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一”假期国内出游1.6亿人次,此次消费呈现了哪些特征?
通过文化和旅游部2022年五一假期五一的数据显示,今年的五一的出游消费呈现了三大特征:一旅游景点由城市走向周边地区,乡村旅行备受青睐。二大众出行的时间变短。、大众出行的空间距离缩短。三线下消费往线上消费转移,云演艺、云展览、云蹦迪、云消费等备受喜爱。
一、旅游景点由城市走向周边。受疫情影响,人群的聚集往往带来了疫情大范围传播和被感染的风险。2022年五一出行人次1.6亿,二出行的主要客源地从城市景点往周边的乡村的转移。乡村的空间范围更大,减少了人群的聚集,人们在出行上更愿意选择相对疫情风险较低的乡村旅游。露营、徒步、野外踏青更受喜爱。
二、大众出行的时间变短、空间距离变小。由于今年以来,全国各地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各省市之间的通行往往都需要48小时或者24小时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为了不给国家添乱、不影响其它城市,害怕隔离带来的工作影响。大众旅游出行往往选择了距离居住城市更近的周边乡村,时间上也缩短了,据携程相关数据显示,本地游的订单超40%。涌现出一波“微旅游”的热潮。
三、在旅游消费上呈现出由线下转线上消费的趋势。为了减少人群的聚集,大型演艺、演唱会、大型展览都逐渐转到线上,即可让大众在五一假期间观看演艺、演唱会、展览,又不会人群聚集导致疫情传播。
其实今年开年以来,疫情一直持续,今年的五一假期旅游人次同比下降了42.9%,很多景点也无人光顾,大量门面关门闭市。和旅游业相关的住宿业、餐饮等行业备受打击。这次的五一出行的趋势也在预料之中,想一想还有很多人因为封控居家2个有余,能够在城市周边走走的人已经非常幸福了。
二、“五一”假期国内游消费呈现升级趋势是什么原因?
同程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程超功分析师认为,在境外疫情形势依然严峻的情况下,国内旅行对于出境旅行的替代效应继续深化,一方面体现在需求增量的持续释放,另一方面则是消费升级的整体趋势。
今年“五一”假期旅行消费从交通、住宿到旅游线路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价格上涨,除了需求激增的因素外,需求结构中高品质产品占比的提升也是重要原因,即人们更多地选择飞机出行,旅途住宿更多地选择高品质的精品度假酒店、度假别墅等等。
来自同程航旅的数据显示,在出境邮轮完全停摆的情况下,长江内河游轮正在逐步接棒相关需求。例如,5月1日从上海出发至重庆的豪华长江游轮线路的价格达5200多元,已经超过疫情前中短途出境豪华邮轮的价格水平。旅游线路方面,“五一”期间人数更少、价格更贵的品质团、家庭小包团产品等高品质线路很受欢迎。
热门旅游城市酒店价格大幅上涨:
热门旅游目的地“五一”期间激增的需求使得当地酒店客房预订“量价齐升”——在客流量大幅增长的同时,酒店平均价格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部分地区的酒店平均价格甚至超过了疫情前水平。
在强劲需求拉动下,热门旅游目的地的“五一”酒店价格显著上涨。来自同程旅行平台住宿大数据显示,在十个酒店价格涨幅靠前的旅游城市中,最大涨幅超过200%。分析认为,“五一”假期的旅游热度与当地的酒店平均价格高度相关,表明长假期间各地长线及过夜客流有显著上升。
比如,扬州世界园艺博览会吸引了全国各地游客,从而推高了当地其他旅游接待设施的客流量及酒店预订量;“五一”期间《山河令》演唱会在苏州的举办大幅推高了当地酒店的预订量;庞大的海岛游及免税购物游客流则拉高了三亚的假期客流量,同样也推高了当地酒店的价格。
以上内容参考 上游新闻-出行需求旺盛 “五一”出行热门目的地机票酒店“量价齐升”
三、“五一”消费成绩单来了!出游人数超疫前 哪些新趋势需关注?
