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准备去河南开封旅游的,不知道那边消费高不高 好玩的地方多吗
今年去开封时,去了清明上河园 开封府,都是新盖的,铁塔公园 小心里面的免费导游让你去烧香。感觉还是夜市小吃不错,那个饼卷豆腐好吃!
二、求一份开封经济调查论文!~
内容提要:本文对明清两代开封的商业结构、功能以及空间分布的变化进行了较详细的考察,并依据山陕会馆碑刻资料,对清代中叶开封的商业规模进行了估算。
关键词:开封 商业 山陕会馆 捐资
开封是中国六大古都之一,北宋时人口超过百万,是世界首屈一指的大城市,它不仅是政治中心,也是繁荣的经济都会。明清两代开封为河南省城,其城市规模与繁荣程度不能与昔日的国都相比。关于明代开封城市经济,傅衣凌、韩大成两位曾作过考察①,邓亦兵先生也对清代前期的开封经济进行过探讨②。本文拟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对明清两代开封城市商业及其变化做进一步的考察。
关于明代开封商业的记述,以清初《如梦录》一书③最详,本文对明代开封商业的考察主要依据此书。至于清代商业,未见像《如梦录》那样详细的描述。不过笔者在实地调查中收集到一批商人会馆碑铭,依据这些碑刻资料,参照方志记载,或可对清代的开封商业得出一些较为具体的认识。
一
明代的开封,城周20里,“为街者六十有九,为巷者五十有六,而胡同则四十有二”,共计街巷、胡同160余条。④在开封城内还有一座城中之城,即周王府邸——明太祖第五子朱橚的封地。周王府在开封城北部,周9里,约占开封全城面积的1/5;该城设有午门、东华门、西华门、后宰门等四门;城墙之外街宽五尺,才允许百姓居住。⑤
___________________
① 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变迁论》,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52—159页;《明代历史上的山东与河南》,载《社会科学战线》1984年第3期。韩大成《明代城市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66—72页。
② 邓亦兵:《清前期开封城经济初探》,《史学月刊》1986年第2期。
③ 佚名:《如梦录》,中州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孔宪易校注本。
④ 顺治《祥符县志》卷二《街巷》。
⑤ 《如梦录》“周藩纪第三”。
明制:皇次子封为亲王,禄米一万石。亲王嫡长子袭封,余皆封郡王,食禄二千石;郡王除嫡长子袭封外,余皆授镇国将军,食禄一千石;郡王孙授辅国将军,食禄八百石;郡王曾孙授奉国将军,食禄六百石;玄孙授镇国中尉,食禄四百石;五世孙授辅国中尉,食禄三百石;六世孙授奉国中尉,食禄二百石。亲王女为郡主,食禄八百石;郡王女日县主,食禄六百石;郡王孙女日郡君,食禄四百石;曾孙女日县君,食禄三百石;玄孙女日乡君,食禄二百石①。周王子孙不断繁衍,到嘉靖时已是“郡王三十九,将军至五百余,中尉、仪宾不可胜计”②。万历年间的记载称:河南“诸藩惟周府最称蕃衍,郡王至四十八位,宗室几五千人”③。故开封城内王府林立,除周王府外,还有曲靖王府、华亭王府、原武王府、瑞金王府、镇平王府、封丘王府、奉新王府、临汝王府、郡陵王府、安吉王府、堵阳王府、汝宁王府、鲁阳王府、颍川王府、应城王府、沈丘王府、汝阳王府、柘城王府、义宁王府、莱阳王府、鄢陵王府、上雒王府、顺发王府、内乡王府,此外还有贾仪宾府、段仪宾府、阎仪宾府等。这些王府宅第“金钉朱户,四门皆有伴当看守”④。
