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旅游业发达的原因

瑞士旅游如此发达,主要有以下几点:1.政府政策的促进。在旅游资源的保护上,当地政府做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使旅游资源能够节约并且高效率的利用。政府成立相应的基金,不断地给予建设,从而使旅游的基础设施非常完善。2.完善的旅游体制和高效的服务。瑞士旅游是政府扶持,市场化运作的机制。通过市场释放了旅游业的活力。3.旅游业的相关产业发达。瑞士的工业、金融、食品、医疗等在世界上都有很强的知名度和竞争力,这些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旅游业的协调发展。4.瑞士注重人才的培养。瑞士非常注重教育和培训,培养了大批的专业人才,不断丰富旅游市场。开发出更好地旅游产品,更好地保护好瑞士的旅游资源,使瑞士的旅游业能健康稳定地发展下去。5.保护本地特色。瑞士政府非常注重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在瑞士国内,有非常多的民俗博物馆。

瑞士发展旅游业有哪些成功的经验

瑞士是旅游发展的先驱 也是世界上著名的旅游发达国家。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 旅游业已成为瑞士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几年的旅游收入均在200亿瑞士法郎以上 超过了瑞士的钟表业和银行业。2004年 瑞士旅游总收入为248亿瑞士法郎 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6%。瑞士旅游业的发达 首先得益于独特的旅游资源。瑞士是一个内陆国家 国土面积不大 但其独特的旅游资源和旅游服务却吸引了世界各国的游客 每年到瑞士旅游的过夜客人达6000多万人次 已成为重要的国际旅游目的地。瑞士旅游业发展的做法和经验 给我们以很大的启示

启示之一 科学规划、合理开发 是旅游业有序发展的前提 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既是旅游业有序发展的前提 又是旅游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按照此原则 旅游资源的开发应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近期与远期结合的方针。坚持有序利用、持续发展。为此 旅游开发建设要遵循“三个必须” 一是必须规划先行 先规划后开发 避免盲动。要充分考虑旅游基础设施的空间比例和完善程度、旅游者接触大自然的方便性和安全性、当地旅游的接待能力和承受力 二是必须赋予规划的权威性 避免随意。要以法律、法规为保障 规划一旦确定就不得随意更改 三是必须严格按照规划进行建设和管理 避免盲目。要加大旅游发展规划的宣传力度 增强旅游管理者的规划意识和理念 让严格按规划办事成为每一个管理者和经营者的自觉行动。比如 瑞士日内瓦湖边建筑的式样 屋顶的倾斜度 都有严格的规定 当地的居民要想多开一扇窗户都需要得到政府的批准。山区不许盖超过四层高的楼房 并且也不许多盖楼房。

启示之二 保护环境、有序利用 是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关键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 良好的生态环境 也是旅游业的重要资源。有序利用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可以促进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而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又可以使生态环境得到更有效的保护。在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 瑞士政府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环境治理和保护 积极培养全社会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 组织规划、建设、环保等部门进行定量环保研究 分析未来旅游活动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和需要采取的对策。始终着力于科学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突出强调协调发展、坚持开发就是保护的理念 在通过开发促进保护 通过保护促进开发方面进行了长期实践 积累了大量经验。比如 瑞士伯尔尼“少女峰” 依山就势、就地取材 建轨道于森林 藏高楼于山中 在山体内开道凿洞 让火车在山腹中穿行 电梯在峰中升降 使活动空间得以充分扩展、生态环境得以充分保护。做到了人与自然和谐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在瑞士 酒店为避免洗涤大量的毛巾污染环境 鼓励客人自备毛巾。备有毛巾的酒店也只有被放置在床边或浴室地上的毛巾才会被更换 一些星级酒店使用的是再生的卫生纸。瑞士的乡村 都有污水处理厂 生活用水必须经过处理后 才能对外排放。因此 瑞士的水质十分优良 据称日内瓦湖的湖水已达到可以直接饮用的标准。为了保护生态环境 瑞士早在七十年代就在一些景区禁止汽车进入 改用马车或电瓶车。瑞士许多美丽的雪山可以通过缆车让人们近距离欣赏 但是这种近距离的欣赏是建立在高技术和严格环保的基础上的 除了一些专门的雪上运动地区 人们的活动严格地限制在一定范围的 如封闭的空中缆车和观景室 人们只能在空中观赏 不会造成污染和破坏。旅游高度发达的瑞士 为了保护环境 大力提倡环保而又有利于健康的徒步旅行和自行车旅行。