转眼间,“五一”小长假已过,作为就地过年后首个长达5天的假期,“五一”小长假在促消费方面被寄予厚望。
从文旅部及各地商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五一”消费明显复苏。
5月5日晚,文旅部发布数据显示,5月1日至5日,全国国内 旅游 出游2.3亿人次,同比增长119.7%,按可比口径已恢复至疫前同期的103.2%。同时,“五一”假期共实现国内 旅游 收入1132.3亿元,同比增长138.1%,按可比口径恢复至疫前同期的77.0%。
此外,北京市商务局发布数据显示,假日期间,重点监测的百货、超市、专业专卖店、餐饮和电商等业态百家企业实现销售额45.6亿元,同比增长10.1%,较2019年增长4.2%。
“五一”全国景区交易额同比涨200% 游客更看重品质出行
不少“五一”期间出行的小伙伴已经在“抢票”以及各 旅游 景区的人流量上感受到了民众的出行热情。
消费数据也表现不错。5月5日,支付宝平台发布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全国景区交易额较2020年同期上涨200%,酒店住宿等行业增长翻倍,甚至远超2019年同期,强势反弹。
同时,“五一”期间的消费也呈现新趋势,比如支付宝数据表明,“小镇青年”成为“五一”假期拉动消费新动力,三四五线出游消费人次占比6成。并且,这一届“小镇青年”花钱更注重消费品质和文化生活享受。相较2020年同期,三四线人群对博物馆、剧本杀、线下演出、密室等搜索均有大幅增长,其中,演出搜索量上涨超22倍、博物馆搜索量上涨近18倍。
文旅部也表示,“五一”期间,游客出行更加看重休闲度假类品质出行,私密化、定制化、小型化成为主流,高星级酒店房源备受游客青睐,长沙、西安、杭州、成都等热门网红城市酒店的特色房型一房难求。
全国 旅游 监管服务平台监测数据也显示,“五一”团队游团均人数为14.67人,较2019年减少25%,小团游趋势明显。
分城市来看,“五一”期间,北京市重点监测的百货、超市、专业专卖店、餐饮和电商等业态百家企业实现销售额45.6亿元,同比增长10.1%,较2019年增长4.2%。北京市监测的西单商场、燕莎奥莱、贵友大厦和菜百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90.9%、86%、81.8%和80.5%。
南京市商务局重点监测的172家商贸企业共实现销售(营业)额18.5亿元,同比增长36.8%。
杭州市商务局据全市40793家样本企业监测统计,“五一”期间(4月30日至5月4日),累计实现销售(营业)额20.01亿元,同比增长22.7%,比2019年增长17.4%。
海口海关统计数据也显示,5月1日至3日,离岛免税购物金额为4.85亿元,购物人次达6.54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215%、140%。日均免税销售额约1.62亿元,相较2019年“五一”假期增长299%。
票房方面,猫眼电影统计显示,截至5月5日24时,“五一档”总票房合计达16.72亿元,成为“史上最强五一档”,对比来看,疫情前的2018年、2019年同期票房分别为10.06亿元和15.27亿元。
旅游 收入仍在恢复中 新技术和 旅游 业正加速融合
可以发现,北京、杭州等热点城市监测的企业“五一”期间销售额已经完全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全球疫情蔓延之下,海南离岛免税购物迎来“黄金”期,日均免税销售额也较疫情前大幅上涨;电影市场延续春节档的强劲表现,也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但备受冲击的 旅游 业目前还处于恢复期,出游人数按可比口径已恢复至疫前同期的103.2%,但 旅游 收入按可比口径仅恢复至疫前同期的77%。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对贝壳 财经 记者表示,“五一”假期的 旅游 消费数据符合市场预期,出行人数已经比疫情前要高了, 旅游 收入按可比口径也恢复至疫前同期的77%,而清明假期时, 旅游 收入仅恢复至疫前同期的56.7%。对比来看,备受疫情冲击的 旅游 市场已经在回暖。
付一夫进一步表示,另外,官方虽然并未公布消费数据,但从大面上来看,很多景区一票难求,酒店预订、高铁、航班的数据都非常不错。同时,“五一”期间的消费市场还出现了不少新趋势,比如以田园综合体为核心的田园游、乡村游、民俗游,以及马术、水上桨板等新 时尚 运动;基于数字基础的VR主题乐园、云 旅游 等,背后反映的是我国产业数字化进程不断提速,新技术和 旅游 业正进一步加速深度融合,越来越多的新兴 旅游 消费业态不断“破圈”,人们的消费方式、理念也在升级。与之对应的是,各地为了满足民众的 旅游 消费升级诉求,也在挖掘和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 旅游 资源、特色文旅活动,从而促进消费。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文旅场景越来越丰富,生态越来越完善,我国的文旅消费行业正在迈向一个新阶段。
四、五一假期人均出游4.18天,你出去玩了吗?
