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旅消费券使用范围
消费券使用范围覆盖全省各市(州)县,消费者可通过“多彩宝”APP在文旅消费券专区购买餐饮、门票、温泉、民宿酒店和滑雪五个分类中的任意产品使用。三星级以上酒店餐饮及景区内餐饮消费券可以在凯宾斯基大酒店、喜来登贵航酒店、苗外婆等省内多家酒店、景区内餐饮使用;景区门票消费券荔波小七孔景区、龙里油画大草原、福泉古城文化旅游景区、西江千户苗寨等省内多家景区使用;温泉券可以在石阡御汤生温泉、朵芳阁温泉、普安森林温泉、六枝龙井温泉等省内多家温泉及温泉酒店使用;民宿酒店券可以在黄果树匠庐·村晓度假村落、贵阳安纳塔拉度假酒店、铜仁放下云居酒店、乌江寨度假区暮山酒店等省内多家民宿及酒店使用;滑雪券可以在六盘水梅花山滑雪场、贵阳高坡云顶滑雪场、六盘水玉舍滑雪场等省内高颜值高品质滑雪场使用。在满足消费者多样性需求的同时,最大程度让消费者得到实惠。
自2021年12月以来,省文化和旅游厅针对贵州省温泉(含温泉酒店和温泉民宿)、民宿、酒店、滑雪、美食、门票等旅游产品,先后发放了三轮“文旅消费券”,拉动文旅消费,为消费者带来了满满的“福利”。为更有效活跃冬季文化旅游消费市场,促进旅游业消费潜力释放,省文化和旅游厅又将为消费者带来新一轮的“福利”第四轮文旅消费券补助力度空前 。
二、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激发文化和旅游的消费潜力?
1.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动力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
2.消费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一个消费热点往往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3.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本质和当前主要矛盾的需要,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
4,有利于促进服务业发展,扩大就业,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
总结不易,望采纳!
三、大众旅游时代是文化旅游消费空前释放的时代吗?
我国已经进入大众旅游时代,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相比,我国大众旅游的特殊性在于:一是旅游人口基数巨大且经常出现突发式增量。由于人口基数大,又处在旅游需求增长迅速的阶段,我国常常出现旅游增量放大、出行时间与流向相对集中、短时和局部发生爆发式增长的局面。
二是散客化旅游带来的全域化需求。与家庭用车的普及和高速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改善同步,我国几乎一夜之间跨入了自驾车和自由行时代,旅游迅速由少部分人的时尚追求变为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交通的改善、信息技术的进步,更使传播、预订、自助、自驾、支付、通信、移动互联等智能化、便捷化,让人们有多远走多远,不但走遍中国,还玩转世界,带动全球进入中国旅游时代。
三是文化旅游需求大幅扩张。文化旅游产品是我国旅游产品系列中最有潜力、最有活力、最有魅力的组成部分。旅游者也从先前的走马观花式观光阶段,进入到放松身体、放空心灵、放飞自我的休闲度假时代。信息与科技进步使旅游和文化相互融合,变得更有创意、更有魅力,不断满足人们变化着的旅游需求,也不断引导着人们的旅游消费倾向。
四、广西:五项措施拓展文旅体消费 鼓励国有旅游景区实行门票减免
8月20日消息,广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于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
观点新媒体了解到,在拓展文旅体消费方面,具体内容如下:1、开展文化和旅游消费季、“乡村旅游嘉年华”、“中国农民丰收节”、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等活动,发放文旅消费券,鼓励国有旅游景区实行门票减免优惠。(牵头单位: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国资委;配合单位: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各履行出资人职责机构,各市人民政府)
2、严格落实干部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鼓励开展周末游、广西人游广西、周边省份游广西等活动,释放旅游消费潜力。(牵头单位: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配合单位:自治区各有关单位,各市人民政府)
3、促进户外文旅体消费,推动体育旅游业发展,鼓励开展帐篷露营节、户外音乐节、体育健身培训等潮流主题消费活动。鼓励和支持各市、县(市、区)打造体育公园、体育旅游基地、户外运动营地等体育消费新场景,发放体育消费券,拓展线上线下体育消费主题活动,促进体育消费提质扩容。(牵头单位: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商务厅、体育局;配合单位:自治区总工会,各市人民政府)
4、鼓励金融机构以承租农房的租金、装修工程款、旅游景区效益、旅行社投入成本、旅行社组团合同及计划等投入资产和预期收益作为评估基础,在租期内向经营者发放贷款,促进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和旅行社业务尽快恢复。(牵头单位: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管局;配合单位: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各市人民政府)
5、鼓励市、县(市、区)统筹财政资金,支持引导消费品生产企业与旅游景区、景区商家合作,开展景区门票抽奖活动。(牵头单位: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配合单位: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各市人民政府)
据悉,措施由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商务厅负责解释,执行期限为印发之日起至2023年2月28日。国家有新规定的,从其规定。
五、经济生活知识政府如何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
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供给与消费最优匹配。
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着力解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增加居民收入,促进社会公平。
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发挥消费基础性作用,促进居民消费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