亲王、郡王等还有大批专门为之服务的文武官员、兵丁人役。周王府有一整套专门机构,外官有“长史(即亲王相)二员,一左一右,审理一员。又有八所:曰典膳所、曰奉祀所、曰典杖所、曰典仪所、曰良医所、曰纪善所、曰工正所、曰典宝所。以上八所之官,典簿厅一员,乃长史司首领,保驾指挥一员”⑤。内官有东西承奉司,“掌管阖府事务,传递本章,与在京东厂司礼监同”⑥;设有“承奉司五员,一管年,一典膳,一典宝,其余轮流管事。伴读不拘数目,俱大帽衣*[衤+散];以下平巾,再以下散官不可计数;其余伴当、校尉各有口粮”。郡王则每府有教授官一员,典膳官一员。此外,亲王设庄民校360名,郡王设民校24名。“王宗男女俱有俸禄,伴当、校尉俱有口粮,文武官员皆有俸给,各色人役俱有工食;各营兵丁俱有饷银,各卫所军丁皆设屯地,地方、火夫见支门差银。”⑦以周王府为中心的一大批王公贵族,以及为他们服务的大小官吏,构成开封人口中的一个特殊群体。
_______________
① 《如梦录》“爵秩纪第四”。
② 谈迁:《国榷》卷六三,古籍出版社1958年版,第3983页。
③ 王士性:《广志绎》卷三《江北四省》,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37页。
④ 《如梦录》“街市纪第六”。
⑤ 《如梦录》“爵秩纪第四”。
⑥ 《如梦录》“周藩纪第三”。
⑦ 《如梦录》“爵秩纪第四”。
开封是河南省会、开封府治所在,以祥符县为附郭,省、府、县三级官署衙门聚集一地。“各官衙署,俱在周府西南”。布政司署在钟楼西,下设经历司、照磨所、六房十四科,周围为守道署、都事厅、经历司、检校署、照磨署、官库署、案牍署,各官衙署、住宅连绵成片,周边则为书吏居住,也有百数十家。按察司署在布政司西街,路东是管河道署,路西为兵备道署,各官衙署、住宅也有一大片。都指挥使司署在钟楼东街,下设断事司、司狱司、知事署、经历司等;都察院署,在都指挥使司以东;按察院署,在雷家桥西;提学道署,在马军桥南。开封府署在延庆观以西,设清军、南河、巡捕、理刑、管粮等六厅及监狱。祥符县署在相国寺西,分设六房,库、监、清军、东河、管粮、巡捕等署。此外,开封之宣武卫,设指挥一员,巡捕指挥一员,镇抚司指挥使、指挥同指挥佥24员,千户36,百户72,俱世袭。①这三级官署衙门的文武官员,以及隶属书吏、人役为数众多,是构成开封城市人口的又一组成部分。
除上述王室贵族和在职官吏之外,还有一批退休官宦、乡绅寓居开封。如开国元勋徐达后裔的徐府、张尚书宅、杨总督宅、王兵马宅,以及高乡宦、张乡宦、刘乡宦、李乡宦、陈乡宦宅等等。故《如梦录》有言:“大街小巷,王府、乡绅牌坊鱼鳞相次,满城街巷不可计数,势若两京。”②
正如傅衣凌先生指出,明代开封的人口结构形成其经济特点,该城商业、手工业中很大部分是为以周王府为中心的诸多王公贵族服务的。如开封城内有倾销银铺十余家,又有“大倾销处,专做上纳元宝、大小成锭”,这与王府禄银直接有关,周府每年夏秋两季就有20多万两的禄银需要换兑。再如,城中有官营作坊专做各样巾帽,“结帽匠俱是工正所人,专结牛马尾各样巾帽,周府时常发出破网巾一二十顶洗补,上定圈及羊脂玉、碧玉、玛瑙、紫金等圈”;伞铺制造的销金曲柄伞、黄青蓝捉影雨缉闹龙伞等,是为亲王、郡王等出门仪仗之用;“响糖铺,做造十连、五连、三合桌各样糖果”,也是为供应“王府征纳”的③。又有扎彩匠做显道神,“五尺高、六尺围圆,王府出殡皆用此物”④;南薰门外有周王碗店,备有禹州神垕所产磁器碗盏,“周王按节迎节,在此洽酒、更衣,即为行宫”⑤。
