竞争也很激烈。开发乡野度假产品要注重城乡联动,如果要吸引游客前来桐庐观光体验,必须要有独具特色的乡野产品。
3.做专商务休闲市场。据预测,中国可于2020年超过美国而成为世界第一大商务旅行目的地,我国正在成为全球商务旅游消费的重要市场之一[6]。桐庐有许多金名片,每年来桐庐进行商务活动的游客占很大一部分。在商务休闲市场中,桐庐应该看重会议旅游市场。会议游客旅游淡旺季不明显,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目前桐庐具备接待商务会议旅市场的景点并不多。要想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对于商务会议一定要重视专业化的服务,与其他竞争者拉开差距,从而获得更多的市场客源。
(三)优化旅游产业要素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旅游业主要有三大支柱产业:一是旅行社,二是饭店业,三是交通运输业,主要通过这三者来满足游客吃、住、行、游、娱、购等各方面的需求,以此为旅行者提供便利服务来获取收入[7]。旅游者到某个城市去旅游,除了要接触旅游行业的各个部门、参观旅游景点、参与旅游活动外,还必然会看到城市的方方面面[8]。问卷显示,游客对于桐庐的餐饮满意度不高,在总共2 989份的有效样本里有1 250人选择餐饮服务需要改善,占总数20.07%。桐庐的餐饮服务情况需要得到提升以配合旅游业的发展。从交通角度来看,桐庐县城新区与老城区道路条件和交通状况反差较为明显,老区道路设施水平相对低下,但集中了大量车流、人流,交通显得略为拥挤,新区道路宽阔整齐,但车辆稀少,道路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并且,据了解,近几年桐庐县机动车呈逐年增长趋势,汽车增多但泊位却没有相应增加,占道停车现象普遍。桐庐的旅游市场中有很大一部分自驾游市场,因此,交通道路及一些公路配套设施的建设要跟上旅游发展的需要。
四、结语
目前,桐庐旅游业发展的明显现象就是作为一个过路市场存在。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一个地区要想发展好旅游业,必须成为一个目的地市场。桐庐旅游业的一个战略性指导思想,就是要从过路市场向目的地市场转型。因此,首先要明确桐庐客源市场目标层,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在此基础上丰富旅游产业形式,创新发展,提高吸引力,从而早日实现市场定位的转变。
参考文献:
[1] 吴必虎,伍佳,党宁.旅游城市本地居民环城游憩偏好:杭州案例研究[J].人文地理,2007,(2):27-31.
[2] 张佑印,马耀峰,李小亮.旅华日本?韩国游客旅游决策影响因素分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112-115.
[3] 宋秋,帅希权.山水城市的游憩开发——以乐山为例[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63-65.
[4] 黄瑾如,董洁霜.以“大旅游”战略格局发展桐庐旅游业[J].浙江大学学报,2007,(1):75-78.
[5] 乔花芳,曾菊新,李伯华.乡村旅游发展的村镇空间结构效应——以武汉市石榴红村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3):101-105.
[6] 胡建杭.义乌商务旅游发展前景初探[J].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17-21.
[7] 李虎.旅游业的主要特点[J].地理教育,2010,(4):13.
[8] 姚伟,郑俐.创建桐庐优秀旅游城市的思考[J].浙江建筑,1999,(4):3-4
六、怎么用spss做各个城市的消费水平的方差分析
单因素方差分析
方差分析前提:不同水平下,各总体均值服从方差相同的正态分布。
方差齐性检验:采用方差同质性检验方法(Homogeneity of variance)
在spss中打开你要处理的数据,在菜单栏上执行:analyse-compare means--one-way anova,
打开单因素方差分析对话框
在这个对话框中,将因变量放到dependent list中,将自变量放到factor中,点击post hoc,选择snk和lsd,返回确认ok
统计专业研究生工作室原创,请勿复杂粘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