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人旅游需求主要分布在哪几个阶层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一句“史上最具情怀的辞职信”,因为满足了很多人逃离当下的魅惑,一度引爆中国人的网络和微信朋友圈!随着近年在国内外的中国游客数字频繁刷新,各种与中国有关的旅游场景和相关新闻生生把“中国游客”四个字推送成了褒贬不一的网络热词!中国人的旅游现状究竟如何?近年游客的心理需求与行为方式呈现什么样的特点?过去国人习以为常的“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停车尿尿”的旅游方式今天有了哪些不同?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旅游的精神诉求有何变化?和互联网同步生长的90后新人类与小时候有饥馁记忆的父母爷爷辈对旅游的评价和诉求又有何不同?

“我们已经几乎快成世界上最大的旅游王国了,我们会玩儿吗?真的会玩儿吗?”著名媒体人白岩松的文艺范追问不是我们的重点,今天我们要踏上的数据之旅,是由羊城晚报智慧信息研究中心,华南理工大学数据新闻研究中心、中山大学心理学系联合发布的“智慧信息大数据”系列之八——《旅游不是Play——中国人旅游需求与行为方式调查》,揭示在旅游大热的今天,国人旅游的心理需求和情感诉求、旅途中的行为方式和选择偏好、旅游后的感受与评价等相关情况

本报告将大数据挖掘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调查统计结果绘制成可视化图形,并形成三个分报告:

数说旅游——2016年国庆节旅游指数调查报告

民调报告——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旅游新生代——90后群体分析

数据报告结果显示:

不事生产不事研发,中国人到处走走,这里看看那里看看,迄今为止创造的财富已超乎你想像——到2015年底,整个旅游产业产值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1%,超过了与民生领域关联最高的教育、银行和汽车产业。高达1.2亿人次的中国出境游让中国人在数字上又“雄居世界第一”并在全球许多国家刮起“中国旋风”,在地缘上接近的日本、韩国、泰国等东南亚国家成为2015年和2016年国庆境外游热点外,远一些的如俄罗斯和澳大利亚旅游热度也增长迅猛,成为了2016年度十一黄金周期间第3和第6热门的境外游目的地。

根据我们对搜狗、微信搜索今年国庆旅游关键词绘制的情绪指数图,可以看出:虽然经济高速发展了三十年,中国民众大多数仍是“食色”动物,美食、美景成为今年国庆节期间人们最为关注的关键词,而让人们产生负面情绪和焦虑的,也不过是“台风、加班、景区破坏”等的影响,小Case,对一到假期就蠢蠢欲动的上亿中国人而言,这些都不算个事。

在旅游目的和心理诉求上,人们体现出了承压现代城市快节奏生活的典型“代偿”需求:选择休闲度假和解脱疲惫的多,选择自然风光而非名胜古迹的多。

年龄层次对人们的选择也有影响:工作生活压力大的青壮年出游主要是为了休闲和“解脱疲惫身心”,还没正式步入职场的00后旅游的最大心理诉求是“拥有值得分享的经历”,盼望旅游可以带来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没有的“炫耀感”和“新奇感”。

旅游也有城乡差别。数据结果显示:城里人旅游倾向真的“休闲”,乡镇人很多是为了满足“看世界”的需要;中等收入者出游是为解除疲劳,高收入人群则更诉诸情感联络,希望通过旅游来“享受和亲友旅游的感觉”,家庭年收入较低者要求则很简单,就是希望通过旅游来“炫”一下,以期获得“值得分享”的经历。事实上,收入水平也决定人们的旅游频次和旅游消费、食宿价位等的选择。从数字来看,虽然酒店住宿仍是主流,但近年民宿开始远超青旅游,成为国内新流行起来的热门选择,而且对民宿的青睐具有普遍性,并不受游客的收入高低影响。

对旅游细节的偏好也有性别差异。比如女性更小资,偏爱“感受当地文化”,更爱拍照,与男性比,更像一个分享狂人,更追求纪念价值等等。而男性游客则更爱开车、冒险,更爱野游,也更有精力。女性则比男性更倾向于静态旅游、边打工边旅游和一边做志愿者一边旅游。在自助游和自驾游方面则无分男女,成为出游的热门新选择。

以家庭为单位的旅游选择近来则出现一些新趋势:家庭年收入越高的受访者,选择享受私人订制服务的旅游的占比就越大。家庭年收入越低的受访者,选择边做志愿者边旅游和边打工边旅游方式的占比则越大。

本次报告对90后人群样本也做了专门的分析,数据结果显示:90后偏爱自然风光多于名胜古迹,这个年龄段人群因为暂时还没有经济压力,对世界充满强烈的好奇与探索欲,而且对自己亲身体验的旅游场景、评价和情感喜欢分享到自己的好友圈,边游边“晒”成为90后旅途中的主流行为。与长一点的人喜欢成群结队旅游不同,超过半数的90后受访者选择自助游,并且喜欢独自旅游,与上一代的人比,90后更体现出“我的主张我做主”,是一个追求“真自由”和身心独立的新新人群。

从本次发布的数据报告结果来看,不管社会怎么变化,科技进步如何一年一个样,人性的进化很慢,千年难变,在旅游的最本质需求方面,在旅游行为和心理满足方面,亦是如是。

二、群体对人们的旅游消费行为会产生哪些影响?

作为消费者的旅游者,他所处的群体对他的旅游和休假期间的决策长生重大影响。能过对人们旅游消费行为产生影响的群体,主要是家庭,社会阶层和文化环境。家庭群体对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家庭形态和家庭生命周期上。

社会层次的成员具有相同的社会地位属于同一社会层次的人由于具有相似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在消费倾向和消费行为上具有明显的相似性。而不同社会层次的人,则表现为明显的差异性。文化环境是影响人们旅游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

消费者文化价值观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在旅游选择的倾向性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三、社会阶层对人们的旅游消费行为产生怎样的影响

1、同一社会阶层内部旅游行为的相似性.同一个社会阶层的成员,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经济收入、教育程度等方面比较接近,因此旅游行为呈现出相似的特点.人民把和自己属于同阶层的其他人视为与自己相同或相似的人,对所属阶层具有认同感,会协调自己的行为,使之与同一阶层的人们保持一致.例如:中层阶层的人,通常主张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的旅游产品与服务,对出国旅游也很感兴趣.下层阶层的人,往往对长途旅游缺乏兴趣,通常选择离家较近的旅游目的地,开支也不至于太大.

2、同一社会阶层内部旅游行为的差异性.社会阶层是一个多维度的集合体,同一阶层的旅游者并不一定具有完全相同或相似的生活经理,同时,旅游者的旅游决策不仅受到所属阶层的影响,还取决于具体的社会环境.旅游行为既表现出社会阶层整体的相似性,同时也表现出旅游者的个人差异,这与旅游者的兴趣、爱好等有关.有些旅游者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而对新近留下的旅游方式更感兴趣,如生态旅游、农业旅游等.事业,在同一社会阶层内部,旅游行为也会表现出差异.同一阶层的旅游者,也会出于不同的旅游动机而出游.例如:有些旅游者秉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目的,以了解社会、增广见闻;有些旅游者则出于健康的需要,选择一些疗养地、温泉景区以修养身心.

四、旅游行业,如果分析消费者人群?

我所熟知的海鳗云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基于银联消费数据,结合海鳗云独有消费预测算法,快速进行旅游消费趋势统计和消费群体洞察,探究消费发展规律,为旅游运营规划提供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