为文武百官所需服务的,如纱帽铺“专做王侯、大小文武官员冠巾,金、玉、犀角、玛瑙、乌角等带,并女冠等类”;有“官帽铺、制官帽、幞头之类”;有“绦儿匠制造印绶、儒绦、钩穗、裙绦、结挂”;又有“帽巾铺三二十家,定做百样巾帽”;皂靴铺,“定做选材通衬文武官样、四缝掐金男女朝靴”⑥。
开封为中原文化胜地,是文人雅士汇聚之所。而作为省城、府治所在,每年前来应考的举子人数众多,故经营文化用品的商铺为数不少。开封城内至少有纸店8家、柬帖铺3家、笔铺数家,以及书铺、画铺、刻字、造玉牒册、揭裱书画、翻刻经书、手卷店、轴丈铺、古董铺等;纸店又有红纸、京文纸、古连纸之分。⑦所谓“柬帖”乃是王公贵族、官宦大员、文人墨客之间礼尚往来之必须,至于“玉牒册”,显然是专为王府需要服务的。
_______________
① 《如梦录》“官署纪第五”。
② 《如梦录》“街市纪第六”。
③ 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变迁论》,第156—157页。
④ 《如梦录》“街市纪第六”。
⑤ 《如梦录》“关厢纪第七”。
⑥ 《如梦录》“街市纪第六”。
⑦ 《如梦录》“街市纪第六”。
专营妇女用品的商铺也很多,如大隅首一带多卖绸缎、首帕、汗巾、伞扇、胭脂、针、粉、丝带、帐子、围裙等店铺;城隍庙前街有“打银铺二三十家,卖宝器、珍珠、翠花铺”;杨家胡同口有“静一”打银铺,“专一打龙凤花草、山水人物,瓮嵌累丝、干帖真金、管化十成”;都司署以西有三条巷子,每巷有梳子店三二十家,“俱卖四川黄杨、福建荔枝松根净齿精致梳栊”;少司马“恩荣三世”牌坊下卖胭脂、宫粉、香袋;钟楼下有各种香铺,卖合香、攒香、俺答香等。再如临清首帕店、银花青丝汗巾、潞绸店等都是专供贵族妇女享用的高档消费品。①
餐饮、旅店业也是开封商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品种全、档次多,可以适应不同消费层次的需要。鼓楼、大隅首一带多高档酒楼饭店,“各样美酒、各色美味佳肴,高朋满座,又有清唱妓女伺候”,以适应达官显贵及富商大贾的消费需求。其他各街酒店饭馆则面向更加广大的消费群体,或以特色风味,或以大众饮食为主。如按察司署西有“羊肉面店,日宰羊数只,面如银丝,扁食夺魁,各府驰名”;钟楼往南有“大馆卖猪肉汤、蒜面、肉内寻面诸食美味,阖郡驰名”;封邱府角“酒饭各样生意,排门皆是”;长史司署以南、大隅首至县角,各类饭店、酒肆、切面、素面、皮酢、烧黄二酒、火烧、烧饼、饮食粗馔等铺连绵不断。至于推车、摆摊出售各种风味食品,如羊肉车、牛驴肉车,油糕、煎饼、扁食、粽子、油粉等,则更多地适应了下层百姓的消费。②
不少酒店是连带住宿的,如大山货店街往南有“专住妓女、过客酒店”;甬南新店“俱住货客、妓女,尤多饭店、酒店等铺”。大相国寺后院有僧舍二三百家,专门接待“过往官员及大商、茶店、清客等众”下榻,并“摆酒接妓,歌舞追欢”⑧。城外西关、南关的饭店、酒馆、旅店、过客店“排门挨户,生意不亚城内”。城关的饮食服务业主要接待往来贸易的各地客商,故餐饮、住宿、娱乐乃至运输、中介等项服务更为集中。如西关之马市街,有“骡马大店,顾写脚力,此处是八省通衢之地,故大店有三五十座,内住妓女无数,两边生意挨门逐户”④。
表1是依据《如梦录》记载对开封商业店铺所做的不完全统计,请参见。
除商业店铺之外,开封庙会市场也十分繁荣。如东岳庙,“每年三月二十八日圣诞之辰,五日前会起,进香、做谯,拥塞满门。所卖各样货物遍地皆是,棚搭满院,酒饭耍货,诸般都备”⑤。尤以城隍庙会所售商品最多。傅衣凌先生曾依据《如梦录》,将城隍庙
________________
① 《如梦录》“街市纪第六”。
② 《如梦录》“街市纪第六”。