启示之三 以人为本、以客为尊 是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基础 先进的旅游设施、优质的旅游服务、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是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它要求旅游基础设施应充分体现安全与舒适 旅游产品应充分体现特色与个性 旅游线路应充分体现便捷与需求 旅游服务应充分体现细致与亲和。为游客创造一个“紧张而有序、疲惫但快乐”的旅游氛围。 瑞士旅游业发达的一个突出表现是其先进的设施和高质量的服务。为了使游客了解天气 在山地景区 所有酒店的电视都专门有一个频道实况传送山上的天气状况 游客可以根据气候的好坏选择登山时机。为了给国际游客提供便捷服务 瑞士政府在景区、旅游交通线路上都全面设置了国际标准图形标志 满足了世界各国游客的需求。在瑞士 由铁路、邮政巴士、游船、观光缆车组成的瑞士公共交通系统覆盖了瑞士几乎所有的城市和景点 并以其人性化的服务和精确的运营时间而享誉世界。列车始发不差分毫。列车是瑞士最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 在每个站台上都有详细的列车到达和驶出时刻表。列车内部装饰不千篇一律 有的车厢装扮得像乡村酒馆 有的车厢布置得富有浓厚的怀旧气息。

瑞士被称为“欧洲屋脊”,作为瑞士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的旅游业,在瑞士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发展历史,目前旅游

瑞士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自然风光与人文底蕴的结合,以及服务业的发达造就了其旅游业的繁荣。主要表现为一是自然风光,美丽的阿尔卑斯山雄踞境内,湖光山色相映衬,有“世界公园”的美誉,滑雪很有名,二是人文底蕴,瑞士是著名的中立国,国内有众多的国际组织总部,瑞士的文化氛围也十分浓厚,7月份在蒙特勒举办的爵士音乐节,在尼翁举办的芭蕾舞节都十分著名,三是基础设施和服务业发达,产业发展有特色,工业的发展以精密工业为主,污染少,银行业特有名,会务经济发展ok

我国山区面积大,也有不少地方自然风光优美,但普遍特点一是缺乏特色,缺少人文底蕴,感觉单一,粗劣,地区间同质化恶性竞争较普遍。第二是在项目开发上一切以利为首位,急功近利,缺乏产业链,缺乏深度游,第三是基础设施和服务跟不上,人的素质跟不少,这些都急需改进

