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球各国每年接受多少中国游客!
2018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14972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4.7%。
2018年全年,国内旅游人数55.39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0.8%;入出境旅游总人数2.91亿人次,同比增长7.8%
二、近几年我国出境游消费数据表
一、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发展概况及趋势
(一)中国出境旅游发展概况及特点
中国出境游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13年中国出境旅游规模达9,819万人次1,同比增长18.0%。
图1中国出境游人数变化2
消费规模再创新高。2013年中国游客出境旅游消费1,287亿美元,同比提升26.8%3,特别在奢侈品采购方面偏向境外地区,除港澳地区(26%)外,欧洲和美国是中国境外旅游消费的重心,分别达到23%和10%4。境内外消费价差的存在,是刺激大部分普通消费者选择境外消费的主要原因。
图2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总消费变化5
(二)中国出境旅游发展趋势
旅游服务进入数字网络时代。随着中国互联网普及率的持续增长,网络预订和在线服务开始进入主流,2013年中国在线旅游总收入28,500亿元,占中国旅游总收入的比重约为7.7%6,旅游消费交易加速从线下向线上转移。旅游经营者纷纷加大在线旅游市场中的投入力度,不断完善自己的各项功能和服务,使在线旅游市场增速超蜗牛旅行1过旅游总收入增速,且比重逐年增长。
旅游方式更加多样化。从出行方式看,出境自由行快速发展,所占比例逐渐提高,中国出境旅游市场呈现散客化、一地深度游、高端化等突出趋势,正在从走马观花式的观光团体游向自由行和深度游转变。
境外旅游条件不断放宽。目前中国公民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达140个,正式实施开放的旅游目的地达110个。2013年以来,更多目的地国家为了吸引更多的中国游客,不断简化中国游客签证手续,便利的签证措施将更有利于吸引更多中国游客出境旅游。
二、中国出境旅游消费者群体特征
随着签证国别的扩宽、人民币汇率的调整及日益开放的政策,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他们来自哪里
2013-2014年期间,中国出境游客主要来源于华南、华北和华东区域;其中以上海、广东、北京等省市为主,其次为江苏、浙江和山东等沿海省份。此外,东北地区的辽宁、华中地区的湖北、西南地区的四川也为较大的出境游客输出省份。
他们具有哪些人文特征
80后已成为中国出境游客的主体,在中国出境游客中的比例超过一半。鉴于其所处家庭生命周期的特征,以及独生子女的现状,中国家庭的重心集中在孩子身上,带领未成年孩子出境旅游以开拓视野已成为中国出境旅游的显著特征。
中国出境游客仍为目前拥有较高收入的人群。个人月收入平均约为11,512元,是2013年中国主要大中城市个人月收入(3,798元7)的3倍,中国城镇居民人均每月可支配收入(2,246元8)的5倍。家庭月收入平均约为20,767元。
三、2020年中国出境游将逾2亿人次吗?
近日,“中国的出境旅客数量巨大,这对全世界的都具有重大的意义,我们必须尽力吸引这些游客到我们的国家旅游”。
9月13日上午,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第22届全体大会9月13日上午在成都开幕。会上,各国部长纷纷就“一带一路”倡议带给各自旅游产业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讨论,多国部长表示需要积极争取中国游客。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现任秘书长塔勒布·瑞法依表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发展合作关系还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交通、签证、安全等问题备受关注。
中国游客受青睐
据国家旅游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出境旅游人数达1.22亿人次,同比增长4.3%。《中国旅游发展报告2016》则预计,到2020年,中国国内旅游规模将达到68亿人次,出境旅游人数将超过2亿人次。
规模庞大且处于高速增长中的中国旅客群体吸引着来自全世界的目光,尤其是身处“一带一路”沿线的数个国家,正期盼着分享中国带去的旅游红利。
哈萨克斯坦旅游部长在会议期间就表示,旅游是能在“一带一路”倡议中首先获利的产业。目前,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已有56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游客出境旅游目的地,占中国游客出境旅游目的地总数的37%。
俄罗斯联邦旅游署署长萨福诺夫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对旅游发展非常重要。“中国与俄罗斯是邻国,又有铁路的联系,应该实现更多的合作。”
欧洲议会议员、交通旅游委员会副主席伊斯特万·乌伊海伊则表示,“中国与欧洲的合作不应该仅仅是把欧洲葡萄酒卖给中国,把中国的手机卖到欧洲,我们需要更深入的交流”。
斯里兰卡旅游发展事务部长约翰·阿玛拉通加介绍,近年来斯里兰卡与中国进行了多项旅游方面的合作,“斯里兰卡也积极地响应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号召,积极发展旅游业”。
保加利亚旅游部长尼科利娜·安吉科娃表示,“我们必须吸引中国游客来我们的国家,我们发布了很多项目白皮书,希望通过各个规模的项目来争取中国的游客。”
交通、签证、安全问题受关注
与此同时,前述国家旅游部长亦提出了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些挑战,其中交通、签证等成为受关注的焦点。
萨福诺夫提出,签证、开放领空是他最关注的问题,签证决定着是否能进入另外的国家进行旅游;领空开放则影响着双方的经济往来,是否能促进两国民用航空的发展。
“和平与合作都是全世界旅游发展的重点。”据欧洲议会议员、交通旅游委员会副主席伊斯特万·乌伊海伊介绍,在欧洲议会,成立了非政府组织“一带一路发展委员会”,配合欧洲各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相关合作,同时对决策者所做出的不正确的决策进行抗争。
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旅游合作,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现任秘书长塔勒布·瑞法依总结出4点需要实现的细节问题:第一,交通,铁路、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对旅游业有着极大的影响,而“一带一路”的合作关系也应该在交通上有所合作;第二,建议“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之间放宽签证政策;第三,旅游服务标准化,酒店、服务、信用卡等,各国之间使用同一套标准;第四,“我们必须要与邻国和区域国家一起合作,集体地解决安全的问题。
如果把安全问题能提高到政治层面,在政治层面也互相相信,也就更能结成我们的生命共同体。”
四、文化和旅游部:2018年中国出境游人数逼近1.5亿人次,为什么我国出境游人数持续增长?
旅游正成为中国人的“幸福必需品”,出国旅游更是成为很多国人的选择。我国出境游人数的持续增长,背后的因素很多。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发展,人民收入增加,保证生活基础同时有了更多资金进行娱乐和休闲消费,出国游人数自然也随之增长。
经济发展,带来另一个便利就是交通设施的优化。我国许多城市都陆续开通了与全球各大旅游城市和热门旅游地的直飞航班,更便捷的飞行无疑为出国游人数增长推波助澜。
随着我国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增强,中国护照的含金量也越来越高,更多国家给予中国国民免签或落地签待遇,也有很多国家简化了中国人申请签证的流程和材料,签证的便利自然带动了更多人出国旅行。
外国旅游局也十分重视中国游客这一庞大的旅游市场,陆续在中国进行自家的旅游目的地推介和宣传,还推进了许多旅游多边合作机制的建立,促使我国出境旅游市场持续稳定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