③ 《如梦录》“街市纪第六”。
④ 《如梦录》“关厢纪第七”。
⑤ 《如梦录》“街市纪第六”。
资料来源:《如梦录》“街市纪第六”、“关厢纪第七”。
会贸易商货列表①,本文略做调整,转录如下(见表2):
____________
① 傅衣凌:《明代历史上的山东与河南》。
开封城内商业最繁华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大小山货街、钟楼、鼓楼、大隅首等处,这里聚集了一批较大的店铺和字号。如大山货店街,北有倾销银铺、打金店、正升字号店、大杂货铺,东至大店街角;往西路南有杂货店,如松字号店,均卖杂货、扇子;北面一带“俱是楼房,有百余间”。小山货店街,北头俱是字号店,有红纸店、京文纸店、倾销银铺、合森字号、生熟药材铺等;路东有老庄家茶叶店、各品芽茶,往南俱是药铺、扇儿铺;路西有张时天店、古连纸铺,又有倾番丝银铺、南北香料、药材店、羊皮、磁器店;往南有打金店、皮金铺、生熟药铺,直至南口。钟楼附近俱是京货,又有灌香刷牙抿子、耳勺、帽靴、皮箱、描金卷胎漆盒等货;有绦儿匠,制造绶带、儒绦、钩穗、裙绦、结挂等;路南,卖首帕、雨伞、连笼、桌围等物,有帽巾铺三二十家,定做百样巾帽;又有香铺,售卖合香、攒香、俺答香及香袋等。鼓楼南出售皮匣大箱、冠带帽盒、文具簪匣、七寸枕箱等货,“皆是重铜饰件”;鼓楼西有轴丈、毡货、缎店、广福店、糖店、六安芽茶、余芳缎店、南酒店等各色店铺,直抵大隅首。大隅首大街,往南有药铺、羊油、蜡烛、成衣、染坊、茜红毡店、纸店等铺,至总圣庵;复回向东,有高烧酒、临清首帕、汗巾、雨伞、葛巾、针粉胭脂、梭布店,再东有绒线铺、临清首帕店、银花青丝汗巾、帐子、围裙、余深缎店、潞绸店、关家倾销铺、陈汉章南鞋店、青铜镜铺、花柬贴、纸张等铺,直至大隅首。其他如旋匠胡同、布政司署、按察司署、开封府角、县角、李琏胡同、察院东街、都司署、州桥等处,店铺也很繁盛。①
开封城内汇聚有全国各地的商货,如山西潞绸、临清首帕、吉阳夏布、六安芽茶、四川黄杨木梳等,以及“京、杭、青、扬等处运来粗细暑扇、僧帽、头篦、葛巾、白蜡等货”。鼓楼南之马道街汇聚有皮箱、帽盒、文具簪匣、枕箱等各种箱匣,以及抿子、舌刮、眉掠等货,“京城、临清、南京、泰安、济宁、兖州各处客来贩卖”,“每日拥塞不断”②。这些商货除供本城消费之外,也有一部分销往各地。开封城外,东关“陆路通南京、浙江、山东”;南关“路通川广云贵诸省,贸易甚众”;西关大梁门外,“路通京师、山陕,使客都会,车马驰集,店房烟凑”;北关安远门外,“路渡黄河,通临清入京师之东路”③。尤以西关外之马市街商贾往来最盛,“早晨牛驴上市,午间骡马上市,有过客买卖;骡马大店,顾写脚力,此处是八省通衢之地,故大店有三五十座”④。这些购买骡马或雇写脚力者,主要应是从开封贩货运销外地的商人。
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柴草、煤、木炭、蔬菜等,多来自周边各县,每日从城关各门进入。如西关大梁门外,“五更时鲜菜成堆,拥挤不动,俱是贩者来买,灯下交易;城门开时,塞门而进,分街货卖”⑤。开封还有一大批走街串巷的商贩,如:摇博浪鼓卖白布、绵稠、山缣、女红用品的货郎;洗镜、绱鞋、磨刀剪、补锅锔碗、定秤张罗、劈柴铡草、栓扎鞍架、扯络鞭子的各色匠人。又有卖茯苓糕、炒栗子、蜜果、瓜子、咸豆、烧鸡、鸽雏、猪头肉、牛羊驴肉,各色果品瓜瓠者,或设摊街头巷尾,或推车挑担走街串巷叫卖。至于四时节令商品,如上元时节卖花灯、元宵,端午节卖粽子、油馓、百锁、排线、朱砂、雄黄、艾虎、菖蒲;五六月卖凉席、蒲席、暑扇、葛巾、西瓜、甜瓜、莲藕;中元节卖烧纸、金银;中秋节