瑞士的发展分析

1.自然资源   水力资源丰富,利用率达95%。森林面积120万公顷,覆盖率为全国面积的25%。 2.经济简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瑞士先后参加欧洲经济合作组织,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许多国际性或地区性的经济组织。虽然迄今它还不是联合国的成员国,但已是联合国一些机构的成员,其中有些机构就设在瑞士。1992年12月6曰,瑞士公民对欧洲经济区协议进行投票表决,结果公民投票未能通过,从而使瑞士处于欧洲经济区之外。   战后以来,瑞士经济是在通货膨胀率较低的情况下实现较为迅速的增长的。在战后经济发展过程中,既有五六十年代的迅速增长阶段,也有70年代初期以来的停滞阶段;虽然在此期间,瑞士爆发过两次主产过剩 的经济危机,经济增长率有3年绝对下降,其中1975年甚至下降了1.3%,然而从总体上看,战后至今,瑞士经济的增长还是比较迅速的。从1950年到1986年,瑞士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1倍,每年平均增长3.2%。 1986一1990年,年平均增长率为2.86%。然而,1990年以来,瑞士经济也受西方经济衰退的影响,1991和1992年连续两年出现负增长,1992年国内生产总值比1990年下降了0.8%。失业严重困扰西欧各国,许多国的失业率达到两位数,个别国家甚至超过   20%的时候,瑞士的失业率仍长期处于1%以下,80年代以来才略微超过1%。1991年瑞士失业人数为39200人,失业率为1.3%;而上年的失业人数为18100人,失业率为0.6%。   瑞士在抑制通货膨胀方面也是很突出的,虽然在70年代最初几年,消费物价的上涨率较之于五六十年代高,个别年份(1974年)甚至达到9.8%,但总的来看,1987年的消费物价只比1950年上涨2.3倍,平均每年上涨3.3% 。1988年以来,除个别年份外,消费物价上涨率均呈负数。目前瑞士已经成为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工业国,据《欧洲管理论坛》的调查,近些年来,瑞士的国际竞争能力仅次于日本,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居第二位,1988年瑞士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7260美元,超过美国和日本,居世界第一位。 3.经济概况   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工业国。实行自由经济政策,政府尽量减少干预,吸收大量外籍工人从事工资较低的劳动。对外主张自由贸易,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受世界经济萧条的影响,自1991年开始,瑞士经济已连续6年停滞和衰退,陷入30年来最严重的危机:失业率持续上升,国家财政状况恶化。经济复苏步履维艰。 4.行业概况 (1).农业概况   农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 农业就业人数约占全国就业总人数的6.6%。长期以来, 瑞士政府相当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对农业长期实施补贴政策, 诸如发放补助金, 对山区提供特别补助, 对主要农产品提供价格补贴; 限制和减少蔬菜和水果的进口;对农民提供无息贷款;支持农业的机械化和专业化;加强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培训;   重视农业知识普及。 因此, 农业生产获得迅速发展, 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自给率有了很大提高. 目前肉类基本自给, 奶制品自给有余,谷物能满足国内需求量的1/3以上。瑞士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畜牧业的产值占 农业产值的3/4到4/5, 主要饲养牛、猪、羊和马匹。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马铃薯、甜菜和水果。 农产品产量统计 (2).工业概况   工业是瑞士国民经济的主体, 工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0%。瑞士的主要工业部门包括: 钟表、机械、化学、食品等部门。瑞士素有"钟表王国"之称。从1587年日内瓦生产手表迄今的400多年中, 一直保持着在世界钟表业的领先地位。近几年, 瑞士钟表出口量大幅度增加。 机械制造业主要生产纺织机械和发电设备。机床、精密仪器、仪表、运输机械、农业机械、化工机械、食品机械、印刷机械也很重要, 近些年来,打 字机、计算机、照相机和电影摄像机生产的发展十分迅速。食品工业的产品主要供国内需要, 但奶酪、巧克力、速溶咖啡和浓缩食品在世界也享有盛誉。化学工业也是瑞士工业的重要支柱。目前, 药品约占化学工业产值的2/5, 染料、农药、香脂、香精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也很重要。 (3).服务业概况   瑞士旅游业发达, 有望得到进一步发展。瑞士是世界金融中心, 银行业和保险业是最大的部门, 旅游业长期保持稳定和强劲的发展势头, 为旅游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市场。 5.主要经济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1995年):3620亿瑞朗;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995年):51275瑞朗; 国内生产实际增长率(1996年):-0.7%; 汇率(1998年5月1日):1美元=1.4916瑞士法朗; 通货膨胀率(1996年):0.8%; 失业率(1996年):4.7%; 参考资料   自然资源

瑞士的全域旅游是怎么发展的

整合资源,互联网智慧化,国外的全域旅游更强调自由行,你可以看看十三陵是咋做的

十三陵特区为实现对十三陵一日游的管理监督,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拉动十三陵特区经济发展,提升十三陵旅游的管理、营销和服务水平,自2016年开始,与北京中景合天携手合作,展开旅游大数据云平台、旅游监督管理、旅游全域营销、旅游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智慧化建设,具体来讲,主要建设了以下内容:

1、通过十三陵特区全域智慧旅游建设,提高十三陵旅游生态环境检测和保护的能力,提高对游客及工作人员的安全检测和保护能力,提高对十三陵旅游综合管理监控能力,提高十三陵旅游业务的营销和服务能力。

2、通过十三陵特区全域智慧旅游建设,将十三陵旅游带动地区经济发展所涵盖的六大元素(即:行、食、住、游、娱、购)进行有序的整合,为游客提供便捷的服务,使景区旅游经济效应最大化。

3、通过十三陵特区全域智慧旅游建设,使企业经营与十三陵旅游更有效地进行结合,拓展企业的营销宣传渠道,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多机遇。

相信十三陵全域旅游平台的建设,能够有效改善十三陵地区的旅游环境,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

瑞士的旅游业发达请从自然环境原因

独特的地理位置及较好的气候,然后丰富的自然资源,浓厚的文化底蕴,以及较发展的经济和交通,这些都会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