我也出去玩儿了,只是出游时间不到人均时间的1/4。
受疫情因素影响,国人在家里宅的时间确实已经很长了。调休的小长假,对很多人来说都是难得的外出旅行的机会。于是在这个节假日,我们再次看到了各景区人山人海的场景。
五一假期人均出游4.18天,鬼知道这个数据是怎么出来的。
在五一假期刚刚结束之时,就有相关平台数据显示五一假期人均出游时间4.18天,人均消费1713元。此数据一出,瞬间让无数网友为之震惊。有不少网友觉得自己及身边人的消费都没有这么高,也有很多网友认为这个平均出游时间实在是有些难以置信。
我个人在看到这个数据之后,也表示有些难以相信。虽然并不清楚这个数据是怎样计算出来的,但既然能够发布在网络平台当中,那应该是有其大数据支撑的。只是这个数据对普通人来说,依旧是让人有些难以想象,尤其是人均花费,真让人羡慕他们的钱包厚度。
我也出去玩儿了,只是时间和消费都比平均值少得多。
因为害怕在出游过程当中遭遇到人山人海的场景,我在假期前4天根本就没有出门。除了陪孩子在家里玩游戏之外,我还回老家看了看父母。我们只是在假期的最后一天选择了到市区海洋世界去游玩,这是孩子一直都比较想去的地方。
我们的出行时间大概是从早上9点到下午4点,人均消费也就是100块。虽然玩的并不算是太惬意,但也勉强算是为当地旅游经济付出做了一点点贡献。
可是按照平均出游天数来计算,我的出游天数当然是远远不及而,按照人均1713元来计算,我感觉自己简直就是拖了平均数的后腿,甚至觉得就算是全家人都出门玩儿,费用也不至于这么高。
或许是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又或者是大家的经济收入,真的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平,这无疑是我所羡慕的生活,也是我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其实在现实生活当中,我及身边朋友都对这个人均出游天数表示质疑。但这毫无意义,我们期待能够在下一次节假日当中,努力让自己的平均出游天数达到平均值,也争取让自己的钱包厚度能跟得上人均消费金额,这其实也是在向着更好的生活出发。
努力工作赚钱吧,或许未来大家都能如此潇洒。
五、五一假期人均出游时间达4.18天,你出去玩了吗?
我确实出去玩了,但出游时间远远达不到平均水准。
五一假期已经过去,我们已经迎来了自己新的工作日,而根据相关平台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人均出游时间达到4.18天,人均花销达到1713元。在看到这个数据的时候,我都不敢说自己出去玩了,实在是给数据拖后腿。
我和家人一起出去玩儿了,但玩的并不算尽兴。
因为害怕看到景区人山人海的场景,害怕自己成为人鱼罐头中的一员,因此在假期的前4天,我并没有选择出门,而是选择宅在家里打扫卫生收拾一下,没事就刷刷手机。
当假期最后一天来临的时候,实在是感觉这样过下去有些可惜,于是便和爱人商量一家三口,准备在最后一天出门旅行。因为孩子一直有想去海底世界的想法,但因为去海边路程太远,于是我们决定到本地市区海底世界去游玩。
这个游玩过程可以说是一言难尽,反正玩的我是一脸懵,钱没少花,最后可能玩了个寂寞。如果不是孩子对一场海狮表演当中的爆米花和饮料异常满意,可能一起出行的三个人都对这个道理完全不满意。
但虽然我确实旅游了,可是离4.18天的人均出游时间差的太远,甚至都不敢想象这个数据是怎么算出来的。
在看到相关数据后,我甚至不太敢说自己出门旅游了。
在最一开始所提到的数据当中,我们先不提人均出游时间4.18天,单单说人均消费金额1713元,我都觉得自己真是拖了五一节假日旅游数据的后腿。按照这个数据来算,人均每天需要花409.8元,我真想问问各位大佬们都去哪儿玩儿了,个人实在是对大家的经济实力表示羡慕。
在这个假期出门游玩的,应该没有一个人出门的。这也就代表着如果是一家三口出门,在这4.18天里差不多花了5000多元。这远远超出了我个人的消费水平,可能贫穷确实限制了我的想象力,在看到这些数据后,我都不太敢和人说,我出门旅游了生怕被人嘲笑。毕竟我只出门玩了一天,而且一家三口也只花了不到300块钱。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假期规划,旅行也好,宅在家里也好,我觉得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有些数据看起来实在是太让人难以置信,以至于我都要怀疑去质疑其真实性了。
无论玩的好不好,假期都已经结束了,老老实实回来工作吧。