_______________
① 《如梦录》“街市纪第六”。
② 《如梦录》“街市纪第六”。
③ 顺治《祥符县志》卷一《关梁》记明代事。
④ 《如梦录》“关厢纪第七”。
⑤ 《如梦录》“关厢纪第七”。
卖石榴、毛栗、梨、桃各样鲜果及祭品等物;九月重阳节卖菊花糕,十月售寒衣;腊月请灶神、门神、对子,卖蜡签蜡台、香炉、油烛、青松、石竹、各品干果、茶食盘馓、绵布手巾、绵线带子、剪裁零碎、绫罗缎绢、通草花儿、五彩绒花等各色年货。①
三、经济落后的开封,旅游业发展得怎么样?
乍一看,开封是个不错的旅游城市,但实际上问题很多。
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
乍一看
开封贵为七朝古都,历史上曾经很辉煌。尤其是北宋时期,开封是世界上当之无愧的第一大城市。
即使刚建国的时候,开封还是河南省的省会。不过好景不长,省会的头衔,被摘走送给了郑县。
在改革开放以后,开封在经济发展的“长跑比赛”中,一败涂地。“前省会”印记,只剩下一个发展艰难的河南大学。
如今,开封的经济总量,在河南省的18个地市里,只能排在第11名,人均GDP也只排在全省第10,都是中等偏下的水平。开封越来越像一个普通的地级市。
“前省会”和现在的省会——郑州相比,差得不是一点半点。没办法,农业产值太低,工业也不是开封的强项。如果没有旅游业苦苦支撑,开封的经济只怕会更糟糕。
现在,开封还能拿出手的,大概也就是旅游业了。
开封目前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据统计,开封2020年的GDP总量是2372亿元,而2019年开封市的旅游总收入是713.5亿元,一比三,占比是多么惊人!
我们印象里的旅游大市——洛阳,这两个数字分别是5128亿元和1321亿元,一比四,显然开封更加依赖旅游业。考虑到开封的旅游资源远不如洛阳,开封的这个成绩单,可以说是很惊人了。
开封越来越成为专业化的旅游城市了。2020年初的统计,开封有4A以上景区13家,星级饭店10家,旅行社35家。
开封凭什么吸引游客?
别看开封历史悠久,还当过帝都,但老祖宗并没有给开封留下多少东西。
不是老祖宗不想留,而是实在留不下。开封地处战略要冲,四战之地,却无险可守。《清明上河图》上的种种繁华,早就被战乱抹得干干净净。
开封的旅游资源,大部分是挖掘、演绎宋文化而来的;换句话说,全靠仿古建筑给游客讲故事。清明上河园、包公祠、宋都御街、天波杨府、开封府等景点,莫不如此。
不是说这有什么不好,但一条腿的瘸子跑不过两条腿的博尔特;两条腿的博尔特,也一定跑不赢四条腿的猎豹。
开封的问题太多了
首先,经济发展的滞后,也拖累了旅游的发展。
经济不景气,开封的城市建设就搞不起来。
别的不提,光开封的交通,就够让游客难受的。但凡是法定节假日,开封城里的道路能堵成停车场,一步一挪,想走的不能走,想来的进不来。
我去年游清明上河园,傍晚出来时,就在向南的道路上堵了很长时间。当时还得亏交警在指挥,拦了半边路让单向行驶,否则那天就回不了家了。
个人感觉,开封的道路规划有严重问题,如果建几道高架桥,就能解决拥堵了。
其次,旅游资源太匮乏。
开封的景点,分为三类:
1、真古迹,如铁塔,古城墙。这种景点其实“造钱”能力不大,都是小景点。
2、仿古景点,如清明上河园、宋都御街等等。
3、吃喝玩景点,是跟上一类相结合的,比如夜市、古街等。
可以说,开封的旅游,是由仿古景点支撑起来的。说更具体点,清明上河园这个唯一的5A景区,是开封旅游的支柱。
清明上河园确实不错,但在里面玩过一次后,我就不太乐意再专程跑过去、买票游玩了。如果有免票活动,我可以考虑再去。我猜大多数人都不会重复消费的。
开封的一个隐忧是:很多景点,都是以清明上河园为模板打造的仿古景点。相互之间,会有一定的可替代的作用。新建的那些景点,也许会抢了清明上河园的一部分蛋糕,形成开封景点之间的“内卷”,而不能开拓出新的市场。
还有,开封的旅游服务业,参差不齐。
以我前年去开封游玩的经历来说。因为节假日游人多,我对开封又不熟,一时半会找不到停车位。后来找了一家停车场,小哥开口跟我要30。我说,你牌子上不是说一辆车10元吗,怎么跟我要30?小哥说,平时10元,过节就30。钱是出了,但我对开封的好感度却降了一些。
再说一下开封非常有特色的夜市。我觉得夜市主要还是提供了一个热闹的氛围,至于好不好吃,完全取决于老板的水平。对人生地不熟的游客来说,不可能知道哪个摊位做得好,就全看运气了。反正我吃过一次,感觉又贵又不好吃。
一家之言,纯属娱乐,哪句不好听了,请爽快的开封人多多包涵。
你在开封有什么有趣的经历呢?欢迎交流。
四、我想知道开封现在的旅游市场如何,以及未来几年内的发展?
开封的消费水平比较适中的。请导游的都是外地来的人。开封的旅游市场还是比较广大的,现在开封正在开发 地下古城 旅游项目,耗资4亿,以后,开封的宋文化旅游资源还会进一步挖掘,应该会和杭州、南京等地联手推广宋文化(开封主要是宋文化),值得期待。开封的旅游潜力还是很大的。
暂时,我觉得做个兼职导游还不错的(逢年过节)。
五、开封那块消费高吗,环境都怎么样?
不高了,开封是文化城市.如果是针对旅游服务行业的话,应该比较容易起家.其他的相对来说比较难.跟广州比,那是很难同日而言.广州可是全国三甲之内.科技落后这个问题就比较难回答了.那边的繁荣程度就不好比了.内地城市,应该就是算成都和西安比较好,但这些城市跟广州都难得比.楼上两位友人的建议不错.一楼的跟我差不多的看法.二楼的那个建议也挺好的.你可以尝试引广州的名食过去那边做.不过内地是偏要重口味.在选择引进的菜式的时候要考虑一下.不过别出心裁有时候也有另一种效果.
六、家乡旅游资源调查报告怎么写
报告名称: 深圳的气候和绿化的调查
调查地点: 深圳市
调查方法: 街头访问
调查时间: 1999年11月
样本量: 334
被访者: 省内、省外及港澳台旅游者
调查机构: 兰邦市场调查公司
报告来源: 兰邦市场调查公司
报告内容: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及其在旅游地经济中作用的日益增强,如何以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来开拓客源市场、保证稳定的客源成为各旅游地关注的焦点。而由于旅游产品和其它服务产品一样,具有无形性和不可移动性的特点,它的生产和消费过程是同时发生的,因此,旅游业更多地是在营销“经历”。大量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对服务产品而言,除消费者亲身经历外,他人的口头宣传比任何其它信息来源更加重要。若旅游地希望消费者为自己作良好的口头宣传,就必须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旅游经历。如果具有无限资源,旅游地也应该象工业生产部门一样在质量上追求“零缺陷”,使旅游者在各方面都得到满足,但由于资源的限制,实际运行中应追求资源的优化配置按照问题的轻重缓急来分配资源和安排工作。对旅游者满意度的现实衡量、寻找旅游地绩效的薄弱环节以明确工作急需改进的领域就成为当前旅游地建设中的重要课题.........
这里有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